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司马师却一脸的不轻松,他担忧地道:“父亲,河内失守,洛阳危在旦夕,如何能说不足为惧呢?现如今得尽快派兵回援才是,如果洛阳有失,那么我们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司马懿淡定地道:“师儿,我们真得如果派兵回援洛阳的话,那便是真得中了曹亮的计了,如此拙劣的围魏救赵,为父岂会上当?”

    司马师焦急地道:“诚然曹亮是围魏救赵,但如果我们不派兵回援的话,一旦曹亮渡河,洛阳危矣。”

    尽管洛阳有司马昭来镇守,但这并不足以让司马师放心,毕竟在领军方面,司马昭还太稚嫩,很难和曹亮来抗衡,而洛阳所凭借的,也仅仅只有黄河天险,一旦黄河天险被曹亮所突破,那洛阳便有倾覆之危。

    不过司马师越着急,司马懿却依然是八风不动,他淡淡一笑道:“师儿,放心吧,曹亮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如今他放在怀县的陈泰不顾,却兵临黄河,摆出一副欲渡河的架式,不过是恶意恫吓而已,如果他真有心来渡河进攻洛阳的话,又如何不先解决掉怀县这个后顾之忧?”

    司马师这才恍然大悟,看来还是司马懿看得比较透彻,一眼就识破了曹亮的真实意图,也难怪司马懿听到这个几乎令所有人都抓狂的消息之后,依然能保持着镇定自若。

    原本他早已是洞若明火,看来这姜还是老得辣,自己要学的,还真是不少,光是司马懿这份淡定从容的胸怀,自己还真是学不来。

    司马师对老爹佩服的五体投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份胸襟与气魄,永远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第849章 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司马师道:“父亲,就算是曹亮那贼子在河内虚张声势,但我们也不能置之不理,毕竟大军压境,洛阳已是人心惶惶,如果不早些退其兵的话,恐怕洛阳那边终究是会出乱子的。”

    这回司马懿的脸色倒是凝重了几分,郑重其事地道:“这个为父倒是考虑过了,其实让曹亮退兵并非难事,如今曹亮进兵河内,并州自然空虚,只需令镇北将军吕岱率冀州兵攻打苇泽关,陈骞胡奋率河东平阳军攻打介休,曹亮必退兵矣,根本无需淮南之军回援洛阳,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如何灭掉王凌,如今围困寿春已有一年有余,王凌已经是灯尽油枯,必须继续地给他施加压力,绝不能让他死灰复燃。”

    司马师点点头,道:“父亲的决定甚是英明,淮南之战已经是临近尾声,不能再给王凌任何喘息的机会了,孩儿认为,是时候对寿春发起总攻,生擒王凌了。”

    司马懿轻轻地摇了摇头,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王凌已经感到绝望却又尚未完全绝望,东吴那边他已经指望不上了,现在看来,此次曹亮进攻河内,也必定是与王凌有所勾结的,只要等曹亮撤军的消息传到寿春,王凌必然会彻底绝望。他彻底绝望之后,首先想到的会是突围,困兽犹斗,背城一战,不可不防,师儿,传令下去,围城各军,从即日起全部进攻战斗准备状态,日夜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唯!”司马师拱手领命。

    司马懿提起笔来,很快地写好了两道公文,然后交给了司马师,道:“这两道公文,立刻六百里加急送往河东和冀州。”

    不用说,这两道公文也是给冀州的镇北将军吕岱和河东的陈骞和胡奋的,想要退并州之兵,这两路人马是关键,只有解除了洛阳的危急,司马懿这边才能心无旁鹜地进行淮南决战。

    司马师立刻接了下来,并派出快马六百里加急送往河东和冀州,同时传令各军严加防备,谨防淮南军突围。

    不过,对于细作人员的排查却刻意地放松了,这样做的意图其实也是比较明显的,司马懿需要王凌得到来自于洛阳的消息,否则一昧得封闭消息,王凌都不知道曹亮退兵的消息,那岂不是白瞎了。

    ┄┄┄┄┄┄┄┄┄┄┄┄┄┄┄┄┄┄┄┄┄┄┄┄

    随着天气的转暖,寿春城的局势越发变得严峻起来。

    尽管淮南军采用了粮食配给制,但再大的粮库,只出不进的话,迟早也是会坐吃山空的,通过粮食配给,减少军粮的供应,只能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最多只能延缓一下粮食的消耗,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如果王凌不能突破司马军的围困,那寿春的沦陷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当初司马懿率军围城之时,王凌对司马懿的举动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他自信以自己经营多年的寿春城防,足以抵达司马懿二十万大军的进攻,只要司马懿敢来进攻,肯定会让他尸堆如山血流成河,不能说让司马懿全军覆灭,至少也让他损失泰半。

    但让王凌没想到的是,司马懿对寿春只是围而不攻,压根儿就连一次进攻都没有发起过,让王凌精心准备的城防战是无处使力,全员戒备的守军也只能是眼睁睁地望着城外司马军的连营发呆。

    显然司马懿对强攻寿春城没有任何的信心,尽管司马懿带来了二十万的大军,但他围城的军队,却始终只有十万人左右,剩下一半的兵马,都被他安排去打援了,正因为如此,司马军才连续三次地打退了诸葛恪的进攻。

    而寿春城的守军,原先便有七万人左右,再加上王凌临时地从寿春百姓之中强征了两三万人,守城的军队,也差不多有十万之众了,双方兵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守城的一方有城池防御的加成,自然是无惧敌方的进攻的。

    司马懿很清楚如果派兵强攻的,损失必定惨重,如果连缓攻城不克的话,军心士气就会动摇,人马数量也会减少,恐怕就连围城都做不到了。所以他干脆是围而不打,用围困的方法,困死王凌。

    一年前司马军高垒深壕来围困寿春的时候,王凌还在城头上嘲笑司马懿真是老糊涂了,居然会用这么蠢的方法来围城。但是一年之后,王凌已经笑不出来了。

    十万大军和城内几十万的百姓加起来绝对是一个可怕的数字,这么多的人每天都要吃要喝,那怕再多的粮食也经不起这么个消耗,一年前王凌还自诩仓禀殷实,粮食储备无忧,但如今许多粮仓都已经见底了,距离断粮之日也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王凌原本认为只要东吴的援军一到,他们里应外合,司马军的围城不攻自破,但他足足等了一年了,也压根儿没看到东吴的援兵,经过打探才知道,不是东吴没有派出援兵,而是在半路上遭到了司马军的阻截,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近寿春。

    诸葛恪已经是倾尽了全力,先后三次发起救援,结果都以失败为告终,王凌等得是望眼欲穿,也看不到东吴的援兵到来。

    没办法,他只好派马隆前往并州向曹亮求援,原本这种跨越千里的求援就算求到了,那也是杯水车薪,很难解决淮南的困难。

    不过还是有围魏救赵的机会的,曹亮的人马虽然不可能远赴淮南作战,但却可以就近来攻打洛阳,而洛阳是司马懿决不可能放弃的,一旦洛阳受到威胁,司马懿撤军救援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这个围魏救赵的计划可行性还是蛮高的。

    这也恐怕是王凌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自从派出马隆前往并州之后,王凌就密切地关注着洛阳那边的消息,寝食难安,每天都是极度焦虑之中度过,急切地盼望着有好消息可以传来。



第850章 军法严惩
    由于并州与淮南相隔千里之遥,就算那边有什么消息,也至少得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传递回来,再加上有司马军的层层阻隔,这消息的传递来得比金子还要珍贵。

    王凌患了严重的焦虑症,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这对于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而言,这恐怕并不是什么好的现象,长此以往,恐怕就要得到阎王爷的召唤了。

    王飞枭和王金虎特别地关心着王凌的健康状况,王凌可是淮南军的主心骨,如果他倒下了,只怕淮南军是树倒胡狲散,彻底地瓦解冰消了。

    可是他们的劝解似乎没有什么用处,王凌有着很深的执念,除非是北边能传来什么好消息,否则很难让他开心起来。

    如今寿春的局势已经是每况愈下了,城中的百姓逃亡者越来越多,淮南军也没法禁止,毕竟这些老百姓得不到粮食,留在城里更加的危险,甚至会引起暴乱与躁动。

    与其把这些不稳定的因素留在城中,倒还不如放任自流,让他们自寻活路。

    于是乎,城中的百姓已经是逃亡大半,剩下不能走得,也就是些老弱病残,行动不便者了,等待他们,大概也就是饿死的命运了。

    百姓的逃亡王凌倒没有在意,毕竟此时这些百姓都成为了累赘,反倒是走了干净。

    但是军队的逃亡就让王凌心忧如火,寝食难安了,随着军粮配给制的执行,整个军队是人心惶惶,谁都清楚寿春的粮库,将很快就见底了,他们死守在寿春城中,只能是坐以待毙。

    起初的时候,还是个别的士兵开小差,趁着夜色投奔了司马军,王凌下令王飞枭和王金虎日夜巡查,发现逃兵一律严惩,希望用强硬的手段来震慑军队。

    但这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军队的逃亡是越演越烈,起初只是小规模小范围内有人逃亡,发展到了后来,甚至出现了整建制的逃亡的事件,再严厉的惩罚手段,似乎也无法阻挡这些淮南士兵的求生**。

    有一次,王金虎巡查的时候,发现了一屯士兵的叛逃事件,幸亏他发现的及时,带人将这屯士兵给追了回来,但如何处置他却犯了愁,毕竟这可是一百人啊,如果按军规处置的话,这一百人就全部得人头落地,想想这场面也足够血腥和惨烈的。

    王金虎不敢擅自做主,立刻派人禀报了王凌,王凌很快地赶了过来,晨风中,王凌白色的胡须随风飘扬,削瘦的脸庞也给人一种风烛残年的感觉,但他的目光依然是那样的凌厉,有如杀人的刀。

    “怎么回事?”王凌沉声地问道。

    王金虎立刻将情况禀明,并询问王凌的处理意见。

    王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按军法该如何处置?”

    “依律当斩,可是……”王金虎有些迟疑。

    “可是什么?”王凌目光凌厉,疾言厉色地道:“军法便是军法,岂可当做摆设?今日若网开一面,明日将何以服众?”

    王金虎面色一凛,拱手领命,回头下令道:“斩!”

    一百颗人头,齐刷刷地落地,四周围围观的士兵一个个噤若寒蝉,全场是鸦雀无声,如死一般的沉寂。

    王凌下令将这一百颗人头全部串起来,悬挂在城头上示众,并训告全军,任何叛逃者,都绝不姑息,发现一个,惩处一个,这些人头就是榜样。

    王凌治军多年,自然知道没点铁血的手段,是震慑不到这些士兵的,现在的局面早已是军心离散,如果再对叛逃者心慈手软的话,那么结果肯定是不堪设想的。

    果然在这个事件之后,逃亡的士兵数量大大的减少了,谁都清楚,王凌是有底线的,一旦他们越过这个底线,遭来的必然是杀身之祸,有些人以为王凌老了,提不动刀了,他们就可以肆意妄为了,但事实证明,只要王凌还有一口气在,那铁血军法,就一天也不会变。

    没人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固然叛逃到司马军那边可以寻一条活路,但是王飞枭和王金虎日夜巡视,他们很难找到逃亡的机会,只好咬牙留了下来,再等机会。

    当然,忠于王凌的军队还是占据了大多数的,否则人心离散,再严苛的军法也不能挡得住这些士兵的逃亡之心。

    王凌也知道这样的局面他也无法坚持再久,如果等不来援兵的话,寿春城的陷落,也只是迟早的事。

    不过并州那边也传来了一些好消息,曹亮从上党出兵了,并州军以拉枯摧朽的方式横扫了整个河内,司马氏的军队在河内遭到了重创,除了河内郡治怀县之外,其余诸城都落入到了并州军的手中,如今并州军已经是兵临黄河,威逼洛阳。

    这显然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看来马隆此行是大获成功,寿春军中上下,是一片欢腾,似乎寿春之围,可以立解了。

    但是许多天过去了,司马大军的连营竟然连一点动静也没有,这委实也太奇怪了,按理说,洛阳那边受到了攻击,司马懿再怎么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吧,最起码的也应该是派一支人马回援洛阳。

    可是,从司马军大营的情况来看,似乎并没有任何军事调动的迹象,那道防线,依然是纹丝不动。

    王凌心底一沉,看来司马懿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放在洛阳那边的危急不管,死活准备将他给围困死。

    王凌现在也是无计可施了,这个围魏救赵的计划不顶用,那曹亮那边的行动也就是远水救不了近渴,寿春的危机毫没有减轻,现在王凌确实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他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再坚持下去的资本了,粮库之中的存粮,已经不足以他能挨过这个秋天了。

    但现在王凌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了,既然司马懿不肯撤军回援洛阳,那最好让曹亮的并州军一口气横扫整个中原,把京师洛阳给攻下来,看他司马懿还会不会继续地无动于衷?



第851章 隔河对峙
    并州军驻扎在黄河北岸,连营十里,旌旗招展,战鼓隆隆,即使隔着黄河,都依稀可见气势之昂然。

    并州军摆出如此的声势,自然是曹亮一手安排的,他不仅要求并州要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大模大样的准备战船,做好渡河的一切准备。

    即使是虚张声势,那也要做得有模要样才行,只有这样,才能迷惑得了司马军,让他们误以为并州军很快就要渡河攻打洛阳了。

    果然司马昭是如临大敌,为了保障黄河天险的安全,司马昭亲临孟津渡口,指挥司马军严防死守,绝不能让并州军渡过黄河。

    黄河天险便是洛阳最大的屏障了,当初历代朝廷在这里建都,就是看重了洛阳的表里山河,洛阳四面环山,皆有险有关隘把守,北面更有黄河天险做为屏障,这种天然的地理优越性,为洛阳增添了多重的保障,让偏安于此的朝廷可以高枕无忧。

    司马昭奉司马懿之命镇守洛阳,那是绝不容洛阳有失的,所以他对洛阳的防务特别的上心,当河内失守的消息传来,司马昭是如临大敌,把洛阳朝廷的事交给了高柔和王肃处理,自己则亲自领军前往孟津渡口,以阻击并州军的渡河。

    临行之前,王肃对司马昭道:“元姬深陷敌营已经是一年有余了,音讯皆无,也不知她的情况如何,是否还在人世?子上你这次有机会与并州军接触,最好能探听一下她的消息,如果有可能,一定要救她回来,我们王家就算是倾尽家资也在所不惜。”

    王肃对这个女儿是特别的疼爱,当初王元姬在河内陷入敌手之时,王肃急得差点就昏了过去,这一年来,他无时不刻地思念女儿,只是因为关山隔阻,消息隔绝,王肃就连女儿的死活都不知道,让他是痛心不已。

    这次与并州军交战,自然会有来自于并州的消息,王肃希望司马昭到了前线之后,可以想方设法来打听一下王元姬的消息,只要王元姬还活着,王肃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的把她给赎回来。

    司马昭一听,立刻正色地道:“岳父这是什么话,元姬是小婿的妻子,是司马家的媳妇,营救她回来是责无旁贷之事,那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岳父放心吧,曹亮绑架元姬,无非是想敲诈勒索,只要在我能力范围之内,一定要救她回来!”

    司马昭当然不会对妻子被绑架的事无动于衷,尽管没了王元姬,司马昭身边也不会缺少女人,但王元姬终究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而且王元姬十分的贤淑,他们夫妻的感情也是十分好的,所以这一年多来司马昭想尽一切办法派人前往并州刺探,想要得到王元姬的消息。

    但遗憾的是,也不知曹亮将王元姬秘密关押到了何处,司马昭派出去的人多方打听,也没有打听到王元姬的下落。

    其实司马昭内心之中是无比的煎熬的,王元姬貌美如花,姿容出众,而曹亮可是出了名的好色之徒,王元姬的落到他的手中,就如同是羊入虎口,几乎没有幸免的可能。

    即使迎回王元姬,恐怕也是残花败柳了,这不禁让司马昭是纠结不己,无论如何,这顶绿油油的帽子,他是逃不掉了。
1...329330331332333...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