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双方的战局就这样一直延续了下来,魏军严密地把守举势山,蜀军根本就无机可趁。

    而魏军几次派兵进入到汉中平原,但由于攻击乏力和后援不足,也只能是相继地撤了回来,很难再取得理想的战果。

    战局的僵持对双方的后勤补给线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尤其是魏军,千里悬粮,战事拖得越久,后勤补给的困难便越重。




第433章 虎口拨牙
    蜀军的后勤补给虽然比魏军稍好一点,但也仅仅是好一点而已,并没有充足的供应。

    蜀军的粮草,超过九成都储备在汉乐二城之中,这也是蜀军赖以坚守汉中的资本,但汉乐二城的存粮,只能是满足汉中驻守军队所需,现在蜀军费祎五万大军再加上姜维的三万大军,人数已经远超当初汉中的布防兵力,所以粮草供应难免捉襟见肘一些。

    为了弥补汉中的军粮缺口,费祎下令从川北一带往汉中运粮,所以蜀军和魏军一样,面临着粮草转运的困难,所不同的,就是一个是从南往北调,一个是多北往南调。

    战局相持下来之后,后勤补给俨然成为了双方此役获胜的关键,如果谁要在这个时候掉链子的话,那么谁将有可能会被KO出局。

    所以,在押运粮草的事上面,双方谁都不敢掉以轻心,都派出重兵和保护粮道,以防备对方的偷袭和破坏。

    魏军在整个的傥骆道上,分段在险要之处派驻兵马,而且派出重兵,全程护送粮车的安全。

    在秦岭谷道上运粮,普通的辎重车辆完全没法通行,须得依靠大量的骡马来运输,还有就是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

    当年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时的运粮困难,特意地发明出一种木牛流马,也就是一种特制的独轮车,一车可以负载好几百斤的粮食,只要是人能通行的地方,木牛流马就能通行。

    木牛流马可以说是诸葛亮一项重要的发明,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蜀军粮食转运困难的问题。

    而魏军与之交战的过程之中,也多有缴获,后来也仿制了不少,魏军在平原大道上运粮,采用的就是大车,而在山地小道上运粮,也多用木牛流马。

    曹爽出征之前,就曾委派夏侯玄提出搞好了粮草辎重的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行军打仗的首要条件,而且象伐蜀这般道路艰难的战争,粮草筹备显然是排在第一位的。

    夏侯玄也是不孚厚望,在曹亮的帮助下,出色圆满地完成了粮草筹措的事宜。在向汉中转运方面,夏侯玄特意安排虑事周详的任览来督运粮草,任览准备了充足的骡马和独轮车,将关中的粮草源源不断地运往汉中。

    虽然说在汉中前线的魏军粮草用度紧巴巴的,但勉强可以维持,但是军无存粮,一旦出现特殊的情况,比如山洪爆发,山体滑坡这些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很可能就会让魏军粮草供应陷入困境。

    而且预防敌军的偷袭和破坏更是重中之重,总而言之,魏军无论上至曹爽还是下至普通士兵,都知道粮草运输的重要性,都是高度地予以重视,绝不可能给蜀军任何的可趁之机。

    但尽管如此,姜维还是有心虎口拨牙,意图对蜀军这条赖以生存的补给线动手。

    汉中的战局进入到了相持阶段之后,局面僵持,似乎谁也无法再奈何得动谁。

    兴势山是汉中的东门户,地势极为地险要,如果不是曹亮妙使火攻之际,魏军根本就没有机会越过这道天然的屏障。

    如今的兴势山,从山脚到山顶,全部都是光秃秃一片,现在本该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整个兴势山竟然看不到一点的绿色。

    魏军凭险据守,蜀军自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费祎身为三军主帅,对蜀军迟迟拿不下兴势和赤阪表示忧虑,战事如此相持下去,对蜀军是极为不利的。

    虽然说现在双方处于一种均势,但费祎清楚,现在蜀军的兵力,已经是可以调动的极限了,而魏国却还未尽全力,如果久战不决的话,魏国很可能会再次增兵汉中,到时蜀军所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了,因为蜀国已经再无后备兵源可调用了。

    所以,蜀军必须尽快地将魏军逐出汉中去,这样才能保证汉中防线的安全。

    可费祎左右思量,也是无计可施,魏军在兴势赤阪兵力雄厚,蜀军无论是强攻还是智取,都很难得逞。

    这个时候,姜维抛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偷袭傥骆道,掐断魏军的粮道,只要粮道一破,魏军便会不战自乱。

    不过虽然姜维这个计划带有爆炸性的,但众将的反应却是极为的泠淡。

    偷袭粮道,这种作战方式是个人就可以想得到,但同样的,你这边能想得到,对方就会想不到吗?

    不用派出斥侯去查探,也知道魏军对粮道的保护是极为重视的,而且整个傥骆道处于魏军的后防,想要攻击它,就必须绕过魏军目前的阵地,而面对防守严密的魏军,偷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所以,姜维的计划一经提出,众将无人对其感冒,只觉得姜维有些异想天开。

    费祎轻轻地摇了摇头,道:“伯约,你这个想法自然是好的,但实施起来难度极大,魏人对其粮道极为重视,如何能给你偷袭的机会?”

    姜维胸有成竹地道:“此事某已深思熟虑过了,虽不敢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但七八成的把握,终归是有的,还请大将军下令,某当率本部人马,全力以赴。”

    费祎忧心地道:“七八成把握,伯约你是不是太过高估了?深入敌后,孤军作战,一不留神,那就是全军覆灭啊!”

    姜维道:“兵法有云,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如今战局僵持,局面对我军极为不利,如果不能及早地将魏人逐出汉中,待其援兵至时,汉中必有大难矣。所以某思虑再三,绝不能如此坐以待毙,应当有所行动,只有斩断魏人的粮道,才是我军获胜的唯一途径,还望大将军可以准允。”

    费祎犹豫不决,张翼站出来道:“大将军,末将认为姜将军言之成理,局势如此不堪,若无破釜沉舟之勇气,焉能退敌?”

    于是费祎便同意了姜维的请战,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费祎派张翼和廖化各领一万人马,从左右两翼接应姜维。



第434章 偷袭分水岭
    姜维接令之后,很快地就率军出发了。

    在众人的眼里,姜维这次的行动太过于冒险,和送死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姜维首先必须要穿过魏国兴势山的防线,才有可能进入到傥谷,而进入到傥谷之后,还将要面对数不胜数的魏军关卡,成功的概率极其渺茫。

    但姜维却是自信满满,踌躇满志,因为姜维知道一条极为隐秘的小道,可以从褒斜道直通分水岭,而分水岭则是整个傥骆道的咽喉要地,如果姜维可以攻占分水岭的话,就必然可以掐断骆谷道,掐断魏军赖以维持生存的补给线。

    姜维出身于雍凉,降蜀之后,又多次追随诸葛亮北伐,加上他勤敏好学,对地理有着特殊的敏感度,所以对这几条秦岭古道是了如指掌。

    在一般人的眼中,秦岭古道基本上是都是顺着河谷而走的,利用天然的地势,在巍峨险峻的大山深处开辟出几条可以通行的谷道,已经是不易之事了,而那些联结古道的小路,更为地艰险难行,就不在人们的探寻范围了。

    但姜维从军事家的眼光出发,自然可以找得到这些小路的非同寻常之处,这条从褒斜道直通分水岭的小路,正是姜维可资利用的。

    秦岭就如同是一座巨大的迷宫,里面的谷道山路纵横交错,但绝大多数是死路绝路,没有通行的价值,所以千百年以来,从关中通往汉中,不外乎走得就是这么几条路,而现在姜维要走的,却是一条与从不同,亘古以来从未有多少人走过的险路。

    姜维下令他的部队抛掉一切的辎重物资,一律轻装简行,每人自带十日的干粮,但绳索钩爪却是每个人的必备之物。

    进入了大山之后,道路变得曲折而崎岖起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幽深静谧,这里荒无人烟,除了狼虫虎豹之外,还真看不到什么别的生灵。

    若是一般的猎人樵夫,进入这大山深处,首先要提防的就是猛兽,但是蜀军大部队进入,自然不会惧怕什么猛兽,全副武装的蜀兵甚至希望可以撞得上一两头猛兽,也好打打牙祭。

    因为姜维有军令,不准蜀兵擅自脱离队形,更不容许擅自打猎,但如果猛兽前来攻击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这些蜀兵都盼着那些狼虫虎豹可以兽性大发,主动地攻击他们,但可惜的是,如此规模浩大的军队,那些猛兽早就闻风丧胆,跑得远远的了,那里还敢前来招惹,所以蜀军士兵只能听着虎啸狼嚎,却难觅踪影。

    赵广依然担任先锋,率部走在队伍的最前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由于他们所经之路都是荒无人烟之处,所以虽然说是路,但有的时候,压根儿就找不到路的痕迹,只能是赵广前去开辟,在灌木杂草之中趟出一条路来。

    穿越原始森林,虽然比较辛苦,但好歹没有什么危险,真正考验蜀军的,却是那些悬崖峭壁。

    这条路之所以不能称之为路,就是因为许多的路段根本就无路可走,几十丈高的绝壁,蜀军必须要依靠绳索才能攀得下来。有的道路甚至是盘山而过,脚下只有半尺宽的立足之处,再往前半步,就是万丈深渊,稍不留神掉下去,那就得粉身碎骨。

    姜维为了这一次的偷袭行动,也是拼了,他虽然知道这条路,有这条路的详细地图,但他本人,却也是第一次走这条路,其实能不能行得通,姜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

    但比起突破兴势山进入傥谷来说,这条路最起码危险系数要低的多,那怕真得行不通的话,姜维也是有退路可走的。

    但如果真的可以抵达分水岭的话,那姜维就大功告成了。

    分水岭之所以叫分水岭,那就是秦蛉的山巅啊,天上落下来的雨,在分水岭一分为二,北面的将汇入黄河,南面的将汇入长江,如此险要之地,一旦被蜀军控制,魏军再想要夺回来,那可就是难上加难了。

    姜维的图谋,可不止是截断魏军粮道那么简单,如果蜀军能够占据分水蛉,就完全切断了魏军的归途,魏军粮尽之后,必然会夺路而逃,只要蜀军牢牢地掐死分水岭,魏军那怕再多的人马,也必然会困死在傥谷道中。

    只要能全歼这支魏军,生擒或斩杀曹爽,魏国的政局必然会大乱,那久违的北伐良机就将出现。

    姜维一生的宏愿,就是要继承诸葛丞相的遗志,完成诸葛丞相的未竟的事业,恢复汉室,还于旧都。

    为了这个梦想,他苦苦地等待了八年时间,只可惜当政的蒋琬费祎虽然是诸葛亮死前指定的继承人,但他们的战略思想却和诸葛亮南辕北辙,只知道守着蜀国的这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

    诸葛亮为什么要挥师北伐,难不成他就不喜欢安安心心地呆在成都,稳坐高位,享尽荣华富贵,何苦风餐露宿,戎马倥偬,最终把自己给累死在五丈原。

    因为诸葛亮这么做,有着他必须要做的理由,蜀国国小民贫,如果不思进取,;困守孤地,就等于是坐以待毙,奋起而争,或许还有一线之希望,但如果只知道守成的话,就真得只能是坐等灭亡了。

    这几年蜀军不曾征战,从表面上看,欣欣向荣,百废俱兴,但姜维深知,这不过是坐井观天罢了,蜀国在休养生息,魏国又何尝不是,何况魏国的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蜀国得到一成的恢复,而魏国却可以得到十成的恢复,长此以往,双方的实力对比会更为悬殊,蜀国则会丧失最后的机会。

    姜维对这次分水岭之战十分的看重,如果蜀军能获胜的话,将会彻底地改变魏蜀两国对抗的格局,蜀国也将会迎来北伐的黄金时刻,所以姜维才会排除万难险阻,前往分水岭阻击魏军。

    “将军,前面就是分水岭了。”宁随提醒姜维道。



第435章 半夜袭之
    蜀军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一段幽深的峡谷,从这里仰望分水岭,就如同笔直插入云霄的长剑一般,高不可攀。

    不过好在有一条险峻的小路是可以登上山顶的,但姜维却没有轻举妄动,在没有探明分水岭上的情况之时,他是不会贸然出击的。

    派出去的斥侯很快就返了回来,也带回了姜维需要的情报。

    和姜维判断的一样,分水岭上驻扎着一支魏军,不过人数并不太多,大约有五百人左右。

    想想也是正常的,分水岭是傥骆道上的一处险隘,魏军为了保障粮道的安全,自然会在这里驻守军队。

    不过傥骆道绵延四百多里,险要之处数不胜数,处处皆要魏军防范的的话,兵力分配肯定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分水岭没有驻守过多的军队,只有五百人,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这一曲的人马,如果是在平原地带,姜维根本就不用做什么考虑,抬手分分钟就可以灭掉,但在这险要的地势下,姜维不敢轻举妄动了。

    登顶的山路就那么一条,只能容一人通过,魏军只要扼守山顶,那怕蜀军有再多的兵马,也是无济于事的,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想要攻上山顶,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

    不过现在对姜维最为有利的是,驻守在分水岭上的魏军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毫无任何防备,正分水岭上晒太阳的晒太阳,聊天的聊天,一副极其无聊的状态。

    这里荒山野岭的,百里之内难觅人烟,驻守在这里,自然是最为无聊的一件事。

    最主要的是,这里深处傥骆道的最深处,前后都有驻军关卡,驻守在分水岭的魏兵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这里会成为蜀军的攻击目标,所以防备极为的松懈。

    不过姜维还没有敢在大白天就发起攻击,一旦投入进攻,就会打草惊蛇,山顶上的魏军就会有所防备,而且附近的魏军也会闻讯赶来增援,如果蜀军不能一击得手的话,就会陷入到被动之中,甚至此次行动功亏一篑,遭到失败。

    所以姜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吩咐蜀军全部隐蔽起来,等到晚上再做行动。

    夜色给了蜀军最好的掩护,当赵广率领敢死队悄悄攀上山顶的时候,魏军除了几名哨兵之外,全部睡得跟死人差不多。

    而那几名哨兵,也是心不在焉,赵广都已经悄悄地摸到了他们的眼皮子底下,也愣是没发现。

    赵广下手又快又狠,几名武艺高强的蜀兵同时出手,那几名魏军哨兵连喊得没有喊出声来,就被切断了喉咙,气绝身亡。

    接下的行动,就变得简单的多了,赵广率兵摸入了魏军的营帐,手起刀落,那些酣睡之中的魏兵连醒的机会都没有,就前往黄泉地府向阎王爷报道了。

    偶尔有个别睡觉轻的魏兵似乎察觉有动静,可还没来得及爬起身来,就已经被砍掉了脑袋。

    为了对付分水岭上魏军的这五百人,姜维特意地点了五百人的敢死队,也就是登山之后,蜀军面对魏军,基本上就是一对一,每一个睡得跟死人一样的魏兵身边,都有一个手执环首刀的蜀兵在那儿伺候着,这样的结局自然是可以想像的。

    如果不是姜维有令,特意地留下了几十名蜀兵的活口,这五百魏军很可能就会被斩杀的干干净净,一个也不剩了。

    姜维专门的留下几十个活口,还是有用途的,当领兵的那名军侯被押解到姜维面前的时候,还是一脸的发懵,似乎有一种还在梦中的感觉。

    打死他也没有搞清楚这支蜀军是从何而来的,难不成蜀军真的长了翅膀,能从天而降不成?

    那军侯跪伏在姜维的脚下,浑身抖若筛糠,牙齿都在明显地打颤,半天也吐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1...163164165166167...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