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他家乡的朋友们,已经在忍无可忍了。
江阴赤岸。
“让开,想干什么造反吗”
杨寰颇有些色厉内荏地喝道。
在他身后的古老大宅內,一群哭喊的男女老幼正在被押出,而在里面的庭院中,是一个个装满的箱子,而在外面的码头上,是一艘艘正在装满的小船。
这是李应升家。
他家祖上其实是色目人,胡元时候驻这里的将领,后来投降大明就这样一直繁衍至今,至少两百多年过去后,李应升身上已经看不到多少祖上的模样。相反李家还是江阴最顶级儒学世家,家里藏书无数,不得不说这也是很令人感慨,他爷爷还是王阳明的弟子呢!
李家在案发后第六天,就被杨寰带着人封了门,包括李应升几个叔伯家,现在只是得知李应升定罪后,正式对这里进行抄家。
“李应升弑君谋逆,而且已经招供定罪,本官奉旨前来抄家,你们不要胡闹,袭击锦衣卫是犯法的!”
杨寰继续色厉内荏地呵斥。
他的确色厉内荏。
因为此时在李家外面,是整整一个营的团练,甚至连战车都在两旁布置好了,一辆辆战车的盾墙后,那些扛着斑鸠铳的士兵冷眼相待,在盾墙后面,甚至还有一队骑兵,马鞍上挂满了短枪。
而对面是大炮。
四门小型的千斤红夷大炮虽然炮口没有对准他们,但需要时候也仅仅是转头而已。
这是江阴团练,或者说常捷军。
“杨佥事,我们只是来看看,看看不犯法吧”
他对面徐弘祖或者说徐霞客说道。
的确人家就是看看。
穿着一身欧式半身甲,带着短枪和刀在那里看看,而在他身后是密密麻麻的长矛林,一个个同样穿着欧式半身甲的步兵举着长矛整齐排列成方阵,而在长矛方阵两旁,是身上只有胸甲的火枪手。
“我警告你们,别乱来,我们可是锦衣卫。”
杨寰底气不足地说道。
“哈,锦衣卫!”
徐霞客鄙夷地说道。
就在同时他身后长矛方阵骤然爆发出一声整齐的怒吼,紧接着所有长矛以整齐的动作下压,无数矛刃在冬日的暖阳下一片寒光……
第四八五章 最后底线
当然,徐霞客并没攻击锦衣卫。
攻击锦衣卫可是犯法的,常捷军作为一支在应天巡抚支持下,以保护地方防范盗匪为职责的民间治安力量,是肯定不会犯法的……
至少不会公然犯法。
“就这么算了”
吕宫看着离开的船队说道。
杨寰终究还是带着李家抄没的三十万两白银,一万两黄金,价值十几万两的各种贵重物资,另外还有近百名犯人安全离开赤岸,尽管实际上也是逃离。按照原本的计划他们应该在这里留下人清理李家田产,然后将其改造为皇庄的,但杨寰终究还是没敢,他怕自己活不到明天晚上……
这是肯定的。
徐霞客带着常捷军过来就是警告他的。
杨寰还是很懂事的。
这种事情已经超出他能力的范围了,除非他叔叔亲临,否则没人能搞起来,徐霞客用刚才那嚣张的行为明明白白告诉他,苏松士绅容忍的底线是什么。抄家可以,敢把这些家土地民兵化就是战争,苏松及周围三万多全副武装,就连板甲都已经部分普及的精锐已经严阵以待。
“不然又能如何真得公然进攻锦衣卫吗那样不是正好给了杨信的借口李仲达终究是弑君谋逆,他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我等无论如何,这忠字是不能变的。”
徐霞客说道。
他并不知道吴昌时的计划。
他并不是复社的。
实际上复社直到目前为止,仍旧只能说是一个小团体,只是江浙士绅中少数最激进,对于大同国和郑鄤最崇拜的,以文学为名聚集起来。最初只是张采,吴昌时,杨廷枢等一帮人发起,然后迅速接受了郑鄤的大同国思想,并且开始真正研究大明制度的根源问题。然后越研究,越觉得郑鄤的大同国最合理,可以说是解决昏君暴政的良药,这样就开始在年轻士子间真正扩散开。
尤其是在各地大办团练后。
他们也看到了士绅完全有能力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现在阻碍他们实现理想的,只是天启和杨信这对昏君奸臣了。
如果没有他们呢
那以目前江浙团练的实力,完全能够控制南京,江浙根本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官军,再说就算有,也一样是要听士绅的,那时候就可以逼迫皇帝接受他们的大同国改造。说白了这就是一群刚刚开始进入政党雏形,除了热情什么都没有,在空想的政治理念支撑下的冒险主义者,很像原本历史上那些刚刚接受某种思想,并且瞬间沉沦的热血青年。
就像不负少年头还不负少年头时候一样。
在这次弑君案之前,他们甚至在江浙也没有太大的名气。
老牌士绅们并不在意他们这个小团体,江浙文人社团多如牛毛,同样郑鄤的大同国在老牌士绅中也不是说很受欢迎,这些老古董的思想还停留在高攀龙这些人的时代。可以说这些人在士绅中,也算是非主流,甚至不乏老古董们把他们直接视为叛经离道的狂徒。
毕竟他们的确有些叛经离道。
哪怕以苏松士绅的开明程度,对于大同国这套,也是很难在这么短时间接受的。
当然,他们正在思考中。
而且这种思考会随着昏君奸臣的恶行而一步步加深,到最后他们终究会支持的。
而且这时候荷兰一些议会制和联省自治的思想,也已经开始流传,既然荷兰就是这样,而且据说还很好,那么大明为什么就非得拘泥于大一统的君主一言九鼎呢大明为什么不能以土地定选举权,士绅推选官员自治呢
但现在还到不了这种程度。
总之复社就是这样一个以一本充满争议的书为核心的,少数年轻激进士子组成的小团体。
之前根本没多少人在意他们。
但这一次可以了。
完全可以说一炮打响,他们让整个江浙都为之惊叹,复社这个名字一下子妇孺皆知。
但要说江浙士绅都支持他们同样也是过于夸张了。
毕竟弑君谋逆这种事情,在士绅中也有点骇人听闻,他们并不在乎锦衣卫抄这几家,他们在乎的是皇帝趁机将这几家的田产变成民兵区。
徐霞客就是来示威,吓唬杨寰阻止他们这样做,同样用这种态度来向皇帝示威,但要说对锦衣卫动手是肯定不行的,示威,让皇帝感到恐惧,那时候在朝的新东林党官员,包括顾秉谦这种阉党在魏忠贤那里进行活动,最终使皇帝因为顾虑停止对这几家土地民兵化。
这才是他们真正目的。
说到底士绅们终究还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
抄的又不是他们家。
相反如果能够阻挡住天启对这几家土地民兵化,他们还可以趁机瓜分这几家的田产……
好吧,这样很无耻。
但是,他们真会这样做的啊!
当然,主要是他们害怕把杨信这个恶魔再招来。
杨寰不值一提,要说杀个锦衣卫也没什么大不了,就目前士绅掌握的团练,就是真杀了锦衣卫也没事,皇帝在江南又没有能够奈何他们的军事力量。可问题是皇帝手下还有杨信这个凶残的打手啊,单纯江南那点官军,甚至加上红巾军也没什么大不了,士绅的武装更强,可只要杨信一来,那就什么都别扯了。在这种情况下士绅更愿意选择有限度的容忍,只要能阻止对这些家土地的民兵化就行了,这是他们的底线,单纯抄家没什么大不了。
“如此要我等何用”
吕宫不满地说道。
“长音欲引杨信再乱江南否”
徐霞客毫不客气地斥责道。
吕宫愕然了一下,紧接着很是不满地拂袖而去。
他又能怎样呢
他这时候已经算是寄人篱下,他家的地早被分了,就靠着世家子的空头招牌,另外还有在常熟,无锡的几处店铺维持生计,他哪有资格让徐霞客这种有屋又有田的实力派士绅做什么啊!他是肯定想闹大,他不怕现在团练立刻发动进攻,一举荡平那些抢了他屋抢了他田的贼寇,恢复他吕家过去的好日子,可现在他说话已经不管用了啊!
他恨恨地上马,直接返回了最近的常熟,然后到了钱谦益家,寄居于此的蒋煜把他迎进去。
钱谦益倒是早已预料到。
“看看吧,这就是满朝衮衮诸公却斗不过一个杨信的关键,我们自己就不能齐心协力,遇到事情一个个就想着自保,甚至互相拆台。过去咱们没有兵,的确不敢跟他们斗,可如今咱们已经有兵有将,结果还是不敢跟他们斗,简直就是笑话。”
他鄙夷地说道。
实际上他这时候正庆幸,如果他没有被罢官在家,说不定也会被文震孟拖进去……
他自认还是很英勇的。
在他看来像这样的义举,只要自己在京城,肯定是要参与的,然后他也会落得文震孟的下场,不过这样算就不应该庆幸呀,庆幸岂不是对不起文震孟这些义士,像自己这样正义凛然的人怎么能这样呢
总之钱谦益此刻心情也很乱。
“想当初他徐家算个什么不就是个科举舞弊禁锢的,如今倒也抖起来了!”
吕宫愤然说道。
很显然他至今依然不能释怀。
“这样要他们有何用苏州士绅一年七十多万两银子,养着他们六千人马,难道就是要他们吃闲饭需要他们动手的时候却畏缩不前,这样他们对得起那些银子”
蒋煜同样愤然说道。
话说他们这批可以说武进流亡士绅最盼望的就是打起来,反正他们已经没什么可损失的了,打起来也没什么顾虑,输了他们也不在乎,红巾军把苏州士绅打土豪分田地也不关他们的事,他们在苏州又没田地。但如果赢了,那他们就可以趾高气扬地回到武进,告诉那些穷鬼,我胡汉三又回来了,那时候他们就可以恢复过去的辉煌了。
所以他们都想打起来。
但很显然苏州这些士绅们也没那么傻,不打起来还能维持现状,打起来一旦把杨信招来,那可就真得想哭都没地方哭了。
“算了,事已至此,咱们还是静观其变吧!”
钱谦益说道。
这时候钱府的管家走进来,欲言又止地看着他。
“何事”
老钱说道。
“老爷,外面有人求见。”
管家说道。
然后他将手中一份拜帖捧给钱谦益,同时用目光向他示意了一下,示意他这件事没那么单纯,后者低头看了看拜帖上的名字,紧接着眉头就皱了一下。
“牧斋公”
吕宫疑惑地说道。
钱谦益看了看他和蒋煜,突然将手中的拜帖对着他们展示。
吕宫二人一看上面的名字,脸色立刻就变了,然后瞪大眼睛用询问的目光看着钱谦益。
“请!”
后者说道。
那管家赶紧出去,很快带着两人走了进来,这两人都是短褐,看着就像两个普通农民,而且看得出精神都颇为憔悴,就像刚刚经历了一场漫长而又艰难的旅程。
“二位义士,请受钱某一拜!”
钱谦益立刻迎上前,一脸庄严地躬身行礼……
第四八七章 士绅闹革命啦
唯一的问题当然是杨信了。
但这种事情总不能害怕他就不做吧
要那样的话大家还闹个屁,干脆去抱紧他的大腿不是更好既然选择了正义事业,选择了与昏君奸臣势不两立,那就要拿出勇气来,不能因为害怕而屈服于恶势力的淫威
当然,主要是大家都不好意思明说。
说一堆忠臣义士,被杨信一个人吓得畏首畏尾,那也未免太丢人了。
总之计划就这样迅速确定,许都和张名振立刻在钱家的帮助下,前往各地召集他们那些义士,或者也可以说是绿林好汉,江湖豪杰们,这个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好歹那也是原本历史上喊一嗓子上万人跟着造反的,这个号召力拉起一支千把人的队伍没啥难度。
东阳,义务一带本来就民风淳朴
张名振也一样。
作为江宁大侠他也有的是好朋友,实际上南京一带常年数万生活无着的军户在那里游荡,之前有个官员特意上奏朝廷,要求对这此进行整顿,这里面总会有一些忠义之士。
而钱谦益负责给他们造势。
洗白他们的身份,什么弑君谋逆,全是奸臣栽赃陷害,人家就是为国锄奸失败的忠臣义士。
京城的地道
杨信搞的鬼,他挖了陷害忠良的。
反正隔着两千多里,在这种地方士绅说什么就是什么,而士绅们肯定不希望他们中间出了弑君谋逆的,无论这些人干过什么,都必须洗白成锄奸失败的忠臣义士。这个很好操作,钱谦益以私信通知遍及江浙的朋友,就说他从京城得到的内幕消息,文震孟等人是被屈打成招的,这样他那些朋友就可以摸着良心恍然大悟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