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丑不怪
络腮须遂急忙在兽皮搭裢里一阵乱摸,便摸出四五块大盐巴,准备往吊锅里丢去。
“多了!多了多了……盐多了要齁死人的!”燕灵把鹿肉放回吊锅里,大叫大嚷道。
“傻瓜!看你做的事,就知道你是个傻瓜!跟你说了多少遍了盐巴一要捏碎,二要适量,这肉才有吃头!”酒糟脸伸过一块盐巴,轻轻捏碎,洒在了吊锅里。
“什么一呀二呀的,去去去……俺听不懂哈!”络腮须将剩下的盐巴,愤愤地往身后一扔。
“原来大胡子爷爷不会用盐!哈哈哈哈……真是傻瓜!”燕灵哈哈戏笑道。
“切!把不把盐,反正都是个吃,要光着腚子放屁干哈”络腮须表示不服道,“等盐巴慢慢煮进去,那要等到哈个时候”
“等半个时辰呗。”燕灵道。
“哈还要等半个时辰不管了,俺饿了,俺要先吃了。”络腮须伸手往吊锅里捞鹿肉。
“啪”一声响,酒糟脸一巴掌将络腮须的手臂打出多远“小丫头说‘等半个时辰就等半个时辰’,不许吃。”
“切!弄这些个把戏干哈,直接喂了不得了。”络腮须莫名其妙地咕叨一句,双手笼入袖口里,满脸不服气。
“少说胡话!”酒糟脸恶瞪道。
“不说就不说,有哈了不起。”络腮须回瞪一眼,再不吱声。
于是三人围坐在篝火旁,等候鹿肉煮熟入味,再来开吃。
篝火噼啪噼啪燃烧,沸水咕嘟咕嘟作响,鹿肉的香气越来越浓,四处飘溢,好不馋人。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燕灵估计鹿肉已经煮熟入味,便道“两位爷爷我看差不多了,我们开吃吧。”
“对对对!开吃开吃……早就应该开吃了!”络腮须迫不及待抓出一块鹿肉,一边撕咬,一边抱怨道,“这把了盐巴的鹿肉有哈子好吃”
“只管吃你的,少说胡话。”酒糟脸一边骂道,一边取了一块鹿胯递给燕灵,然后自己又取一块鹿肉,有滋有味地吃将起来。
燕灵拿着鹿胯,准备送给文基,但犹豫片刻,还是作罢文基连清水都喝不进去,如何吃得这鹿肉
她便自个儿狠命地啃食起来,啃着啃着……泪珠就噗噜噗噜地掉落下来。
酒糟脸觑见,便急问道“喂喂喂……小丫头,你这好好地吃着肉呢,怎么吃着吃着就哭起来了”
“老爷爷,你不知道我家定之哥哥受伤了,现在他连一口水都喝不进去,我却在这里大口大口地吃肉。想到他,我心里就十分难过。”燕灵耸着鼻子,抹着眼泪,伤心道。
第六十章 初之吻 甜如蜜
“嗨!我道是什么大事原来是这芝麻粒大的事儿,可吓了我一跳。”酒糟脸一拍大腿道,“无妨无妨……我们在这里吃肉,到时给你那哥哥喝汤。”
“我们吃肉,给定之哥哥喝汤”
“是啊!这汤啊,乃是宝贝,可比鹿肉金贵多了,你那哥哥喝了这汤,准管用!”络腮须接话道。
“真的!那我马上弄给定之哥哥喝去。”燕灵破泣为笑,高兴地爬将起来,到供案上取来那只曾舀过清水的陶碗。
酒糟脸接过陶碗,在吊锅里舀了大半碗鹿汤,小心翼翼地走至文基面前。
络腮须和燕灵随后跟来,慢慢扶起文基。
酒糟脸一手捏开文基的嘴巴,一手将热气腾腾的鹿汤往他嘴里灌。
燕灵一旁顿时急了眼,慌不迭道“烫烫烫……汤烫!老爷爷,你们想烫死我定之哥哥呀,一吹,冷一冷。”
“子非汤,蔫知汤之烫”酒糟脸一边灌汤,一边打趣道。
“什么乱七八糟的!”热汤灌在文基嘴里,好似烫在燕灵心窝,她劈手来夺陶碗。
“别夺别夺!看看看……喝完了喝完了。”酒糟脸举起陶碗,对燕灵亮了亮相。
燕灵见状,急来观看文基,却是依然纹丝不动,就用衣袖替他拭了拭嘴角,责备道“还说这汤宝贝呢,我定之哥哥喝了怎么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你这个傻丫头,哪里有吃了药、病就马上好的就是你吃块鹿肉,还得有个咽入肚中的功夫吧。”酒糟脸戏笑道,“好了!这剩下的鹿汤也能管明日一日,你三顿都要喂他,不可马虎。我们要睡觉了,明日还要早起、到山中打猎去呐。”
酒糟脸说过,伸一个懒腰,打一个阿欠,走到山神供案下,和衣睡倒。
络腮须却抓了一块鹿肉,衔在嘴里,踅至庙门旁角落里躺下,咀嚼一阵后,酣声雷响,已然睡去。
燕灵瞧见这般光景,心情放松了许多。她暗道有这两个大块头陪伴,野兽鬼怪来了,他俩也能抵挡一阵,便是九天来了,我也不怕了……
燕灵半偎半搂着文基,胡乱思想一阵,睡意渐浓,眼睛一时睁一时闭地进入了梦乡。
翌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燕灵早早起来,自去庙外洗了脸,漱了口,又替文基抹了一把脸面,而后心急火燎地弄了满满一碗鹿汤来喂他。
燕灵小心谨慎地捏开文基的嘴唇,喂了两口鹿汤,但文基牙齿紧闭,鹿汤竟然全都泼洒了下来。
正在她郁闷时,酒糟脸忽从供案下翻身而起,阻止道“小丫头,慢来慢来……像你这样喂,却不把鹿汤都泼光了这可是我花了大功夫的,一滴都不能浪费!再泼了,你那宝贝哥哥可就喝不成了。”
“那怎么办呀定之哥哥牙齿咬得紧,我不能撬开他的牙齿喂吧还是老爷爷你来喂吧。”燕灵递出陶碗。
“不行不行……老爷爷到时候就要打猎去,不能耽误时间,你自己想想办法吧,总归不能泼洒了。”酒糟脸一边说着话,一边收拾打猎的物具,准备出山神庙。
燕灵乞求道“我哪里能想到办法啊!昨晚老爷爷不是喂进去了吗老爷爷你就再帮个忙嘛。”
“你这丫头如果两个爷爷不在此处,你还喂不成这鹿汤了万事还需自己动手,自己想办法!”
“切!不帮忙拉倒。”燕灵嘟嘴赌气道。
“小丫头爷倒帮你想到一个主意。”这时络腮须也已起身整装,将一件兽皮搭裢搭在肩膀上,凑将过来道。
燕灵闻说雀喜道“老爷爷,你有什么主意”
“你瞧好喽!”络腮须说着,径直走到酒糟脸面前,双手揪住他的招风耳,把嘴对准了嘴,突然“啵”地一声,亲了一口,然后道,“就这样!亲着嘴,嘴对嘴,给你那宝贝哥哥喂汤。”
“老爷爷,你你你……你你!”燕灵娇脸“唰”地一下直红到脖子根,浑身着了火也似,把身姿扭得跟油炸麻花一样。
“呸呸呸……”酒糟脸抹嘴巴,吐口沫,一副欲呕的样子道,“你个死阿敬,竟然想出这馊主意!”
“喔哈哈哈……”络腮须爽朗大笑,拿起铁叉,昂首挺胸,一边朝门外走去,一边回头大声道,“小丫头,可别说爷没给你出主意哈,爷巡逻去喽!喔哈哈哈……”
燕灵气得鼓着嘴,瞪着眼,怔在那里。
酒糟脸凑上来道“小丫头这汤可金贵着,别浪费了啊;如果浪费了,你那宝贝哥哥恐怕就醒不来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办法吧,老爷爷走啦,走啦啊……”
话落处,酒糟脸提了铁叉,绰开大步,径走出了山神庙。
燕灵怔了半晌,这才回过神来。
想起络腮须刚才亲嘴的举动,浑身又似起了热烘烘的大火,自脚底直烧到面颊,她跑出庙门,早已不见二人踪迹,遂就蹲在山神庙旁的水池边,拼命洗脸,越洗脸越发烧,好不难为其情。
过了好久,燕灵才渐渐恢复了平静,踅回庙中。
见文基依旧昏迷不醒,她又心疼又无奈,柔情绵绵处,便轻轻抓起文基的右手贴在脸颊上,来回摩挲,思想对策。
忽然燕灵心里一惊,将文基的右手贴在脸颊上一动不动,原来她感受到文基的掌心充满了温暖,而此前却是冷若冰霜。
“定之哥哥的手暖起来了,这鹿汤果然管用,只吃了一碗就这么神奇。”燕灵欣喜若狂道,“老伯说这汤要三顿都喂哩,我赶紧给定之哥哥喂汤。”
燕灵暗自思过,连忙端起那满碗的鹿汤,凑到文基嘴边,但突然又停在了空中。
“这……这样又喂不进去,而且还浪费了鹿汤。”燕灵耳畔响起络腮须的话语,不禁绯霞满面,娇羞不已,“可是……这亲着嘴喂汤,多不好意思啊……可……可这不亲着嘴,定之哥哥又喝不下这汤,这怎么办啊管他嘞,亲……亲……亲着嘴就亲着嘴,拭一拭!只要能救定之哥哥,有什么好害臊的。”
燕灵一者单纯率真,二者深爱文基,因此拿定了这个主意。
她朝庙门外偷偷觑了觑,生怕被人发觉似的,然后啜了一小口鹿汤,娇躯微微颤悸地伏贴上去。
当嘴唇与嘴唇接触的刹那间,燕灵浑身一颤,似电流电击了一下,遂闭上了双眼,恰如风雨中的白百合,微微颤栗个不停,一种平生不曾有过的甜蜜感和酥软感席卷全身,仿佛此时在七彩云朵里,一时升,一时降,飘飘悠悠,风光无限。
嘴唇与嘴唇每接触一次,燕灵都能感觉到一种甜甜腻腻的滋味,叫人酥软无力,飘飘欲仙。
半柱香的时间,燕灵小心翼翼地喂完了那满满一陶碗鹿汤,不已,满脸一片红霞灿烂。
好在文基虽然从齿缝间吞下了鹿汤,但依旧昏然不醒,似乎并不知道发生的这一幕。
燕灵温柔地依偎在文基的身边,十指轻扣在一起,神思悠悠地盯着庙门外,仿佛回味着适才甜蜜的光景,又仿佛期盼着慧女的归来。
慧女离开敬山祠庙后,一路往东边山脉飞奔而来。
奔出五六十里开外,山脉断裂,山谷横穿,山谷之中村庄篱落依稀可见。
恰巧此时天色亦晚,慧女遂匆匆下了山头。
她原本想连夜赶路,但一者月末,日头落山便一片漆黑,二者又恐走错了路径白费了时间,因此权衡一番,遂就在山下村庄里借宿了一夜,顺便打听不咸山的消息。
可惜荒野之人,孤陋寡闻,无人知晓不咸山。
次日凌晨,慧女只得按照老道的指导,依旧笔直前行,因为如此,既可以减少弯路,又可以节省时间,尽管十分辛苦,但也心甘情愿。她一路飞奔不停,遇河过河,遇山越山,径往东边赶来。
红日偏西之时,数十里开外现出一带山脉,众山顶上俱披白雪,皑皑不绝,映耀蓝天,正是山海界神州大地东北部最高山脉――不咸山。据《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因“似盐之白而无盐之咸”得名。山中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人衔草闻名山海内外。
慧女站在山巅上远眺前方那一带白雪皑皑山脉,正如老道所说的光景,因此按捺不住内心狂喜,撒开脚步,奔走如飞,不多时便已来到了不咸山、西山山脚之下。
她停下脚步,目睹一片森林荒莽,巉岩峥嵘,流水潺湲,却又失了神,犯了愁,原来她一来并不能确定此山就是不咸山,二来也不知人衔草是为何物!
正在她彷徨时,忽见山林里慢悠悠地转出来一位采药老人,手中拿着药锄,肩后背着筐篓,筐篓里装了些药草。
慧女觑见大喜,急忙迎上去,行礼道“老人家小女这厢有礼了。”
“有礼有礼……”采药老人停住脚步,拱揖回礼道,“小姑娘,你找老夫有何见教”
“请问老人家此处可是不咸山”
第六一章 不咸山 人衔草
采药老人笑微微答道“正是正是……小姑娘,你可算问对了人喽,这‘不咸山’是个旧名,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它了,现如今此山叫作‘太白山’。”
“哦……原来如此,难怪那些山野之人都不知道呢。”慧女终于放下心来,又问道,“老人家听说这不咸山上生有人衔草,却不知这人衔草又是一种什么草老人家如果知道,可否指点一二。”
“哈哈哈哈……小姑娘,这‘不咸山’你都知道,难道这‘人衔草’还不知道,可真是叫老夫有点疑惑啊。这‘人衔草’在《神农本草经》里叫‘人衔’或‘鬼盖’;在《广雅》里又叫‘地精’或‘皱面还丹’;后世之人见它长得极似人形,便叫‘人参’。称之为‘人衔’,是因为它有年份之别,阶级之分。”采药老人微笑解释道。
慧女闻听此话,恍然大悟,不禁腹诽道切!老道神神秘秘地在搞什么鬼只不过人参而已,偏要说什么‘人衔草’来着!
其实慧女哪里知道‘人参’无非是后世称谓,而‘人衔草’才是远古之称,在远古大能元始天尊的口中岂有“人参”一说的道理
慧女明白话来,便致谢道“多谢老人家相告,不知这里的人参好找不好找”
“这个嘛就难说了若要找个七年八年的,倒是好找;若要找个几十年上百年的,便不好找了。”
“那如何区别人参的年份”
“自然是越粗的年份越久,百十年的人参嘛,也有胳膊来粗。”采药老人伸出胳膊,比划道。
“果然和书上说得一样!那我就找一棵百十年的。”慧女信心十足,高兴不已,复向采药老人鞠躬道,“多谢老人家指点。”
但当抬起头来时,却早已不见了采药老人的踪影,慧女暗觉蹊跷,却无暇细思,便匆匆忙忙钻入森林之中,开始寻找人参。
她尽管没有亲自挖掘过人参,但在书籍里也涉猎过人参的模样,包括叶呈椭圆,叶边有齿,状似人形等等特征,遂就按图索骥,一路仔细谨慎地、往森林深处寻找过来。
刚寻过百米,忽见脚下有一株人参掩在杂乱的藤蔓里,慧女欣喜若狂,急忙跪伏身子,一双玉手不停地扒掘起来。
未过片刻,果然扒出一株金灿灿的百年人参,胳膊来粗,长逾一尺,须茎分明,活似人形。
慧女捧在手里,高兴之极,暗道这不咸山的人参果然多哩,这片刻功夫就挖到了一棵百年人参,我既然来到此处,何不再多挖几棵带回去如此定之的病岂不好得更快!
殊不料——慧女此念才过,忽听“嗖”地一声,那株人参竟然从她手里蹦落在地上,一溜烟的往森林深处跑去了。
“吔吔吔吔……这是怎么回事啊”慧女始料不及,又惊又慌,撒腿疾追上去,“人参,你别跑!你别跑啊……”
可是那株人参跑得更快,仿佛长了两条飞毛腿一般,一会儿在草丛灌木里疾行,一会儿在云杉红松间跳跃,眨眼之间已逃出五六十米开外。
慧女随后飞奔如电,树荫纷纷后掣,只听得耳畔风声呼啸不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