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二十多天。
差不多应该挖到他家了。
但之前锦衣卫说的是十丈长。
“还有个办法。”
天启说道。
说完他直接走了出去。
好吧,他去计算外面花园里挖出的那些泥土体积,杨信目测给他估计出堆积区面积,这些泥土都均匀地洒在一片长方形的花园里,再挖出地下的原本地面,看看他们堆了多厚,皇帝陛下紧接着就算出大致的体积。
然后是地道截面。
两个数字一除,天启立刻得到了真实的地道长度。
“不对,这至少挖了超过五十丈!”
天启说道。
“玛的,这两个死士死前把里面挖塌截断了,里面还有很长一段,那里有他们得以死保护的东西。”
杨信忍不住骂了一句。
两个在地道內的死士,在死前挖塌了一段,然后把里面一截堵在了塌落区后面,那锦衣卫经验不足,里面又看不清,以为他们就挖了这点。这两人这么做肯定有目的,被他们截断的那段里面有东西,而且是必须以死保护的东西。
“来几个人跟着我。”
杨信说道。
紧接着他拿起一个小铁锹,然后直接钻进了洞口。
天启随即招呼人拿着蜡烛跟他下去。
第一次钻这种东西的杨信,迅速在里面向前爬,后面的一点烛光就足够给他提供照明,很快他就爬到了被堵死的坍塌区。以他的视力,立刻就看出这的确是被故意挖塌的,而且经过了简单的伪装,但他也不敢挖,这是塌落的土层,上面还不知道是不是同样塌陷了。他一挖上面说不定会继续向下塌,一不小心连自己都会被活埋在里面,他立刻下令退回。
出来后没顾上说话,他直接出门纵身上了屋顶,很快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了位置。
“那边!”
杨信指着前面一个院子喊道。
两个锦衣卫揪过总甲,拎着他连同大队侍卫迅速赶去,杨信紧接着下来走到天启身旁。
“陛下,的确是截断了,这件事不对,他们没必要这么做,就算被查出是挖到臣那里的,他们也不过是一个谋杀,而是是从犯,甚至都不会是死罪,没必要这样做然后自杀,除非他们怕株连家人,臣怀疑这条地道不是通到臣那里。”
杨信说道。
“通到哪里”
天启愕然道。
杨信缓缓抬起手向东一指。
天启立刻抬起头,顺着他手指望去,自己的兔儿山天文台,赫然矗立在皇城的城墙內……
第四七四章 昏君奸臣一锅端
“找到了!”
伴随着混乱的喊声,已经脸色铁青的皇帝陛下,在河间侯护卫下直接走进三十米外的一处宅院。
宅院主人都吓傻了。
他带着全家哆哆嗦嗦地趴在地上。
在他们身后是一处明显的塌陷,那些侍卫已经找来工具开始挖掘。
天启就那么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后面西城御史,兵马司指挥,甚至西安门和阜成门轮值的太监和亲军卫将领,全都一个个匆忙赶到,然后战战兢兢地站在天启后面擦着冷汗,很快连许显纯也带着大队锦衣卫到了,再接着九千岁和田尔耕也到了。
所有人就那么等待着。
“有了!”
前面突然一声喊。
杨信立刻上前,天启带着一帮子也跟过去。
整个地面已经挖开一个大坑,里面露出支撑的木料,杨都督拿过一个铁锹直接跳进去,后面田尔耕和许显纯也跳下,锦衣卫三巨头跟土拨鼠般奋力挖掘,很快一个洞口出现,杨都督接过上面递来的蜡烛迅速钻了进去,田尔耕二人也跟进去,但没过多久他们三人又出来……
“这里,继续挖!”
杨信向西南方走了几步然后说道。
后面的新一批侍卫立刻上前,很快第二个大坑挖出来,同时也露出了里面用木料支撑的地道。
但是……
地道拐弯了。
原本向西南的地道折向正东了。
而正东两百五十米外,就是皇城的西墙。
“万岁爷,小的真不知道啊,小的就知道他们挖地道炸河间侯,小的真不知道这地道拐弯了。”
被押到地道口的客家那个,崩溃一样哭嚎着。
旁边一个锦衣卫很干脆地堵死他的嘴,省得这家伙制造噪音,
“已经挖了四十丈,最多月底就能挖到皇城墙,逆党的计划应该是在科学院下堆上火药,一旦引爆整个科学院被夷平。”
又下了一次地道的杨信对天启说道。
他们周围一圈人下意识地擦着冷汗。
“交给你了,不管是谁,一个都别放过!”
天启缓缓说道。
说完皇帝陛下直接转身离开。
“西城御史,兵马司指挥下诏狱。”
皇帝陛下边走边说道。
西城御史和兵马指挥傻眼了,杨都督看了看他们,挥手让人把他们拿下,虽然他们俩肯定是无辜的,但出了这种事情也跑不了他们,不过京城这治安问题的确堪忧,尤其是这种事情,都已经连续两次了,而且都是在西城,西城御史和兵马指挥也算倒霉。
“她没那胆子。”
九千岁走到杨信跟前低声说道。
很显然他还是想拉客氏一把,他俩年轻时肯定有一腿,现在要说还有这些事情就扯淡了,话说九千岁都五十八了,但这旧情肯定还是有的。
“她太蠢了,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呢!”
杨信叹了口气说道。
的确,客氏肯定不会想炸死天启的。
天启今天死,张嫣明天就能弄死她,但这个女人太蠢了,被别人利用了,策划这一切的人,肯定告诉她是挖一条地道炸死杨都督,甚至还为此向她的人演了一场戏,也就是这三十米向西南方的,这是正对着杨家的,就连路线很可能也是客家给探查确定的。但实际上却在中途折向了皇城,客家的人不可能钻进地道去看看,他们以为这些人是炸杨信,但实际上人家是连杨信带皇帝,只要哪天两人都在科学院就可以了。
而且不用挖到天启脚下。
天启就在旋磨台搞科研,旋磨台周围有水环绕容易出岔子。
他们只需要挖过皇城的城墙就行,西安门城墙外没有护城河,向这个方向挖不会出意外,挖过皇城的城墙,然后最多向前再挖一百米,虽然理论上城墙里面都有监听地面的瓮听,但这时候跟没有一样,没人会去听的。而科学院就是紧靠西城墙,天启的旋磨台距离城墙不足两百米,挖到旋磨台附近然后埋上一千斤火药,哪天杨信和天启都在科学院时候引爆。
昏君和奸臣一起粉身碎骨。
可以说最完美的结果。
至于剩下九千岁就是盘菜了,他无非就是仗着天启信任,另外再加上杨信这个好打手,没有这俩他就是个快六十的孤老头子,无论拥立信王继位还是天启的儿子,朝政都一样是回到文臣的手中,那时候弄死九千岁还不是跟玩一样。
然后就是拨乱反正了。
这个计划很疯狂啊,不过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这些年天启的表现,那些文臣们早就心知肚明,这个皇帝不好对付,而且似乎并不是单纯像他爷爷,反而更向嘉靖发展,狡猾得很。这样的皇帝明显不符合他们心意,如果有可能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连他一起弄死,剩下就算不能拥立信王,就凭他那个两岁的孩子也很容易当傀儡摆布。
张嫣好办。
她只是和客氏势不两立。
天启一死随便她怎么玩,她就是把客氏削成人棍也随便。
倒霉的客氏这次完全是被人耍了。
“大爷,她的事咱们就别管了,陛下自己处置去吧,咱们把咱们该做的做好就行了。”
杨信说道。
如何处置客氏是天启的事情,他们是不能插手的,但这一次客氏算完了,不死也是扔到哪个寺庙,而客光先和侯国兴肯定得死,无论他们是不是知道这个计划的真正目的,他们都逃不过一死。他们就算真不知道,这样蠢到随时都能被别人利用弄死自己的人,天启也不敢继续留着了,客家熟悉宫里一切,同样出入皇宫和自己家一样,这次是被人利用挖地道炸皇宫,下次再被人利用带着刺客进去甚至下毒怎么办
蠢不要紧,蠢还喜欢往外跳就是作死了,留着他们哪天说不定就把自己坑死了。
再说天启有感情的是客氏,他对这俩有个毛感情,杀客氏他的确舍不得,可杀这俩他不会有丝毫犹豫。
“这怎么就闹成这样了”
九千岁很忧伤地说道。
不过杨都督没兴趣管他那点旧情。
“先关闭城门,别让那些主谋得到消息跑了。”
杨信说道。
实际上主谋他很清楚。
可这时候不能说他早有情报,毕竟算起来他是利用了天启,也不能说是他故意利用了,本来他就是要把热气球送进科学院的,只能说顺水推舟,不过这些人居然想炸天启,这个倒是他真没有想到的。
九千岁点了点头,然后示意同行的亲信石元雅去传令。
内城各门虽然是亲军卫把守,但实际上归各门太监管,封闭各门得九千岁下令才行。
“老许,立刻去逮捕客光先和侯国兴,侯客两家一个别跑了,想来他们也用不着动刑,田掌印,召集在京城的所有锦衣卫上街封闭各坊,从现在起任何人都不得出门,无论什么身份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再派人去通州,调孙守法的骑兵进城,咱们得防止逆党狗急跳墙。”
杨信紧接着说道。
许显纯和田尔耕也没废话,立刻带着人离开。
实际上他俩也吓出一身冷汗,而且这件事说起来他俩也有责任,让人把地道都快挖进皇城了,他俩这鹰犬是怎么当的。
这时候负责追捕的孙云鹤也回来了,不过他只带回三个活的,死尸倒是带回了十具,而且三个活的都是带伤,同行的锦衣卫和侍卫也不少带伤,很显然是经历了一番血战的。但遗憾的是死尸里面包括冯三元,而且他明显是自杀,自己抹了脖子的,由此可见这些人全都是真正的死士,这三个活口恐怕也很难问出什么东西。
不过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杨信本来也没指望他们。
从汪文言可以看出,这些家伙骨头也很硬,但他们是硬骨头,并不意味着别人也是,他们的确是死士,可客光先和侯国兴肯定不是,而侯客两家的那些党羽更不是。
这种时候暴发户和世家的区别立刻就展现出来,前者只有刚才那个家奴这样的手下,但后者的手下是冯三元这样的。
“都督,卑职无能,还有六个跑了。”
孙云鹤看着检查死尸的杨信,道。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杨信说道。
“他们说了是许都招募的他们吧”
他紧接着说道。
“回都督,他们的确说是一个叫许都的招募,为首的叫冯三元,是义乌人,而且还说许都住在金华会馆,就在外城天龙寺,还说除了许都之外,他们同谋的还有很多人,其中包括浙江嘉兴生员吴昌时也一同住在那里。”
孙云鹤心领神会地说道。
复社进京的这几个首领一直都在锦衣卫监视中,吴昌时,许都,甚至包括张名振,包括他们在京城的主要联络人,文震孟,黄遵素,这些人和复社之间的关系也在锦衣卫掌握。这时候哪怕是孙云鹤,也已经大致上理清了事件,谁都明白客氏不会想着炸死天启的,只能是这些人利用了客氏。
“走,本都督亲自抓捕这些逆党!”
杨信说道。
第四七五章 侠客行
崇文门。
“快,九千岁有令,关城门!”
狂奔的马背上,石元雅看着繁忙的城门处高喊着。
守门士兵愕然地看着他,同样那些堪称熙熙攘攘的行人,也都抬起头愕然地看着他,紧接着一个太监走出来,一看石元雅立刻愣住,下意识地堆起笑脸要给他行礼。
“快,九千岁有令,关闭城门捉拿逆党!”
石元雅喝道。
“快,关门!”
这个太监立刻直起腰高喊着。
他是崇文门掌门官,京城内九门各有一员太监掌门官,而且崇文门掌门官兼管着外城的左安,广渠,东便三门,直属于司礼监下属正阳等门提督,这时候的提督是金良辅,但他在九千岁手下地位还不如石元雅。
石元雅实际上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一。
那些小太监和亲军卫士兵,立刻开始驱赶行人。
但这是崇文门,京城最主要商业通道,哪怕现在是冬季,每天这里也是大量物资涌入,尤其是这里还是酒类专用通道,这城门想一下子关上可不容易,四辆运酒的驴车正好堵住城门洞。外面没有听到的商贩还在涌入,那些士兵不得不摘下刀鞘乱砸,不满的商贩们躲避,整个城门处可以说一片混乱,还有一些准备出城的,也对城门的突然关闭很不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