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曹亮看城头上看了,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很显然,吴军的兵力又增加了,而且增加的不是少数,从规模上看,至少增加了一倍有余。

    如此庞大的兵力,对安风城的防守,确实是一个考验。

    而且吴军不但兵力有所增加,投石车、床弩,攻城车,冲车这些重型的器械也出现在了吴军之中,数量明显比昨天增加了不少,尤其是投石车和攻城车,还是首次出现在吴军之中。

    攻城车是一种大型的攻城器械,在它内部用绳或铁链悬挂在横梁上的一根粗大的圆木,原木后端有金属帽,前端有金属头,多制成羊头形,称为攻城槌。攻城时,依靠攻城车中的士兵合力抓住攻城槌向后运动后猛烈撞向城门,依靠惯性和动能来破坏城门或者门后的门闩结构。

    城门往往是一座城池最为薄弱的环节,极易遭到破坏,攻城车的出现,就是专门来对付城门的,笨重的攻城车类似于尖屋顶的结构,可以承受滚木擂石的打击。

    有经验的守军会用火箭进行攻击,不过攻城车很快就又进行了升级改造,在木头的外面,包上铁皮或铜皮,在车顶上,浇上浓稠的厚厚泥浆,如此一来,就算是火箭也拿它无可奈何了。

    攻城车唯一需要防范的,就是对方步兵的破坏,不过在一般的进攻之中,攻城车的周围都会配备一定数量的步兵来做保护,敌方想要偷袭,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吴军这次动用大型的攻城车,目标直指安风的城门,巨大的攻城槌撞击着城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城门一般是由厚重的木头制成的,包以铁皮,上下有十几道的门栓,关闭城门之后,还会使用粗大的圆木来做顶梁。

    但在攻城车的冲击之下,如此厚重的城门还是出现摇摇晃晃的情形,守卫城门的军官面如土色,急忙禀报给了王基。

    王基脸色顿时为之凝重起来,城门可万万不容有失,一旦失守,吴军便可以长驱而入,他们在城墙上的抵抗便变得毫无意义。

    曹亮建议将安风城的四门全部封死,这样的话便可以避免城门失守。

    不过封闭城门之后,安风城就会成为一座死城,进不来也出不去,魏军除了死守城池之外,再没有别的途径了,那怕是突围,都没有机会了。

    王基深思熟虑一下,最终还是同意了曹亮的建议,封死城门恐怕是现在最佳的办法了,如果不封闭的话,城门肯定是经不起攻城车反复撞击的。

    换言之,封闭城门更是一种态度,没有退路的守军,只能是与城共存亡。

    封闭城门其实很快,曹亮安排正在等候出战的那一班人马用石块和沙包进行封城门,几千士兵,每人般一块石头或一个沙包,就足以将四座城门全部封死了。

    吴军的主攻的是北门,此刻因为攻城车的猛烈撞击,北门的城门已经是摇摇欲坠了,上千沙包和石块堵了上去,那怕是吴兵将城门给捶烂了,也无济于事。

    步骘一计不成,又向诸葛恪献上一计,利用投石车向安风城内投掷火绳球。

    吴军所用的投石车,体积都不太大,每部投石车只有十来名拽手,这种投石车,只能投掷较轻较小的石块,象安风城这样坚固的城池,这类投石车一般是破坏不了。

    不过步骘却另有妙计,用浸过油的草绳缠成一个大大的草绳球,点燃之后,用投石车抛射到城头或城内,对安风城实施火攻。

    火绳球虽然个头大,但却没有什么重量,比石块轻多了,投石车可以将它高高地抛起,直接抛入到安风城中。

    步骘的目的,就是要把安风城便成一座火海,让魏军无立锥之地,到时还怕他们不投降?

    诸葛恪眼前顿时为之一亮,步骘的这个办法好,吩咐手下立刻将所有的投石车都集中起来,结草为绳,浸过油后再缠成一个个草绳球,准备点火投射。

    淮南地区广泛种植水稻,稻草自然是不缺的,数千吴兵一齐动手,结草为绳,缠绳为球,很快吴兵便获得了堆积如山的草绳球。

    诸葛恪下令将投石车推进到距离城墙不远的位置上,点燃草绳球,用投石车投掷出去。

    一个个火球冒着浓烟向安风城飞去,有的落在了城头之上,有的则直接落到了城里。

    落在城头的倒没有什么危险,除非正好砸在魏军的油锅里,其他的地方都是砖石结构,防火,草绳球无法引起火来。

    但落到城里面的,却是无比的糟糕,这个时代的屋顶,清一色的都是木制结构,还有许多的房子,甚至是用草做的屋顶,这些草木结构的屋子,最怕的就是火灾。

    浸过油的火绳球燃烧得很快,一旦落地,立刻是滚动起来,火星四溅,着起火来。

    落在屋顶上的,那就更容易引起火灾了,顿时城内是四处着火,城内百姓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王基显然也没想到吴兵会玩这么一手,火攻一般情况不会采用,倒不是敌人仁慈,而是火攻的破坏力甚大,持续不断的火攻,甚至可能将安风城沦为一片火海,那样就算破城的话,面对的也只是一座废墟而已。

    王基不知道的是其实诸葛恪早已下令要屠城了,那怕他占领安风城,也会放火将安风城毁掉,现在放火,就当是提前行动了。

    曹亮亲自下城指挥休息的两班人马在城内四处救火,以解决百姓的燃眉之急,必要时拆毁一些房屋做隔离带,避免火势向城内蔓延。

    毕竟火绳球那怕投得再远,也不可能投到城中心去,只能是投到靠近城墙这边,影响的房屋毕竟有限,只要应对得当,还是可以避免全城沦为火海的。




第242章 合格的救火队长
    漫天盖地的火球给安风城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恐慌,本身这些火绳球就是带着油的,很难扑灭,落地之后四处滚动,一遇到可燃物就会点燃,火势汹汹不可阻挡,百姓们都束手无策。

    曹亮感觉到事态严重,亲自下城去指挥灭火,他知道,如果处置不当的话,整个安风城都有可能沦为火海,那么他们就将再无栖身之地了。

    而且所有的辎重粮草给养都在城中,如果被火烧毁之后,就城也就守不住了。

    曹亮赶到了城中,立刻调集正在休整的魏军前去灭火。

    城内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木制结构,一旦被点燃,火势就很难受到控制。

    曹亮当机立断,一面组织军队救火,能救多少救多少,另一面则派邓艾石苞率兵赶往下一个街区,赶在火势蔓延过来之前,将这一街区的房子全部拆除,制造出一条隔离带来,以保证城池中央的粮库、太守府等重要建筑的安全。

    曹亮采用的这个方法就类似于森林救火,只有通过舍弃一部分的建筑,阻断火源,这样才能保证整座城池的安全。

    被拆掉房子的老百姓当然不太满意了,不过曹亮很快地公布了安民措施,将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暂时都安置到学堂,校场和兵营之中,并给他们提供食宿,曹亮还承诺等到战争结束,将由官府出面重建房舍,安置失房百姓。

    这些百姓很快也就接受安排,不再有怨言了。战争期间,是一个怎样的状况,老百姓也是心知肚明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生活在一个战争频仍之地,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现在曹亮为百姓着想,主动地给流离失所的百姓提供安置条件,换作是别的将军,一言不合就把你的房子给扒了,屁补偿也没有,老百姓也是无可奈何的,这兵荒马乱的,能碰到一个说理的,已经是万幸之中的万幸了。

    魏兵也是也选择的进行拆除,在火势蔓延的必经之路上,清理出一道十来丈宽的空白地带即可,拆下的砖石和木料,还能运到城墙上充当滚木擂石,一举两得。

    吴军的火球源源不断地投射进来,紧挨城墙的那一片住宅已经是沦为了一片的火海,曹亮下令军队和百姓向后撤退,将这一片区域给放弃了。

    吴军的火攻太猛了,这儿刚刚扑灭,那儿又引着了,火势滔天,救都救不过来,曹亮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后撤了。

    隔留带已经清理完毕了,吴军的火球投射不到那儿,火势也无法蔓延过去,城中央暂时安全了。

    至于挨城墙这一带,只能是让它烧着吧,反正木料等引火之物就那么多,烧光之后只剩下一堆的瓦砾,还能烧什么?

    看到安风城中火势冲天,浓烟滚滚,诸葛恪和步骘都不禁为之欣喜,看来这火攻之计果然绝妙,只要将安风城付之一炬,看他守城的军队吃什么喝什么,再坚持个三两天肯定会主动投降的。

    但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大火只烧了不过一个时辰火势就明显地衰减了,叔骘还以为是魏军在城内救火,把火给扑灭了。于是他下令投石车加大的投射的力度,将更多的火绳球投射到城里。

    这回步骘满怀期望的看着,等待着火焰再度升腾起来。

    但让他失望的是,这些火球投射进去之后,就如同是泥牛入海,悄然无踪,先前城中还有不少的火势,此刻连火光都瞧不见了,只看到袅袅升起一股股的轻烟。

    步骘完全是大惑不解,下令吴军竖起刁斗,派人爬上去,查看安风城中的情况。

    刁斗上的士兵很快禀报称,大火只烧毁了离城墙近一些的房舍,城中央的建筑,皆是安然无恙,魏兵正在往城里的地面上浇水,那些火球落到地上的时候,很快地就熄灭了。

    原来曹亮等到大火稍熄之后,就命士兵取水过来,浇于地面上。

    安风城内有一个大水池子,名叫莲花池,水深数丈,占地有几十亩,魏兵取水到也不困难,只需排一长队,准备无数只木桶即可,一桶桶的水经过魏兵接力转运,很快就传递到了前方火场。

    将地面全部浇湿浇透,吴兵的火绳球落下来就熄灭了,再没有起到什么的作用了。

    曹亮化为身合格的救火队长,终于将吴军的火攻克制住了,安风城终于是终危为安了。

    诸葛恪闻讯之后,则是一脸的懊丧,原本以为火攻之计就可以迫使魏军投降了,但没想到还是功亏一篑,虽然火攻烧毁了安风城内的不少房屋,但对于粮库、太守府这要的要害建筑却伤及不到,未对安风守军造成致命打击,等于是失败了。

    无奈之下,诸葛恪只得下令撤除投石车,还是加强了攻城的力度,看来投机取巧的招数不行,想要拿下安风城,还得实打实地强攻硬取。

    安风城的攻防战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吴军倾尽全力,出动了几乎可以出动的全部兵力,对安风城发起了一轮又一轮地猛烈攻势。

    城墙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云梯或者是射满了踏橛箭,而身着黑色军服的吴兵则是挂满了城墙,远远望去,就如同一只只黑色的蚂蚁,正在努力地朝上攀爬着。

    一根根滚木落下来,黑色的蚁群便会掉落一大片,这才能露出城墙的原本颜色。但很快,又会被乌黑的颜色所填充,蚁群不知疲倦地攀爬着,前仆后继,悍不畏死。

    魏军的防守则是相当地顽强,尽管吴军如蝗似蚁,斩之不绝,杀之不尽,但魏军却坚守在城池的防线上,永不退缩,死死卡在那儿,让吴军始终是无法越雷池半步。

    第二天战斗在夕阳之中落下了帷幕,诸葛恪采纳了步骘的意见,没有坚持继续挑灯夜战,但他也决不会轻言放弃,第三天的清晨,吴军将会再一次结集兵力,发起轮番的强攻,不拿下安风城誓不罢休。



第243章 吃人不吐骨头啊
    寿春。

    自从吴军退去之后,王凌悬着的一颗心终于算是放下了。

    芍陂之战失利之后,王凌被迫退守寿春,而吴军乘胜而进,整个淮南的局势变得芨芨可危。

    王凌身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负责整个淮南的军政事务,表面上看他大权独揽,权势滔天,但由于扬州刺史孙礼的掣肘,让王凌有些放不开手脚。

    此番芍陂之战,如果孙礼能给予支持和配合的话,王凌也不至少敌不过全琮,正是因为孙礼故意爽约,才让孤军深入的王凌大败于全琮,被迫撤回了寿春。

    这也让王凌深恨不已。

    原本王凌做征东将军驻守寿春,孙礼做扬州刺史驻守合肥,两人之间倒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但微妙的政治关系,却让两人是貌合神离,在许多事务上,相互掣肘,让王凌这扬州都督做得很不顺心。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还得从司马懿说起,司马懿这些年平步青云,籍着征战关陇和平定辽东的功劳,位列三公,明帝驾崩之后,更是成为辅政大臣之一。

    司马懿的步步高升,让年龄比大,出身比他好,资历比他的高的王凌嫉妒不已,司马懿已经在朝中位极人臣了,而王凌只做到了一个封疆大吏,地位比司马懿要差了一大截子,王凌的不满自在情理之中。

    王凌从来也没认为司马懿的水平和能力要比他高多少,司马懿之所升迁的快,是因为他运气不错,选择了蜀国和公孙渊做对手,这可比他独挡一面的吴国弱多了。

    所以王凌暗暗地憋着一口气,想要在淮南有所做为,击退吴国的进攻,提升自己的资望和功绩。

    但没想到初战即败,这也王凌郁闷不已。而导致他兵败的孙礼,正是司马懿的人,所以王凌都暗暗怀疑,是不是孙礼得到了司马懿的暗示,让他专门来拉王凌的后腿的?

    寿春被围,让王凌是大为着急,如果寿春有失的话,他别说是想高升了,恐怕连现在的位子也保不住了。

    所以王凌亲自布署寿春的防御,做好坚守寿春的准备。

    但没想到吴军来如一片云,去似一阵风,还没等双方打起来呢,吴军就已经是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这不禁让王凌是疑惑重重,连续几天,他都派出斥侯前去探听吴军的消息,他想看看吴军的真实意图,他们的攻击目标,究竟是放在哪儿?

    斥侯经过几天时间的打探,终于把情况给搞清楚了,立刻回报给了王凌。

    朝廷派出司马懿为平南大都督来救援淮南,这事王凌是知晓的,他早已经得到了朝廷方面的通知。

    其实王凌看到司马懿就很烦,很不想见他,这家伙,分明是来淮南抢功的。

    不过该打探的消息,王凌却一点也不含糊,了解的一清二楚。

    安风渡魏军援兵的大败,让王凌是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司马懿吃了败仗,两人总处划扯平了。

    不过让王凌有些费解的是,以司马懿的能力,这一仗应该不会输的,或者说至少不会输的这么惨,除非……

    这一仗输的最惨的,自然是征南将军夏侯玄了,甚至差一点点,夏侯玄就全军覆灭了,王凌隐隐觉得,这件事司马懿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

    不过明面上司马懿做得无可挑剔,任谁也挑不出毛病来,王凌也是凭借着多年经验,才会觉得这件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根据最新的情报,夏侯玄率部逃往了安风城,如今安风城遭遇到吴军诸葛恪部和步骘部两部人马的围攻,情势危急。

    “父亲,安风城那边该怎么办,是否我们要派兵前去增援?如果征南将军出了事的话,谁也难逃罪责。”其子王金虎道。

    王金虎的王凌的第三个儿子,王凌一共有四子,长子王广现在在朝中任职,二子王飞枭和三子王金虎俱在他的身边,四子王明山在书法上颇多造诣,喜欢舞文弄墨,不喜军事,故而也不在身边。
1...9293949596...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