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夏侯玄清楚,这一切其实都和郭淮脱不了干系,可偏偏郭淮做得是滴水不漏,夏侯玄那怕想找他的把柄,却也无处下手。

    关键的时候,夏侯玄又想到了曹亮,曹亮足智多谋,有勇有略,如果他能在这里的话,必然可以替自己分忧解难。

    夏侯玄之所以提拨曹亮做自己的长史,正是看中曹亮的能力和智谋,上次淮南之战时,曹亮就有着相当出色的表现,在夏侯玄因伤无法视事之时,曹亮就带着征南军走出了困境,平心而论,夏侯玄认为就算是自己不受伤,都未必能如曹亮处理的如此完美。

    所以夏侯玄对曹亮的倚重之心是很强烈的,他非常希望自己上任征西将军之初就可以带曹亮一起来,但非常不巧的是,曹亮即将成亲,夏侯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带走曹亮,所以只能是等曹亮完婚之后再调他来长安。

    其实,夏侯玄已经是很过意不去了,谁没个新婚燕尔,谁没个新婚蜜月,而给曹亮的调令,正是在他结婚的第七天,成亲后这么短的时间就要奔赴前线,夏侯玄都觉得有些不近人情了。

    可是夏侯玄也真是没招了,此刻他在长安,几乎是举步维艰,四处碰壁,虽然说夏侯玄此行带着他原来的谋士,但在困难面前,却也一样是愁眉不展。

    强龙不压地头蛇,夏侯玄也很是无奈,现在的关中,几乎是铁板一块,牵一发而动全身,夏侯玄真有些无计可施了,只有等到曹亮来了再想办法。

    夏侯玄连着几日就一直等曹亮的到来,屈指算算,也差不多是该到了,可夏侯玄却始终没听到曹亮的音讯,就在他心急如焚的时候,却传来了潼关的消息。

    夏侯玄二话不说,直奔潼关而来。

    关于曹亮和潼关守将成济的矛盾,夏侯玄压根儿就没觉得有多大的事,但没想到两人却因此而杠上了,成济拒绝让夜间到来的越骑营入城,而曹亮则是干脆直接把关洛大道给封了。

    夏侯玄只关心曹亮到了没有,根本就没考虑这件事是谁对谁错,就算是曹亮把潼关给拆了,夏侯玄都不一定认为曹亮错了。

    夏侯玄要求曹亮立刻拨营起寨,跟随他回长安。

    曹亮却是连连地摇头,道:“这儿的事还没解决呢,着什么急?”

    夏侯玄一脸苦相,道:“曹子明,你这就有点得寸进尺了吧,你把关洛大道给封了三天,整个关中的行旅都是怨声载道,这些我都替你担着了,你还准备要怎样?”

    曹亮道:“冤有头,债有主,这事如果不给越骑营一个说法,还绝对是没完的,如果就这么一声不吭地撤了,旁人还认为是越骑营认怂了的。”

    “那你的意思的是必须要追究潼关督成济的责任了?”夏侯玄有些犯愁地道,“子明,其实这事你们双方都有责任,如果真追究起来,恐怕也是各打五十大板,与其如此,倒不如息事宁人,各退一步,现在关中的事比较复杂,而我们又不得不倚重于郭淮,成济是他的人,如果因为处罚成济和郭淮闹得太僵了,恐怕以后的事就越发难办了。”

    曹亮晒然一笑,夏侯玄似乎官做得越大越胆怯了,想当初在司马家抬棺闹事的时候,夏侯玄还意气纷发,敢怒怼司马家,如今到了长安,却变得越发谨小慎微起来了,原先身上的棱角都快给磨平了,一心直想着来和稀泥,却不知越是如此,对手便越猖狂,到不如硬杠到底,反倒让对手怵上三分。

    “泰初兄,自从做了征西将军,你的性情可是变多了啊,要知道,一昧的妥协可是换不来和平,雍凉的水就算是再深,那也得往过趟不是,有些时候,退路也需要杀出来!”曹亮语重心长地道。

    夏侯玄有些无奈地道:“道理我又何尝不是不知,但此次任职长安,肩负着大将军的所托,如何敢像你这般意气用事,如果搞砸了这个差事,又如何向大将军交待?”

    曹亮呵呵一笑道:“泰初兄多虑了,依我看来,如果按泰初兄的办法来办,这差事十有七八是要搞砸的,恐怕也只有置之于死地,或许才会有一线的转机。”

    夏侯玄有些意外地道:“置之于死而后生,子明的意思是要我和郭淮彻底地撕破脸吗?”

    曹亮轻轻一笑道:“那倒不必,郭淮也算是一只老狐狸了,跟着司马懿混了这么些年,司马懿那韬光养晦的本事他倒是学了不少,毕竟泰初兄的职位是在他之上的,许多时候,他做事也会掂量掂量的,现在朝中大将军当权,并非是司马家的天下,所以泰初兄何必与他虚于委蛇,该强硬的时候,一定不能疲软。”

    夏侯玄有些好奇,曹亮并没有亲身赶到长安,却对长安的状况是了如指掌,说郭淮是一只老狐狸还真是不假,夏侯玄和他打交道多了,自然能看出他的世故与圆滑。“那我们接下来如何?”

    曹亮神秘地一笑道:“其实我们什么也不用做,只需静观其变的为好,方才不是听说郭淮已经到了潼关督府吗,我们倒不妨来瞧瞧,此事郭淮将何以处置?”




第363章 谋逆之心
    夏侯玄到达东门外的时候,郭淮也已经到了督府。

    成济不敢怠慢,亲自出迎,看到郭淮一脸的铁青,成济甚为地惶恐,把头俯得很低。

    “卑职参见郭刺史。”

    郭淮轻轻地哼了一声,背负着双手,径直地来到了堂上,成济识趣地挥退左右,站在了郭淮的身后,一声不吭。

    郭淮回过身,打瞧了他一眼,沉声地道:“看看你干的好事!”

    成济心头一凛,他也清楚这事闹大了,本来以他的想法,只是要给曹亮一个下马威而已,但没想到曹亮居然给他最为强烈的回击,不让进城是吧,干脆直接就把路给封了,成济以前还真没遇到过如此暴戾的主。

    “卑职也只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而已,没想到事情会搞成这样。”成济低着头低声道。

    “哼,曹亮是何许人物,你应该也听说过吧,当众抢了司马公子的新婚夫人,害得司马公子盲了一只眼,就连司马太傅如此位高权重的人也拿他无可奈何,你有几斤几两,敢捋其虎须?”

    郭淮说起曹亮之时,明显的有几分忌惮之色,虽然他从未和曹亮照过面,但人的名,树的影,曹亮的所做所为,早已是名闻天下了,尤其是抢亲的那一段故事,更是传扬天下,搞得尽人皆知。

    一个敢在司马家头上拉屎撒尿的主,全天下还真没有几个,偏偏司马家吃了如此大的亏,居然还忍气吞声默不作声,到现在曹亮还活得活蹦乱跳官运亨通,这其中如果没有点背景,还真没人敢相信。

    司马懿是何等的人物,杀伐果断,冷血无情,郭淮在其手下呆了多年,深知司马懿的厉害,多少桀骜不驯的主都被他收拾了。大将张郃牛逼吧,想要跟司马懿分庭抗礼,结果还不是一样惨死在木门道上,万箭穿心。

    还有大司马曹真,遭司马懿算计,屡战屡败,最后是郁郁而终。

    在郭淮的印象中,和司马懿作对的人,鲜有善终者,唯独这个曹亮,屡屡冒犯司马家,甚至把司马师害得很惨,但到目前为止,却依然活得很滋润。

    是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还是司马懿老了,没那个心气了?

    这一点郭淮可看不透,但无论如何,他也不敢小觑曹亮,曹亮可是目前唯一一个敢和司马懿刚正面屡屡让司马家的人吃瘪而且还活得逍遥自在的人,在郭淮看来,曹亮确实是人才啊!

    一个连司马家的人都不惧的主,你说你一个小小的关城守将没事去招惹他干嘛,郭淮想想就来气。

    成济小心翼翼地道:“卑职正是因为不忿他欺辱司马太傅,所以才寻思着让他吃点苦头的,只是没想到,这厮如此狠毒,竟然使出如此卑劣的招数来。”

    郭淮是怒极反笑:“连司马太傅都治不了的人,你居然异想天开去对付他,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成济把头俯得更低了,道:“卑职知错了,请刺史责罚。”

    郭淮摇头轻叹一声道:“成将军,你我皆是太傅的心腹之人,与司马太傅同进共退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曹爽当权,在朝中极力排挤司马太傅,在外郡,则派出心腹之人抢班夺权,如今夏侯玄就任征西将军雍凉都督,摆明了就是要想换雍凉的这片天。”

    成济忿忿不平地道:“曹爽夏侯玄他们也是欺人太甚,当年诸葛亮寇边犯境,他们又在哪儿?若非司马太傅率领雍凉的子弟兵浴血而战,只怕这关中之地,早就落入到了蜀人之手。如今大敌已去,他们就要卸磨杀驴了,岂不让雍凉诸将士寒了心。”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今以来,盖莫能外,司马太傅匡扶社稷,功高盖世,现在一样不是靠边站?英雄一世,却被曹亮一个黄毛孺子骑在头上作威作福,可悲可叹乎!”郭淮唏嘘长叹道。

    成济恨声地道:“曹亮不过是一个宗室子弟,仗着其身份地位,横行霸道,还不是有曹爽在背后撑腰。朝纲混乱,奸佞横行,这世道,士家子弟都没有出头之日,司马太傅肯忍,我们却不肯忍,倒不如现在就杀了夏侯玄曹亮,杀上洛阳,把曹爽及那些宗室子弟屠个一干二净,拥戴司马太傅为帝,岂不快哉?”

    郭淮脸色大变,环顾一下左右,确认无人之后,他才道:“这无君无父大逆不道之言成将军休得再提,小心隔墙有耳,泄露了半点风声,那可是谋逆死罪。就算你心里真有些想法,也给我烂到肚子里,一个子也休得再向别人提起。”

    成济可是郭淮举荐的,由司马懿亲手给提拨起来的,所以成济对司马懿是忠心耿耿,起兵造反拥戴司马懿为帝这个想法,也不是成济今天心血来潮,而是之前他深思熟虑过的。

    而且这话也只有在郭淮的面前才敢提及,若是传到别人的耳朵里告上一状,成济便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郭淮的告诫不是没有道理,而且他也担心成济这个愣头青把这话随便说出去,要知道成济就是郭淮举荐的,如果成济谋反的话,自己也难逃罪责。

    郭淮可不希望自己的前程被这家伙给耽误了,谋逆大罪,可绝不是儿戏。

    “郭刺史放心吧,这话也就是私底下说说罢了,如何能说与外人听。不过卑职说的可是大实话,这些劣迹斑斑的宗室子弟不除,我们这些人就永远也没有出头之日,今日之言绝非戏言,还请郭刺史三思。”成济直言不讳地道。

    郭淮轻轻地点了点头,道:“如此重大紧要之事,绝不是我们这些人可以做得了主的,如果司马太傅肯举旗起事,我等自然唯马首是瞻,就算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不过在没有得到司马太傅的起事消息之前,我等还是谨小慎微些才是,如此大事,成则万户侯,败则祸延三族,切不可麻痹大意!”



第364章 暗藏心计
    此中利害,别看成济一个愣头青,他心里也是完全知晓的,所以对郭淮的叮嘱,还是言听计从的,连声地点头应了。

    郭淮又道:“虽然雍凉之地的官员皆是我们自己人,但此番夏侯玄出任征西将军,还得小心应对才是。曹爽想要靠征伐蜀国来获得威望,想要进一步削减司马太傅在朝中的影响力,这个阴谋可不能让他轻易地得逞了,是以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阻止他伐蜀成功。当然,此事还得讲究一些策略才是,绝不可鲁莽行事,象你这般意气用事,可是万万不行的。”

    成济拱手道:“卑职知错矣,任凭刺史处置。”

    郭淮道:“闹出这么大的风波,想要大事化小,恐怕不易,这样吧,这个潼关督你且不要做了,某自会调你到雍州军中,伐蜀之战很快进行,你在前线军中,更会有一番作为的。”

    成济应道:“谨遵刺史之命。”

    郭淮道:“如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记往某之言,小不忍则乱大谋,和这些曹氏宗亲打交道,尽可能地顺其言,悦其心,万万不可让他们捉住把柄,只要应对得当,这雍凉之地就绝不会变了天。”

    ┄┄┄┄┄┄┄┄┄┄┄┄┄┄┄┄┄┄┄┄┄┄┄┄┄┄┄┄┄┄┄

    和曹亮料想的一样,郭淮到了潼关之后,很快便免去了成济潼关督的职务,算是以敬效尤了。

    曹亮清楚,这不过是郭淮做的表面文章而已,是做给别人看的,尤其是做给夏侯玄看的。

    之后,郭淮还亲自来见曹亮,向他表示了歉意,同时委婉地提出,能不能让曹亮撤离关洛大道,以恢得关洛大道的通行。

    按理说郭淮身为雍州刺史,是仅次于雍凉都督的二号人物,如此一位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亲自跑来向曹亮赔礼道歉,而且看起来态度十分的诚恳,不禁让曹亮有些迷惑了。

    搞不清之前的事,究竟是谁对谁错了。

    原本曹亮已经做好了各挨五十大板的打算,在他看来,那怕是成济挑衅在前,自己也不应该有这么过激的行为,就好比是防卫过当,曹亮自己都认为难免会因为此事而受罚。

    不过就算是受罚,曹亮也是绝不后悔的,地头蛇再厉害,自己这条强龙也绝不会认怵,别人欺到了头上还不反击,这绝对不符合曹亮的做事风格。

    曾经的越骑营,完全是别人眼里的笑话,可现在不再相同了,越骑营已经是改头换面脱胎换骨了,曹亮就绝不容许别人再讥讽嘲笑于它,这次出战,实际上就是越骑营的正名之战,曹亮必将会带领越骑营,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郭淮差不多也有五十来岁了,饱经风霜,明显地可以看到他额头上的皱纹,在曹亮的眼中,郭淮倒象是一位劝学的儒生,而不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名将,态度温文尔雅,只是一昧地提及成济的冒犯,绝口不谈曹亮的过错。

    这家伙和司马懿一样,是一个难缠的老狐狸。

    曹亮在心中很快地给郭淮定了一个位,确实,郭淮在雍凉前线呆了将近二十多年的时间,人老成精,树老成怪,他的态度越谦恭,越证明他心中有鬼。

    对于成济这样的枪头炮筒,曹亮打心眼里不怵,完全可以以牙还牙,以怨还怨,逼急了,还能以血还血。

    但对于郭淮这样笑里藏刀绵里藏针的对手,曹亮暂时还真是无计可施,伸手不打笑脸人,明知道郭淮是包藏祸心,曹亮也只能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了。

    成济受到了处罚,被撤消了潼关督的职务,曹亮也就没了再继续封路的理由。尽管曹亮很清楚,成济被撤职之后,依然可以在别的军中另谋高就,其实处罚和不处罚并没有任何区别。

    但曹亮也确实没有再呆在这里的必要了,曹亮收拾人马,进了潼关城,不过他并没有在潼关城多做停留,而是在夏侯玄的陪同之下,直赴长安了。

    潼关只能算是曹亮此次出征的一个小小插曲,不过却造就了他在雍凉地区的一个“恶名”,还没到长安城,他的名声就已经鹊起了,只不过别人是美名传扬,曹亮却是恶名昭著,也许在关中军民的心目之中,曹亮成了怙恶不悛的代名词。

    不过曹亮可不在乎,他知道这些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刻意地散布的,企图把他的名声搞臭,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对此,曹亮是付之一笑,说实话,他们这些人还没有成济这样耿直,只会偷偷地躲在阴暗之处,做一丝见不得光的事情,如果说真比做过街老鼠的话,这些人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从潼关到长安,路途不再遥远,也不再坎坷,所以脚程挺快,不过一天的光景,曹亮就可以看到巍峨高耸的长安城了。

    长安城是前汉的都城,辉煌的汉代创就了长安城的一个传奇,只可惜汉末天下诸侯争雄,长安城成为了修罗道场,前有董卓做乱,后有马超兴兵,好好的八百里秦川沃野,只看到了累累白骨,百里之内难闻人烟。

    直到三国立国之后,长安城才算是恢复了一些元气,做为和蜀国接壤的最前线,也受到了曹魏朝廷的重视,经过几十年的重修和改建,长安城多少又恢复了强盛时期的旧貌。

    长安可是诸葛亮一生都梦寐以求的地方,他累次兴兵犯境,目标直指长安,只可惜诸葛亮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踏足到这座城池中来,据说诸葛亮北伐离长安最近的距离尚不足百里,但在魏军的抵抗之下,诸葛亮最终只能是悻悻然而退,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1...137138139140141...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