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范兴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鵿

    看着盐场中忙碌的工人,刘范满意的点点头。

    “禀公子,这盐场完全按照公子所供之法建造,第一批细盐预计不日便可制得”

    张默向刘范介绍着盐场的情况。

    “好,这段时间你们都辛苦了,等细盐大卖后,我必不亏待你等,都会重赏”

    刘范说完众人大喜。

    盐场的所有人以前都是流民,被张默安置后,不仅有了土地,而且还在盐场中谋了一个差事,现在有了刘范所言,自己未来不是更有保障了吗。

    “谢公子大恩”

    众人纷纷向刘范拜谢。

    之后几日刘范也安心在崂山城中四处考察。

    崂山城的城建完全按照安城和工城的标准,同样是外有澡堂,内有垃圾桶和厕所,地下有地下管网,连接污水处理厂和化粪池,之后连接城外农田。

    污水处理厂是刘范专门命人修建的,将百姓用水集中到一个大池子里,通过水渠连通另外一处大池子,水渠之中又建有木炭网,石灰网也就是将木炭,石灰放入铁做的篮子里,如此一共修建了四个大池子,分四次处理污水。

    现在没有工业污染,所以只需要处理一下生活污水即可。

    另外刘范还专门命人打造烧制了陶瓷水管,在设计了一种水力抽水泵,利用水车为动力将水抽上来,再建有水厂,抽上了的水便进入水厂囤积,再之后利用陶瓷水管连通百姓家中,同样利用陶瓷水管连通污水处理厂,如此一个完整的自来水管道便修建完毕。

    有了自来水管道,再加上打井取水,基本解决了刘范跪下百姓的用水问题。

    &




第六十章:徐州糜家
    刘范一路南下,路过琅琊国后,便向东往东海国而去。

    之所以来到东海国,是因为刘范打算拜访东海国朐县的糜家。

    就是后来资助刘备的那个糜家。

    这也是一巨商大贾。

    现在自己已经和甄家合作,甄家也利用自己的人脉财力帮助刘范贩卖货物,但是刘范还是不满意,要是能和糜家合作,不仅可以打入徐州,还可以将影响力扩大到周围的豫州,扬州,甚至荆州,到那时,自己的钱财必定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更能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然这还是刘范第一步,下一步便是建立商行,亲自贩卖商品,到时候新商行将采取股份制,不仅甄家可以入股,糜家也可以,而且以后要是有哪个世家想入股,只要能帮到自己,一样可以入股。

    如此就算把这些世家都绑上了自己的战车了。

    在汉末,要想彻底清除世家是不可能的,唯一办法就是削弱世家的影响力。

    有了书籍,就可以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有了商行,就可以将世家的利益和自己捆绑,同时也通过商业削弱世家对土地的依恋,要是再皇权下乡,就可以彻底杜绝世家危害,以达到彻底解决世家危害的目的。

    来到朐县后,刘范便直接往糜家而去。

    递上拜贴后,很快出来了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刘公子大驾光临,在下有失远迎,望岂赎罪”

    年轻人说完,对刘范一拜,刘范回礼。

    “在下糜竺,家父已在正堂等候,公子这边请”

    糜竺说完,比了一个手势,刘范点了点头,便走进了糜家。

    刘范不时的回头,看见糜竺一直对自己笑着。

    这就是后来资助刘大耳的那个糜竺。

    刘范心中思考者。

    糜竺在历史上是支持刘备入主徐州的关键人物之一,还与其弟糜芳拒绝了曹操的任命,一直跟着刘备,甚至在刘备最贫苦之时,变卖家产,带着自己的奴仆杂役跟随刘备,还把自己妹妹嫁给了刘备,可以说有大功于刘备。

    后来刘备得益州,拜糜竺为安汉将军,地位那是比诸葛亮还高啊。

    而且更关键的一点是,糜竺在历史上虽然以文官示人,从未领过兵马,但是确精于骑射,



第六十一章:名动徐州
    “合作我糜家自然是愿意,只是不知公子从何处听来我家大朗的”

    糜喂开口问道。

    “不瞒,在下也是在这朐县听人说起”

    刘范说完,糜喂恍然大悟。

    “不瞒公子,犬子是有些才学,然与公子比起来真乃萤足与皓月之比也”

    糜喂笑了笑。

    “在下诚心来访,绝无异心,也希望与子仲成为好友,而且我也愿意将我手中货物交与糜家贩卖,价格,分成与甄家一样,在下六成,糜家四成,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刘范说完,糜喂捋了捋胡须。

    “好说好说,这种分成法我等并无异议,只是不知公子这货源是否充足”

    “货源充足,这一点先生尽可放心”

    刘范说完,糜喂大喜。

    “好既如此,此时我便交给我儿负责,公子可找我儿谈即可”

    见糜喂答应,刘范便对糜喂一拜。

    之后一些细节和糜竺谈妥后,刘范便传令安城备货。

    同时糜竺也亲自派人去安城一起提货。

    商量完生意后,刘范又与糜竺攀谈起来。

    糜竺也被刘范的学识所吸引。

    之后糜竺又与刘范比了比骑射功夫,虽然不敌刘范,但是糜竺的身手还是让刘范大惊失色。

    看来自己要对糜竺重新定义了。

    再之后刘范又与糜竺一直谈到深夜,才罢休。

    第二日刘范告辞糜家,便启辰向东,往下邳而去。

    到达下邳后,刘范便命人探查张昭所在,查到后,便亲自备足礼物,往张昭家而去。

    之所以拜见张昭,也是刘范对后世这位东吴首席文臣很感兴趣,也想与其结交。

    当然刘范明白,现在还不是招揽张昭的时候,就算自己提出张昭也不会同意。

    但是建立有情,以后招募一时,也方便许多。

    来到张昭府上后,刘范递上拜贴,张昭亲自出门迎接。

    “下邳张昭拜见刘公子,公子尊贵,在下有失远迎啊”

    张昭说完,刘范立刻拜道。

    “能劳先生亲迎,在下不甚荣幸感激”

    刘范说完,便与张昭走进了府中。

    分别坐定后,二人便攀谈起来。

    “公子大名,早已传遍大汉,在下早已仰慕,不想公子今日前来拜会”

    张昭坐下后,对刘范笑了笑。

    “先生大名,在下也有耳闻,整个徐州都知道,先生与名士赵昱,王朗一道闻名,贤明远播,今日前来拜会,在下不甚荣幸也”

    刘范也夸奖其张昭。

    “些许贤明,不足挂齿”

    张昭笑了笑。

    “岂可比公子那句,振聋发聩,冠盖古今啊”

    二人相互客套一番后,又开始攀谈起来。

    “不知公子现在治学如何”

    张昭首先开口问道。

    “不瞒子布先生,在下已将恩师接到幽州,每日皆会受教,且在下家中也有藏书,自是日夜研习,不敢怠慢”

    刘范说完,张昭点了点头。

    “公子能刻苦学习,难得难得啊”

    自刘范名声广播后,其早年不习文学的老底也被接了出来。

    不过张昭并不认同,刘范才十五岁,以后路还长,只要现在用功,难保未来不会大有成就。

    “子布先生谬赞了,在下只是补一补之前所缺尔,子布先生大才,听说早年子布先生也在洛阳游学,也被举过孝廉,当是在下学习榜样也”

    刘范笑着说道。

    “都是成年往事了,而是在下是感念朝中奸臣当道,阻塞圣听,在下不想与其为伍尔,且朝中受党锢之祸影响,使贤臣俊杰远避乡里,故在下无心出仕尔”

    张昭说完,叹了口气。

    “子布先生不必气馁,朝中奸党林立,非一日所能成也,自章帝之后,外戚宦官乱政,不绝于耳,



第六十二章:招募船工
    出下邳向西,便是彭城国,彭城国再往南,便是豫州的沛国,继续南进,便到了刘范此行第一个终点,扬州九江郡。

    刘范来九江,最主要目的便是招募船工,学徒和各种工匠,以及水手。

    自己想要发展海洋,造船是必须要做的,所以船工,特别是技艺精湛的船工更是刘范必得的目标。

    所以刘范来到九江后,便在寿县住了下来,同时派人深入各县,张贴告示,招募船工,工匠,待遇一月最高可得万钱,最少也是百钱,并限定三月十五日为截止时间,三月十五日之前到寿县集合,进行甄选。

    很快刘范招募船工,工匠等事,便在九江庐江,甚至远在江东的吴郡,丹阳郡,豫章郡,会稽郡也都传遍了。

    在这个时代,像这样船工,工匠是不被人看得起的,更别说月钱了。

    而刘范公开招募船工,工匠,最高技艺的可得万钱月钱,如何不让人心动。

    刘范到达九江之时已是二月中旬,到三月中旬时,各种慕名而来的船工,工匠便在寿县云集。

    刘范还亲自拜访了寿县县令徐辉,这是一个被十常侍所提拔的官员。

    对于刘范来说,徐辉也清楚,所为刘范招募船工,工匠,自己也没有反对,而是全力配合。

    不过,刘范如此大规模的招工,不仅惊动了扬州各地的工匠,船工,还惊动了扬州上下各大世家。

    很多人都不清楚刘范究竟想干什么。

    吴郡吴县内,各世家豪族都聚集起来,商议对策。

    “你们说这刘范来扬州不拜访名士,反而招募扬州的船工,工匠,还开出那么高的月钱,他想干什么”

    一小世家家主开口说道。

    众人不说话,将眼光看向了坐在上首的四个人。

    这四个人正是吴郡世家的巨头,顾家的顾蕴,陆家的陆康,朱家的朱昕,张家的张诚。

    顾陆朱张四家不仅是吴郡的世家大族,在整个江东也是非常有名望,特别是陆家的陆康,那可是整个江东世家的翘楚人物。

    见四家未说话,众人也都不言语。

    刘范自去年名声传遍大汉后,就在之前又闻名整个徐州,徐州旁边的扬州也有所耳闻。

    本以为刘范游学到扬州,会来拜访扬州名士,但是其确留在寿县不走了,安心招募起船工,工匠,也让众世家一头雾水不知道刘范想干什么。



第六十三章:江东二俊杰
    众人看了看这位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乃是顾蕴之子顾雍。

    “好,那就辛苦雍儿跑一趟了”

    见顾雍自告奋勇,顾蕴点了点头。

    “雍儿,记得一定要以理相待,不可丢了我江东的脸”

    陆康也开口说道。

    “各位叔伯放心,晚辈领命”

    顾雍说完,便准备告辞离开了。

    “等等”

    此时后辈中又有一人占了出来。

    “雍弟年幼,弄有不妥,不如让我陪他一起去吧”

    话音刚落,一二十五岁左右年轻人站了起来,众人示之,乃陆康之子陆骏,陆季才。

    “好季才前去自然妥当,那你们便一起前去吧”

    陆康说完,陆骏领命,便与顾雍一道北上往寿县而去。

    而此时刘范已在寿县开始了船工和工匠的招募,刘范要求所用应募船工必须有十年以上的工龄,同时要求技艺精湛,如何考量,自然是拿一块木头制作船只模型了。

    至于工匠则分为铁匠,木匠,石匠,漆匠等多种工匠,要求和船工一样。

    另外刘范还要求所有应募工匠必须举家北迁崂山,如有不愿意的人也不勉强,只是没有这么个机会了。

    很快刘范便从数千名应募船工和工匠中选出了船工二百人,各种工匠三百六十人,加上家眷一共有近两千人之多。

    于是刘范命人传信张默,命其准备船只前来寿县分批将船工和工匠迁回崂山安置。

    之后半个多月的时间,刘范因组织工匠北迁诸事,也留在了寿县。

    同时刘范又贴出告示,招募精湛水手两千人,月钱五十钱,要求中依然有拖家带口的规定。

    消息一出九江,庐江,丹阳等地,船夫,渔夫,渔民,甚至百姓会水者尽皆前来寿县,希望自己能够选上。

    看见前来应募者,刘范开心的笑着。

    估计这大汉天下没有哪里比扬州的水手还多了。
1...1213141516...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