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秦国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故筝
如今的秦王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年少,还要受掣肘的秦王了。
“横竖都是你们说得有理。外界言徐庶长乃是神仙,且不说他究竟是不是神仙,这般有厉害本事,又有功于秦国的人,你们三言两语便想抹煞,是何居心?”
众臣呆了呆。那几个挑事儿的人,还真没想到这么深去。
什么居心啊!他们根本没居心啊!就是纯粹害怕徐福而已,所以这才忍不住在朝堂上说话了。
能不害怕吗?什么异象全都出自他的身上,而且这样的一个人,不管是面对什么样的危险,都能平安归来,简直令人称奇。这也就罢了,偏偏他擅长卜筮,他能卜出你病没病,卜出你生不生得出孩子,恐怕到了后头,他连你什么死都能卜出来。
这样的一个人,多可怕啊……
但他们还真没什么陷害忠臣良将的心思啊!在秦王的跟前,他们哪有那个胆子啊?
于是他们忙将头低下去了,半晌不敢说出一句话来。
徐福这时才慢悠悠地出声,“哪有什么异象,不过是外面胡乱传的话,诸位竟是也信了?”
发觉到自己的智商被嘲讽了,方才那几个出言的人,顿时脸色臊红,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诸位莫非是害怕我?”徐福走出了自己的位置范围,朝着那几个大臣走了过去,见徐福前来,他们忍不住身子颤抖。
“别怕。”徐福淡淡地说,“上次给你的方子,回去用了吗?”
“……用、用了。”那个被他点到名字的大臣抖得有点厉害,连开口说话都结巴了起来。
“恭喜,想来要不了多久,你家中就能有喜讯了。”哦,这还是多年前,曾经被徐福调侃过,不会有子嗣的那人。
大臣面色紫红一片,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哭,周围还这么多人盯着,那大臣硬生生地从脸上憋出了个怪异的笑脸,看上去好不狼狈。
嬴政身后的内侍已经上前将那桌案收拾好了,嬴政的目光紧紧盯着徐福,见徐福姿态悠然,嬴政的面色这才好看了起来。
没人能威胁到他的徐福。
这一点令嬴政心中自豪不已。
在这么一番插科打诨之下,也没人敢让徐福演示如何操控异象了,人家就算操控不了,王上也都不介意啊。
他们忍不住在心底叹气。
男色惑人啊!
在王上心中,那徐福哪怕真的是个怪物,王上肯定都觉得,哎呀这是个好怪物!
就在小朝快散去时,嬴政才开口道:“诸位不必忧心,来日诸位便知,那异象究竟是如何一回事。”
难道中间还有什么玄机?众人惊讶不已,但见嬴政已然带着徐福离去,他们也只能不甘不愿地压下心中的疑问,但毫不例外的,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一股期待。那背后究竟是什么呢?
今日朝堂上这一场胡闹,虽然来得突然,但也被解决得迅疾,只是不知为何还是流传了出去,甚至是在六国之间流传,皆说那徐福手段太过可怕,令人生怵,就连秦王也对他多有忌惮和提防,二人甚至在朝堂上大吵一架,就连秦国官员也对徐福多有不满。
这样的消息传出去之后,虽然六国中人也有对徐福满怀忌惮的,但更多的是觉得,多好的机会啊,将徐福拉到自己的国家来,那不是天大的好机会吗?就连魏国、赵国也多有意动。
赵王一想到徐福竟然能将熊义都给弄死,说明徐福的本事比熊义更高。赵王好歹也知道,他自己如今无法用李牧、司马尚了,就连信陵君也不能倚靠了,那若是有个徐福在身边……赵王不由得对未来畅想了起来。
魏王如今都还记得,当初徐福到魏国出使时,那勾得他心神荡漾的模样。如今他身边已经没了龙阳君,若是能填上一个徐福那也是好的。龙阳君性子桀骜高冷,而那徐福长得瘦弱许多,性格应当不似龙阳君那样,他或许是个好掌控的。魏王想到这里,便忍不住面带淫笑,仿佛已经见到徐福在自己身边了。
他们二人却都不曾想过,如今人还在咸阳,哪里轮得到他们去意淫?
嬴政还有事要与李斯说,徐福便没跟去了,他独自一人走在外面,没走上几步,他竟是看见了一张极为熟悉的面孔。
徐福心中隐隐对桑中的爱慕有所觉,但桑中实在是个太会拿捏分寸的人了,徐福担心误会了人家,因而也一直未与桑中说什么。但眼前的这个人,他表达爱意的方式可就直接也热辣多了,让人难以将他与之前的形象串联起来。
面前的少年已然长成了青年的模样,他的身量拔高,面孔不如过去那样唇红齿白,柔弱非常了,不仅如此,他的眉间多了点英气,哪里还会让人想到,从前他就是个赶车的小内侍。
眼前的人,正是赵成。
赵成在见到徐福之后,眉间的英气瞬间便散去,看上去像是又回到了过去在徐福跟前的模样。
他朝着徐福拜了拜,面容苦涩,“庶长。”他的嘴角还噙着一丝笑容,眼底的眸光闪动,明明白白地透出他心中的痴恋。
徐福没和他对视,他只扫了赵成一眼,便要越过他。
赵成张了张嘴,似乎有话要说,但最后还是住了嘴。
待走得远了,徐福才低声问起身旁的内侍,“如今赵成在宫中做什么?”
内侍摇头道:“如今赵成并不算在宫中供职了。”
徐福有些惊讶,“不在宫中了?”
内侍点头,“王上说赵成救了庶长,也算是有功,因而便将他分到了太仆寺去。”
“太仆寺……是做什么的?”徐福对这些并不了解,因而忍不住发问。
“太仆乃是掌舆马及马政的。”
徐福骤然想起来,赵高便是在此处做了个中车府令。赵成如今过去了,那应当是正好分在赵高那处去,倒也正合适了,有赵高照拂,他的未来应当是不错的。这般,算是勉强全了当初的相救之恩。但徐福总觉得还不算够。他不是喜欢欠人恩情的人,当初赵成救了他是事实。
内侍似乎瞧出了徐福心中所想,不由得低声道:“王上已经命人盯着他了,会时时施以援手,不会令他吃半分亏的。”
徐福点头,心道日后他若是做得好了,嬴政自然也不会吝啬升他的官。
只希望赵成不会再愚蠢到来说那些话了。
以赵成的聪明,再以他兄长赵高的本事,他的未来大可以过得非常好。
徐福回到寝宫中,随后便将此时甩到脑后去了。
当日,韩国使臣抵达了咸阳。
原来赵军战败的事,再度触动了韩王那颗敏感的心,他下定决心,要用韩国的领土来以示自己的臣服之心。这次韩国使臣前来,便是带来韩王文中写明了献上何地与秦国。
徐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证这一日。
他将会亲眼看到,秦王政如何在他的统一大业上迈出宝贵的一步。
韩王的割地臣服,便是第一步!
只是韩国使臣刚到咸阳,嬴政并没有要马上接见他们的意思,徐福只得再跟着等上一晚,方能见到韩国使臣。他知道嬴政为何要如此做。现在是韩王求着送上领土,而并非嬴政强势去要的。既然是韩国求着送上来,嬴政又怎么表现出迫不及待的心情呢?当然是要将秦国的姿态摆得更高了。他要告诉其他几国,秦国已经不是昔日的秦国了,如今的秦国是他们也不敢与之争的霸主!
韩国自请臣服,徐福就难免想到了韩非,那个为了国家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自己性命的执拗男子。徐福并不知他如今在姚贾府上如何了,但他很想知道,韩非若是知晓,他愿意放弃一切去坚守的东西,却被韩王这样送到秦王跟前,韩非是否会气得吐血,大骂韩王没有半分风骨。
徐福抛下了扶苏和胡亥,叫了内侍驾车,送自己出宫。
马车行了没多久,便和人撞上了。
徐福想起许久以前,昌平君还在时,他与嬴政坐在马车内,与对方撞上,当时昌平君丝毫不愿与他们让条路出来。那时昌平君还春风得意呢,谁知道后来……可见不少小说中写的桥段都是不错的,无论如何,都不要在街上乱跑啊。马车一撞,说不定就得罪什么人了。孰不见多少炮灰就是因此而死的。
徐福一边想着一边掀起了车帘。
那马车的主人也掀起了车帘,露出一张徐福也并不陌生的脸来。
这倒是有缘了!他刚还在想昌平君呢,这马车里就出现了个昌文君。
昌文君原本还一脸不耐,但是等见着他之后,脸上的表情登时就变了,“……原、原来是庶长。”
徐福也有段时间未见过昌文君了,突然一见昌文君,他发现对方的气色并不大好,远远不如过去意气风发了。其实昌文君会如此,还真得怪徐福和嬴政。昌文君如今见徐福气色极好,瞧上去就是正春风得意的模样,昌文君的心就如同被放在烈火上烤一样,实在难受得要命。
原本他也应该是如此的!但就是徐福和嬴政,害死了昌平君,他不得不跑到前面来,一切靠自己,再也不能如同过去那样,将昌平君推出来,自己安心享受就好。他也觉得华阳太后是老糊涂了,明明她手中还把持着权利,为什么不抓紧最后的机会,将嬴政的气焰压下去?将徐福这个以色惑君的东西逐走?她竟然劝自己忍!劝自己夹着尾巴做人!
自己可是昌文君!是楚国王室后裔!
徐福见昌文君蹲在马车上,表情呆滞,也不知是想什么想得出了神,顿时无语至极,只得出声提醒对方,“昌文君请。”
昌文君心中正不是滋味呢,见徐福开口,猛然惊醒过来,不管不顾地脱口而出一句酸话,“庶长请才是,庶长今日就该用四匹马的车驾,怎么偏偏用了这一匹马的,倒是教我认不出来,白白冲撞了庶长。”
徐福凉凉地瞥了他一眼。
他哪能听不出昌文君语气中的尖酸。
“不管这是几匹马拉的车,昌文君日后走在街上都要慎重些才是。”徐福放下车帘,“走。”
他让车夫就这样绕着昌文君走了,没再给那昌文君半点面子。
徐福本就没必要给他留面子,昌平君自己都未曾惧过,昌文君又算得了什么,从上次面见华阳太后的态度就可见,华阳太后并不是支持昌文君的。昌文君一个外国王室后代,何必在秦国来耍威风?从前他与昌平君是有些本事,但那也是从前了,那是在秦庄襄王的时候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还想压在嬴政的头上,那就实在太蠢了。昌文君难道没发现,他自己已经渐渐退出军政的圈子了吗?
朝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终有一日,他手上什么权势都剩不下了,顶多顶着一个昌文君的头衔,图个好看罢了。
昌文君胸中憋气,恨恨地看着徐福的背影,一甩袖子,“进宫。”
徐福的马车走出没多久,便被人叫停了。叫停的人极为有礼貌,因而徐福倒也给面子地掀开了车帘。
“原是客卿。”徐福的口吻温和。





大秦国师 大秦国师_分节阅读_293
站在车旁的李斯笑道:“能否有此荣幸,与庶长同坐一车?”
“自然,请。”徐福让出了位置。暂时来说,他对李斯还是颇有好感的。毕竟李斯作为臣子,聪慧懂分寸,能为君王解忧,毫不吝啬地献出自己的才华;作为老师,他也是个优秀的引导者,扶苏跟着他的确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而作为君子之交的好友,他能令人如沐春风,他极会为人考虑,加上说话的技巧是常人少有的,因而与他交往实在是一件快事。
这样的李斯,怎能让徐福生出恶感呢?
“庶长可是往姚贾府上去?”李斯出声问。
徐福点头,“正是。难道客卿也……”
“不错。”李斯笑道,“师兄在府上,我怎能不去拜访呢?”
徐福心中一跳,实在惊讶得很。他会发现韩非都是个意外,李斯又是怎么知道韩非还活在姚贾府上的?
李斯看出了徐福的疑惑,笑道:“此事乃是王上告知李斯的。”
原来如此……
看来嬴政是想将韩非的性命,再度交到李斯手中。如今韩非和李斯比起来,自然是李斯的重量更甚。
李斯略过了这个话题不提,转而和徐福说起了另外的事,徐福和他交谈起来颇觉享受,倒也不拘束,态度都不自觉地温和了不少,没多久他们就到了姚贾府外。
赵军战败,熊义身死,李牧遭猜忌,赵王病重,邯郸被把持在倡后手中,赵国之中内乱不堪。姚贾自然也没了留下去的必要了,当即就收拾包袱回到咸阳来了。
徐福到了府外,姚贾自然是亲自出来迎接,只是见到李斯的时候,姚贾面上闪过了惊讶之色。他和李斯并不对付。
实在是因为姚贾和李斯的身上有一点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极为能忍,又心怀抱负和大才的人。李斯比姚贾更为厉害,李斯本事强,才华高,又能塑出君子之风,如今他在秦国之中已经是颇受追捧了。而姚贾就截然与之相反了,姚贾哪怕是到了秦国,名声也是极差的,不少人都在暗地里对他不屑,说他是小人,也曾有不少人在嬴政跟前中伤过他。姚贾是个实实在在的真小人。
他与李斯有相似之处,因而这二人都能感觉到彼此身上的气息,于是对彼此分外的忌惮。
当初说姚贾不是个好东西,李斯自然也有推动之意的。
许多人都爱说李斯嫉妒韩非,所以弄死了韩非。虽然徐福觉得这应当不是李斯的心思,但李斯和姚贾之间的相互排斥,那是绝对存在的。
徐福插话道:“韩子可好?”
姚贾闻言,往李斯看了一眼,见李斯面色淡定,姚贾便知,韩非还活着的消息,也就只能瞒一瞒外面的人了。
第184章
韩国献地的事并非什么秘密,韩非呆在姚贾府中,自然也听闻了。本是因着满腔不服气的心思活了下来,但等到这一刻,韩非却觉得自己不如死了好。正如徐福想的那样,当他拼命坚守的东西,亲手被韩王所打破,韩非那颗绷紧的心,登时就撑不住了。
徐福等人进门来的时候,便正好看见韩非一脸心灰意冷的表情,坐在亭中,眸光清冷地望着前方。
只消一眼,徐福就能看出来,韩非并没有他脸上表现出的那样心灰意冷,恨不得再度身死。韩王献地,韩非虽然失望恼怒,但更多的也许是解脱。他为自己的国家已经献上了太多,现在他的生命中还有更值得期待的东西。他那满腔抱负,该如何施展?他曾经交出去的东西,他还未曾看到它们在秦王的手中一一实现呢……
人一旦有了一点的期待,就不会舍得轻易去死了。
徐福能看出来,姚贾却看不出来,他进门一见韩非要死不活的模样,就忍不住皱了皱眉,甚至觉得自己当初留下韩非,实在是个错误的决定。本是不想便宜了韩非,但是现在却越来越像是给自己找了麻烦。
韩非往这边扫了一眼,在目光触及到李斯的时候,韩非整个人都僵住了。让他以这样的面貌出现在李斯的跟前,对于韩非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打击,韩非面色泛青,转头欲走。
徐福出声叫住了他,“韩子。”语气倒是与从前一样恭敬。
徐福知道韩非这一刻或许内心万分煎熬,但是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韩非得罪了秦王,被韩王丢弃,又与李斯、姚贾皆有仇怨,他的性命都被放过了,总该拿些面子来抵债吧。虽然徐福觉得,对于韩非来说,他的面子更为重要。
韩非原本是极为欣赏徐福的,他认为徐福与自己像(大雾),后来他更惊奇于徐福算人性命的本事。但是这个人是跟在秦王身边忠实的臣子……韩非见了徐福也变得极为局促起来。从前徐福是想要救他的,但是后来不愿意救他了,韩非自己也清楚是哪里得罪了徐福。
“韩子可听说韩王称臣献地了?”徐福口气淡然,半点嘲笑的味道都不含。
韩非面色更为难看,艰难道:“……听闻了。”
“我别无他意,听闻韩子在姚贾府上,这便过来瞧一瞧韩子身体如何。”徐福顿了顿,低声道,“韩子可愿将手与一瞧?”
韩非立即就想到了徐福断人掌纹的本事,他顶着李斯和姚贾的目光,压下心中的羞耻感,伸手摊开了手掌。
徐福扫了一眼,只觉得命运奇妙,掌纹这东西也实在奇妙。
最初韩非乃是必死之相,连徐福都以为李斯会弄死他了,但谁也没想到中途杀出了个姚贾,姚贾和李斯对韩非的共同憎恶,几乎将韩非推到深渊去。但谁能想到姚贾会留下他的性命呢?徐福差不多也能猜到姚贾的心思。李斯是只要韩非死了他就一切不管了。而姚贾是个实实在在会记仇的真小人啊!当初韩非那样在嬴政跟前中伤他,姚贾也是从九死一生中活下来的,他怎么会愿意让韩非轻松赴死呢?所以韩非活下来了。
而韩非掌纹上的命运线也有了巨大的转折,他的生命线上覆着一截短短的刀疤,正好在无形中将他的生命线延长了,然后蔓延向中指的方向。
……他改命成功了。
徐福没再看了,他连碰都没碰一下韩非的手掌,只淡淡说了两个字,“恭喜。”恭喜,你的命稳定下来了,嬴政不会弄死你了,韩国也不会让你去送死了。当然,徐福觉得韩非自己也不会想再死了。死过一次的人,都不会愿意再死一次的。
李斯也跟着淡笑道:“恭喜。”
李斯当然也知道韩非不会再死了,他的怨愤已发,自然不会再揪着韩非不放。这是李斯性格使然。
姚贾在一旁笑眯眯的不说话。他也听说过徐福曾给韩非批命的传闻,现在见徐福说恭喜,他就知道他还能将韩非在府上圈上一段时日了。这段时日,究竟是几年,谁知道呢?反正先平了怒气才好。
接下来几人围坐,徐福简单提了提韩非的那些著述,都被用到了什么地方,徐福越是说得简略,韩非心中就忍不住越发激动。韩非没想到,自己所写下来的东西,真的在秦王的手中得到了慢慢实现。从他选择将那些东西留给秦王开始,其实他就已经从心底向秦王臣服了吧……既然如今他还活着……既然还活着……韩非就难以按捺住心底想要去亲眼见证的渴求。
人这一辈子还剩下什么呢?对于他来说,不就剩下施展抱负了吗?他在韩国郁郁不得志,在秦国却得到了赏识。这就是为何越来越多厉害的人物投奔秦国的原因吗?
徐福见火候差不多了,也就不再与韩非废话了。
他过来这一趟,当然不是为了单单看韩非如何窘迫的,他和李斯的立场不一样,徐福一心是为嬴政,既然韩非没死,当然要让韩非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而李斯过来,怕就是为了看清楚,韩非是否还会与他争夺秦王跟前那有限的位置。
嬴政手下的能人也不算少了,但实际上真正能极得他信任的,也不过李斯、赵高、蒙家兄弟等人。若非尉缭是徐福的师兄,他未必能得到嬴政多少的信任。
从韩非到秦以后,嬴政便表现出了对他的极度欣赏,就连他的抗拒和执拗都没让嬴政舍得立即杀了他,也难怪李斯心中会有隐忧了。昔日他与韩非同在一老师们下,后来他被逐出门,韩非却成为了门内最为优秀的弟子,继承了墨子所有的学识。好不容易爬到今天的李斯,怎么会不忌惮呢?
想到这里,徐福自己心里都还有点不大痛快。
嬴政之前对待韩非的确太过宽厚了,就连李斯都有危机感了。
徐福站起身,“既见韩子无恙,我便离去了。”
韩非一直未曾开口,但实际上他是有话想与徐福说的,但他天生口舌不灵,他站起身来,张了张嘴,只能看着徐福快步走了出去。李斯似笑非笑地扫了一眼韩非和姚贾,也跟着离去了。这两人可都算是李斯路上的绊脚石,李斯吃饱了撑的还在这里陪他们啊。
第二日姚贾到宫中拜见,还带上了一人。
宫人们瞧不见那人的面貌,只觉那人身形熟悉,只得暗暗好奇起这人的身份。
被姚贾带到宫中来的自然是韩非。
韩非面无血色,眼球上还覆着血丝,明显能看出他为了心中的决定而辗转反侧了多久。
徐福就坐在嬴政的身旁,他将韩非从头打量到了脚,顿觉惊奇。韩非并未休息好,而且这段时日他应该过的不是什么好生活,他的面颊明显削瘦了些,眼下的阴影更是让他看起来颓废极了。但是徐福却发现他的气不一样。看向要望气。此时韩非的气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
有一股力量从他的体内无形地迸发了出来,这股力量充满了渴望,带着新生的光芒。
韩非已经彻彻底底从这场死亡中脱离出来,他从里到外都得到了改变。
一般人看见他的时候,只会觉得如今他的眼亮得惊人,让人不敢直视。他们又怎么会看到韩非的内里,也发生了变化呢?虽然徐福不知道是哪个点触动到了他,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好事。
嬴政冷漠地扫了一眼地上的韩非,他并没有开口说话。
韩非早已经过了能够令他万分欣赏的时候了。
韩非见嬴政久久不开口,这才感觉到了些微的焦急,“……王、王上。”不再是冷冰冰的秦王,而是改口称了“王上”。
徐福顺手塞了块绢布到嬴政的面前,嬴政没空搭理韩非,低头去看绢布。
韩非只得咬了咬牙,浑身紧绷,他就这样跪了许久,终于,他放松了浑身紧绷的肌肉,然后朝着嬴政的方向拜了拜,低声道:“……从此、世、世上,无、无韩非。”他的语气再没有刻意的抵触和冰冷,他的语气轻松、淡然,曾经话里带的刺,这个时候全都没有了。他给了徐福一点如释重负的感觉。他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1...163164165166167...2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