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许多人都为司马懿鸣不平,但司马懿却泰然处之,丝毫不以为忤,并籍此机会,经常地告病不上朝,将朝中政务,全推给了曹爽。

    “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这是司马懿告诫儿子司马师的话。

    虽然司马懿退居二线不理朝政,但司马家在私底下的行动,却在加速,这其中,司马师承担了很重要的角色,在年轻一代的士家子弟之中,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甚至都超越了司马懿。

    “大公子,这是邀请参加宴会的官员名单,请大公子过目。”侯管家将一本名册恭恭敬敬地递了上来。

    司马师接过名册来,翻开看了看,上面大概只有一百多人,他不禁皱了皱眉,道:“这么这么少?先前记得送来贺礼的,可不止这么些人吧?”

    侯管家道:“是老爷吩咐的,说宴会的规模,尽可能地缩小,无关的人员,一律都不列入邀请范围。”

    司马师倒不会怀疑侯管家的话,按照司马懿一向低调的风格,这份名单上能有一百多人已经是很不错了。

    司马昭很是不满地道:“老爹办事,怎么越来越退缩了,前几天听说高陵侯府办满月宴,可是张扬的很,咱们太傅府,难道还比上他一个小小的亭侯府?”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司马师一听到关于曹亮的事,心中便是隐隐地刺痛起来,这终究是他心里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侯管家知道的显然是不少的,他道:“高陵侯府的曹亮,刚刚晋升为并州刺史,如此新贵,朝中攀附的自然多了去,听说当天高陵侯府可是门庭若市宾客如云,就连大将军都亲自前去道贺,算是给足了曹亮面子。”

    司马昭忿忿不平地道:“岂有此理,区区一个刺史,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是曹爽身边的一条狗么?大哥,看来这名单还得改改,至少咱们太傅府不能输给曹家。”

    司马师淡淡地道:“不必改了,就按父亲的意思行事吧,这种面子,咱们争不争无所谓。”

    “可是,大哥……”司马昭有些急眼了。

    司马师打断了他,道:“好了,子上,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拿名单去给父亲看看,你和侯管家张罗张罗,时间可有些紧了。”说罢,司马师拿着名册就奔后宅去了。

    司马昭无奈地哼了一声,不满地地道:“不就才一百多人吗,有什么可张罗的?”

    侯管家道:“二公子,这名单可是老爷亲自吩咐的,大公子当然不好更改了。”

    司马昭注视着司马师远去的背影,嘀咕道:“大哥的脾气,这几年可改了好多呀,以前一听曹亮的名字,恨得是牙根直咬,把他撕碎了的心都有,现在却变得无动于衷了,看来这时间还真是能改变一切。”




第574章 正始三年的第一场大雪
    “父亲,按照您的吩咐,参加宴会宾客的名单已经拟好了,请您过目。”司马师将名册交到了司马懿的面前。

    司马懿此刻在坐在短榻上小憩,听司马师之言,只是微微地抬了一下眼皮,道:“你定下就好,你办事,为父还是放心的。”

    “一切谨遵父亲的吩咐,不铺张不奢华,低调行事。”

    司马懿点了点头,道:“我儿能如此之想,为父甚感欣慰。听说前几天高陵侯府的满月宴,办得极为奢华张扬,半个洛阳城都轰动了,可有此事?”

    司马师淡然自若地道:“孩儿也曾听说过。”

    司马懿注视着他,似乎可以把他的内心给看穿了,缓缓地道:“师儿,为父知道,这件事在你心里,终究是一道坎,说来这也是咱们司马家的屈辱,本来是咱家的媳妇,却给别人家承继香火,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但成大事者,必不在意这些小节,大丈夫何患无妻,等你将来功成之日,这天下的女人,还不是任你予取予求。”

    司马师不动声色地道:“孩儿早将这一切忘之于脑后了,这么一个下贱的女人,何需孩儿去在意她。只不过孩儿担心的是,曹亮此番晋升为并州刺史,恐怕会成为我们司马家成就大业的拦路虎,绊脚石,不得不防啊。”

    司马懿的脸色也变得凝重了许多,沉声道:“为父一生识人无数,但这一次确实是看走眼了,原本以为曹亮不过是一个贪慕美色只知道声色犬马的宗室子弟,没想到淮南之战和汉中之战中,竟然会如此表现出众,近来更是大破匈奴,解了晋阳之围。最为可怕之处在于,他所率的军队,是被人视之为鸡肋的北军五校,将一支不堪重用的破落之军培养成一支雄师,这才是曹亮真正的过人之处,为父当年确实是低估他了。”

    司马懿一辈子打雁,却被雁啄了眼,这事还真是让他颇为郁闷。

    最初认识曹亮的时候,他不过才是一个小小的羽林郎,而那时的司马懿,早已是功成名就,如日中天,身为太尉又担任了辅政大臣,确实和曹亮之间有着云泥之别。

    在司马懿的眼中,曹亮不过和那些不堪大用的曹氏宗室子弟没有什么两样,为了和司马师争一个女人,竟然不惜和司马家撕破脸大干一场,这种愣头青司马懿自然见的多了,成不了大器是司马懿当时给曹亮贴上的一个标签。

    不就是一个女人吗,让给你又何妨?

    在司马懿的眼中,区区一个女人,又算得了什么,他司马家犯不着跟一个宗室的纨绔子弟怼到底,你得到不过是一个女人,而我们司马家,得到的将会是整个天下!

    但是,其后的发展,最远远地出乎了司马懿的意料。

    如果说淮南之战中斩获诸葛瑾的人头可以说是曹亮的运气爆棚,但接下来的汉中之战,则成为了曹亮一个人的表演秀,将曹亮的军事才华展现无遗。

    但如果说汉中之战曹亮的功绩是建立在魏军强大的军队基础上的,但平定并州叛乱,再一次颠覆了人们对曹亮的看法。

    征调北军五校北伐,在许多人看来,包括司马懿,都认为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北军五校已经弃置多年,兵备松驰,军纪荒废,毫无战斗力可言,那怕就是操练,也得需要时间不是,但曹亮这么地把北军五校加上新招募的军队拉上了战场。

    本以为面对数倍于北军五校的匈奴人曹亮将会是以卵击石,但仅仅只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曹亮竟然一路高歌猛进,杀得匈奴人溃不成军。

    不可思议!

    这也是司马懿唯一可以形容曹亮的话了,曹亮近乎梦幻般的战绩,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司马懿认为就算是自己在当打之年,率领着这么一支残破的军队,也不可能取得如此的胜绩。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北军五校无人去碰的缘故,别人不说是率领北军五校出征,就是和他们挨近一些,都觉得有些晦气。

    可曹亮居然就敢这么干,而且是大获成功,这自然是让人大跌眼镜。

    如今曹亮如飞箭一般的窜升,短短几年,就已经从羽林郎做到了并州刺史,成为了统御一方的封疆大吏。

    本身曹亮身为宗室,就是曹爽的亲信,如今升任了并州刺史,无疑对司马家的大事形成了威胁。

    看来必须地采用一定手段才行了。

    司马懿道:“匈奴败亡,已经是不可逆转,但是塞外之地,却游弋着另一支的草原雄师,那就是鲜卑人,想要遏制曹亮的发展,就必须依靠鲜卑人的力量了。师儿,你可派人前往塞外,散布曹亮将会进攻鲜卑的消息,鲜卑人必深为患,南下并州与之抗衡。一旦鲜卑人进入并州,曹亮这以后几年就有得忙了,必然是无睱顾及洛阳之事,我们便可从容布局,不再有后顾之忧了。”

    司马师面露出一丝的喜色,道:“父亲高见,若鲜卑人来犯,曹亮必是焦头烂额,这可谓是驱虎吞狼之计。”

    司马懿道:“此事你须办得十分隐秘才行,而且绝不能让人知道此事与我们司马家有所牵连,慎之慎之。”

    这里通外邦的事,一旦泄露,对司马家的名声可是大大的不利,而且曹爽也会捉住这个机会对付他们,如此多事之秋,司马懿当然地谨慎从事,最起码不给对手任何的机会。

    “孩儿谨记于心,请父亲放心。”司马师如是道。

    ┄┄┄┄┄┄┄┄┄┄┄┄┄┄┄┄┄┄┄┄┄┄┄┄┄┄┄

    正始三年的第一场大雪,来得似乎有些晚了,不过雪下的极大,一夜之间,整个北国,都陷入了一片的苍茫之中。

    在这岁尽腊残的日子里,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给准备欢度新年的人们带来了许多的不便,严寒统治着一切。

    北国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第575章 免费供应
    大雪封山之后,山里面的煤矿停止了生产,不过开采煤炭几个月来,晋阳及周边的一些县城都已经是屯积了不少的煤石,最起码可以保证过冬之用了。

    对于煤石这种稀缺的物资,裴秀便建议曹亮把它销往洛阳,保证可以卖上一个大价钱。

    因为这种煤石可比木炭好用了多了,热量更高,持续的时间更长,晚上在火炉之中加上一炉的炭,基本上到了第二天早晨都还没有燃尽,这么好用的煤石如果放到洛阳市场上,那绝对会成为紧俏的抢手货。

    到洛阳去卖煤石,曹亮不是没有想过,但是由于煤矿的事故频频,煤石的产量并不能保持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曹亮优先考虑的,并不是这些煤石价值多少的问题,而是整个并州三四十万军民的越冬问题。

    根据报上来的煤石储量,也就勉强可以保证并州各地的军民所用,没有多余的煤石可供销售。

    在这种情况下,曹亮自然不会考虑把煤石销往洛阳,毕竟洛阳市场上就算没有煤石,洛阳的那些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照样也能过冬。

    可并州不一样,如果没有这一大批的煤石,整个并州百姓的越冬将会成为了一个大难题,没有木柴,没有木炭,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冻毙于街头。

    身为并州刺史,曹亮当然不可能坐视百姓的疾苦于不故,转而将这些煤石运到洛阳去闷声发大财。

    在并州发放煤石,几乎是无代价的,只要是并州的百姓,每户人家都可以免费领到一千斤的煤石,尽管这一千斤的煤石数量不少,但对于一整个冬天都处于严寒之下的并州百姓来说,充其量也只能是保证够烧一两个月。

    不过一个冬天,最冷的月份也就是在腊月和正月,曹亮只要能保证在这两个月内老百姓有煤石可烧,基本上就不会发生冻死人的现象。

    至于免费供应的限额之外还有需求的,曹亮便会按照木炭价格的两倍进行限量的售卖。

    普通的木炭平民百姓都无人问津,便何况是比木炭还要贵上一倍的煤石,所以有这个消费能力的,只能是并州的这些士家大族。

    由于此番煤石的供应采用的是按户分配的方式,而那些士家大族动辄几百口人,却也只能是算做一户,很显然一千斤的煤石根本就不够烧,而市场上又鲜有木炭出售,所以他们也只能是去购买比木炭价格贵上两倍的煤石。

    经过事先官府的推广,大部分的军民都已经掌握了煤石的使用方法,简单实用高效,自然是深受百姓的拥戴。

    不过士家大族也没得选,毕竟没有以前的木炭可卖,他们也只能是去买曹亮出售的煤石,好在煤石的价格也不太贵,只是木炭的两倍,士家大族倒也承受的起。

    但让他们郁闷的是,曹亮出售的这个煤石并不是敞开了卖的,也是限量售卖,一户人家最多可以购买多少,超出这个范围,那就对不起了,概不出售。

    曹亮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首先要保证的,是整个并州的百姓,让他们在这个寒冬之中,不至于出现冻死饿死的现象。但如果有些士家仗着财大气粗,直接把这些煤石给垄断了,那么真正的需要它的百姓,却没机会用得上它,那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会出现许多的穷人冻死的情况。

    做为并州的父母官,曹亮当然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尽可能保证治下的每一个老百姓安然越冬,这是曹亮的责任,虽然曹亮现在急需用钱,但并不能因此而枉顾生命。

    既然曹亮选择了并州做为将来对抗司马家的根据地,那他就必须尽量地去保护这里的每一个人,民心向背是战争的关键,曹亮可不指望平时不烧香,临阵抱佛脚,让这里的百姓真正地来拥戴,就需要从点滴做起。

    曹亮此举却让那些士家大族心里极不平衡,平时他们才是这里的主宰,扬武扬威惯了,他们玩剩下的,吃剩下的才可能会轮到那些平民百姓,但如今换了一任并州刺史,让那些泥腿子的地位陡然提升,竟然要和他们平等分配,这让一向有着优越感的士家大族们很难接受。

    可是再难接受他们也不得不接受,通过接触,他们发现曹亮完全是那种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角色,对他们这些士家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不重用,不弃用。

    这次的匈奴叛乱,对并州的势力分布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有些士家大族遭遇了灾难,几近灭族,有的则是重新崛起,成为新的大族豪门。

    不过削弱的要比崛起的多的多,从整体情况来看,并州除了有几家根繁叶茂的大家族受到影响轻微之外,许多的家族在匈奴人的围攻之下,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而曹亮做为平定匈奴人的干将,让他们这些士家是无比忌惮,毕竟曹亮灭匈奴人都是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对付他们这些士家,更是轻而易举。

    这个时候,一则关于曹亮的消息在士家圈子里流传开来,那就是早两年曹亮在关中时对付关中士家的铁腕,虽然是旧事,但此刻听来,却也一样让并州的这些士家们噤若寒蝉,看来这个曹亮不好惹是出了名的,并州的士家也只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求能与曹亮和平共处,不致于触怒他。

    曹亮当然暂时也没有动这些士家大族的念头,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他还是清楚的,在关中,他是迫于压力,才不得不采取铁腕的手段,而如今在并州,他和这些士家并无什么利害冲突,如果能维持这个相安无事的局面,其实也是很不错的。

    现在曹亮要对付的,并不是这些汉人的大族豪门,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他所要对付的,就是逃往九原的匈奴,调转枪头,一致对外,才是曹亮所希望看到的。



第576章 匈奴人的动向
    在狠抓并州政务的同时,曹亮并没有时刻忘记已经逃走的匈奴五部,他大量地派出斥侯和暗探,乔装打扮,前往九原,去刺探一下匈奴的动向。

    九原是新兴郡的郡治所在地,也是北部匈奴的巢穴所在,这里已经是接近塞外了,地广人稀,汉人的数量比较少,所以刘腾在起事之后,很轻易地就控制了整个儿的新兴郡。

    随后刘腾挥师南下,会同其他三部围攻晋阳,但随着兵败东观,匈奴各部是纷纷地逃离了晋中,选择北上投奔北部匈奴,五部人马如今是齐聚九原。

    在先前的势力比较中,北部匈奴算是比较弱的一支了,实力也仅仅只在南部匈奴之上,和中部匈奴大体相当,比起左右两部匈奴来,确实是相差不少。

    但是现在其他的匈奴四部失去了巢穴,只有北部匈奴所占据的地盘丝毫未损,这也让刘腾俨然凌驾于其他四部之上,成为匈奴首屈一指的大势力。

    可势力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实力可以爆涨,虽然东观之战时刘腾撤得及时,整个北部匈奴的军队未曾参战,大部分地保存了下来。但尽管如此,在兵力上,北部匈奴还难言成为诸部第一。

    不过刘腾的地位却是陡然地提升了,毕竟其他四部空有兵马,却连后勤保障供应都得依靠和仰仗北部匈奴。

    这种寄人篱下的感觉确实让刘猛刘蛟等人深感不舒服,但却是无可奈何,如今匈奴四部心心念念的,就是恢复到四部原来的地盘。
1...215216217218219...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