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关键还有,战斗机不用弹射。

    只要航母的航速达到三十节,而且没顺风航行,“台风”战斗机就能靠自身动力从甲板上飞起来。

    主要是弹射器的可靠性不高,维护周期与使用寿命都不算长。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就得尽量少用弹射器。

    地勤人员把朱华圣的座机推到了弹射点上,挂上了牵引绳索,起飞引导员随后就朝朱华圣竖起大拇指。

    这是一切就绪,允许起飞的手语。

    朱华圣没有急,也不用着急,因为他的僚机刚被拖上弹射点,地勤人员还在为其固定拖拽牵引绳。

    又检查了一遍仪表,朱华圣才朝起飞引导员打出就绪的手语。

    &nbs




第76章 煎熬
    等待,绝对是煎熬。

    虽然在过去每年的舰队演习当中,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也就是在发起攻击后耐心等待机群编队指挥官的战报,但是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让刘向真如此的惴惴不安,哪怕是坐下休息片刻都办不到。

    今后,或许可以说,这是舰载航空兵,以及航母作战的一大特点。

    可是现在,谁会这么想

    为了安静下来,其实是想给自己找点事做,分散注意力,免得去胡思乱想,刘向真去了航空舰桥。

    其实,刘向东还是特混舰队司令官的时候,航空舰桥才是刘向真的窝。

    航空舰桥,算得上是航母独有的地方。

    因为“横江”号是帝国海军的第一批航母,而且是由战列巡洋舰改造而来,根本就没有经验可言,所以有很多设计缺陷,比如航空舰桥设在舰岛的前部,位于司令舰桥的上方,航海舰桥的下方。

    这个位置,明显非常的局促,视野也不太开阔。

    后两艘姊妹舰,也就是“墨河”号与“岭河”号就做了调整,把航空舰桥挪到了舰岛后部的左侧,而且向甲板上方突出了大概一米半。虽然对舰载机降落有一些影响,但是视野非常的开阔。

    航空舰桥里面,十几名官兵正在忙碌。

    这个时候,最忙碌的就是航空部门的官兵。

    按照规定,舰载机只能在机库里面做基本检查,然后得送上飞行甲板,在飞行甲板上进行加油与装弹作业。所有涉及到燃油、弹药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维护与加装作业,都必须在开放环境下进行。

    做这样的规定,那是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教训。

    十多年前,帝国新历85年,“海龙”号就因为官兵违规作业,在机库里面检修飞机,导致汽油挥发产生的油气混合气体聚集,被火花引爆,导致数十名官兵丧生。如果不是当值的大副及时采取行动,关闭了内部水密通道,控制住火势,恐怕“海龙”号会因为燃料库发生大爆炸而沉没。

    正是这起事故,让帝国海军拟定了航空作业的规章守则。

    此外,还因祸得福。

    在此之后不久,南江海军舰船设计院研制出了一套极为先进,而且直到现在都是最高机密的舰船消防系统。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极为简单,就是在战舰发生火灾之后,立即向储存危险物品的各舱室,以及输送危险液体的管道注入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确保在十五分钟到三十分钟内处于缺氧状态。

    现在,这套系统用到了包括航母在内的所有大型战舰上。

    此外,在海军出台了航空作业守则后,四艘“龙江”级均返回造船厂,进行了建成之后的第一次改造。

    只有一个项目,就是在飞行甲板上设置航空勤务站。

    每个勤务站都有一套加油系统与一套装弹系统,分别由输油管道与弹药升降机,跟油库与弹药库联通。

    简单的说,任何舰载机都能在勤务站完成出动前的准备工作。

    四艘“龙江”级都有六个勤务站,两个在前升降机后面,四个在后升降机前后,一次能为六架舰载机服务。

    只是,通常只能用到其中的四个。

    主要就是,后升降机前面的两个勤务站经常被待命飞机占领,利用率很低。

    受此影响,在新建的航母上,对勤务站的位置做了调整,把后升降机前面两个挪动到了飞行甲板中间。虽然在平常的利用率也非常低,但是在全甲板出动的时候,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

    不管怎样,要让三十多架舰载机做好起飞准备,肯定需要一个半小时。

    第一轮攻击机群的出动准备时间能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是因为,可以利用在飞行甲板上待命的飞机。在任何时候,这些处于待命状态的飞机都装满了燃油,在简单准备之后就能起飞。

    显然,第二轮攻击的准备工作就没这么简单了。

    加快起飞前的准备速度,缩短两轮攻击之间的准备时间,一直是海军航空兵重点研究的课



第77章 一锤子买卖
    “报告司令官!”

    电讯军官跑了过来,而且大喊了一声,刘向真被吓得哆嗦了几下。

    接住递来的电文后,刘向真放过了同样被他的惊骇举动吓住了的电讯军官。

    那家伙肯定是忘了,刘向真现在是临代司令官。只不过,也不能怪他,毕竟以前经常开玩笑。

    此时,东北四百多千米之外。

    这个距离,已经超过机载长波电台的最远工作距离,即便是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够把电报发出去。

    在连发了三遍电报之后,总算收到了回电。

    不是来自舰队旗舰,而是来自“墨河”号航母。

    因为使用长波电台,存在被敌人用三角定位法探测到的风险,所以帝国海军早就定下了规矩,只能由所在航母回电。

    通常情况,都不是舰队旗舰。

    不管怎样,舰队已经收到了消息,没有了后顾之忧。

    “少校,已经收到回电。”

    “做好准备吧。”

    “是!”

    把目光从前方,大概二十千米开外的海面上收回来之后,朱华圣扫了眼面前密密麻麻的仪表。

    苦练了二十个春秋,就看今朝了!

    深吸口气,朱华圣启动了语音通信电台。“高脚鸡呼叫鸡群,全体按计划发起攻击。各鸡群报告情况。”

    “高脚鸡”的绰号是李云翔取的,主要是朱华圣长着鹰钩鼻,而且脖子长,看着有点像非洲鸵鸟。

    结果,这个绰号成了由他直接指挥的鱼雷机编队的呼叫代号。

    此外,“机群”也就成了“鸡群”。

    很快,各个中队汇报了情况。

    “海鹰振翅,横扫四海!”

    “海鹰振翅,横扫四海……”

    不知道是谁带的头,通信频道里面顿时乱成了一片,飞行员都大声的喊出海军航空兵的战斗口号。

    朱华圣没有喊口号,因为现在的局面一点都不乐观。

    为了尽快找到狭夷舰队,朱华圣在十五分钟前下令分散搜索,然后就跟第二舰载航空兵联队的机群失去了联系。

    现在,那几十架舰载机在哪都不知道!

    此外,现在也无法分心他顾。

    前方,大概二十千米外的海面上,十几艘战舰正在转向。

    虽然远远的看过去,就是一些小黑点,但是通过望远镜就能看到,其中有一艘是狭夷皇国的航母。

    没错,就是“赤城”号。

    不过,也可能是“加禾”号。

    这两艘航母的外观比较相似,区别不是很明显,隔着这么远,哪怕用望远镜也未必能够辨识出来。

    当然,不管是哪艘,都是狭夷海军的航母。

    还有,“赤诚”号与“加禾”号属于第一航空战队,是狭夷海军战斗力最强的两艘舰队航母。

    不出所料,这附近至少还有两艘航母,也就是“苍隆”号与“飞隆”号。

    只是,离那艘航母还太远了。

    前方,一些像飞蛾一般的东西正迎面飞来。

    没错,那是战斗机。

    速度越来越快,非常的灵巧,而且爬升率同样快得吓人。

    “是零战!”

    听到僚机飞行员的提醒,朱华圣猛的反应过来。

    没错,那就是传说中的零战。

    我操!朱华圣在心里暗自咒骂了一句,差点破口大骂了出来。

    真没想到,狭夷海军赶在大战爆发前获得了这种战斗机,只不过这也证明六局搞到的情报没有错。

    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一直在积极帮助狭夷皇国,其中包括提供航空发动机。

    让朱华圣愤怒的是,六局的那些家伙拍着胸脯保证,说零战不可能在今年服役,最快要明年。

    当然,面对战斗机,不管是零战,还是96舰战都只能挨打,没有哪个鱼雷攻击机的飞行员会白痴到跟战斗机交火。

    “鸡仔们,跟着我。”

    打了招呼之后,朱华圣才压下操纵杆,控制鱼雷机俯冲。

    鱼雷机很笨重,不管是速度、还是灵活性,都远不如战斗机。只不过,笨重的一大好处就是稳定。在低空,鱼雷机的稳定性是最好的,而轻盈的战斗机就不同了,未必能够在低空的乱流中稳定飞行。

    正是如此,遇到战斗机,鱼雷机飞得越低越好。

    &



第78章 前仆后继
    “蜻蜓三号,快拉起来,赶快拉起来!”

    “保持原来的航向,别转向!”

    “第三小队的跟上,别掉队!”

    “注意那架战斗机,快右转。”

    “左上方,十点钟方向,是一架零战。”

    “注意高射炮,加速进入弹幕区。”

    “中队长,不要管我们,不要管我们。海军万岁,帝国永存!”

    ……

    耳机里面早已喧嚣震天,整个世界都变得昏暗不清。

    朱华圣没受伤,那是从机头上一个枪眼里面喷出来的润滑油,涂满了座舱风挡,也遮挡住了视线。

    为了看到外面,朱华圣打开了座舱的上盖。

    狂风迎面吹来,不过能够看到前方的巨舰。

    还有差不多十千米,至少还要两分钟,才能把距离缩短到两千米以内,而这是航空鱼雷能达到的最大射程。要想提高命中率,最好把投弹距离缩短到一千米以内,在八百米左右为最佳。

    能够坚持两分钟吗

    前方的海面上,出现了两道平行水花。

    尖利的呼啸声随即传到。

    空中,一架零战俯冲了下来,迎头朝紧贴着海面飞行的“飞鱼”开火扫射,而且瞄准的是驾驶舱。

    朱华圣抬头看了眼,迅速关上了座舱上盖。

    座舱罩上卡着十几颗机枪子弹的弹头,厚实的玻璃只是龟裂,没有被穿透,表明能够挡住7.7毫米的机枪子弹。因为面对高射炮,正面风挡最厚实,所以肯定能够挡住零战射来的子弹。

    其实,需要担心的是发动机。

    已经有润滑油泄漏,发动机很快就会过热。如果再次被子弹打中,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熄火。

    “当当当——”

    子弹打在风挡上的声音传来,朱华圣不由自主的哆嗦了几下。

    这是本能反应,跟训练经验无关。

    只是,紧接着,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鱼雷机猛烈的颠簸了几下,前方发动机舱还同时冒出黑烟。

    完了!

    当操纵杆突然剧烈抖动起来,朱华圣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发生得太快了,哪怕朱华圣已经明白发生什么事情,也没来得及做出反应。

    此时,五千米高空。

    在涂有中队长标志的“黄蜂”俯冲轰炸机的座舱里,江海洋上尉清楚看到,在一架零战的扫射下,朱华圣少校的座机一头栽进了大海。在溅起的水花消散前,那架笨重的鱼雷机就被海水淹没了。

    其他鱼雷机的下场也差不多。

    短短三分钟内,从超低空突防的十几架“飞鱼”鱼雷机全被击落,而且全都是在离敌舰十千枚开外被零战打了下来。

    因为距离实在太远,所以没有一架“飞鱼”成功投下了航空鱼雷。

    隔这么远,把鱼雷投出去也没有意义。

    大概是隔得太远了,根本没有感受到威胁,所以附近的敌舰都没朝鱼雷机开火,几乎是全程观战。

    一个中队,准确说是半个分队的十二架鱼雷机全军覆没。

    只是,战斗远没到说结束的时候。

    “一小队跟随我从敌舰右舷进入,二小队往敌舰的左舷迂回,十五秒间隔,跟敌舰航线保持三十度的夹角。”
1...2324252627...4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