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对了,昨日太师府的二夫人去了魏国公府拜访,亲自送了请帖,邀约魏国公府的女眷隔几日去大兴寺吃斋赏菊,魏国公夫人倒立时意会了她的言下之意,晚间告诉魏国公,猜测二夫人怕是在打魏国公府新入谱那小少爷的主意,魏国公说了,倘是太师府有意与他们联姻,不妨答应下来。”

    “什么新入谱的小少爷”春归本不知道魏国公府的这件事,便多问一句。

    于是渠出便把来龙去脉讲了一回。

    “魏国公竟然养了个外室且还有这么个庶子”春归啧啧称奇。

    “我瞅着魏国公夫人倒真是个贤惠人,知道魏国公干的这件荒唐事竟然也是心平气和的,反而永嘉公主有些愤愤不平,在婆母面前念叨那外室是风尘女子贱籍出身,魏国公夫人还反过来宽慰儿媳,说什么能被国公爷瞧中的人,定然都有不俗之处,又说无论那外室是什么出身,只看能把儿子教养得这样知书达理,可见品行也并非卑劣。”

    渠出顿了一顿,没见春归支声儿,她自己却忍不住了:“大奶奶怎不追问那郑家小少爷的品行究竟如何了”

    “我问这些何用”春归笑道:“大姑娘的婚事可不是任由父母作主的,大爷才不会答应和魏国公府联姻呢,经过前些日子那场风波,我可算亲眼见识了大爷的威风八面,二老爷和二夫人哪里是对手。”

    魏国公府那头暂时难有进展




第357章 物尽其用
    但兰庭很快就发觉自己这回是妄自菲薄了,因为当春归话音才落地,紧跟着便是满面惊喜的快步迎前,有着这番情态,刚才那话的意思无异截然相反,而且当着如此多的下人仆婢面前,赵大爷竟然被大奶奶主动抓住了手。

    “迳勿回来得真是时候,快些随我来!”

    兰庭就这么乍惊乍喜的满头雾水一脸懵懂被春归拉着就往斥园外走,他低头看着被斜照长长投射的身影,十指相扣的影像极是显眼,这一次由大奶奶主动发起的众目睽睽之下亲密牵手,有点让自以为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泰然处之的赵大爷竟觉受宠若惊、沾沾自喜。

    脚底轻飘飘,胸口软绵绵。

    又说满院子原本已经准备好服侍大奶奶用膳的仆婢,见此情形,有的蹙眉如费嬷嬷,有的窘笑如宋妈妈,有的目瞪口呆如菊羞,她都不知道这样的情形做为大奶奶的心腹丫鬟是跟上好还是退避好了。

    不过当菊羞眼见着青萍与梅妒二人气定神闲的落后一段却无声尾随,顿时觉得这样的机会不可多得,于是拉了溪谷一把也无声的加入了尾随的队伍为什么要拉溪谷大爷和大奶奶分明是成双成对,哪能跟去三个丫鬟侍候,自然也是得成双成对的才算好预意。

    夫妻两在前,四仆婢在后,一径进入怫园。

    兰庭才总算转被动为主动,到底是走在了春归身前半步,他微一侧脸,夕阳便照进了清亮的眸心,霞色浮动于一片幽墨,添了璀璨减了沉寂,恰是家家户户的黄昏正好,寻寻常常的恩爱夫妻,这样一双人,在如此光景中,把一切年少持重天生机敏的光环都褪去了,像这样的年纪该得的无忧无虑,各自的肩上都并没有额外的担负,享平平淡淡的浮生静好,风花雪月时,手里仍握着大把的年华足够挥霍。

    原本以为风烛残年或者才能争取的幸运,竟早早就能遇会,兰庭再一次感慨人生果然莫测,惊喜无处不在。

    这都多得,在芸芸众生里,恰遇了此时和他携手前行的人,所以在这机心算计的岁月,才不至于枯燥乏味身心俱疲,前方漫长的途径终端,总算有了确实的愿景可期。

    赵大爷真是过于沾沾自喜了。

    所以才公然调侃:“纵使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辉辉也不用如此着急拉着我就往旧山馆去吧”

    春归完全忽视了前半句话的含义,只在疑惑后半句,她歪着头盯了兰庭一眼,很是犹豫:“旧山馆虽僻静,但需深入怫园,此时天黑得也比夏季更早,待说一阵子话,天色就暗了,五叔与伍小郎君年纪还小,为防万一,咱们还得将他们送回居院岂不折腾我看莫如就在不足舫,正好今日内厨房里蒸了螃蟹,趁着霞光还好,咱们一同晚膳,说会儿子话,天没黑尽,也不用担心五叔和伍小郎君回去时摔着跌着了。”

    不足舫正是建在沅水边,是观霞赏月极佳的去处,且离怫园正门不远,如今就在一望所及处了。

    春归似乎这才想起自己“惊喜”过了头,竟忘了嘱

    咐备膳,好在一回头,就见四个贴身婢女,忙“亡羊补牢”般的一番叮嘱:“把今日备下的晚餐都让送来不足舫,再去回了三夫人,请五叔及伍小郎君一同用膳,就说大爷今日回了府,听说伍小郎君在家做客,特意请他来尝尝蒸蟹。”

    调转头来,春归才看清兰庭一脸惊疑满头雾水的神色,再次意识到自己起初尽想着“物尽其用”,压根没有征求赵大爷的应允就兴致勃勃想一出是一出了,讪然“呵呵”两声:“有一件事儿,得靠迳勿相助一臂之力,这事对迳勿而言可是不废吹灰之力,迳勿知道伍小郎君否”

    “是三婶本家的侄儿”兰庭不由蹙起眉头。

    伍尚书如今身居朝臣要职,已于京城定居,两家既是姻亲当然少不得来往,他自然见过三婶的侄子,还算清秀风雅的翩翩少年,可何德何能赢得辉辉的如此青睐伍小郎君能三元及第么能比自己更加仪表堂堂么

    赵大爷忽而意识实在荒谬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沦落到和伍小郎君攀比如此浅薄的境地。

    可就是忍不住要攀比的心情该怎么办!

    “迳勿也知道了伍小郎君正在太师府做客”

    “这些小事,汤回自然不曾报知我,不过辉辉连带着请了五弟,我当然不会疑惑辉辉所说的伍小郎君另有其人。”

    迟钝的大奶奶完全没听出赵大爷的言外之意,笑容格外热切殷情:“五叔对迳勿这兄长的仰慕有如丈菊迎日,相信迳勿也有本事将伍小郎君点化为又一株丈菊,只望迳勿能在伍小郎君面前美言几句,好歹让我也多少沾点迳勿的光。”

    春归原想着的是自己去争取伍小郎的信服,可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正好今日兰庭回来,联想到赵大爷在几个小叔子甚至小姑子面前光芒万丈的形象,想必一餐饭的时长已经足够赢得伍小郎的仰慕了,经过赵大爷“引荐”,岂不省了自己的不少心力

    不过赵大爷若问起原因来……

    春归就有点惴惴不安了。

    哪曾想她这番又是期待又是忐忑的神色,看在兰庭眼中无疑更加刺眼,差不多就快咬牙切齿了。

    因为心里先存了酸醋,赵大爷哪里还会追问原因,只暗暗把“美言几句”“沾光”这几个字眼咀嚼一番



第358章 厌恨之因
    当春归通过一场“螃蟹宴”终于初步获得了康哥儿的信服,这天晚上,她也被终于刨根问底,需要交待为何对三夫人的本家侄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青睐。但这实在的,相当的,让春归支支吾吾。

    她答应了三夫人此事不能声张,于是连菊羞梅妒都隐瞒得密不透风,唯只告诉了渠出实话,当然也是因为渠出无法声张的缘故,但赵大爷是活生生的人,长着能善会道的嘴巴,述之实情无疑有犯不能声张的禁忌,春归深深认为自己不是言而无信的人,做不出言而无信的事。

    可是呢,这事情显然无法虚应过去敏锐机智的赵大爷,且事发突然,春归并没想到天衣无缝的措辞,所以就只能撒娇了。

    “这件事的缘故,没三婶应允,真不能对大爷直言,大爷就别逼我了。”

    眼巴巴的忽闪睫毛,写满恳求之意。

    兰庭还能怎么办呢罢了罢了,伍小康比赵小六大不了多少,难道还真能吃这么个毛头孩子的飞醋

    赵大爷表示再也不追问了。

    春归却得寸进尺:“大爷也不能私下调察尚书府的家事。”

    兰庭:……

    这事原来关系到尚书府的密隐啊!

    但他当然没表现出自己的领悟,就此把这事略过不提了。

    而经过兰庭的“引荐”,不仅康哥儿,就连兰舫都对春归莫名心生敬服,孩子们的观念往往都是朴素的——“为楷榜所推崇,同样可为楷榜”,于是斥鷃园便多了两个小客人经常造访,忽而变得热闹起来。

    费嬷嬷深觉这事有些不合礼矩,但奈何拿不出有力的论据,毕竟五爷不到十岁,康哥儿还更小些,都不到男女大防的年岁,要若是二爷、三爷、四爷在大爷不在家中的情形下常往嫂嫂院里跑,她才能名正言顺举起礼矩的大旗教训大奶奶……咦这种盼望着大奶奶逾矩犯错的心态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费嬷嬷深思一番,惊觉自己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搞得心态都有些扭曲了。

    当春归渐渐与康哥儿熟悉后,开始了她的试探。

    这天兰舫与康哥儿再来斥鷃园,春

    归不急着讲古籍记录的传奇,而是拿了两碟茶点让他们尝味,是面粉里揉了蜂蜜,捏成各色花样,蒸熟后再用红枣、干葡萄一类妆饰,绵软香甜,把两个孩子吃得眉开眼笑,兰舫便问:“大哥今日并未回家,嫂嫂怎么竟用了这番心思”

    这孩子,丁点大竟然就知道调侃长嫂了!

    春归一边报怨兰舫的花花肚肠,一边也有些欢喜小叔子这番话省得她再行铺垫,就不搭理兰舫,只把一张笑脸冲着康哥儿:“小四叔可觉得这糕点正合口味”

    三夫人的兄弟均没纳妾,何氏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反而是伍家大嫂肖氏唯一养大的独丁康哥儿排行最小,为了和太师府的四爷称谓区别,所以春归唤他为小四叔,她是听三夫人说过康哥儿最喜甜食,且不爱油酥的口感喜欢的是蒸熟的面点,但春归这时当然不会说是从三夫人口中听闻康哥儿的喜好:“舅家大太太素来喜欢蜜糖蒸制面点,康哥儿的口味到底是随着大太太的。”

    结果一听这话,原本喜笑颜开的少年就变了脸色,泯着嘴唇仿佛连累左脸的靥涡都带着几分锋厉了,但显然还能克制戾气,反驳时还不忘站起身来,且措辞也算和缓:“庭大嫂嫂误会了,这道蜜糖蒸面点是我自小的时候,阿娘就时常做给我吃的甜点,我爱吃,是因这道甜点里深藏着阿娘对我的关爱之情,与大伯母无干。”

    &



第359章 相由心生
    蒋妈妈是康哥儿的乳母,是康哥儿过继后伍老太太亲自择选的仆妇。

    三夫人对春归说起蒋妈妈时,眉头蹙得几近相联:“她是我父亲调入京职时,因着家境相比从前有所改善,通过官牙买的下人,说是因为灾情逃往京畿的难民,途中男人病死了,留下她们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只是她样貌还算周正,会一手针凿,可巧还结识了个媒婆,经那媒婆游说,改嫁给了个佃农,后来还替佃农又生下一子,可佃农自从有了亲儿子,就开始苛虐蒋氏和前夫的儿子,到后来更是要把蒋氏的长子卖给私牙,蒋氏不允,为护长子,竟然被那佃农休弃,蒋氏无奈之下才寻了官牙要卖身。

    大嫂生下康哥儿后,原本坚持着自己喂康哥儿母乳,所以康哥儿起先没有乳母,只是后来因为妨克之说,大嫂只能让康哥儿过继,母亲这才替康哥儿挑选乳母,那时大嫂也在一旁掌眼,一来对蒋氏的遭遇心怀同情,且十分佩服蒋氏在那样的情形下,对亲生儿子庇护不弃,所以母亲和大嫂便择中了蒋氏,这件事弟妇根本没有插手。

    我却没想到,原来康哥儿对大嫂的厌恨,竟然都是源于蒋氏私下挑唆!”

    “叔母还是先莫打草惊蛇。”春归提议道。

    “那是自然,现在就算质问她,她多半也会矢口否认,如今事实真相还没察清,又不能没凭没证的,就让康哥儿疏远弟妇。”三夫人很有些无计可施:“可也万万不能放任蒋氏居中使坏了,该怎么做才好呢”

    春归便倾过身去,压低声音出谋献策。

    于是三夫人便遣了心腹丫鬟回娘家,让悄悄地请了她的长嫂来太师府一趟,还特意叮嘱长嫂另找个出门的借口,最好不要让人知道这一行程。

    又说蒋妈妈,虽然现今康哥儿早就断奶了,然而毕竟还是个孩子,来姑母家中小住身边离不开仆妇照料,且蒋妈妈的儿子如今也是康哥儿的小厮,她自然而然也就随来了太师府。此日间听说自家的大太太竟然来了太师府,且似乎姑太太还特意请了康哥儿去见大太太,蒋妈妈心里直犯嘀咕。

    待康哥儿回来,这仆妇便拉着小主人悄悄询问:“大太太究竟是为什么事,突然来了太师府”

    康哥儿想到今日姑母似乎有意让他和大太太亲近,且又说了不少敲打教诲的话,显然是听了五表哥抑或庭大嫂说起他的言行,竟然也为了大太太打抱不平,劝诫他必须孝顺,他心里极其郁烦,但又不愿让乳母知道这些事,免得乳母对阿娘提起,又惹得阿娘担心难过。

    便只道:“是姑母特意请的大太太来,且有意当大太太面前,考较我的学业,应当是以为大太太会关心我的事儿,才操这番闲心。”

    “大太太就是这样,惯会做这些表面功夫,四处招揽同情。若换成别家,子媳命硬妨克,就算不出休书,定然也会送到庙观里头去的,可大太太呢,照样执掌中馈,一来是这些表面功夫的确做得好,再者也是咱们家上下,不管是老太爷、老爷还是老太太、太太都是心善的人,才会认真对大太太心生同情,不过大太太知足的话,老

    奴也没有这么多怨言,至多感慨大太太幸运而已,可大太太不该的是竟然唆使四爷与二太太离心,二太太待四爷如何,老奴可是一直看在眼里的,真受了大太太的胁迫行教唆之事,老奴可不成了狼心狗肺的东西,也幸亏四爷一直有主意,懂得二太太才是真正对您关爱备至,不曾中了大太太的算计。”

    康哥儿听这话就越发郁烦了:“只是姑母竟听信了大太太的话,似乎反而责怨我有失孝道。”

    “老奴听说大太太本是被老太爷老太太抚养成人,过去姑太太视大太太一直有如亲姐妹,难免会偏心大太太一些,说到底,二太太进门没多久,姑太太就出阁嫁人,论亲疏远近,在姑太太眼中,二太太到底是不如大太太的。”蒋妈妈越把声音压低:“姑太太这回特意让四爷暂住太师府,指不定就是因为大太太的盘算,好避开二太太,让大太太和四爷亲近,可四爷如今算说康复了,万一再被大太太妨害……老奴虽是下人,到底是奶大四爷的乳母,心心念念可都指着四爷的平安康健,不是老奴不敬大太太,但老奴确然不能眼看着因为大奶奶的缘故,让四爷再受妨害,可姑太太乃四爷的亲长,四爷自然也不能顶撞姑太太,不如……四爷还是回尚书府去吧。”

    这话让康哥儿大为意动,但想到姑母今日另一番话,到底还是犹豫了,少年郎皱着眉头苦着小脸思考了一阵儿,竟是长叹一声:“姑母说三位兄长年节上都会来太师府串门儿,唯有我因着阿娘的小心,还从没来过姑母家中,且如今父亲因为入仕,并没有空闲督教我的学业,太师府里有宗学不提,姑父在国子监任职,不比得父亲公务繁重,能够督促我的学业。”

    蒋妈妈惊道:“姑太太的意思,难不成是要让四爷长期住在太师府了”

    “姑母确然有这样的意思,且……祖父与父亲、嗣父也十分赞同。”

    “这可怎么好”蒋妈妈忧心忡忡:“二太太必定不舍得与四爷骨肉分离。”

    “可我既然已经启蒙,的确应当以上进为重。”

    “老奴可不敢阻着四爷上进。”蒋妈妈到底还有顾忌,没有再行唆使。

    但她当然不知道这番话已经泄露了。

    &n




第360章 妯娌争子
    这是千真万确的装晕啊,渠出抱着臂膀撇着嘴角。

    但她却看见肖氏是真情实意的焦急了,尝试着掺扶,没法扶起何氏来,一抬眼只见着院子里唯站着个伍大老爷此位“孔武有力”的人,毫不犹豫就道:“老爷快来帮把手,将弟妹扶进屋子里去。”
1...100101102103104...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