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灵眼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可乐步步
结果这事儿刚和自家大儿媳妇说好,大儿媳妇就传来了好消息,八个月后生下了小孙子徐迈。过继这事儿也就没成,可是徐栋梁对徐迩依旧是非常喜爱,简直比亲孙子还亲。
徐栋梁坐在炕头上,抽着用了十几年的大烟袋,沉默了很久,看着坐在一旁的徐迩,心里为这样一个好孩子错过高考,感到可惜。
“小二啊,你可想好了,家里虽然不富裕,可是供你上学的钱还是有的,紧吧紧吧,你爹还是供得起你上学的费用。”
“不了,二爷,我也快二十了,不能再花家里钱了,弟弟妹妹也大了,我这学习也不是很好,再考一年也不一定能考上。”徐迩向来是沉闷的性子,很少说太长的话,“我就想去打工。”
徐栋梁叹了一口气,“行吧,我和你爸说说,让你去你叔那里,你叔在城里呆了这么多年,说不得认识些什么手艺人,若是能安排你去学门手艺也好。”
“嗯,我听二爷的。”
徐迩也觉得该学门手艺,自己倒是会雕木头,听同学说,现在在城里,像自己这样会手艺的,都能挣到钱,正所谓技多不压身,多学门手艺将来也多一个挣钱的门路。
更何况,上大学不也就是学门手艺吗?只不过自己的这个手艺,没有人家的精贵罢了。
“到了外面不比家里,你可得长点心眼,别人家说什么你都信,到时候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在那帮人数钱。”这孩子哪都好,老实、孝顺、踏实、仁义,就是有点缺心眼,让人担心。
“嗯,我谁的都不听,就听三叔的。”在徐迩的心里,家里最厉害的是二爷,什么事都能说个一二三四出来,最有出息的就是大伯,听说是什么军区的参谋长,徐迩没太记住,不过这不妨碍徐迩对徐延铭的崇拜。
而最聪明的,绝对是自家三叔,不仅娶到了上过大专的三婶,还在魔都那样的大地方,有自己的房子和铺子,绝对是农村娃奋斗的终极目标。
“明天回家后,你和你爹说一下,让他过来找我。”徐栋梁当了二十年的村长,四里八乡有什么事儿他都知道,“我有事儿和他说。”
徐延斌坐在凳子上,喝了一口凉茶,沉默的思考着。
刘云花嫁给徐延斌快二十年了,自然知道徐延斌这个样子,说明他对自己的建议有认真思考,会想,就说明这事儿有谱。
“人家是大城市的大老板,想来就是看上咱们这风水好,才想着买咱家的房子。要我说这房子当年就是公公买的旧房子,现如今都几十年了,房顶漏水不说,几个窗户都有点漏风了,过冬一年比一年难了。咱家妮妮可是能念大学的好苗子,再者那陈老师说了,咱家妮妮有天赋,要是学钢琴,以后也能当个音乐家。徐延斌我可告诉你,这可是你们老徐家祖坟冒青烟的大好事儿,你可不能耽误我闺女。况且现在什么年代了,咱家小虎要娶媳妇,没有个三五千的彩礼钱,谁家姑娘会和你相看。”说到这里,刘云花犹豫了一下,“再有小二,书读不好,身体又有毛病,不多存点钱,根本娶不上媳妇。”
“你也知道这房子老了,根本住不了人,那老板又不是傻子,为什么花这么多钱买?”徐延斌可不信天上突然掉下来这样的好事儿。
“这倒也是。”徐延斌这么一说,刘云花也觉得没底,毕竟这房子自己在住着,实在是不怎么样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怎么住怎么不舒服。
“你二哥是怎么认识人家的,人家又是怎么看上咱家房子的,你仔细和我说说。”徐延斌拿不定主意,这么一大笔钱,若是真的只要卖了房子就能得到,徐延斌是非常乐意的。就怕这事儿忙了一场,钱没得到,反而是遇上骗子。
刘云花一听,连忙将来龙去脉又说了一遍,徐延斌在一旁仔细的听着,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两个人就这样一直讨论到半夜,直到第二天都顶着一副黑眼圈出了房门。
昨天徐迩没回家,直接在徐栋梁那里住的,这几年徐迩经常住在徐栋梁家里,徐延斌两口子都习惯了。因此徐迩在吃完早饭后回到家叫徐延斌,徐延斌正好想要去找徐栋梁拿个主意,于是饭都没吃就和徐迩走了。
徐延斌到了徐栋梁家,就看到自家二婶,拿着一碗菜粥和一个白馍正等着他。
“你们家云花有月子病,早上起不来,你一定没吃饭,先吃吧,你二叔去村支书家了,一会儿回来。”
徐延斌接过碗,这么多年了,二婶一家一直都没把他当作外人,徐延斌心里一直很感激。
徐延斌吃完早饭没多久,徐栋梁就从外面,背着手晃晃悠悠的,走了回来。
“来啦,吃饭了吗?你二婶给你留了一个馍。”
“吃了,刚吃完。”徐延斌站起来,将徐栋梁迎进内屋。
徐栋梁一坐下,徐迩就打算转身出去,可是却被徐栋梁叫住了。
“小二,你留下。”徐栋梁一开口,家里没人能够反驳,“你也大了,有些事儿也该听听。”
“哎。”徐迩应了一声,就转身拿了一个小凳子,坐了下来,旁听。
徐延斌也觉得,孩子这么大了,也该知道点事儿了。何况,自己当年像儿子这么大的时候,都结婚了。
“我今天有两件事儿,不过也可以算是一件事儿。”徐栋梁坐在炕里面,对着坐在炕梢的徐延斌说:“听说有人要买你那个房子?那人具体什么样,你说说。”
“那人姓严,听说祖上也是咱们猫耳村的人,他们家是从他爷爷那辈离开的,听说好像是去京城投亲了,现在那人回来,想要回老家落叶归根,看上了我家的房子。”徐延斌整理了一下昨天从老婆那里听到的信息,仔细的告诉徐栋梁。
“姓严?他爷爷叫什么,他家是什么时候搬走的,这些你知道吗?”
徐栋梁听到是姓严,像是想起了什么,只是这事儿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实在是记不太清楚。
“听说是建国前就搬走了。”
“那就对上了,他出了多少钱要买你的房子?”徐栋梁一听,就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儿了。
“十万,二叔,你认识他们家?”
“认识,说起来,咱们和他们家还有点亲戚,我这辈分要是没算错的话,那个严老板应该是和你一个辈分的,算起来和你是表兄弟。”徐栋梁抽了口烟,“不过人家大概也不想认这门亲,不然也不会提都不提,直接就说要买房子。”
“二叔,咱们两家上面有仇怨?”徐延斌一听,一个激灵,人家可是省城的大老板,县长都陪着到处走,若是家里和他有仇,那可就难办了。
“没有的事儿,你别自己吓唬自己。严家当时是跟着那边人的,咱们家你爷爷可是老游击,两家当时闹的有点不愉快。”徐栋梁瞪了徐延斌一眼,“你们那房子,以前是严家的祖宅,走了以后一直空着,后来你爸从村子里花了半辈子的积蓄买了下来。这么多年了,没成想严家人竟然回来了,他们没说一上来就要房子,也算是仁义了。”
“话不能这么说,这房子可是建国以后,政府说归了村子里,然后我爹买回家的,不偷不抢的,怎么说得上是要回去。”徐延斌有点不服气,觉得二叔说的话不对。
“甭管怎么说,只要价钱合适,你就卖了吧。”
“既然二叔这么说,那就卖。只是这价钱,二叔,就算是祖宅,也不应该出这么多钱啊。”徐延斌还是底,十万块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巨款,绝对可以在村子里起两个房子,再给女儿买一架钢琴了。
“我也举得奇怪,可能是人家怕你不卖,所以特意给的高价?”在这一点上,徐栋梁也有点拿不准。
“他是不是还想要房子里的东西?”徐迩听了半天,小声的插了一句。
“东西?什么东西?小二你在房子里见过什么东西?”徐栋梁一听,立马问道。
“一个小匣子,里面有几张纸,上面写着什么渣打银行本票。”
自从在柴房找到小木牌之后,徐迩又去过好几次,专门找宝贝,结果在另一面的墙上,找打了一个活动的砖块,扒开来就看到一个红木匣子,里面放着几张纸。后来徐迩上高中的时候,在书摊上买过两本讲民国时候的画册,里面有各种银行的本票。那时候徐迩才知道家里的那几张纸,是外国银行的东西,可以像家里存折一样能取钱。
“我就说,这么一大笔钱,怎么可能就买个破房子。”徐延斌一听,拍了一下大腿,又突然转过身看着徐迩,“你怎么不早说,那么多钱,丢了可怎么办?”
第4章 卖房和分家
徐迩发现的渣打银行本票,一共有五张,三张是1000英镑面额,两张5000英镑面额。
五张本票整整齐齐,连个窝角都没有的放在红木匣子里,就算是不知道里面的东西的具体价值,凡是看到的人都会本能的觉得,这里面的东西非常值钱。
徐延斌看着大儿子从柴房的角落里,抠开一块砖头,将里面的东西小心翼翼的拿出来,嘴角微微抽动。
到是徐栋梁,心里感到非常欣慰。
从动作上看,徐栋梁就知道徐迩也明白里面的东西是值钱的,可是徐迩却没有要独占的意思,光凭着这份心气,徐栋梁就认为,徐迩将来绝对会有出息。





鉴宝灵眼 鉴宝灵眼_分节阅读_3
“你就这么放着,也不怕丢了,这得多少钱啊这得!”徐延斌小心的接过来,瞪了儿子一眼。
徐迩挠挠头,不明白父亲为何瞪他,“这东西一直放在这儿,不就是几张纸嘛。”
这些本票是要到渣打银行兑付的,而且还需要有签章。对于徐迩来说,不过是几张保存的比较好的纸而已。
“小二说的对,这东西对于你来说,不过是几张纸,你小心个什么劲。”徐栋梁看了一眼本票,心里惊讶竟然面值如此之高,但也只是惊讶而已。当年严家也算是整个县城的首富了,若不是这里是他家的祖宅,这房子严家人根本就不会有人住,更何况是藏了如此贵重的东西。
徐延斌睁大了眼睛看着红木匣子,“这可都是钱啊。”虽然徐延斌不知道渣打银行是哪里的银行,但是这不耽误他知道手里的东西,和家里的存折有着一样的作用。
“你又取不出来,就能干看着,还是咱们的钱实在。”徐栋梁恨铁不成钢的呵斥,“明天你就去约那个严老板过来,把盒子给他,十万块,一分都不能少,若是他还要房子,让他另算钱。”
“哎。”徐延斌想想也是,听到徐栋梁的吩咐,很是痛快的应了一声。过后想想,又觉得不对,“二叔,这不好吧,那严老板会不会生气?”可别十万块没要到,反倒惹上麻烦。
“不会,为了你手里的东西,他一定会给你钱的。”其实徐栋梁猜测,这房子里应该还有别的东西,不过徐栋梁觉得,没有必要告诉他。
就算找到了又怎样,严家的东西,哪样是干净的,留在手里他还嫌弃脏呢。
就像是徐栋梁说的那样,省城的严老板一看到徐延斌手里的红木匣子,眼睛都直了,对于徐延斌说的匣子里的东西十万,房子另算的建议,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不过,严老板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只说这房子破旧的很,就算自己买回来也是要花大价钱从新整修,况且猫耳村没有什么特产,这房子也没有什么升值的价值,来来回回挑了一堆的毛病,最后只给了一个他自认为极低的价格,8000元。
徐延斌还想着再加点,毕竟这房子住了很多年,也是有感情的,不过徐栋梁隐晦的向徐延斌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多做纠缠。
11万3726元5角,这是徐延斌手上存折里的钱,也是正正经经属于他的钱,十万元户,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名词,现如今套在了徐延斌的头上。
这让一直以来都觉得低人一等的徐延斌,突然间发现,自己也是有钱的,心里存了十几年的郁气,似乎一下子都抒发了出来。
带着这样的心情,徐延斌一路带风的回到了家,就看到徐栋梁、刘云花并着三个孩子都坐在家里,焦急的等着他。
“怎么样?存上了吗?”刘云花一个箭步窜了出来,站到徐延斌身边,将他裤兜里裹得严严实实的存折掏了出来,看着上面的数字,仔仔细细的数了三遍,确认小数点没有看错,整个人松了一口气。
对于媳妇翻自己的裤兜,徐延斌其实没有多少意见,毕竟对方和自己在一起,也是吃了很多苦的,只是想到二叔就在家里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心里多少有点尴尬。
“回来了,事儿都办好了?”徐栋梁憋了一眼刘云花,也没说什么。这个媳妇实在不大气,可是这么多年为徐家生儿育女,对小二虽然不好,却也没不管不顾,也是可以的,就是眼皮子浅了点。
“都办好了。”说着,徐延斌从刘云花那里把存折扯了过来,又从衣兜里将一个存折和一个身份证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
徐栋梁磕了磕烟袋,然后又上了一点烟叶子,徐迩赶忙拿着火柴点上火。
“今儿我有个事儿要说说,正好你们都在,今天把事儿都定下来,省得以后麻烦。”
徐迁本是想要溜出去的,听到二爷这么说,也只能垂头丧气的乖乖坐着,等着二爷说话。徐霓到是没有什么表示,但是本能的觉得家里要有大事儿发生。
“二叔,您有什么话就说,我们做小辈的,都听着。”徐延斌自小就尊敬二叔,自然是对方说什么都听的到是刘云花有些紧张,生怕对方将到手的钱划拉出自己的手里,想要说点什么,可是张张嘴,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在徐家,女人向来是在大事儿上没有发言权的,哪怕是二奶,也是从来都听丈夫和儿子的。
“大小啊,你们家就你一个,当初你爹妈去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给你的,可是你有福气,生了三个。眼看孩子也大了,况且小二和小虎虽说是亲兄弟,可是亲兄弟也得明算账,我看着,今儿就把家分了吧。”徐栋梁的话说的漫不经心,可是听的人确实心惊肉跳。
“二、二叔,您这是说的什么话啊,这、这不对啊,我和云花还在呢,分什么家啊。”虽然自己不是很喜欢大儿子,但是徐延斌从没有马上把儿子扫地出门的意思。
刘云花嘴上不说,心里确是愿意的,原本房子就不大,娶个好点的媳妇有点寒掺,若是老大分出去,自家小虎单有个房子,那亲事可就好说了。
就怕二爷偏袒小二,把大头分出去,刘云花想着,说什么也不能让小二占了便宜。这样想着,手紧紧地握着女儿徐霓的小手。
徐迩倒是没什么反应,之前自己就曾经和二爷说过,想要到外面去闯闯,这家里的地和房子,自然是不要的。当时二爷就说过,会让家里给出点路费,因此徐迩觉得,所谓分家,就是二爷想给自己要点路费而已。
不管分不分家,将来自己挣了钱,也是要给家里寄一份的,这也没什么区别。
“不早了,小二不是读书的料,我看不如送到三小那里学门手艺,妮妮打小就会读书,上大学那是妥妥的,小虎也是快十五了,是个大孩子了,过两年若是书读得好,也是要上大学的。
这现如今一个孩子上大学,一年多少钱你们就没有算过?现在分家,把两个小的学费留出来,小二不上大学,但是也得给一份学手艺的钱。
按说,小二是长孙,该拿大头,想来你们两口子是不打算时和小二一起住的,那就让小二拿小头,以后除非是你们两口子有了灾病,不然就不用往家里拿钱。”说到这里,徐栋梁顿了顿,看到徐延斌若有所思,二刘云花显然是一副乐意的样子,心里叹口气,觉得小二真是可惜了。当初若是过到自己家里,哪能像现在这样,自己想帮着弄些家当都要遮遮掩掩的。
“我说个分法,你们看看。按照老规矩,侍奉双亲的分家占五成,父母留一成,其余均分四成。不过咱家妮妮也是要上大学的,所以占一成。这样一来,小二占三成,妮妮一成,小虎三成。小虎、妮妮还没成人,所以分到的都归大小管着,等到结婚再给出去。小儿是要分出去的,现在就把他那三成给他。”
刘云花听到徐栋梁的话,还是很高兴的,自家占了七成去,可是一想到小二独占了三成,又觉得不舒服。
“二叔,小二将来又不给我们养老,三成有点多了,这些年,他上学读书可是没少花钱。再说,当年我嫁进来的时候,这个家里可是除了房子和地什么都没有,这电视、冰箱、风扇,可都是后来填的。”
当年徐迩生母走的时候,拿走了家里本就不多的现钱和粮票,让徐延斌家里有很长一段时间穷的差点吃不上饭。一提这事儿,徐延斌一口怒气上来,也觉得给小二分三成,多了点。
徐栋梁看到徐延斌的脸色就知道,自家侄子又想起前妻了,瞥了说话的刘云花一眼,“行,你这几年也确实是劳苦功高的,那就这样,小二两成,再把我嫂子生前的那些嫁妆,给小二。当年我嫂子可是说过,要把这些东西留给长孙的。这个是你娘的遗愿,大小,你不会不听吧?”
徐延斌小时候因为是独生子,很是受宠,对父母的感情也非常深。听徐栋梁一说,也想起当时母亲曾说过这话。
况且,徐延斌母亲的嫁妆,不过是一箱子书罢了,而且上面的字,自己根本一个都不认识。那东西放着也是占地方,给小二也是可以。
刘云花也知道那箱子,也觉得合算,遂使劲向着徐延斌递眼色,徐延斌看到媳妇同意,便点点头。
“成啊,那就这样。”
徐迁想要说点什么,但是被刘云花瞪了一眼,急的直挠头。
徐迁从小就和徐迩关系好,听到大哥分不到多点东西,觉得很对不起他。
徐迩对着徐迁摇了摇头,让他不要说话。
那些书,徐迩已经眼馋很久了,现在能正大光明的变成自己的东西,徐迩还是很开心的,至于分到自己手里的钱不多,徐迩觉得,够路费就成,不用多。
第5章 传家和旅伴
徐迩从来不知道,自己奶奶竟然是满族人,自己竟然还有点满族血统,祖上煊赫的时候还娶过王府格格。
不过也难怪,徐迩小的时候,一直宣传着反对封建、反对迷信,想来那时候要是想安生过日子,没人会上杆子和别人说自己有个什么不得了的身世之类的。
徐迩一直只知道,自家祖辈两百多年前就在猫耳村安家落户了,传到自己这里已经第七代了,一直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以前倒是出过几个秀才之类的,这也是徐迩家这么重视子孙学业的原因。
抱着书本睡了整整一天的徐迩,揉揉还很迷糊的脑袋,纠结着。
奶奶的嫁妆,应该是奶奶的祖父,一位满清末期大官家的二少爷,整理的半辈子的古玩鉴赏知识。
父亲是刑部尚书,母亲是个郡王府的格格,大哥是二甲进士,自己身上还有个轻骑都尉的闲爵。
作为一个混吃等死的纨绔,除了吃喝玩乐,最大的爱好就是古玩,甚至于将自己品鉴过的古玩,整理了经验,编辑成册。因着对自己血统的无限骄傲,写的时候用了满文。
后来家道中落,也就剩下几本书和一些自己喜欢的收藏撑门面,死后留给了唯一的儿子,那儿子就是徐迩奶奶的父亲。再后来,这些古玩鉴赏札记做了徐迩奶奶的嫁妆,到了徐家。
至于自己爷爷是如何娶到一位清朝格格做媳妇的这个问题,徐迩怎么都想不明白,于是就干脆不想了。
无论如何,徐迩非常喜欢这几本札记。徐迩抚摸着札记的封面,犹如对待一件珍贵的宝物。
不,这就是一份宝物,一份对于徐迩来说,异常珍贵的宝物。这份宝物,教会了徐迩很多东西,也让徐迩对自己奶奶的祖父有了一点了解。
札记的梦境很多,但是却分门别列,就像是顺着札记的目录一个一个承接下来。里面一个个关于古玩、关于鉴赏的知识,就这样一点点的印到了徐迩的脑袋里。
古玩,对于徐迩来说是个非常新鲜的名词。
元,吴莱《陈彦理昨以汉石经见遗》诗:“横山,先生多古玩,太学石经分我半。”
古玩,又称文物、骨著、古董等。
三百六十行,古董为王。
也就是说,在天下间这些行业里,古玩这个行业是最厉害的。
徐迩觉得,就冲着这句话,古玩就是一个非常特殊、充满了神秘气息的行业。
徐迩被吸引了,在之前浑浑噩噩的生活,让徐迩学会了沉默、随波逐流。但是徐迩现在脑袋比之前灵光了一些,虽然还是很老实,但是老实人也是可以有追求的。
徐迩想要进入这个行业,在这个行业里发光发热。徐迩想让父亲徐延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自己也还可以给他带来荣耀的,哪怕自己没有考上大学,也可以为他争那一口气。
徐迩一直都知道,对于自己生母的遗弃,徐延斌是有怨气的,这股子怨气一直存在着,让徐迩和徐延斌之间,隔着一个很大很大的鸿沟,大的让徐迩感到自卑。
自卑于自己有着这样一个母亲,自卑于自己竟然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想要自己。
在天下间最好的行业里,占有一席之地,这也算是有出息了吧。这样,自己就算是个残废,也不会有人嫌弃了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徐迩定下了自己的未来,成为一位收藏家。
房子过户的时候,徐家就和严家说好了可以住到这个月月末。毕竟找房子搬家,也是需要时间的。
后来还是徐栋梁说,让他们一家子先住在自己家的三间空屋里,那屋子原本是留给家里两个儿子娶媳妇住的。结果两个儿子都没有留在身边,房子也就一直空着,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用上。
之后徐栋梁给徐延斌在自家旁边的地方,批了两块宅基地。
12345...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