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丑不怪
    追过两里来地,终于追上了那株人参,慧女腾空而起,伸开长长的玉臂,展手来抓。

    刚要抓住人参的一刹那,突然却听到一阵巨吼,犹如霹雳当空,震得地动山摇,树叶飘飞,只见斜刺里,猛然飞扑出来一头吊睛白额虎。

    慧女大惊失色,急忙在空中旋转纤影躲过。

    吊睛白额虎一扑落空,掉转身,吼一声,张牙舞爪,又扑将过来。

    慧女岂有功夫与它纠缠,急结手印,喝一声“飞花逐月!万里廓清!祭!”

    一道飞罡吐肩而出,迎面直击吊睛白额虎。

    吊睛白额虎正好扑起空中,胸腹袒露,飞罡径直穿胸而过,一声炸响,血肉横飞,尸骨无存。

    飞罡迅速飞回慧女的肩后消隐不见,而她脚下依旧飞奔不停,追赶人参,业已追出数百米之遥。

    却早见那株人参已经逃到一面倚天绝壁之下,如人攀登一般往绝壁上跳蹿而去。

    慧女加紧脚步,直追至绝壁前,提气纵身飞跃在松顶和壁缝之间,继续追赶。

    转眼间,相距不过一两丈远。

    慧女暗提一口气,腾空飞扑上去,再次展臂伸手,准备逮住人参。

    突然——

    一阵腥风“呼”地刮将下来,风势甚疾,树木狂舞,直刮得慧女飘飘荡荡,往下降落。

    仓促之间,她落足在一颗松顶之上,摇摆身姿,抬眼观看。

    啊吔妈呀!

    可不吓死人了也!

    只见绝壁间,倒伏着一条水桶粗细的白眉蝮蛇,足有六七丈长哩,浑身红褐,鳞斑叠叠,尾巴卷在松干上,昂着团箕大的烙铁头,咝咝吐信!而那株人参继续沿着绝壁蹦蹿不停,渐去渐远。

    这百年人参果然有神灵守护!

    慧女心中着急,且不管是什么神灵还是什么毒蛇,追赶人参要紧哩,遂一点足,跃在空中,准备自西边追赶上去。

    不料那白眉蝮蛇却“咝”地一声,挟风裹雾,横空拦截过来。

    慧女便折转身影,向东边跃去。

    那白眉蝮蛇却“咝”地一声,也掉转头尾,横截在东边,昂首吐信。

    慧女向东,那白眉蝮蛇阻在东边;慧女向西,那白眉蝮蛇又拦在西边。如此几个来回,白眉蝮便是不让慧女过去,却也不主动发起进攻。

    几个来回的时间,那人参已经跳上绝壁之顶,蹦蹦跳跳,消失无影。

    慧女觑看清楚,又急又恼,大怒道“妖孽!速速闪开,否则即刻斩杀了你!”

    话音落处,慧女气汹汹手结法印,将一道飞罡祭起头顶,横悬在空中,准备斩杀白眉蝮蛇。

    白眉蝮蛇却仿佛不惧威慑,照旧缠在松树上,横阻在绝壁间,昂头吐信,咝咝作响。

    “妖孽!你既不听我言,休怪我出手了。”慧女说罢,娇喝一声,“飞花逐月!万里廓清!祭!”

    但见那道飞罡银光一闪,飞射出去。

    白眉蝮蛇将身影一卷,恰似龙卷风一般,飞在空中,躲过了斩杀。

    那道飞罡直打在绝壁上,弹射回去,却听见轰隆一声巨响,壁石炸裂,烟尘滚滚,碎石纷飞,竟是威力大胜往昔。

    慧女一击不中,心中愈急,十指连结法印,将飞罡同时祭在空中,竟然已有五道哩,原来其中一道正是从悬壶山三仙洞内获得的善婴所化,因此威力大增。

    五道飞罡如有神使,在空中旋转不停,布成五行之阵,将白眉蝮蛇围困在当中,逃遁不出。

    “君临九霄!万魔伏退!祭!”慧女清喝一声。

    五道飞罡杀气闪烁,电掣般同时落下,一声响,白眉蝮蛇被斩成七节,乌血飞洒,一节节掉落草地,倏忽之间化为乌有。

    慧女收回飞罡,脚下不停,借着松枝藤萝,直往绝壁上飞跃而来。

    却才飞跃了七八十米,忽见上面绝壁、犹如刀切剑劘一般,光不溜湫,寸草不生。

    慧女依附在壁罅之间,刹时惊傻了,抬眼观看绝顶,尚有两百余米距离,并且无有借力之处。但她一心追赶人参要紧,不容细思,遂一提气,点足纵身,手脚并用,往光不溜湫的绝壁上飞跃而行。

    不过五六步远,慧女手脚已无着落之处,脚下一滑,娇躯后仰,便从绝壁上倒摔下来。

    惊慌之际,慧女连翻几个筋斗,落在一棵老松偃干上,稳住了娇躯。歇息片刻,她咬咬牙,定定神,复又一路飞跃上去,可惜跃在半途,又滑落下绝壁。

    原来慧女修道,主要修的是行善积德的功法,而非炼丹筑体的法门,因此并不擅长升飞之术。

    此时慧女早已累得精疲力竭,手脚无力,毕竟自清晨以来,粒米未进,腹中空空,且又行走了数百里路。等第五次跌下来时,她再也控制不住娇躯,恰如一颗陨石、重重地摔在了绝壁之下,直摔得散了骨架也似。

    慧女咬牙忍痛,挣扎起身,却不禁“哇哇”地吐出几口鲜血来,顿时感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昏倒在草地上。

    山河苍茫,落日西沉。

    森林之中,绝壁之下,静悄悄毫无声息,暮色渐渐笼盖,四周昏暗一片。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冷嗖嗖的山风将慧女吹醒过来。

    她恍恍惚惚睁开杏眼,只见浩渺的夜空中,星光冷,好似在嘲笑她的自不量力。

    “唉……早知道如此,我得了那颗人参走了便是,现在不仅没得到人参,而且还把自己给弄伤了。唉……我伤了倒不要紧,要紧的是定之啊,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唉……真是贪心害死人啊。”慧女暗自艾叹后悔,挣扎了几下,却是力不从心,只得静静地仰躺在草地上,暗自运功,恢复精气神。

    未过多时,从不远处的森林中忽然传来隐隐约约的说话声“古兄,就在此处了。”




第六二章 二还宿债 慧姐姐汤
    “逄贤弟,你也真是,竟弄了这一出,就让她取走人参便是,何必为难人家”

    “古兄玉虚宫的法旨,小弟怎敢不遵都因她身负前债,合该在此相还,小弟这才略施小惩而已。”

    “虽然玉虚宫天尊已经说明缘由,但是如果真出了事,你我可都是担当不起啊。”

    “小弟自有分寸,早就吩咐蛇虎二神在此关注。”

    “嗯,没出事便好,逄贤弟还是趁早救醒她,叫她速速离去吧,免得你我二人一不小心,就卷入了这场劫外之劫,做了那《灵台榜》上的封神客。”

    “正是正是……古兄说的极是。”

    听着那话语来去之间,杂沓的脚步声业已清晰在耳,慧女遂赶紧闭上双眼,佯装昏睡。

    两盏大红宫灯,光芒摇曳,徐徐靠近,挑亮了周围的一片茫茫黑夜。

    只见四条高大的身影出现在慧女的面前,左右两位粗服糙衣,面目凶陋,各提一盏宫灯,显然是奴仆角色;中间两位,一位白衣胜雪,一位红袍赛火,皆有四旬年纪,长发披肩,相貌俊朗,一副世外尊者的模样。

    那白衣尊者蹲下身来,观察慧女一番道“逄贤弟,她果然咯了不少血,你快给她吃一颗金丹吧。”

    “我正有此想,此事由我而起,自然由我来了。”红袍尊者说着话,自怀里取出一枚金丹,樱桃大小,拈在右手。

    慧女听说那话,顿时十分紧张,不知丹药是真是假哩,急忙睁开眼道“你们是什么人……给我……”

    红袍尊者并未立刻答话,趁着慧女开口说话之时,便将那颗金丹塞进了她的口中,然后对白衣尊者笑道“古兄,你看原来是在装睡呢。”

    白衣尊者含笑不语。

    慧女抵抵舌尖,欲想吐出金丹,但那金丹早已滑溜溜地滚入腹中去了。她惊慌失措问道“你们……你们给我吃的是什么”

    “人衔丹。”红袍尊者淡然作答,然后唤道,“阿虎速把那黑匣子拿过来。”

    “诺。”右旁走出一位虎头奴仆,将一具黑匣呈递上来。

    红袍尊者接过黑匣,打将开来,轻放在慧女身边,原来那黑匣里装着人参,正是逃走的那株哩,不过已经被洗刷干净,打包装匣。

    红袍尊者道“如果不为难你一下,还真怕你多挖了我的宝贝去,这些宝贝也都是灵性之物,不容你胡乱杀伐,现在原物奉还,速拿了它去吧。”

    “你是什么人谁知道你会不会骗我”慧女一脸懵圈,不相信有这等好事。

    “古兄你看疑心病还忒重的。”红袍尊者戏笑道。

    白衣尊者呵笑两声,算是同意红袍尊者的说法。

    慧女却叫道“这人参是要救我定之弟弟的命,万一你想害我,却不连我定之弟弟也一起害了”

    “呵呵呵呵……好吧,你若不信,那本尊就显个身来给你看看吧。”一阵呵笑声中,红袍尊者忽尔变成了白日采药的老人。

    “你你……你是什么人”慧女满面错愕。

    “我是这不咸山的山神逄池会,奉玉虚宫法旨赠送你人衔草,若要害你,何至于此!现在你总该相信了吧”

    “原来是山神老人家相助!我相信了我相信了……多谢山神老人家相助……”慧女大喜,起身致谢,此刻她吞下的那枚人衔丹早已起了作用,精气神好了许多,因此信以为然。

    “这也是你身负前债,合该在此相还,一施一还,今朝功满。”红袍尊者化回本身道。

    “什么意思”慧女愕然。

    “不须多问,不日你自己便会知晓。”白衣尊者忽然接过话茬道,“大护法,请回吧……祝你早日了却尘劫,证回金身。”

    “大护法什么意思”慧女更是莫名其妙,不禁问道“你又是什么人”

    “山海奉敕古应逢,不咸山上土地翁。哈哈哈哈……逄贤弟,我们速去吧,不然要被她纠缠得没完没了啊。”白衣尊者大笑说过,广袖一挥,一阵清风过处,已然不见了四位神秘来客。

    却听见夜空中传来洪亮地七个字

    “大护法,后会有期……”

    大护法

    什么大护法

    切!莫名其妙!

    慧女仰望天空,夜色无涯,一头雾水。

    暗自吐槽后,她便准备离开不咸山,但一来昏天黑地;二来浑身乏力;三来想起刚才吞服的人衔丹,正需调理,因此暂且作罢。遂就在草地上打起坐来,一边行法运功,一边等待天明。

    如果慧女一开始得到人参时便走,也不会发生后来之事,但她偏生贪念,欲想多挖几株人参,才落到这般田地。

    而认真推敲起来,却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即所谓一因一果,毫厘不爽;一啄一饮,皆有前定。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原来当初钟山之都昂山大战,九天玄女第一次破“十会阵”时,不幸受伤,被风雪亭救回大成府。之后,为救九天玄女,风雪亭遂去敦薨山求药,被怪物击伤吐血,是以九天玄女欠风雪亭一份血债。今日慧女在不咸山摔伤吐血,正是为了消除前世血债,以证无牵无挂之体,此为九天玄女二还宿债。可回读《山海经之三子传说》第二卷《钟山秘史》第七十二章《二救玄女舍命求草》

    此时慧女固然不知其中缘故,只一心打坐运功,调化人衔丹。

    但听深山茫茫静寂,流光淙淙悄逝。

    慧女渐渐地感觉到五脏六腑温暖舒泰,浑身无一处不轻松自在,业已恢复如初,果然是好丹药也!

    当她欣然睁开眼时,却见山头破晓,晨曦满林,一夜早已过去。

    慧女遂嘘气收法,取黑匣在手,不做稍事停留,提气纵身,飞离了不咸山。

    一路返程之中,慧女每逢路况不明时,总会遇见行人或樵夫或田农告知方向,因此节省了不少时间,实则皆是当坊山神土地在暗中相助而已。

    傍晚时分,慧女业已回到敬山祠庙。

    她一脚跨进庙门来,便急急地问道“燕灵妹妹,定之怎么样了”

    “慧姐姐!你回来了!”燕灵正在给文基喂汤,忽然听到慧女的叫唤,兴奋地回过头来道,“定之哥哥现在好多了哩。慧姐姐,你找到了人衔草了吗”

    “切!什么‘人衔草’,不过就是人参而已!那老道故意变着话消遣我呢。”慧女一边吐槽老道,一边走至角落里来,伏身低首,仔细观察文基的脸色,一副心疼爱怜的样子。

    恰在此时,文基倏然睁开眼来,吓得慧女一大跳,顿时面如噀血,直起纤腰,将目光撇到一边去了。

    文基并没有察觉,弱声道“慧姐,你回来了……辛苦你了。”

    “没……没事!看起来……定之弟弟的精神好多了。”慧女有些心慌意乱。

    “慧姐姐都是这汤起得作用呢。”燕灵高兴地将陶碗端在慧女面前,陶碗内鹿汤微漾,无香无味。

    “这汤是哪里来的”

    “两个老猎人给的!你走了之后,他们就来了。每天给我吃鹿肉,还给定之哥哥喝鹿汤。”

    “哦……难怪,大概这就是什么‘鹿茸汤’吧我在药书上看见过,‘鹿茸汤’最是补虚益血,定之弟弟喝了它,自然精神了许多。”

    “但这回我感觉、应该不是鹿茸汤起得作用!”

    “那是什么汤起得作用”

    “慧姐姐汤!”

    “慧姐姐汤”慧女莫名其妙。

    “嗯呐!慧姐姐你看啊你这一回来呀,定之哥哥就精神了许多,这不就好像喝了一碗慧姐姐汤呣这可比那什么‘鹿茸汤’管用多了。”两人对眼擦出的火花,燕灵全都瞧在眼里,因此趁机表达不悦。

    “燕灵妹妹,你在胡说什么。”文基难为其情,轻声责备道。

    “我说的不是吗我在你身边都呆了三天了呢,也没有看见你对我睁一只眼,说一句话;慧姐姐一回来,你就又睁眼又说话了。”燕灵才不在乎二人发窘的感受,仿佛只有说出心思才会舒服一点。
1...144145146147148...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