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第769章 金蝉脱壳
    司马师虽然将信将疑,但连续强攻了三日,收效甚微,自然他也对自己的作战方略有所动摇了,先前司马师认为,只有对石门关的守敌采用强压的进攻态势,必然可以瓦解其防守,拿下石门关。

    但事实上,司马师显然低估了敌军守将的指挥能力和敌军顽强作战的斗志,无数次的进攻无果,让司马师脸上有颇有些挂不住了,就连一座小小的石门关都拿不下来,又谈何进军上党,攻克晋阳,平定并州之叛乱呢?

    司马师最终还是接受了钟会的建议,暂停了今夜的军事行动,当司马军如潮水一般退下去的时候,这个夜晚也终于迎来了安静的时刻。

    虽然说司马军是的进攻的轮换的,但在三天之内连续地发起了无数次的进攻,司马军也是大为疲惫,原本以为今夜继续的挑灯夜战,那些轮到进攻的司马军的队伍不禁是面露苦色,好在最新的命令是暂停进攻,这才让司马军的士兵略微地松了一口气,这回终于可以睡个囫囵觉了。

    司马师也是疲惫到了极点,尽管他发誓要拿下石门关才会休息,但最终也显然是落空了,他安排陈骞来把守第一线,如果发现任何的异动,需要告知于他。

    司马军的撤退,也让一直饱受压力的并州军终于迎来了喘息之刻。

    对于杜预而言,这一点犹为重要,他战前和曹亮有过交流,杜预需要坚守三天时间才可以放弃石门关。

    如今三天时间已经届满,正是并州军准备撤退之时,可司马师一直不断地发起攻势,让杜预的撤退也变成了一件“难事”。

    杜预虽然没有像司马师那样三天如一日的熬着,但连续作战让他也是心神俱疲,如果此刻主动撤出石门关的话,势必会遭到司马军的疯狂追击,已经是连续高强度作战三昼夜的并州军是很难逃出司马军的追击。

    这撤军也是一门学问啊!

    虽然司马军今夜停止了进攻,但并不意味着并州军就可以高枕无忧地撤退而去,司马军肯定会派人监视着并州军的动向的,一旦发现并州军撤离石门关,那么他们肯定会发起疯狂追击。

    而一旦失去石门关这样的险要,并州军在撤退途中受到追击的话,损失将会比把守石门关更为惨重。

    为了守住石门关,并州军已经是付出了不少的伤亡代价,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数阵亡,如果让他们在撤退之中再遭受敌军的袭击,那么活着逃回去的人真心就没有几个了。

    怎么撤军才是最为稳妥的,杜预思虑了半天,终于是心生一计。

    他下令将几十名司马军的俘虏给押上来,这些战俘是在双方肉搏战之中来不及后撤时被并州军俘获的,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伤,有的拐着一条腿,有的吊着胳膊,个个一脸的恐惧之色,不知道杜预将他们深更半夜地带过来,有什么企图?

    不管从那方面来讲,这个时候并州军的主将将他们带到前线阵地上,这些俘虏自然是惶恐不安的,个个面面相觑,却猜测并州军下一步的动作。

    杜预又命人找来几十个战鼓,做到人手一个。

    这些俘虏更是懵了,他们实在想不到杜预这是要干什么?

    杜预吩咐人将这些战俘的眼睛给蒙起来,然后每人塞给他们一个鼓槌,让他们来拼命地敲鼓,如果谁敢懈怠的话,杜预声称必先斩其首。

    大半夜的来敲鼓?不光这些战俘给愣住了,就连周围的并州兵也是一头的雾水,不知道杜预此举有何用意?

    战鼓在军中是不可或缺之物,古代用鼓之高低音和鼓点之疏密来指挥军队,作战时,击鼓进兵,鸣钲则止,故称行进为鼓行。鼓声有也激励士气之作用,但这大半夜的不睡觉来敲鼓,却让人深感莫名。

    这些俘虏虽然搞不懂杜预的意图,但却没有一个人敢反抗的,因为他们清楚拒绝的后果,更何况他们也没有拒绝的理由,敲敲鼓而已,又没有让他们去卖命。

    杂乱无章的鼓声响了起来,自然也惊动了在关外巡哨的陈骞,此刻大约是天交三更,并州军突然击鼓,是要发起进攻吗?

    陈骞很快否认了这种想法,如果并州军半夜偷袭的话,应当是悄悄出兵,又怎么可能会大张旗鼓呢?

    于是陈骞派了一支人马,前去石门关下试探一下情况,结果遭遇了一顿乱箭射击,被迫折返回来。

    这杂乱无章的鼓声依旧响个不停,连刚刚进入梦乡的司马师也被惊醒了,他吩咐人查探是什么情况,但得到的结果却是未知,谁也搞不清并州军这大半夜的敲鼓是什么意思,除非是并州军的主将发神经。

    没有一致性的鼓点,除了嘈杂就是嘈杂,听着这种鼓声让人心烦意噪,于是有人提出来并州军此举纯粹就是为了打扰司马军的休息进行的,连日作战,已经让司马军人困马乏,这半夜这么折腾一下,司马军的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明日的进攻也就无精打采了。

    或许这就是并州军半夜擂鼓的真实意图所在,除了恶心人还真没有什么别的意义。

    搞清楚了并州军的意图,司马师便又倒头睡去,为了不受这种噪声的干扰,他耳杂里还特意地塞了两块布条。

    司马军的人也就无人再去关注这个鼓声了,尽管那噪声还是挺折磨人的。

    而此时的杜预则是终于下达了命令,所有射声营的人马全部撤出石门关,往北撤退,一个不留。

    至于被蒙着眼的那几十个战俘,仍旧在那儿不停地敲着战鼓,他们每个人的后背上,都顶着一支尖锐的长枪,他们拼命的敲着鼓,那怕胳膊都困得抬不起来了,还得继续出力地敲着,生怕一停下,被背后的长枪给刺死了。

    看守这些鼓手的并州军士兵是最后撤离的,临走时还不忘多威胁他们几句。

    直到天明之时,鼓声一直是断断续续,响个不停。



第770章 恼羞成怒
    天刚一亮,司马军就发起了进攻,那个该死的鼓声,吵得他们彻底未眠,许多的司马兵,都恨不得此刻冲上去,将那些破鼓砸个稀巴烂。

    不过令人诡异的是,司马军已经攻入到了并州军弓箭的射程之内,但却没有象先前一样射出半支箭来,要知道这几天来,只要司马军一接近这个距离,就会遭到如蝗的乱箭袭击,毫无例外。

    但今天那段石墙内却是始终静悄悄的,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除了那凌乱不堪的鼓点声,再也听不到任何的声响。

    负责指挥战斗的陈骞不禁是一头的雾水,事有反常即为妖,难道这是并州军的阴谋不成?陈骞下令军队暂停进攻原地待命,另先派遣一支敢死队上前去查明情况。

    敢死队立刻冲了上去,就在他们翻越石墙的时候,都未遭到任何的抵抗,等他们越过石墙才发现诡异的一幕:几十名司马军的战俘排成了一排,双眼蒙着黑布,正在用力地敲着战鼓,而他们的周围,则看不到任何一名的并州兵了。

    司马师得到消息之后,气急败坏地赶到了石门关口,那几十名战俘耷拉着脑袋,站在战鼓的前面,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

    金蝉脱壳!娘的,竟然中了并州军的金蝉脱壳之计,怪不得大晚上的战鼓敲个不停,原来驻守石门关的并州军籍此而迷惑了司马军,逃之夭夭了。

    司马师不禁是恨意连连,并州军之所以逃走,肯定是强弩之末,力不能支了,如果自己昨夜不曾放松,一直强攻的话,肯定能攻破并州军的防线,那样的话,又岂能容并州军轻易地走脱?

    尽管司马师兵不血刃地拿下了石门关,但却被杜预戏耍了一番,让司马师很不开心,恼羞成怒,将那几十名充当鼓手的战俘的全部给杀了,罪名当然是通敌。

    那些战俘本来看到司马军到来,以为总算是盼到了救星,但没想到他们面临的竟然是杀头之祸,一个个痛哭流涕,跪地哀求。

    陈骞也为他们求情,对司马师道:“大公子,他们为敌所迫,也是身不由己,虽有过错,但罪不致死,大公子何不饶恕他们,许他们戴罪立功。”

    司马师沉声地道:“这些人贪生怕死,为虎作伥,留之何用?速斩之!”

    司马师不听陈骞的劝告,执意将这些战俘处死,刀斧手手起刀落,一颗颗人头滚滚落地。

    连杀几十人之后,司马师心情这才算有些好转,他即刻派人飞报司马懿,当初进攻石门关的时候,司马懿给他的期限就是三天,现在时间刚刚好,不管是怎么拿下的石门关,现在石门关确确实实在司马师的手中了,也算是幸不辱命。

    虽然说石门关是并州这主动放弃的,但如果不是司马师连续地发动进攻,持续地保持着高压,并州军又怎么可能弃关而逃,总之司马师对拿下石门关还是颇为自得的,上报司马懿,自然也觉得能得到司马懿的嘉许。

    不过司马懿得到司马师拿下石门关的消息之后,脸上并没有半点的喜色,因为他面前的几案上,放着两封刚刚收到的战报。

    与石门关获胜不同,另外两路进攻上党的兵马,遭到了重创,东路的陈泰和胡奋虽然是侥幸地逃了回来,但手下的人马十停折了九停,几乎是全军覆灭。

    而西路的胡遵和王经部,却是真正的遭遇到了全军覆灭,三万人马,全部被歼或被俘,无一生还,就连领军胡遵和王经都是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这两场战斗,司马军几乎将近损失了五万人马,可以说自司马懿平生领兵作战以来,还从未遭受过这样的损失,两支军队几乎是全军尽墨,对司马懿来说,堪称是平生最大的失败。

    相比之下,司马师拿下石门关这样的胜利,反倒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如果单纯的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司马师用了三天时间拿下了险要关隘石门关,从效率上来讲,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和曹亮在三天之内连续地打了两个歼灭战相比,那还真是有着云泥之别。

    三天,同样是三天的时间,这似乎是一种巧合,但更像是安排好了一般,正是因为曹亮在上党已经解决了司马军的东西两路人马,所以杜预才主动地从石门关进行了撤离。

    从这个方面上来讲,司马师的这次胜利,并不是自己拼能力得到的,更像是别人的一种施舍。

    如此看来,在司马懿和曹亮的第一轮较量之中,司马懿大败亏输。

    原本这次进攻并州司马懿是胸有成竹的,这次祭出三路大军同时围攻上党,分进合击,只要各路人马配合得当,必可将曹亮的人马围歼与上党。

    但没想到,曹亮却依仗地利之便,对司马军的东西两路人马各个击破。

    按理说,司马懿这次麟选的各路主将,都是他极为信任之人,东路的陈泰,陈群之子,不仅和司马家关系密切,而且能力出众,一直以来便担任游击将军,是中军的一员虎将。

    而西路的胡遵,则是更是司马懿的心腹,多次跟随司马懿征战,立过赫赫的战功,而且为人谨慎持重,用兵稳当,最是让司马懿放心。

    有这两员大将军领军,再辅以胡奋和王经这两位后起之秀,司马懿当然有理由相信他们会有出色的表现。

    可惜的是,让司马懿寄以厚望的这四个人,却没有为他带来任何的惊喜,反倒是噩耗连连不断,陈泰胡奋还算是捡了条命回来,但胡遵和王经却失于乱军之中,生死未卜。

    这个曹亮,难道真得就那么的可怕吗?

    在这次进攻之前,司马懿已经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他从来没有轻视过曹亮,正是因为极为重视这个对手,司马懿才会等了两月之久,做好了最充足的准备,纠集了十五万的大军,这才踏上了征程,剑指并州。



第771章 扑空了
    可惜出师未捷,两路大军连续被歼,等同于连续地敲了司马懿两记闷棍,让司马懿品尝到了久违的苦涩。

    现在司马懿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场战役,是自己所用非人吗?显然并不是这个原因,无论陈泰还是胡遵,在领军能力上,都不失为大将之才,之所以遭遇惨败,只能说强中更有强中手。

    曹亮所使用的战术,说白了,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这完全就是照搬了孙子兵法的战术,但孙子兵法所谓的集中优势兵力,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也就是说,想打歼灭战,至少得有五倍十倍的兵力才行。

    并州军有那么多的兵马吗?

    根据斥侯探明的结果,曹亮在上党集结的兵力,也就是五万多人,这五万多人,想打歼灭战,首先得分兵阻援,真正投入到歼灭战中的,并没有多少的兵力,就算略高于陈泰的两万人、胡遵的三万人,但也高得有限。

    没有足够的兵力,曹亮有什么底气来打歼灭战?

    除非是曹亮拥有着高出一筹的战力,在同等数量的军队对战之中,拥有着碾压对手的实力。

    根据陈泰和胡奋反馈回来的信息,这次击败他们的,正是并州军的骑兵。

    并州骑兵的骁骑营,是魏军骑兵中的跷跷者,而与其战力不相上下的,是北军五校的越骑营和屯骑营。

    在长期与匈奴鲜卑的人较量之中,并州骑兵的战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从此并州骑兵就真得可以纵横天下了吗,司马懿并不认同,他认为并州骑兵的战力虽强,但并非拥有着绝对的战力,步兵依然可以有抗衡之力。

    可事实是并州骑兵用实力来打脸司马懿,在碗子城和白水川之战中,曹亮利用骑兵,完胜陈泰和胡遵,也刷新了司马懿的认知。

    在这之前,司马懿绝对想不到骑兵还可以这样来打,三天两战,战绩斐然,看来是该重新审视此番的进攻计划了。

    拿下石门关,意味着司马军已经有机会进军上党,十万大军进入上党,也将彻底地改变上党的形势。

    但司马懿所谋划的分进合击的计划却是遭受到了失败,接下来的战斗,也将会成为司马懿率领的这支军队与曹亮的队伍的大决战。

    不可再分兵前进了,或许曹亮的军队还继续地等着司马懿犯错,所以,司马懿支会司马师,不可轻兵冒进,让他在石门关等候司马军的后续部队与之会合之后,再行进军。

    司马懿目光敏锐,陈泰和胡遵的失败,就意味着司马师如果轻兵冒进的话,很可能会遭到一样的下场,所以他就必须要改变策略才行。

    司马师本来正集结军队,准备向高都进军,但司马懿的命令却让他不得不停顿时来,等候与司马懿大军的会师,然后再继续地向高都推进。

    本来司马师还对司马懿的决定不甚理解,但随后得知了陈泰和胡遵这两路人马的惨败之后,自然是无话可说,同时也深陷震惊之中。

    司马师对曹亮,一直是很不服气的,正因为彼此交恶,这次进军上党,自然让司马师有一种和曹亮直接面对面较量的冲动,在司马师看来,攻破石门关进入上党之后,他的这个愿望便会正式地实现了。

    但东西两路兵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司马师不禁为之骇然,平心而论,如果让司马师自己三天之内两度全歼对手,司马师自认绝不做不到。

    这三天来,司马师仅仅拿下了石门关,而且还是靠着对手送的,与曹亮的辉煌战绩相比,这场隔空较量,司马师却是输了。

    等了两日,司马师终于等到了司马懿主力大军的到来,十万大军齐聚石门关,颇有一种人满为患的壮观景象。

    司马师面见司马懿的时候,情绪有些低落,全然没有刚刚拿下石门关的欣喜之色,也确实,看到了和曹亮的差距之后,司马师已经无法再有任何自傲的成本了,这一次除非他能够亲自击败曹亮,否则的话,心理的阴影还真是无法消除。
1...301302303304305...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