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丑不怪
“弟子多有得罪。”钟庭道长起身稽首道,“弟子道行低浅,不识大体,还请真人指点迷津。”
田真人微微颔首道:“人界劫数将至,荆州应有一劫,老道我奉张天师之命,特来荆州寻找九阳神钟,准备会聚‘九阳’之数,以逆此劫,护佑人界。”
“真人:这‘九阳逆劫’乃是上古传说,世人多有不信,弟子对此也是不堪甚解……”钟庭道长小心说道。
“呵呵……无妨无妨,你们且随老道来,老道自会给你们说个明白。”田真人淡笑说过,折身在前面引路,上了洞厅石阶。
众人随后拾阶而上,一时来到洞厅后壁之下。
果然奇怪哩,那洞厅后壁之下一字长蛇般排列着九口石钟,每一口石钟都有两丈多高,钟口直径也有一丈有余,形体凝厚,苍然古朴,并且蟠龙钟钮上各生出一柱赤蒙蒙的光气,直透出洞顶,原来洞顶那几束毛刺刺的赤光景象,正是此气冲射所现的异兆。
田真人领众人走至九口石钟前,唤钟庭道长站在第七口石钟前面,唤魏益站在第八口石钟前面,然后又吩咐他二人仔细观看钟面。
二人将信将疑地走到两口石钟前面,站定观看。
原先两口石钟表面模糊不清,不显一物,而当二人站在它前面时,奇迹倏然发生:二人各自的身像便印现在那钟面之上,一模一样,如照明镜。
魏益不禁惊叫道:“怪事怪事……还真有这种怪事!”
“格老子的,有什么怪事,老子也在那第九口石钟上,你在这第八口石钟上比老子还高一级呢。”朱阙不服气地叫道。
“朱兄弟,你过来,你过来……你和我一起照一照,看看这钟上能不能照出你的影像来。”魏益依旧不信,招手唤道。
“格老子的,哪能照出老子的影像来,只能照出你的。”朱阙一边嚷着,一边走过去,与魏益并肩而立。
恰如魏益所说,那第八口石钟上果然仅能照出魏益的影像来哩。
“怪事了,怪事了……”魏益拍打脑袋,连连惊叹不已。
钟庭道长虽然有四百多年的道行,但是面对此景,也只有惊为观止。
田真人道:“这便是九阳神钟,乃是应‘九阳逆劫’而生。老道再领你们去后洞观看天象,到时你们就会信老道所言非虚了。”
话落处,田真人又带领众人走出后洞来,站在陡峭的崖畔之上,指向天空道:“你们看,洞顶之上有九道赤气在盘来旋去。”
此时落日西坠,夜色茫茫,果然有九道赤气自吞云洞中透射而出,映照夜空,势如游龙,盘旋不定。——众人之所以能够觑见,是因为他们正应九阳妙气附体之故,彼此能够产生感应。
“怪事怪事!还真有呢!”魏益仰头观看,张大嘴巴合不拢。
“那便是九阳妙气。”田真人遥指道。
“敢问真人:何为九阳妙气”谭忠不禁问了一句。
“此话说来就长了:相传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斩鰲立极之时,曾在人界里留下五行妙气护佑人种,伏羲大帝为协助女娲娘娘,也将那八风妙气,九阳妙气遣下人界来。
但凡人界劫数来临,这五行八风九阳之妙气便会出现应劫,而这九阳之妙气应在天选之人身上后,会以九阳神钟昭示,并感应九位天选之人聚义,应劫逆杀,护佑人种,只是世人迷昧,不知而已。
这一劫数,‘九阳逆劫’应在荆州,九阳神钟也便出现在这霸山吞云洞中。老道奉张天师之命,来此守护九阳神钟。此钟出现在哪里,九位天选之人便会聚义在哪里。
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老道每日运功做法,召引其余天选
第一百十七章:勘破玄机 赵府乱斗
当夜,华盖等三位寨主在霸山聚义厅大摆筵席,宴请谭忠、钟庭道长和魏益三人,又另外安排酒饭招待众官兵,但因为要押送物资前往归州府,所以老酒只吃了个三五成帐,便都散了筵席,各自安歇。
次日凌晨,万里无云,天气依旧晴好。
谭忠、钟庭道长、魏益引领众官兵押运车辆物资,启程赶往归州府。
三位寨主殷勤相送,一直送到霸山西寨寨门之下。
钟庭道长停住脚步,稽首道:“三位寨主盛情相送,贫道等不胜感谢之至。”
“哪里的话,我等既然都是‘九阳逆劫’之数,便应该像自家兄弟一样,何必如此客气。”华盖拱揖道,“还请各位记住我家大哥田真人的话,等完成这趟差使后,请尽早前来霸山聚义。”
“华兄尽管放心,谭某本已有了出尘之念,只因这趟物资担系着全县官员的性命,所以谭某才不得不送,等送完了这趟物资,谭某自去挂了官印,来和众兄弟相聚。”
谭忠家遭变故,心灰意冷,一时便生出再走江湖的想法,殊不知这正是冥冥之中,九阳妙气附体后的命运安排:九阳聚义,应劫逆杀。而魏益的遭遇也正同他如出一辙。
当听见谭忠那话时,魏益连忙叫道:“司仓说得对!等送完了这趟物资后,便来和众兄弟相聚,反正我魏益也是无家可归,司仓到哪里去,我魏益便到哪里去。”
“格老子的,就这么一言为定!”朱阙兴奋得猛拍魏益的肩膀道,“老子不管什么‘九阳逆劫’的话,老子就是喜欢你,等你回来后,老子就送你一副大锤,到时候老子两个再好好地比试比试。”
“好!回来以后,老子两个再好好的比试比试!”魏益豪爽道。
“那就别再磨蹭了,快走快走,走得越快,回来得越快。”朱阙挥挥手,仿佛在下逐客令。
华盖见了,严斥道:“四弟!哪有你这样送客的”
“咋了,这样不行啊”朱阙脖子一横,表示不服。
“呵呵,都是自家兄弟,华兄不必见外。”谭忠好言劝过,然后拱揖道,“华兄、风兄、朱兄:你们都请回吧,我们也要赶路去了,就此别过。”
“好!就此别过。”
“不送!不送……”
“祝诸位一路顺风。”
三位寨主纷纷抱拳道别。
一时,谭忠等三人蹬鞍上马,回转身影,频频揖别,马不停蹄地径出了霸山西寨寨门。
出了霸山西寨,两旁的山势虽然显得十分凶险,但下坡的山道却比较平缓,逶迤盘旋往山脚下延伸开去。
众官兵押运着车辆甚是轻松,车轮滚滚,吱扭作响,未过午时已出了霸山,往西南又行走五六里路,便上了官府大道,一路朝归州府徐徐进发。
归州府距离霸山大约只有两百多里行程,众人一路之上晨起暮宿,迤逦而行,行有两日便到了归州府府治归州城。
那时已是黄昏,进入归州城后,谭忠将物资悉数交割妥当,安排了众官兵,便领着钟庭道长和魏益二人来拜见归州府府尹赵大人,呈递报表清单。
这审核报表清单本是归州府仓司署官员列行之职,但府尹赵大人定要亲自过审,因此谭忠不得不面见呈递。
府尹赵大人在府内听闻门仆传报,欣然大喜,便命快传三人进府来见。
三人径入赵府大厅,行毕礼后,恭敬地站立在厅堂之下。
赵大人端坐在楠木八角椅上,双手捧着茶盏细品香茗,官态十足道:“谭司仓:旌孝县这次倒是挺积极的啊,在那几个县的前面把物资给送来了。”
谭忠回禀道:“前两次途中遭遇强人打劫,因此丢失了物资,这次高大人已经一并补齐送来,还望大人仔细过目验收。”
话落处,谭忠取出报表清单,微低首,轻迈步,准备呈递上去。
“司仓且慢!”
忽然,钟庭道长横臂挡住了谭忠,双目射出凌厉的冷光,直逼视府尹赵大人。
谭忠颇为吃惊:“钟兄,你这是何意”
钟庭道长挺身上前,倏然从肩后抽出游龙宝剑,剑尖直指赵大人喝道:“你是何方厉鬼,竟敢来此作祟!”
原来钟庭道长刚进入大厅,便感觉四处阴气笼罩,打眼细看,便发现府尹赵大人有异,因此当机立断,出剑弹压。
谭忠和魏益闻喝,都唬得一跳,却是不明端倪。
那赵大人也是悚然一惊,双手一抖,就把茶盅里的茶水泼溅出来,洒落在官袍上。他一边弹去茶汁,一边从容镇定道:“你是哪里来的道士竟敢对本官胡说八道,拔剑行凶”
“哼哼!别人看不出你,贫道却能看得出!看剑――”
话音未落,一道白练飞闪而出,钟庭道长已跃身而起,游龙宝剑直刺向赵大人。
赵大人面色骤变,惊慌不迭,噗嗵一声,翻跌下八角椅来,巧不巧地避开了致命一剑。
他钻在八仙桌下,抖抖瑟瑟地大叫道:“来人啊!有刺客!有刺客……”
钟庭一剑未中,连忙口念咒决:
“临兵斗者!
 
第一百十八章:借身附体 玄姬小姐
但那渔网似的物件撕不开,也割不破,反而越勒越紧,直勒得魏益彻骨疼痛,嗷嗷怪叫。
正在谭忠慌急之时,又有无数家兵涌进后院,协助陟宫包围住他,一步步逼近上来。
谭忠身为朝廷官员,一时不知所措,战又不是,不战又不是,见魏益被擒,自己又救之不出,遂就把手中长枪扔在地上,大叫道:“误会误会……请大家住手,我束手就擒便是。”
陟宫见状,不由分说,喝令众家兵蜂拥而上,按住谭忠,捆绑了起来。
天空之中,钟庭道长正与那少女斗得难分难舍,忽听见院内魏益杀猪似地嗷嗷怪叫,不禁偷眼觑看,却正见谭忠又被拿下。他顿吃一惊,而就在这吃惊愣神的功夫,便被少女在左臂上挑了一剑,血染道袖。
钟庭道长见二人遭擒,自己失利,如果孤身再继续斗下去,未必会有胜算,因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急忙捻决,一阵清风遁去。
少女也不追赶,径落下身来,走至魏益面前,口念咒诀,纤手轻轻一招,那渔网似的物件便松将开来,化作手帕大小,落入她的手中。
魏益挣扎起身,欲要反抗,却被谭忠狠使眼色止住,只得老老实实束手就擒。
少女、陟宫与众家兵将他二人押入大厅来。
府尹赵大人却已然端坐在八交椅上,依旧捧盏吃茶,颇是从容镇定。
陟宫上前禀报道:“大人:已经抓住两名刺客,另外一名刺客被小姐打伤,已经带伤逃走。”
“嗯。”赵大人微微点头,然后对谭忠道:“谭司仓,你也是旌孝县的官员,不会不知道这朝廷的法律吧你速速老实交代:为何要勾结道士,前来行刺本官”
“大人:误会啊!小人这次押送物资担系着全县官员的性命,小心行事尤恐不及,怎敢行刺大人,还请大人明察。”谭忠急忙解释道。
“那―那道士是不是你的同伙”赵大人严厉问道。
“这……是小人同伙。”谭忠答道,“小人为防止物资途中遭遇强盗抢劫,这才请钟道长一路护送。小人以性命担保,钟道长绝无刺杀大人之心。”
“什么那道士分明用剑追杀本官,你是看得一清二楚,竟然还敢狡辩说!为何要来行刺本官”赵大人勃然大怒。
“这…这这……”谭忠额头冷汗霎时冒出,委实无法解释清楚。
“大人:司仓不知道,我知道哩。”魏益见此景,忽接话道。
“那你说:为何要行刺本官”赵大人声色俱厉问道。
“这还用问啊你这个大人不是个好东西呗!呃哈哈哈……”魏益说罢,自鸣得意,不禁昂首大笑起来。
“啊咄!好你个混账东西,竟敢辱骂本官!”赵大人直气得吹胡子瞪眼道,“来人啊!速把这两个刺客押入州府大牢,好好审讯。”
“诺!”陟宫应诺一声,领四名家兵上来,凶狠狠地将谭忠和魏益押出大厅去了。
“大人大人!小人冤枉啊,小人冤枉啊……”
大厅外传来谭忠挣扎地喊冤声,越去越远,越去越远,最终消失在华灯初上的夜幕之中。
赵大人镇定自如地吃了两口茶,缓了一口气,将茶盏轻轻放在八仙桌上,然后挥挥手,摈退了大厅内的其余众人,只留下少女在近旁侍候。
大厅内沉寂一片,好似有诡异的气息在微微地流动。
突然间,赵大人抬手一拂袍袖,猛将桌上的茶盏拂落在地,茶盏哐啷碎响,水花四处飞溅。
“好你个玄姬啊,你竟敢暗中请来道士对付本王!”赵大人忽然换出一副阴森森的面孔,目光中充满了腾腾杀气。
“玄姬不敢,玄姬冤枉,玄姬冤枉……”少女慌忙跪膝在地,原来少女的芳名叫玄姬哩。
“那你为何要放走那臭道士”
“玄姬师尊曾经说过:天下道门一家,不可自相残杀。”玄姬嗫嚅说完,忽而自知不妥,便连忙又道,“如果……如果明王有什么吩咐,玄姬一定照办,不敢有半点二心。”
“哼哼!”赵大人冷哼两声道,“就算你有二心,请来几个臭道士,但你可别忘了本王手中有十万阴兵,毁了你父母和这归州府,那是易如反掌之事!”
“玄姬不敢,玄姬不敢……玄姬并没有暗中请人,也并没有故意放走那道人,恳请明王明察!”玄姬惊恐不迭,俯首解释道。
“本王量你也不敢!如果你胆敢对本王有二心,那就先叫你娘尝尝扒皮抽筋、刮骨割舌的滋味!”
“请明王放心,请明王放心……”玄姬紧张万分,不停叩头道,“玄姬绝无二心,一切都听明王吩咐。”
“哼!我二明王也不是个无情无义之辈,只要你听从本王吩咐,一家平安,一州平安。现在,你先去清点黄金数目入库,然后速去查找那肇事的道士,务必趁早杀了他。另外,城内城外各处都要贴起告示:凡是道士僧侣,不得入城住宿,否则,杀无赦!”
“是,玄姬马上去办。”
 
第一百十九章:钟庭探府 玄姬追杀
只见赵府警戒却是更加森严哩,灯火辉煌,家兵林立,时不时有巡逻的家兵三三两两走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