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程依依咬着牙上来就掐许朗:“你嘴里从来就没个正经的时候。芷若,也别洗了,我倒要看看这头牛今晚是怎么累死的。”
许朗连连告饶:“我错了,我又错了。我不是累死的牛还不成吗,我去洗洗,你们先等着,等我洗完了咱们再说。”





大明日月 第五百六十六章 最终决议
第三天,穿越大会继续召开。
史显扬和秦松旺的议案被压后了,因为柳冠南临时提交了一份议案,关于穿越者养老的问题。
根据当初登陆前的统计,50岁以上的人有25个,其中岁数最大的就是陆天翔和何云夫妇。如今穿越过来已经有9年了,这些人基本都越过了60的门槛,放在后世也属于老年人了。50以上,或者55以上的人也越来越多,连张国栋也已经54岁,马上就55了。而这些人当中,成家立业的占了少数,大部分还都是单身一人,身边只有一两个小厮或者丫鬟服侍。
对于明朝人,穿越大会和联合总会已经通过了养老方面的法律制度,所有的孤寡老人,尤其是因为战争而失去子女无人赡养的烈属,榆林湾已经负担起了养老的责任,养老院也已经开办了。但是对于穿越者本身,穿越大会却一直没拿出一个办法来。
柳冠南前天被许朗刺激了一下,陆天翔夫妇的养老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是别的穿越者怎么办。柳冠南想了一整天,向穿越大会提交了这份议案。
柳冠南的这份议案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是和原先一样,希望能在榆林湾内设立一个类似养老院之类的机构,把这些穿越者中的老人赡养起来。可是穿越者毕竟不是明朝人,相当一部分人是不愿意住进养老院的。自己有家有房,还有丫鬟小厮伺候着,那多自由自在,干嘛非要住进什么养老院,还要受别人管。
这个问题吵吵了半天,夏天阳做了一个最终决定:“诸位,咱们还是这样吧。敬老院依旧开办,本着自愿的原则,谁愿意住就住,绝不强求。但是咱们每个月的生活费做一下调整,50岁、55岁和60岁以上的老人按照年龄的档次,分别增加一部分生活费,这样也可以解决一些养老问题。这点钱财政上还是能负担得起。”
说到生活费的问题,夏天阳又找出了一份议案:“诸位,这个议案也是关于生活费的,咱们就一同表决了吧。”
夏天阳拿出的这份议案是关于给穿越者子女发放生活费的。自从登陆以来,到现在还是只给当初的穿越者每个月发放10两银子,而穿越者在这个时空生的孩子是没有生活费的。这份议案的签名者将近200人,因为大部分人目前都已经娶妻生子了,像许朗这样家里四五个孩子,甚至六七个孩子的比比皆是。崖州的办事处主任汪健光媳妇娶了四个,孩子已经两位数了。
这份议案几乎以全票通过,每个穿越者的子女每个月将得到5两银子的生活费,直到十六岁成年为止。同时50岁、55岁和六十岁以上的穿越者每个月的生活费也分别增加5两、10两和15两银子。
这次穿越大会的重头戏终于来了,秦松旺和史显扬的两个议案被放在了最后面。
开放榆林湾的所有行业,甚至连军工企业也要对外开放,这引起了整个穿越大会长时间的辩论。大部分人都表达了类似的一个观点,如果这件事放在涛敏和涛功叛逃之前倒是可以一试,因为就算把一些先进的科技和理论明明白白的全部公开出来恐怕也没有几个明朝人能够听得明白看得懂,泄密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但问题是现在的敌人里有了这两个叛逃者,如果再这么做就很难说涛敏那边会不会也能够得到一些绝密的东西。
王华的发言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兴趣:“诸位会员,根据我们总务二处的情报分析,我认为开放军工产业没什么问题。这是因为第一,涛敏和涛功都不是理工科出身的。在座的也有很多以前是学中文、历史、法律的,许朗、史显扬,如果让夏天阳和范秋明他们和你们讲讲机械、物理、化学反应,你们能听明白吗?”
“得了,王校长,您饶了我吧。”许朗和史显扬连连摆手,“那比听天书还累。”
“这也不一定。”有人辩驳道,“就算涛敏他们不是理工科出身,但是我们在中学阶段都学过物理化学,他们如果细细琢磨的话说不定也能弄明白。”
“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秦志刚回答了这个问题,“就算他们能把理论弄清楚也没有办法实用,工业机械不是只靠理论就能实现的。”
“我很赞同秦志刚的说法。”王华接着说道,“这就是我要表达的第二点。我们现在想要开放的行业其实涛敏他们早就知道了,咱们和鞑子干了这几次仗,咱们的线膛枪、炼油厂这些东西涛敏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了也没用,因为他弄不出来,他更不可能亲自跑回榆林湾来看看,那样他就回不去了。”
王华的话引起了一阵哄笑:“涛敏要敢跑回来就直接把他咔嚓了。”
王华笑了笑:“诸位,我们这三百多人都是400年后过来的,其中还有很多都是大学老师,都是科学家。可我们到现在也没能弄出发电机,连三八大盖都没有,更别说什么机枪坦克。就涛敏和涛功那俩人,你就算把所有的资料都放在他们面前他们能搞出什么来,所以我认为不用过分担心泄密问题,当然最尖端的东西我们还是要保密的。”
“我赞同王校长的意见。”沈大兴站起来说道,“军工科研所目前的体制是有问题的。作为一个科研所,应该是只搞科研。可是我们现在连生产也管,还得去审查工人的身份,弄得我们自己很累,这样也会耽误很多研发工作。所以我也同意秦松旺的这份议案,可以公开一些资料,让民间资本注入进来,这样对哪方面都有好处。”
孙大雷起来提了反对意见:“我不太赞成把军工企业也放出去,这是因为我们目前还在向明朝政府出售军火,这里面的利润是很大的。而且一旦把所有的资料都公开,涛敏和涛功虽然不是理工科出身,但很难保证他们会不会也从南洋雇佣西洋人,我们没有办法绝对保证不泄密的情况。”
“孙局长,你有点误会了我的意思。”秦松旺作为议案的提交者解释道,“我并没有说要把所有的顶尖科技全部公开,我只是说可以把我们的一些军工企业和官营企业放给个人。而且我们也可以部分开放,比如说枪械的生产,我们可以把配件放给个人,枪管等核心的东西留下来自己生产。”
穿越大会拿出了一个决议,现在隶属于军工科研所的兵工厂划归给工业局管理,军工科研所只负责研发,工业局局长也成为了第四个可以掌握科研所第一手资料的人。至于究竟哪些资料是可以公开的,哪些企业是可以完全或者部分开放的,穿越大会完全交给了沈大兴、秦志刚和孙天昊三个人负责。
史显扬提交的殖产兴业议案也被原则上通过了,其实大部分人对这个议案是没什么兴趣的,因为现在榆林湾的情况和200多年后的日本没有可比性。日本当时是落后于世界,而榆林湾现在是领先于世界。只是这份议案并不牵扯到什么具体问题,只是原则上的一个规定,大家也就没什么争论,基本都投了赞成票。
穿越大会结束了,结束的第二天,王兆星就从台湾赶了回来。
“真晕了,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大会。”王兆星坐在军委会的办公室里有些郁闷。
“老王,也别有什么郁闷。”张国栋笑道,“现在军事上的事已经全部由咱们军委会来负责了,不用经过穿越大会。既然你回来了,咱们军方单独开个会,把下半年的事做个规划。”
张国栋说完转向了郑江:“郑主席,你觉得呢?”
“没问题,张主席,你决定就行。”郑江赶忙答道,“我什么也不懂,还得慢慢跟您学。”
趁着蒋北铭和李福强都还在榆林湾,军委会的扩大会议召开了,所有在家的高级军官,包括叶战等人都参加了。
这次会议又开了两天,通过了几个决议。
第一个就是对马计划。根据王兆星带回来的消息,郑芝龙决定派出十六艘战舰和一万名士兵参与进攻对马岛和日本的行动,这十六艘战舰中包括榆林湾刚刚交付给郑芝龙的两艘500吨级的战舰。榆林湾也将组建由珍珠号、广东号、福建号为首的十四艘战舰的联合舰队开赴登州。鉴于现在新一军的一师二师还没有解散,军委会决定派出第一师驻扎登州,如果有可能,第一师将会是攻占南浦的主力部队。
蒋北铭向军委会汇报了北京方面的消息,并且预估了朝廷对这次对马行动的反应。目前的登莱巡抚杨文岳还算是比较好说话,王兆星私下里给了杨文岳三山岛金矿10%的股份,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榆林湾在登州的自由活动权大大的加强了。
根据蒋北铭和王兆星的估计,将所有的战舰和陆军集结在登州,把登州作为对马行动的基地应该是可以的,这次的主动出击也算是替杨文岳挣点功绩,他不会不答应的。
第二个决议就是关于越南的。军委会决定在越南先采用守势,以何超勇的第三师作为班底,李福强加大征兵力度,同时林兆龙带领第二师留在榆林湾也抓紧时间征兵。希望在年底的时候,把两个师扩编为两个军,并且派驻越南,为统一越南做好准备。
第三个决议是关于菲律宾的。许朗代表总参向军委会提了一个建议,不管今年对马岛的战斗进行的如何,年底的时候要把珍珠号或者广东号、福建号撤回来,组建一支由四艘或者六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明年初开往菲律宾。
因为目前穿越者都不知道在原先的历史上,明年要发生的针对华人的大屠杀是几月份的事,连陆天翔也记不清楚了。况且现在的历史已经改变的太多了,很难说这个时空的情况会有什么变化,所以赶早不敢晚。
总参的意思是,这支派往菲律宾的舰队将会打着友好访问的旗号。自从邦加岛海战之后,榆林湾和西洋人之间又一次达成了暂时的妥协。榆林湾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越南,能不和西洋人发生冲突就不要冲突,只要能保证不发生大屠杀就行,所以这支舰队的目的就是为了敲山震虎。
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郑江将这几个决议向夏天阳做了备案,各个部门按照各自的分工开始忙活起来。
蒋北铭和李福强要各自回去了,走之前张国栋又单独找两个人长谈了一次,嘱咐了一些事情,尤其是叮嘱蒋北铭要密切注意崇祯和李自成的动静,因为张国栋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最近这些日子总觉得和明朝翻脸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一切又都归于了平静,许朗依旧每天去总参上班,为对马行动在做着准备。程依依也重新回到了银行担任了行长,第一件事就是核算巡捕房扩编后的资金问题。
这天许朗下班回家之后看见程依依正自己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发呆。
“依依,怎么了,是不是工作太累了。”许朗关心的问道。
“不是累,而是有点麻烦。”程依依说道,“柳冠南巡捕房扩编的规划可能要修改,财政吃紧。”




大明日月 第五百六十七章 丰臣完子
“我早知道会有问题。”许朗把公文包放在了桌子上,“冠南太心急了,一下子要扩编到1500人,还不要辅警。他们一个普通巡捕的工资都快赶上我们一个上尉、少校的工资了,财政指定是负担不起的。”
程依依没理许朗,自己继续想着心事。
许朗又问道:“咱们家的那些人参鹿茸还剩多少,用不用再去买点。”
“这个你放心就行。”程依依答道,“芷若已经和商铺说好了,半个月送一次货,直接给咱们送家里来,不用咱们亲自去。”
许朗站起身说道:“我今天有点累了,先去睡一会,吃饭的时候再叫我。”
程依依仰头问道:“你哪天不累,今天又是什么事把你这个总参谋长给累着了。”
许朗笑道:“还能有什么事,还不是为了对马岛的事。”
许朗刚要走,程依依伸手拉住了他:“这次去对马岛你还去吗?”
“这个我也不知道。”许朗是真不知道,因为对马行动的人选问题军委会还没有最后决定。
“那你自己想不想去?”程依依继续问道。
“我尽量不去吧,这次让天冰去,我在家里陪着你们和孩子。”
程依依低头在许朗的手上轻轻的吻了一下:“有你这句话就行了。”
许朗回到了卧室躺下,翻来覆去的却总也睡不着。联合舰队去登州的事情总参已经拿出了一个最终决议,决议没什么问题,可许朗总想着是不是还能采取点别的办法从侧面来打击一下满清和涛敏。
王华已经把陈雨寒的事情向总参通了气,许朗觉得让陈雨寒在满清的后方捣捣乱倒不是不行,只是恐怕会帮不了什么大忙,毕竟陈雨寒的势力现在还太小了,他自己究竟能不能生存下来还是一个问题。
许朗目前考虑的是能不能把横路敬二派回到日本一趟,通过横路敬二或者新佑左卫门来疏通一下日本的关系,最起码能让日本不会那么轻易的靠上涛敏。
日本今年就会平定岛原之乱,而在明年,也就是1639年,日本将会发布第五次锁国令。这次的内容主要是禁止葡萄牙船只来日本,只准许中国和荷兰的商船至长崎贸易。至此,日本的锁国体制最后完成。日本维持锁国政策达200多年之久,一直到1853年在美国炮舰政策的压力下才重新开放。日本在“锁国”期间同中国、荷兰和朝鲜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中朝是东方国家,又是近邻,日本从贸易往来中获得丝绸、毛织品、书籍、高级消费品和武器。这种贸易完全由幕府垄断,在经济上可以加强对地方封建领主的控制。荷兰是西欧国家,主要信奉新教,向幕府保证不传教,荷兰船带来的商品有丝织品、棉织品、药品、钟表、砂糖、欧洲工艺品等。日本出口商品主要是鱼翅等海产品。
许朗想抓住这个机会来扩大榆林湾、郑芝龙同日本的贸易额,最好能垄断同日本的贸易。因为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西洋人已经被驱逐出了台湾,荷兰人在日本的势力也大打折扣,榆林湾和郑芝龙正好可以去填补这个空缺。如果真的能和日本做起全面的贸易,那么涛敏应该不会把日本拉过去。
再有一个问题许朗想的和张国栋差不多,榆林湾究竟会不会和崇祯翻脸。目前榆林湾内的大部分穿越者越来越感觉到想用和平的方法来改造大明朝实在是太困难了,先不用说大陆方面,就是在整个的海南岛要想实行一套哪怕是近代的体制都是极其费劲的。将来究竟能用什么办法来说服或者胁迫崇祯接受君主立宪的虚君体制所有人的心里是没底的。如果采用强迫的方法,那么崇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一定会和榆林湾翻脸的,到那时候,榆林湾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能不能抗住来自明朝、满清,甚至是西洋人的联合打击呢。
许朗越想越烦,各种各样的想法在脑子里走了好几遍也没能最终拿出一个主意。
程依依的声音在卧室的外面响起:“许朗,你睡醒了没有,要是睡醒了就出来吃饭,陆老和何阿姨都回来了。”
许朗从床上起身,一面揉着眼睛一面来到了客厅:“压根就没睡着,先吃饭吧,等吃完饭再好好睡。”
“许朗。”何云看着许朗有些心疼的说道,“你最近是不是太累了,总参的事很多吧,别太疲惫了。”
“我知道,何阿姨。”许朗搓了搓脸,从傍边拿起了一壶酒给陆天翔和何云倒上,“联合舰队八月底就要出发了,总参现在的事是挺多的,我会注意的。”
陆天翔也心疼的看了许朗一眼:“我也不多说什么了,你现在四个孩子,依依和芷若操持这个家也不容易,你自己多注意。”
“我明白,陆老。”许朗的心里还想着日本的事情,开口问道,“陆老,丰臣家战败以后,现在的他们家还有没有什么亲属还在东瀛?”
陆天翔明白许朗这么问的意思,想了一想说道:“我现在的岁数也大了,有些事情记得不是太清楚。但是我记得丰臣秀吉应该有一个孙女现在还在东瀛,叫丰臣完子,今年大概是四十六七岁吧。”
“是吗,陆老。”许朗来了兴趣,“陆老,和我仔细说说这个丰臣完子。”
“先吃饭吧。”程依依不满的瞪了许朗一眼,“能不能吃完饭再说这些事。”
“吃饭,吃饭。”许朗不好意思的连连道歉。
吃过了晚饭,陆天翔和许朗端了一壶茶单独坐在了院子里。
“关于这个丰臣完子我也就记了一个大概。”陆天翔端起茶杯说道,“丰臣完子的奶奶是丰臣秀吉的亲姐姐,因为丰臣秀吉久未得子,其姐所生的长子丰臣秀次和次子秀胜都成为了秀吉的养子,丰臣秀胜就是丰臣完子的生父。秀胜后来病死于朝鲜,完子的生母在丰臣秀吉的安排下嫁给了德川家康的嗣子德川秀忠,完子则由岐姨妈收养。后来丰臣完子12岁的时候嫁给五摄家之一的九条家的新当主九条忠荣为妻。1615年,大阪丰臣家灭亡,德川幕府取得全国统治权。完子的生母浅井江成为幕府的御台所并是生有嗣子德川家光。借由这个关系,完子在丰臣家灭亡后成为名义上的继父德川秀忠的名义上的养女。身为公家之首的丈夫忠荣也因妻子的关系,在德川时代成为公家和武家之间举足轻重的中间人。”




大明日月 第五百六十八章 盖房的新问题
许朗听完陆天翔的讲述挠了挠头:“陆老,挺复杂啊。”
陆天翔笑道:“其实不复杂,丰臣完子现在还在日本,而且还有一定的地位,你可以利用一下新佑左卫门的关系。”
许朗也笑道:“还是陆老了解我。”
许朗第二天去了总参便找到了冷天冰,把从陆天翔那里打听到的关于丰臣完子的消息详详细细的和冷天冰说了一遍。
冷天冰听完思考了很长时间:“许朗,你想怎么利用这层关系,是不是要把新佑左卫门派回日本?”
许朗站起身说道:“现在咱们没有军队和精力去征服日本,还要全力以赴应付涛敏和越南。而且贸然把新佑左卫门弄回日本,我担心他的真实身份一旦暴露,恐怕会有不好的影响。我是这么想的,能不能先让横路敬二带着几个日本人和总务二处的人就打着贸易的旗号先回日本去看看,找机会接触一下这个丰臣完子,略微透露一下新佑左卫门的事情,看看日本那边的反应再说。我想通过贸易来打通日本的关系还是比较靠谱的。”
“你这个想法倒也不错,我先去和横路敬二谈谈,先听听他的意见,咱们拿出一个决议报军委会。”冷天冰说完又想起了另一件事,“王华和你说没说,陈雨寒那边的事他们总务二处是怎么处理的。”
“说了。”许朗答道,“这件事让北京的葛涛全权负责,从登州出海,到黑龙江的奴儿干城那里去找陈雨寒,去的基本都是蓝凤凰的人。现在北京方面的人和蓝凤凰的人应该已经到了登州了。”
“那蓝凤凰去了没有?”冷天冰笑问道。
许朗看着冷天冰笑道:“怎么,你还希望她也去啊。她要是去了秦松旺就得去。他们俩一个也没去,还都在榆林湾呢。”
总务二处在北京的梁二和宁严到了登州,加上蓝凤凰手下的八个人,满洲计划的行动小组一共是十个人。登州的王兆星已经备好了一条30炮艇和100多条燧发枪,随时可以开赴奴儿干城。
梁二和宁严其实压根就不想去什么奴儿干城,那地方冰天雪地,在哪两个人都不知道。蒋北铭按照后世的地图给他们画了一幅详细的路线图,并且把现在黑龙江一带的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讲解,至于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蒋北铭自己也不知道,一切都要去了再说。
梁二和宁严虽然满心的不情愿,但是还得执行命令。八月初,行动小组坐上了30炮艇从登州出发去了黑龙江的入海口奴儿干城。
栾旭和狄冲这一阵子算是忙晕了头,两个人通过巡捕房做了一个大概的统计,目前几个贫民窟的人口大约有六七万之多。要想把这些人都安置下来,光是盖房的工程量就是巨大的。
栾旭又一次来到了狄冲的办公室:“老狄,你们送过去的规划图我们已经看了,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劳动力你怎么解决,那些流民能利用起多少人?”
狄冲一脸的苦笑:“栾局长,别抱太大希望。我这几天也让人去讲了讲咱们的政策,但是愿意来干活的人还是不多,到目前为止有意向的还不到七千。”
“这才百分之十,怎么会这么少。”栾旭问道,“难道这些人宁愿住在贫民窟也不愿意为自己盖房子吗?”
“还真是这样。”狄冲解释道,“这些流民都是从北面大陆过来的,他们一直生活在农村,房子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大。再说了,到目前咱们榆林湾还在养着他们,干不干活都一样的有饭吃,所以没人想来盖房子。”
“这样可不行啊。”栾旭也有点着急上火,“给他们自己盖房子都不愿意,咱们又没那么多银子去付工钱。老狄,难道就没别的办法来调动一下他们的积极性吗?”
“办法倒不是没有。”狄冲笑道,“可是这个办法不是我能决定的,也不是你们规划局能决定的,恐怕还要提交穿越大会。”
“到底什么办法,你先说说。”栾旭有点急。
“其实也很简单,分地。”狄冲答道,“这些人的固有思维很强烈,有房不如有地。如果咱们能把他们的工钱转换成土地,那我觉得他们应该有兴趣。”
“这个方法不是太保险。”栾旭在心里算了算,“他们一共六七万人,就算一人十亩地,也要六十七万亩,咱们榆林湾哪有那么多的地分给他们。要是分邻县或者海南岛的土地,那就等于又把他们给打散了安置到别出去。可那样咱们还盖房子干嘛,咱们的目的就是想让他们留在榆林湾。”
1...231232233234235...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