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杨都督笑着说道。

    后面汪晚晴一脸的忧伤。

    “正因为都督知道这违背祖制,故此出手阻拦,这也是都督职责,是小王和众宗室忘了这一条,故此将事情闹大了,结果给了奸人可趁之机,妄图借此制造混乱,从杨都督手中抢夺犯人。这些宗室都是误伤,混战当中也顾不了许多,要说找这个罪魁祸首还是那主谋的奸人,小王这就据实上奏陛下。”

    朱华奎说道。

    “什么?我好端端的夫人就这么被你们弄没了?”

    那个镇国将军怒不可遏地吼道。

    看得出他是真想娶汪晚晴。

    “还不快把他弄走,净在这里丢人现眼,都这么大的人了,一点不知道轻重好歹,身为太祖之后,这祖制岂是可以违背的?”

    朱华奎怒斥之。

    那些宗室赶紧把原本的新郎官拖走。

    可怜后者悲愤欲绝,不断在那里吼叫咒骂着,还叫嚣着要进京去敲登闻鼓,要与奸臣势不两立。

    “都督别在意,小王回去会好好教训他的,敲登闻鼓什么就更笑话,小王不准他连城门都出不了,不过小王还有一事想请都督帮忙。此前小王怕侯恂故意刁难,故此派人送了五千两银子给他,他若是胡言乱语,那小王一个结交外臣也是颇为麻烦。”

    朱华奎低声说道。

    “末将今晚送回府上,另外再加一万算是给诸位宗室的抚恤,毕竟孝祖还砍伤了一位将军,总归还是不能让大王吃了亏的。”

    杨信说道。

    “这,这,都督太客气了,这位姑娘倒是好身手。”

    朱华奎看着拎双刀的陇孝祖感慨道。

    当然,杨都督的银子得收,但也不能白收,总之当晚杨信二人就被请到了王府,一番盛宴之后,陇孝祖带着一脑袋王妃送的珠宝,心情愉快地离开王府。

    紧接着在察院搜出的所有对朱华奎不利的,甚至包括一份还没发出的弹劾奏折,全都被打包送到了王府,很显然侯恂认为楚王送他五千两是瞧不起他。而楚王那里关于这场乱子的据实上奏也在第二天一早就五百里加急送京城,同样还有杨信的奏折,而一直没有出面的湖广布政使等人的奏折肯定也送出,至于巡抚这时候不在武昌。

    这些文官的奏折内容就肯定和杨信等人不一样了,但九千岁那里肯定只会告诉天启楚王和杨信的。

    他们爱怎么说去。

    第二天。

    “我觉得应该把你送回家。”

    长江的船上,杨信看着正一脸兴奋的汪晚晴。

    “为什么?”

    后者立刻急眼了。

    她这时候回家的话估计得挨小竹板了,她大伯已经匆忙回去,甚至弄不好前面就有她家人拦截,她家是黄梅,虽然不在长江边,但基本上也算是差不多了。不过要是速度快一点,别在九江停留,从这道关卡直接过去,汪家有可能来不及,毕竟她大伯回去叫人也需要时间,长江上顺流直下的时间差不多。

    不过这没准。

    因为九江有钞关,是锁断江面卡住航道的,如果船多就很难迅速通过了。

    “你不觉得你在这里很碍事吗?”

    杨都督坐在甲板的躺椅上,吃着陇孝祖送进嘴里的苹果说道。

    说话间还拿出一副黑水晶的小圆眼镜戴上遮挡正午的阳光,看上去颇有一种游艇开趴的味道,唯一遗憾的是两名美女都不是泳装。

    “哼,无赖!”

    汪晚晴瞬间脸红了。

    三人一艘船,这样狭小而且不隔音的环境,估计已经听到了很多陇孝祖那狂野的声音。

    “话说方姐姐应该还不知道你又带回来一个吧?”

    汪晚晴说道。

    “你方姐姐不介意,话说我也是堂堂正一品,一妻三妾并不多,你方姐姐也觉得我应该多纳妾,但你一个未婚少女,跟着我很容易惹非议,这不是当初你年纪小。

    楚王那里肯定不会再娶你了,他也没那个胆子了,而那个不合祖制的上书肯定会被批准,礼部那边无法阻挡这个理由,就算阻挡最终也会变成宗室娶妻年龄的讨论。那么最终会闹到皇帝那里,而皇帝肯定会支持祖制,话说他跟你也不是不认识,当初我记得你俩关系还不错。”

    杨信说道。

    汪晚晴当年和天启因为年龄相仿的确玩的比较融洽。

    当然,肯定没别的。

    皇后不会从她这种家庭选,大明朝的皇后必须出身寒微,她家明显跟寒微不沾边,别的不说,光她爷爷那一堆门生故吏,就已经够让大臣们担心出现外戚干政了。

    大明皇后必须是那种没有任何背景可言的。

    一般就是小市民家庭。

    “杨哥哥,你就帮帮我嘛,我现在回家会被关柴房的!”

    汪晚晴拉着杨信袖子撒娇中。

    就在这时候,岸边突然一支火箭蹿上天空,紧接着炸开红色烟雾,杨信急忙摘下眼镜,愕然地看着这团扩散的红色,迅速将目光转向红色下面的河岸,因为距离近一公里,他不得不拿起望远镜,很快望远镜视野中就出现了一队骑兵,其中一个正在拼命挥动两个信号旗要求靠岸。

    “靠岸!”

    杨信立刻喊道。

    这是从凤阳来的荡寇军。

    肯定有急事,看起来之前已经到过武昌,知道他离开才沿着江岸的驿道追赶过来。

    他的座船立刻靠岸,很快就看到了冲到水里的骑兵,紧接着这艘内河船靠近到浅水,那些送信的骑兵同样骑着马靠过来,为首的直接爬到了船上……

    “大帅,夫人的急报。”

    他拿出一个密封的铁皮盒子捧给杨信说道。

    杨信急忙接过,拿陇孝祖的小刀割开,然后取出了里面的信,刚看了不到一分钟脸色就变了。

    “方姐姐说什么?”

    汪晚晴好奇地凑过来说道。

    而陇孝祖则好奇地拿过那个马口铁罐子,这东西杨信走的时候还没制作出来,现在很明显成功了,虽然铁皮还有点厚,但方汀兰肯定不是用这个告诉他这东西成功了的。她只是用这个来确定信没有被拆开,或者被人调换,毕竟信封笔迹甚至上面的火漆封都可以伪造,但没人能伪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马口铁罐子。

    “你方姐姐和你一样让人不省心。”

    杨信说道。

    。






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远,故倒行而逆施
    


    杨夫人闯祸了。

    虽然这不是杨夫人的过错,但她的确闯了个大祸。

    杨家在京城开的医院已经建成,不过目前来说最主要的医疗服务也就是给女人接生。

    这些年杨信的那些庄子同样有大量小孩出生,他之前集中对那些稳婆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尤其是消毒之类相当完善,虽然不可能达到现代水平,但成功率直线上升,毕竟对于古代接生来说最关键缺陷就是消毒,只要消毒做好了那绝对是成功率直线上升……

    杨家的医院目前主业就是这个。

    再就是外伤救治,甚至仿照救护车专门搞了几辆四轮马车接病人。

    然后就是这一点出事了,一个人跑到医院说他家里女人快生了,于是医院派了辆马车跟着,去一处普通民宅把一个大肚子女人拉到医院,她从马车里一扶出来,正好在医院当监督的小草傻眼了。

    张嫣。

    然后皇后就赖在那里不走了。

    虽然她离产期还得一个月,但她就赖在医院不肯走了。

    谁敢碰她就摆出一副要出事的架势,宫里客氏气急败坏地带着宫女太监试图过去抢人,结果太监们还没碰到皇后,皇后就仿佛要流产般,而带着家奴赶到的张国纪则摆出要拼命的架势,客氏也不敢公然动手,毕竟周围全都是张家和杨家的人。怒火中烧的她跑去叫九千岁,可就在这时候不知道科学院哪个把事情捅给了天启,天启觉得这种小事不值一提,他更相信杨家的医院而不是太医院和宫里那些死亡率极高的稳婆。

    再说张嫣这时候也不可能趁机跟谁勾搭。

    既然这样就让她住着吧。

    然后当方汀兰急匆匆赶到京城时候,皇后殿下已经住在这医院的病房,并且被张国纪亲自带人保护着。

    杨夫人脑袋瞬间就大了。

    她赶紧给杨信写了这封信,同时调动荡寇军保护医院。

    “不明白。”

    汪晚晴和陇孝祖同时摇头。

    “皇后不能在我家的医院出事,包括她肚子里的孩子,出了事就是我们杨家倒霉,所以我们杨家必须保证她顺利生下这个孩子。”

    杨信说道。

    “那就让她顺利生下呀?”

    汪晚晴说道。

    “但她顺利生下这个孩子,我就激怒了另一个人,而且这个人是和我原本就是一伙,这些年也一直井水不犯河水,甚至还交情不错的,而这个人在皇帝身边比九千岁说话还管用。”

    杨信说道。

    “奉圣夫人?”

    汪晚晴疑惑地说道。

    “你还不算太蠢。”

    杨信说道。

    “搞不懂,奉圣夫人不是皇帝奶妈吗?”

    陇孝祖茫然地说道。

    “那你怎么办?”

    汪晚晴说道。

    她很显然明白了一些,奶妈和少爷在大户人家这都是惯例。

    “还能怎么办?我现在就算回到京城,估计皇后也快生了,再说我还有一堆正事要处理,哪有空管这些破事,生了就生了吧,我还不至于怕一个老女人,她也就是日暮途远而已,一个都快四十的老女人,她再折腾还能折腾几年,完全就是恃宠而骄,没有点自知之明。”

    杨信说道。

    的确,他还不至于怕个客氏。

    这个女人现在的确还能拴住天启,但那是因为她才三十来岁,依旧还算得上美艳,天启又是和她从小的感情。

    但她终究没法和一批批涌入的年轻女人比。

    天启又不是成化。

    事实上小皇帝这些年也很风流快活。

    总之客氏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她这样折腾下去就算天启不死,终究也会因为对她失去兴趣而踢开,以天启的头脑也不是这个女人能左右,小皇帝只是对科学以外的事情不感兴趣而已,但并不是他脑子不清醒,实际上他脑子很清醒,脑子不清醒的人玩不了科学。

    至于张嫣很明显就是被逼急了,原本历史上她这个孩子就是这段时间被客氏干掉的,最后生下一个死胎,而她很明显已经感觉到极其危险,才跟她爹串通溜出皇宫,然后赖到杨家的医院里。

    原本历史上她是没地方去。

    哪怕她逃到娘家也不行,因为她没有足够的理由。

    但现在杨家的医院就是足够理由,她知道天启肯定更信赖这家医院,实际上天启自己就去过,而且听那些稳婆医生讲消毒原理,还拿显微镜看,在他看来这些人比太医院那些人更靠谱。

    只不过有客氏看着,她很难通过正常方式到医院。

    更重要是方汀兰未必敢收她。

    最终这个女人心一横,干脆挺着大肚子想办法出皇宫,然后骗着医院自己去把她接过去,剩下就是赖在那里不走了。

    反正谁也不敢碰她。

    在宫里她惹不起客氏,但在宫外她是皇后。

    事已至此,杨信也只能接着这位皇后了,客氏报复就报复吧,她还不至于造成真正威胁,九千岁那里倒是有些不好看,但他也不可能因此做什么,这个孩子无非对他未来有影响。但说到底他也奔着六十了,等到这个孩子成长起来,他都已经七十开外了,那时候他不可能还想着权势,他一个太监又不可能考虑后代,有杨信在他至少不会被人弄死。

    总之事情就这样了。

    给天启保住这个孩子,也算是杨信对得起他了。

    杨信的船队继续向前,很快到达九江钞关,汪晚晴战战兢兢地催促着,不过好在通过的速度足够快,就在她用望远镜隐约看到她家的大队人马时候,这艘船通过了钞关,伴着她的欢呼声顺流直下,紧接着到达湖口。在这里杨信遇上了此前接到命令过来等待的杨寰,他去年完成广州的包税后,就直接率领巡洋舰队北上驻扎南京候命。

    主要是运输粮食。

    今年无论荷兰人还是葡萄牙人,包括之前组建的南洋公司和广州本地的海商都在往回运输粮食。

    沿海各关都被强制性实行粮食减免舶税政策。

    而南京和天津两处的锦衣卫都接受检举,所有海关谁不执行这项政策,那么商人们都可以来检举。

    而这些粮食由杨信收购。

    同样也是强制性的,总之这一年从南洋运来了超过五十万石稻谷,这些稻谷除了二十万石给广州本地市场外,其余三十万全部运往北方,另外李旦在嘉义一带的种田也开始,今年虽然刚刚开始,但也向天津运输了两万多石,不过其中部分是在倭国收购的。
1...208209210211212...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