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丑不怪

    钟庭道长屏息静气,探看多时,却是无从下手。

    不知不觉时光流逝,谯楼传来鼓打三更,已然是夜深人静之时,那些警戒的家兵开始阿欠连天,昏昏欲睡,巡逻兵也明显放松警惕。

    钟庭道长见状,准备行动,突然就觑见有几条鬼影陆陆续续地隐入那后院北厢花荫之中,正是他白日与玄姬交手之处。

    见此光景,钟庭道长暗自兴奋:果然有问题哩!

    又等过片刻,见再无动静了,钟庭道长便悄悄遁下房脊,蹑手蹑脚地走近过去。

    那花荫后露岀一座两层阁楼,虚掩着门儿,大约是一座摆放杂物的仓储楼,因为不仅坐落在偏僻清冷处,而且并无家兵看守。

    钟庭道长暗称侥幸,侧身潜入门内,却见阁厅里除过家具旧物,空空荡荡,不见鬼影,他不禁暗道:明明见那些鬼影进来,却怎么又不见了呢

    钟庭道长暗觉蹊跷,遂运神于目,四处寻找,果然发现阁厅正西角有一道暗门,微微透露光芒,他遂伏低身,潜行过去,微微用力推开一条缝隙。

    一擎烛火,寂然吐光,出现在眼前。

    钟庭道长骨碌双眼,屏住呼吸,仔细窺探暗室中的光景。

    但见烛光之中,暗室甚大,正中间放置一张大方桌,四周乱排着几张木椅,大方桌旁坐有一位身穿红绸盘金蟒袍者,正是幽冥二明王!

    右旁厢站立着六位面目狰狞的鬼王,左旁厢设有一座阴气逼人的大铁笼,大铁笼里囚禁着一位中年妇人,瞑目闭唇,满面痛苦。铁笼旁赫然站立着那位姑娘,神情戚然,一动不动。

    当看清暗室中的光景时,钟庭道长不禁万分吃惊:这暗室中怎么窝藏着这么多恶鬼而且那姑娘好似与它们还是一伙的哩!

    正在钟庭道长吃惊时,二明王突然开口道:“黄金的数目都点清了吗”

    “禀报明王:都点清了,加上前两次拖欠的,全数在此,一两不少。”其中大鬼王回禀道。

    “嗯,很好。这人就是贱,就是服狠的,只要说一声全部杀头,它旌孝县就乖乖地把黄金全数送来了。”二明王不无得意,稍后又道,“不过今日运送黄金来的那个臭道士好像已经发觉本王,往后你们行事可都要多加小心了。”

    “诺!”六位鬼王齐声应诺。

    二明王又回首对玄姬道:“前几趟差使,你父女俩办得不错,本王正准备放了你娘,可是今日被那臭道士看破,差点坏了本王的大事,所以本王不得不继续囚禁你娘,以防你生有二心。”

    原来那大铁笼中囚禁的中年妇人正是玄姬的母亲!

    玄姬听说此话,连忙解释道:“那道士是旌孝县谭司仓请来的同伙,实在与玄姬无关。”

    “你不必多作解释,你只要杀了那臭道士,提头来见本王,本王才会相信你,才会放了你娘。”二明王沉色道,“另外,关押在州府大牢中的二人,你也要好好审问审问,不得轻易放过。”

    “是。”玄姬惟命是从。

    “去吧,本王等你的好消息。”二明王挥挥手。

    玄姬泪眼婆娑地瞥了一眼铁笼中的母亲,依依不舍地走出暗室。

    二明王只顾谈事,并未发现钟庭道长就在暗室外窥视偷听,玄姬和六位鬼王自然更是不曾提防。

    钟庭道长在暗室外听得明白,直气得牙龈咬碎,他暗暗道:原来这姑娘是受了幽冥明王的要胁,难怪作出这反常之事!这明王居然想要我的人头,看来定是怕我搅坏了它们的好事。我一定要找这姑娘谈谈,将此事查探个清楚,然后再助她除去这些恶鬼。

    钟庭道长思忖妥定,迅速潜出阁楼,隐藏在花荫之后,单等玄姬出来。

    过有片刻,玄姬走出阁楼,一路抺拭眼泪,一路匆匆而去。

    钟庭道长悄悄尾随其后,离开阁楼,转过水榭,穿过游廊,走进一道圆月院门,看那光景应是玄姬的闺院。

    钟庭道长估摸此地应该安全了,于是晃身出现在玄姬面前,稽首道:“姑娘,贫道这里有礼了。”

    玄姬兀自伤怀不已,猛听人语,抬头观看,正是白日交手的道士。

    她不由怒上心头,伸指喝道:“你这道士,好大的胆子!”

    “姑娘,贫道是来和你把话说开的:既然你已经知道父母被厉鬼劫持,却为何不除掉它们如果姑娘有什么顾虑,贫道愿助姑娘一臂之力。”钟庭诚恳道。

    “哼哼,本姑娘的事用得着你管吗本姑娘正愁没处拿你哩,你倒自投罗网来了。如果你想帮助本姑娘,那就快快献上你的人头!”玄姬冷声说罢,倏然掣出子午鸳鸯剑,出剑如电,迎面刺来。

    “姑娘!你千万不要中了它们的鬼计啊,你杀了贫道对你有什么好处”钟庭道长一边苦苦劝说,一边抽剑迎架相还。

    玄姬岂肯听劝,双剑刺挑,如走龙蛇。

    钟庭道长单剑接招,腾挪身影,进退有序。

    斗过几回合后,钟庭担心




第一百二十章:镂羽云纱 青城弟子
    正在欣喜之时,忽然听见洞外传来钟庭道长的急切求救声,田真人心中一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便急收了法,怀抱拂尘,飘身出洞。

    未至洞口哩,便与钟庭道长迎面觌见,但见他手捂肋下血流不止,神色有些慌促,田真人连忙上前扶住他,问道:“钟道长,你这是怎么回事”

    “禀告真人:弟子被一个小姑娘追杀,无处可走,只有先到真人这里来了,请真人速速救我。”钟庭如获救星道。

    “被一个小姑娘追杀老道看你也有四百多年的道行,一个小姑娘家竟然比你还厉害”田真人颇为吃惊。

    “正是。”钟庭道长惭愧道。

    “那你先随老道入洞,老道替你先止住这伤口再说。”

    “不劳真人,这钩镰枪伤,弟子自能医治。那小姑娘正在后面追赶得甚急,恐怕片刻就要追到这里了。”

    “无妨,有老道在此,量她一个小姑娘也翻不过天去。”

    殊料田真人话音未落,洞外果然传来玄姬的呼喝声:“臭道士,原来你躲到这洞里来了!你便是躲到凌霄宝殿,本小姐也要取了你的项上人头!”

    钟庭道长闻声,急道:“真人:那小姑娘果然追来了!”

    “你速去洞中治伤,老道来会会这位小姑娘。”田真人淡定道。

    二人正说着那话时,玄姬已经一团风影似地闯进吞云洞中来了。

    田真人抬头看见,沉喝道:“你是何人为何要打伤钟道长”

    玄姬闻声一惊,不妨这洞中还有那道长的同伙哩,遂急定住身影,小心朝洞内觑看,只见一位白须老道搀扶着钟庭,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于是她娇喝道:“老道,识趣的,快交出人来,免得本小姐动手打坏了你。”

    田真人打量之际,又惊喜又激动,原来玄姬正如羡天钟(月钟)上显示的影像,而且浑身散发的神气,他能强烈地感应出来。

    “你终于来了,月钟天选之人。”田真人神思幽幽,兴叹道。

    “老道:你神叨什么,本小姐叫你速速交出人来哩。”

    玄姬原本是找不到吞云洞的,但其体内有一道莫名的神气将她牵引过来了,而其实那道莫名的神气正是羡天钟与她产生的肸蚃。

    田真人闻听此话,呵笑道:“小姑娘,你好大的口气啊,口口声声向老道要人,你可知道老道我是谁啊”

    “你便是玉皇大帝,跟本小姐又有什么关系你快把人交出来,否则本小姐真要动手了!”玄姬虽然感受到老道的和蔼亲切,但此时她拿人更为迫切。

    “好好好……小姑娘,那你就动手吧,老道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的能耐,能从老道手里抢走人去。”田真人一抖拂尘,靠肩而托,纹丝不动。

    “找死!看剑!”

    玄姬丹凤眼恶瞪,怒斥一声,流星赶月般飞奔而上,挥双剑点击直刺,发起凌厉的进攻。

    田真人怀抱拂尘,鹤氅飘风,在三尺剑光之内飘忽不定,一会儿隐身,一会儿现身,渐渐地就将玄姬诱离吞云洞,如此是为了保护钟庭能够安全地止血治伤。

    而玄姬每次眼瞅着一剑便能把老道刺个透心凉,或者劈成两爿,可是倏而不见了老道,正自纳闷哩,老道又出现在眼前,好似鬼魂附体一般,直气得她画眉拧紧,银牙咬碎,挥剑如同连环,劈刺更带惊风,不知不觉追杀出洞外来。

    却早见田真人站立在悬崖边,依旧靠肩托着拂尘,白鹤大氅迎风飘展,在晨曦微露,云霭轻飏之中,更加显出一派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家风范。

    田真人风轻云淡道:“小姑娘,斗了半天,你的剑术也不过如此,如果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本事,就统统使出来吧。等你都使完了,老道我这里正有几句话要和你说说。”

    “死老道,休要猖狂!”玄姬勃然大怒,忽将子午鸳鸯剑掷起空中,十根玉指频结法印,口中念咒道:

    “青萍起于微末,

    松柏舞于苍际,

    风来!

    剑落!”

    “落”字才定,玄姬双臂平抬,手结兰花指,猛然弹出食指。

    忽见子午鸳鸯剑卷裹着两道巨大的狂飙,陡然落下。

    云腾雾滚,

    地晃山摇,

    桌面般大小的石头纷纷飞滚下悬崖去了,

    好一派惊天动地之象!

    “好剑法!”田真人喝声彩,抖拂尘轻轻刷去。

    怪事哩,狂飙顿止,万物俱静,鸳鸯双剑吧嗒掉落在地。

    玄姬见状,惊骇之极,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自怀里取出那手帕似的宝物,抖手抛起空中,罩向田真人。

    “镂羽云纱!”

    田真人不禁惊叫一声,急忙暗自运法,猛挥拂尘,“唰”一声响,便将那宝物镂羽云纱也给刷落在双剑旁边:

    “小姑娘,你那师父很是疼你啊,连这镂羽云纱也交给了你,只可惜你道行低浅,难以施展它的威力啊。”

    转眼之间,玄姬两般护身之物全都



第一百二一章:月钟玄姬 更天陟宫
    “呵呵,这是上天垂象,神气现世,你师父道行颇高,自然可以推演得出来,而老道我也有此能。在这九阳神钟之中,‘羡天钟’排名第二,它又叫‘月钟’,乃是九阳妙气中唯一‘阳中抱阴’之数,下应之人必是女流,因此你受九阳神气附体,作为天选之人时,你师父自然知道你就是应‘羡天钟’出世应劫。”田真人诠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啊。”玄姬嘟起小嘴,似乎恍然大悟。

    “这天道显迹,毫厘不爽,聚时则来,散时则去,天下兴衰也莫过如此。适才我见‘羡天钟’上光芒震瑟,影像显露,不料竟是你应感而来。”

    “啊羡天钟就在这里”玄姬预料未及,不禁又惊又喜道,“我听师傅他老人家说:三师伯也是应‘九阳逆劫’的天选之人呢。”

    “正是,三师伯应的是日钟,也就是中天钟。”田真人捋须道。

    “好啊好啊……我想去看看羡天钟,看看师父说得是真的还是假的。”玄姬一直怀疑其师所言,此时忽听见羡天钟就在此洞,高兴得直拍掌。

    “你师父岂会骗你小家子话!你速去收拾了宝贝,随我进洞一看。”田真人说过,前面走进山洞去了。

    玄姬急急收拾了鸳鸯双剑和镂羽云纱,兴颠颠地随后进入吞云洞来。

    钟庭道长在吞云洞内,先自运功止住枪创流血,而后打坐运功调伤。

    天色大亮之时,忽听见脚步踏踏声响起,遂睁开眼来观看,正看见田真人和玄姬双双进入洞来,神情甚是欢洽。

    钟庭道长急忙收法起身,询问缘故,这才知道小姑娘玄姬正是应“羡天钟”而来,他不禁大喜:九阳聚义已然聚集八位也。

    而玄姬虽然极想取下钟庭道长的人头,但此时一来忌惮田真人,二来心存疑惑,因此打消了念头。

    二人以师兄师妹的身份见过礼后,跟随田真人来到了洞厅后壁九阳神钟之下。

    “姬儿,你过来看:这就是九阳神钟排名第二的‘羡天钟’,它又叫‘月钟’,乃是九阳神钟中唯一禀赋玄阴妙气的神钟。”田真人招唤玄姬道。

    “哇塞!还果真有啊,这几口大石钟就是‘九阳神钟’啊!这么―高!这么―大!”玄姬睁大凤眼,用手掌抚摸着石钟,童真大发,惊叹不已。

    “这九阳应劫,历来不虚。但凡九阳应劫时,便会有这九阳神钟显迹,以此激励天选之人信道不虚,应命逆劫,护佑人界。”田真人继续说道,“姬儿,你站到这羡天钟下来,天机即刻昭示。”

    玄姬将信将疑地走到羡天钟前,调皮地侧着身姿观看羡天钟。

    果不其然哩,羡天钟慢慢地吐出光辉来,忽然一道赤光直冲出洞顶,射入蓝天,便是在朗朗白日里,那道赤气如柱依旧可以清晰看见。

    而在羡天钟的钟面上隐隐绰绰地现出一位娉婷少女来,头绾惊鹄髻,足踏武功靴,身披金晃晃的环扣锁子甲,背负银灿灿的子午鸳鸯剑,英姿飒爽,含笑不语,正是玄姬模样哩!

    玄姬十分不信,兴起天真来,她一时吐舌,一时眨眼,一时又旋转身影,活泼之极,而那羡天钟上的影像也一时吐舌,一时眨眼,一时又旋转身影,动作神情丝毫不差!

    “师父她老人家说我遇羡天钟可以证道,原来就是这一口石钟啊!这可真是天下奇闻,不是亲眼看见,我才不信它呢。”玄姬叹为观止。

    “我等虽然修道,但依旧是污垢之体,哪里能参透出天道之机。张天师曾送我两句偈语:‘九气九阳重,逆劫在神钟。若要逆劫道,九钟血染红’。你如果想要证道,可要好好参悟此偈。”

    “九气九阳重,逆劫在神钟;若要逆劫道,九钟血染红。”玄姬连念了两边,便记住了那偈语,“这偈语好记呢,弟子已经记下来了。”

    “你且再随我来。”田真人招招手,又唤玄姬走到第四口石钟前面道,“如今八钟已会,只差这‘更天钟’上的小将应身了。”

    “小将在这石钟上能看见到他”玄姬兴趣盎然,好奇问道。
1...4546474849...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