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臣有一建议,而今皇上既然已将锦衣卫交给殿下节制,此事莫如动用锦衣卫暗察,臣与内子,均不相信岳丈真为东瀛细作,负叛国大罪,不惧锦衣卫察实。”

    也就是说这一件事兰庭的打算是公察而非暗究。

    “迳勿应当明白,父皇虽已将锦衣卫交我节制,可我若然真要动用锦衣卫,理当上禀父皇知悉。”太子缓缓的用手指轻叩几案:“我是亲眼目睹过玉阳真君的存在,所以不会怀疑春归的话,但时光回流这等悚人听闻的事体可无法说服父皇也信之不疑,便是有丹阳老道旁证,父皇相信的也仅限丹阳老道的医术,对测卜方术之说,一直是心怀警慎的。”

    兰庭明白太子的言下之意。

    “殿下是担心事涉临淄王,会触动皇上的疑忌,以为殿下急着将手足兄弟斩尽杀绝。”

    “若非父皇一直深忌祸起萧墙,多少事体我们也不会这般束手束脚。”太子点明了这个事实。

    “但而今是该让皇上明白,杜绝祸起萧墙并非殿下单方面宽容就能做到了,而且,此回事件关系到岳丈及内子,殿下倘若暗察,岂不让皇上怀疑包庇徇私,珍珑杀局尚且过去不久,殿下察知这一件事件后禀明皇上,方为合情合理之事。”

    太子飞快扫了一眼兰庭,手指停止叩击:“迳勿是想说我这回自作主张,险些又将春归置于险境?”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臣不过是提醒殿下规避风险。”

    “迳勿,而今你们都知道了……”话刚说半句,太子便就顿住,忽而摇头一笑:“罢了,现今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的建议我会慎重考虑。”

    说是慎重考虑,但太子其实也就只和如今俨然已经被他当作心腹客僚的龚望商量了商量,龚望一听这建议是兰庭亲口提出,便拒绝思考了:“赵都御的法子,那必然是最妥当的,且皇上而今连国政几乎都已经交给了殿下,足见殿下日后克承大统已经成为必然,不管是临淄王还是秦王,只要野心不死,理当会趁尘埃落定之前兴风作浪,皇上忌讳的是手足相残,殿下防范的同样是阖墙之争,可争乱眼看不能避免,不是闭起眼来就能平息了,殿下也确实应当提醒皇上警防不臣挑生逆乱,否则便不是皇家一

    姓之祸,而为天下朝野之劫。”

    太子抬起眼睑来:“小龚你可真是实打实的赵都御铁头拥趸。”

    “我对赵都御,那确实越是了解越是心折。”龚望嘻嘻一笑。

    “梁师砦不是要给你做媒么?这段儿怎么也没听你再说有无下文。”太子轻哼一声,摁下拈酸吃醋的心思,问起另一件事。

    原来弘复帝将锦衣卫交给太子节制后,指挥使梁师砦便开始频频向太子殿下秋波暗送,大约认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准则会给他的仕途带来可能的转机,让他摆脱被陶啸深架空的尴尬局面吧。不过太子殿下的高枝儿不那么易攀,并没有与梁师砦眉来眼去,于是乎梁师砦就盯上了东宫“近臣”龚望,他是再没有女儿适合用来联姻了,竟把主意打在了女婿的家族。

    申长英有个侄女正值适婚的年纪,在梁师砦看来申家虽然已经落魄,但烂船尚有三斤钉,一个勋贵门第的千金足够般配龚望这个乡绅之子了。

    太子之所以问起这事,是因春归曾经提起过这对翁婿,太师府的婢女英仙确定是魏国公安插,而英仙的真实身份却是锦衣卫的暗探,梁师砦与申长英无论是与魏国公还是英仙都有交集,但春归的见解,翁婿两个并不同心。

    也就是只有其中一人为魏国公的同谋。

    但这回,无疑是梁师砦率先行动了。

    “我托了太子妃替我相看,可听太子妃的说法……殿下放过我吧,我是真不想祸害人家循规蹈矩的好姑娘,可我又偏是个本性难移的人,无法满足贤妻良母们的期望,正正经经为人处世。”龚望连连摆手,连太子妃都直言那位申姑娘图的是日后夫婿能够高官厚禄,他这种吊儿郎当好逸恶劳的人可配不上这样的“贤妻”,他的择妻愿望其实很简单,一是貌美,二是意趣,万万不能接受鞭策他在经济仕途上高歌猛进的贤内助。

    “我会逼着你娶妻?我又不是你爹!”太子翻了个白眼:“申长英呢?他是什么态度?”

    “也被梁公逼着和我套近乎呗,约着去打了好几场捶丸,奇异的是申镇使虽直讲了他是出于被逼无奈,偏偏和我倒像还能成个忘年之交,我听申镇使的意思,他是受不住他那泰山大人的教诫,少不得勤勉一些图一时耳根清净。”

    龚望这话说得很有几分意味深长。

    太子便道:“那你不妨就和申长英结个‘忘年之交’吧,且看他能勤勉到何地步。”

    龚望这才如释重负。

    终生大事一个失误,结果就是终生不能舒心,他再怎么忠诚也不愿奉献一生的安惬,婚姻只要还有自主权就好。

    结果就是当锦衣卫正式针对顾济沧生还并疑为倭国细作案展开调察时,申长英通过龚望也终于获取了辅佐陶啸深审办这起案件的权能,为此他还特地操办了一桌美味佳肴答谢龚望,十分的感激。

    “我和陶兄本就是多年挚交,也自知不敌陶兄的才能,奈何岳丈及内子非要鞭策我上进,近来越发不肯容我逍遥渡日了

    ,也只好听他们的话争取个辅办的授命,横竖陶兄才是主办,功劳他占大头,我就只需要获个口头的赞诩应酬岳丈及内子,让他们无话可说,就彻底清净了。”申长英端着酒又敬龚望。

    却发觉龚望一双眼直盯着他今日请来的歌姬看得入神,申长英顿悟:“小龚可是看中了知秋?好眼光,知秋可不仅仅只有一把好嗓子,她可就是弹琴吹箫、绘画双陆百般淫巧无所不通的大一等,只不过她的养家可不肯轻易转让,叫价极高,我倒是有心成全小龚,可惜我家银钱不由我自主……内子又是个醋坛子,我为这事张口,就怕内子疑心我另有企图。”

    “财银是小事。”龚望微笑:“不过而今我也是寄居在慈庆宫,遗憾没有处好居宅安顿佳人。”

    “这算什么?”申长英哈哈大笑:“知秋自己就有香闺,无非是多耗些财银替她买下了事。”

    “那便有劳申镇使费心,和知秋姑娘的养家周旋了。”龚望大喜。

    对于“金屋藏娇”的私事,龚望自然不可能瞒着太子殿下。

    “你是怀疑知秋来历不凡?”太子问道。

    “所谓的扬州瘦马,大多是些身世可怜的女子,但能称为一等者,又个个都是才貌双全温柔解意,我呢,是个怜香惜玉的脾气,又惯常了解风月之事,所以练就了一双好眼睛。知秋看着虽然柔弱,像是那些养家调教出来取悦金主的女子,可她隐隐透露出察颜观色的机警,气态里甚至有杀伐决断的干脆,这都并非普通的风尘女子应当具备。而且在知秋之前,几乎回回与申长英饮宴,那些歌姬美婢,也都流露出此类气态,旁人是否能够判断不知,却瞒不过我的一双眼睛,申长英数番尝试在我身边安插耳目,这回我让他如愿,且看他究竟藏着什么目的。”

    关于陶氏的“梦卜”,丹阳老道的奇遇,玉阳真君的警言,太子尚且还瞒着龚望不曾坦白,所以龚望并不知所有对手当中,秦王才是最应忌惮的人,他而今也闹不清申长英虽然可疑,但究竟是为了何人卖命。

    “不关要紧的消息,不妨透露给那知秋,只要她与申长英再有联络,说不定我们就能顺籐摸瓜。”太子嘱咐。

    于是这日,龚望便邀请莫问小道一同往知秋的香闺,却不曾料小道这日刚好被一个不速之客缠得无法脱身。

    一见龚望有如见到救星,扑上前来拉着龚望便往外走,却是对那不速之客道:“我早和龚郎约好了外出,小姑奶奶你快回去吧。”

    龚望好奇的打量那位“小姑奶奶”。

    很标致的一张鹅蛋脸,黑亮亮的银杏眼,翘鼻尖丰菱唇,颧骨处几点俏皮的淡斑,一身朴素素的窄袖袄裙衬得身量高挑,梳着两个高高的“把子”,露出一双丰润的耳垂,闻言脚步即动,有如生风。

    “外出?你们去哪里?把我也带上啊,小道我跟你说你今天不收我这徒弟可别妄想脱身!”

    伸手就拽住了小道的胳膊,得意洋洋的让她自己那张嘴越像极了香甜丰美的菱角。

    (iishu)是,,,,!




第733章 一场邂逅
    【】(iishu),

    【 】,精彩小说免费阅读!

    “尹姑娘请自重,男女授受不亲!”小道外强中干的喊出一声教训。

    女子却一点不觉难堪,仍是笑吟吟道:“光天化日之下,不过就是拽了下的胳膊,又不是腐儒,矫情个啥。要不就应了我教我调制符水,要不就带我一同外出玩乐,若两件事都答应下来更好,否则我就不松手了,看拿我奈何。”

    龚望笑了一声,倒是大方:“这位姑娘,我近日得了一个佳人,今日正是邀请小道一同往佳人香闺饮谈,姑娘若不嫌弃我倒愿意相邀姑娘同往,不过至于小道愿不愿意收姑娘为徒,这事在下可不便过问了。”

    “那就改日再论。郎君贵姓龚?”

    “是。”

    “我姓尹,生平最喜美人儿,看龚郎也是一表人才,大是乐意新交两位朋友,我和小道也算老相识了,龚郎君不用和我见外。”

    莫问只好苦着脸引荐:“这小姑奶奶的兄长是尹寄余,说起来和龚郎君也算熟人儿。”

    龚望又笑:“原来是故人家中的小妹,那确实不用见外了。”

    晓低眼睛忽闪忽闪:“龚郎莫非是江南人士?”

    “正是。”

    “哎呀,我可是久闻大名了,哥哥跟我说起过龚郎遭遇那场命案,称赞龚郎那会儿虽遇险象环生,差点被人污陷获罪,身困囹圄却仍能谈笑风生,是个风流人物,没想到今日能见到龚郎本人,这朋友我交定了。”尹晓低终于松开了莫问,在龚望肩膀上重重两拍。

    龚望忽然就觉得这日的阳光好像更加灿烂了。

    知秋的香闺位于并非要闹一座市坊,挨着一处银杏园,只有两进的小院,屋舍不多,但院子里遍植花草,也建有亭台绣楼,蓄有鱼池,栽种莲荷,她本就有两房下人共八个仆婢照顾起居,而今也被龚望一并从养家手中买下了身契,知秋今日听说龚望要借她的居院招待友朋,自是赶忙安排布置起来。

    莫问小道也就罢了,可一见龚望竟然还带着个女客,殷勤相迎的知秋不由一怔。

    但很快又再笑靥若花。

    还不待龚望与几人相互引荐,尹晓低就上前拉了知秋的手细细打量一番,连连称赞:“果然是个绝色佳人,与龚郎君可谓天造地设一双璧人,知秋姑娘可别误解,我的兄长与龚郎君、莫问小道都算相识,今日我正巧在小道家中,厚着脸皮跟来蹭吃蹭喝罢了。”

    龚望看一眼晓低,暗道这丫头别看心直口快,性情却还不失机警,分明是留意见了知秋的一怔,才有了这番解释,他便带笑道:“这位是尹姑娘,我今日才刚结识的好友。”

    尹晓低是确然以貌取人,虽说她也明白知秋的身份应当是风尘女子,不过一点也没有减少乐于亲近美人的兴致,听说知秋祖籍是在扬州但自幼却在京城长大,对家乡并没有半点映象了,尹晓低虽然也从未去过扬州,却把兄长告诉她的江南风情一股脑说来安慰知秋,还不忘怂恿龚望和莫问也加入安慰的行列。

    龚望倒觉得尹姑娘比知秋更加好奇苏杭的风景民俗。

    于是他也乐意将这话题滔滔不绝,直至把一桌子美味佳肴都吃了个干干净净。

    方才提出:“我有些事,今日想与莫问小道商量,知秋这有间茶室,建于高台之上,既安静,推窗又能观赏银杏园的美景,咱们先且移步往那里去。”

    这是要私谈的言外之意。

    尹晓低见龚望似乎要因暂时失陪致歉,先一步便开了口:“们两个自便,我有知秋姑娘陪着便好。”

    龚望的眼睛晃过知秋脸上毫无破绽的笑容,起身时像是随口一提:“知秋可不能慢怠了尹姑娘,她的兄长,连赵都御也是十分推崇的。”

    知秋连忙应喏。

    她不当这话有警告的意味,只当是龚望身为主家的一句礼节,不过尹晓低竟然与太师府有关,这多少还是让知秋添了更多的警慎——据说,赵都御可是极其护短的,想那娇杏不过是顾氏身边并不如何受重的婢女,但赵都御为了她的性命,竟然不惜将华霄霁和楚楚置于死地,华霄霁也就罢了,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可楚楚把柄为赵都御掌握,大可利用,毁之可惜。

    这位尹姑娘既然是赵都御知交的家眷,那也是不能够伤之毫发了。

    虽然她也没想过要伤损这位。

    只是为了摆脱尹姑娘,就不能用刚才闪念之间的打算令其昏厥的迷药了,那迷药虽不致命,却难免会造成中毒者一连两日恶心犯呕,太师府有擅长解毒的人,露出痕迹来难免会让赵都御生疑。

    知秋只好另用一计。

    “尹姑娘真是海量,巾帼不弱须眉。”知秋笑道:“不过饮酒过量未免伤身,不如咱们也饮些茶水解酒吧。”

    知秋是看出来尹晓低仍然不像尽兴。

    果然尹晓低便道:“这也算酒?于我而言与甜汤无异,再饮几壶都不会过量,且我也不喜饮茶清谈,那都是文人雅客的爱好,我就是个粗人,知秋姑娘放心,我虽贪杯却不爱劝酒,知秋姑娘若觉不支,可以以茶代酒,我就想和知秋姑娘唠唠酒话,我认识的人中,除了太师府的顾夫人,可没几个能比知秋姑娘这样的才貌了,知秋姑娘刚才唱的那首小曲,真真动听得很。”

    “尹姑娘也未免太小看妾身了。”知秋抿嘴笑道:“妾身还道尹姑娘不喜烈酒,所以才特地拿了这桂花酒招待,妾身虽不敌姑娘海量,却也一贯喜欢杯中物,妾身还按照古方,自酿成了一坛千日醉,不过这酒虽然香醇,却极烈性,妾身寻常只能饮一小杯,否则便会醉倒,就不知尹姑娘……”

    “还不快些拿来让我尝尝。”尹晓低兴致大生。

    便有婢女不待吩咐便取了一个瓷瓶来,正要替尹晓低酙酒,又被知秋颇带嗔怪的阻止:“怎么忘了取小杯来。”

    “不用不用,就趁这酒盏。”尹晓低劈手拿过了瓷瓶,酙了满满一盏,先端起一嗅,只觉一股酒香扑鼻,饮一小口,果然觉得唇齿顿时弥漫一股醇香,倒不觉得烈辣,异常痛快就一饮而尽,竟又斟出一盏来。

    知秋忙忙的劝阻:“这酒可不能像姑娘这般饮得太急,是真易醉倒的。”

    她不说还好,一说就激生了尹晓低的好胜心,竟再次一饮而尽,刚要说话,哪知忽然就觉得目眩头晕,身子一软便醉倒趴在了桌案上。

    知秋也不多嘱咐,两个婢女便上前扶了尹晓低去一间厢房安置,知秋微提了裙摆快步直上建在高台上的茶舍,她这间茶舍修建时就于室内掩埋有管听,外头的听孔摆了盆栽遮挡,知秋移开盆栽不废吹灰之力,膝跪伏身便能通过听孔监听室内人的交谈。

    “太子殿下当真怀疑所谓的黑熊伤人案是有人策划?”

    “是,所以那孙崇葆十分可疑,据殿下察探,孙崇葆应当为临淄王党徒,而今顾

    公也为临淄王控制,藏于何处尚且不能察明,殿下怀疑这两起事端紧密相关,只一时还不能笃定临淄王有何阴谋,不过,当务之急便是要阻止火灾殃及更多民众,所以殿下相请丹阳真人卜算,确凿火灾将于何日于何地发生,不过这事丹阳真人出面多有不便,真人也无意干预更多朝堂之事,所以殿下的意思是,请小道出面,提醒密云县辖阮林镇之保长做足防范。”
1...235236237238239...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