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这种情况下北方士绅真得幻想着杨信能幡然醒悟,如果他真能醒悟,那么卖一下天启也无所谓。

    但是……

    “叔父,您说的我都明白。”

    杨信很认真地说道。

    方从哲看着他。

    “但我就是要一意孤行!”

    杨信微笑着说道。




第五七一章 为人民服务
    送走了自己的叔丈人之后,杨都督也就算是彻底与朝廷划清界线了,至于天启和孙承宗会不会接受……

    他们有选择权吗

    绞索就在杨家的手中,如果他们打赢这一仗自然也就什么事没有了,但如果他们打不赢这一仗,那么以后敢动杨家在北方的产业就勒紧一下绞索。

    粮食大棒在手。

    漕运的控制权在手。

    根本不用担心天启会做出不理智的选择。

    虽然这时候真正的天灾依然还没降下,但北方也已经感受到凛冬的寒意,去年整个北直隶和大半个山东就已经处于饥荒状态,地瓜都快成了各地的主粮,直到现在依然如此。而今年被去年吓坏的各地百姓,更是纷纷搜罗地瓜准备种,天启尽管早就从杨信口中听过地瓜盛世这个讽刺性的词,但他依然不断命令九千岁在各地赏赐地瓜以扩大种植面积。

    他也知道杨信所说的天灾。

    这个都不用特意告诉他,他看看杨信这些年的举动就知道。

    杨都督可是有神话色彩。

    虽然对于知道底细的人来说,他那些出身的故事都是编的,九千岁不可能不知道,杨信的身份本来就是他老兄弟黄镇在任丘花钱买的。

    但是。

    杨信的身体是真的。

    他挨上一刀转眼愈合的身体,本身就是带着神话色彩的。

    一个这样的人,这些年不计投入的不停做罐头,做出的罐头根本就不卖,直接运到各地的地窖存起来,甚至在广东做罐头都用海船运到济州岛杨家的地窖仓库储存起来。而且不停开荒,甚至跑到台湾这种地方披荆斩棘,而各地商号更是低价向民间不断出售各种新种子,玉米,地瓜,最近又开始卖土豆,尤其是高粱,都跑到炒花牧区去种。而他收购石油的生意明显就是赔钱,可赔钱却依旧加价收购,搞得陕北一带就像疯了一样到处都是养毛驴的。

    这一切都不正常。

    以他的权势明明可以轻轻松松坐享受荣华富贵,却非要做这些收益低甚至赔钱的。

    杨家有新式的纺织机,一个女工手工就能同时纺几十锭纱,但他宁可从遥远的印度买棉花回来纺纱织布使得产品在广东货面前毫无竞争力,也不在本地购买棉花,更禁止杨家庄户种棉花……

    他不知道这更赚钱吗

    他这一系列怪异举动,只有一个合理解释。

    他在备荒。

    他知道很快就会有一场超出人们想象的饥荒降临,必须用尽一切手段增加粮食产量并囤积足够的食物,而去年陕北的雪灾,已经验证了这一点,毛驴队,地瓜推广,各地商屯的储备,迅速解决了陕北的饥荒,再结合他的神话色彩,就连那些士绅其实也有点相信他了。

    但是……

    相信他又怎样

    相信他就让他分田地了

    开玩笑!

    对于士绅来说饥荒又怎样饿死的不是自己就行,饿死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佃户农奴又怎样只要自己地还在就行,就像方从哲说的,过不了几十年又是一片盛世,野火烧过的农田再长起来一样丰收。对于勋贵官员甚至皇帝来说,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只要统治权不倒就行了,羊群饿死一批有什么大不了,只要自己还是羊群的主人还是牧羊人就行。

    耽误不了吃羊肉就行。

    饥民造反

    杀呗!

    都能把野猪皮炮毙的官军,杀造反的刁民还不是砍瓜切菜一样但杨信现在玩的,却是在让羊群知道自己不是任人宰割的,让羊群学会反抗牧羊人,反抗被宰杀吃肉的命运。

    甚至他还把大炮给了羊群。

    这才是最危险的。

    但他们却不知道,杨信正在做更狠的……

    “四民大会!”

    杨信说道。

    送走叔丈人的他,接着召集各地军管的官员开会,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

    “士农工商,不过得加上兵。

    士就是读书人,但不仅限于有功名的,所有那些举人秀才包括童生都算,就是那些教书先生,甚至写小说的,画画的,研究科学的,统统都算是士。

    至于剩下的农工商就不用解释了。

    各地四民成年男丁各选一人,在南京组成四民大会,以后有什么打仗收税之类的事情,会先告诉他们,他们再告诉各地人民,甚至他们觉得有不合适的,也可以提出些意见。但只供参考,是否采纳由我决定,而选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抓阄,而参选的资格也很简单,就是交税的税证,每一户交完税之后发一张税证,一个税证就是一个抓阄名额。

    无论农民交的地租,工匠交的丁银,商人交的各种商税都算。

    然后根据税证抓阄。

    抓到的就是四民代表,每个县四个,每个军一个士兵代表,他们到南京专门组成四民大会。

    五年一换。

    期间有做的不好的,所属县的百姓可以来找他,甚至向我告他。”

    他紧接着说道。

    “主公,何必如此麻烦,有什么事情您下令,下面听您的就行。”

    一名军官说道。

    紧接着一片附和之声。

    “不,不,我们要搞清楚一点,我们是为人



第五七二章 王莽谦恭未篡时
    扬州,镇淮门。

    “四民大会”

    商周祚愕然地重复着这个新鲜的名词。

    “回督师,就是每个县的士农工商各选一个称为代表的,到南京去像乡贤会一样,据说还有士兵代表,不过他们不是推选,而是抓阄……”

    报信的逃亡士子说道。

    这段时间杨信控制区的士绅已经自觉充当起密探,不断将各地情报送到这里,这时候的扬州已经成为了原本南京官员们的临时行辕,六部,都察院,各寺,包括那堆御史,全都在那里。这些家伙基本上都没事干,在这里就近领着盐税支付的俸禄,一边骂着那个逆贼,在丝竹声中醉生梦死,颇有些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味道。

    “抓阄”

    吕兆熊笑着说道。

    “回都堂,的确是抓阄,估计那逆贼也知道那些泥腿子没法推选,就干脆抓阄来定。”

    那士子陪着笑脸说道。

    “这个人已经入魔了。”

    商周祚冷笑道。

    以他的智商当然明白,杨信此举和他们搞乡贤会一样,都是为了踢开皇权,但此举的确可以说入魔了,连泥腿子都高踞庙堂,这简直就是纲常扫地。

    “这样老朽倒是糊涂了,他真就没有谋朝篡位的野心”

    王象乾说道。

    老王现在身份是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其实是接待顺义王的。

    他之前已经告老,毕竟都已经八十了,但被天启匆忙启用,直接从老家桓台赶来赴任,等着顺义王到达后作为蒙古军的监军,这个大明蒙古问题专家,和顺义王交情很好,如何让实际一万五千蒙古骑兵做好炮灰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就得靠他的协调能力了。

    不得不说杨都督都把老王给搞糊涂了。

    这真不像是谋朝篡位啊!

    真正想当皇帝的,哪有这么干的,这样让羊群都心里长草,以后还想千秋万代地统治

    这不对呀!

    “他不会真想做圣人吧”

    老王颇有些无语地说道。

    “王莽谦恭未篡时而已,他自知出身寒微,况且起家没几年,八年前还不过是个贩私盐的,如今想谋朝篡位岂不是笑话,欲收买人心只能广施恩惠,但越是如此,此贼谋逆之志越是确凿无疑。”

    吕兆熊说道。

    三人一同点了点头。

    很显然也只能这样解释了。

    要不然没有别的解释,圣人都没这么傻的。

    “来了!”

    “来了!”

    ……

    突然他们前面响起一片混乱的喊声。

    三人赶紧抬起头。

    前方大队骑兵正狂奔而来,都是半身甲,身后披风,手中长矛,马鞍旁挂着双马枪和刀,为首者穿一件红色蟒袍,怀抱着一柄宝剑,身后旗帜猎猎,看上去也很是威风。不过其他那些乱七八糟仪仗都没有,而且看起来全都疲惫不堪,应该是已经赶了很长的路。

    “鼓乐!”

    商周祚说道。

    在他身后鼓乐响起。

    那些官员士绅们激动的喊声随即响起。

    “后生可畏啊!”

    老王眼神复杂地说道。

    很快那人到了跟前,三人上前一步,那人紧接着下马上前行礼,老王赶紧扶住了他……

    “宜兴伯,折煞我等了!”

    老王说道。

    “下官恭迎宜兴伯!”

    商周祚带着后面那些官员士绅立刻行礼说道。

    好吧,这是卢象升。

    天启很干脆地以他家乡来封他为宜兴伯,估计也是让他打回家乡。

    他家乡已经沦陷,倒不是杨信动手,杨信一直没对宜兴下手,毕竟他对卢家还是有几分敬意,但可惜宜兴百姓却等不及了,他们以大规模民变自己驱逐了天雄军。卢家兄弟如果镇压民变肯定会被杨信趁机拿下,而且在靖难军兵临湖州后,宜兴已经完全成了一座孤岛,所以卢家兄弟干脆弃宜兴,渡过太湖去苏州加入了官军。

    而卢象升是提前南下的,在京城检阅完之后他立刻启程,带着自己的亲兵旅南下。

    后面是六万骑兵。

    不过因为运河北段才刚刚解冻,那些步兵估计也就才启程。

    即便是骑兵其实也拖了长达数百里的队伍,前锋的蒙古骑兵估计这时候也就才过徐州,不是卢象升缺乏军事常识,而是他没有粮食吃,六万骑兵如果密集南下,基本上走到哪里就得跟蝗虫一样。只能拖长队伍,给沿途地方官和士绅筹集粮食留出时间,运河上第一批漕船还没进京口闸呢,徐州以北沿途又全都是去年蝗灾的重灾区。

    哪有粮食储备

    至于后面的步兵到达恐怕还得俩月。

    所以在这之前最怕的就是杨信主动进攻,不得不说这也很尴尬,实际上后面的步兵南下,还是方从哲回去后,亲自去求他侄女放开了对京城的供应,要不然那六个军吃饭也很麻烦。

    卢象升就是提前来坐镇的。

    毕竟这些老家伙们都不擅长指挥军队打仗。

    他虽然是伯爵,理论上超品,但真算起来还是个小辈,当然不敢在这些家伙面前摆出架子,就在这些人向他行礼的同时,他也赶紧上前扶住商周祚,略作客气之后又去给吕兆熊这些挨个还礼。商周祚则在一旁看着这个江南年轻一代的文武全才,仅仅几年的时间,就已经蹿升到了伯爵,还是统帅十万大军的方镇大员,现在更是成了整个江南士绅,乃至于整个大明士绅的希望所在。

    他们这些老家伙的确有些唏嘘。

    他正在感慨着,旁边一个手下挤了过了,悄然递给他一份急报,商周祚随即打开。

    &



第五七三章 少年英雄
    “衮衮诸公们居然也学会作秀了。”

    杨信说道。

    范文程在吴淞口当着数万围观的军民被剃成了鸭蛋,然后拖着两条彻底断了的废腿,被士兵们扔回了他来时候乘坐的海船。

    此事紧接着被各地士绅大肆宣传。

    很显然衮衮诸公也学会作秀了,他们用对待建奴的强硬态度,来向正在南下的辽东军示好,后者毕竟在辽东与建奴血战了八年,这种对待建奴的方式无疑会让士兵们满意。不过黄台吉居然会卑躬屈膝地上门求和,这还是让杨都督有些突然,不得不说这位失去了一件很重要东西的老朋友,倒也真是一个狠角色。

    该跪时候毫不犹豫。

    至于这次求和失败的黄台吉何去何从……

    那关杨信屁事。

    “听许心素说,他们这些年似乎与德川家交往密切,甚至黄台吉还向德川家求亲,不过德川秀忠没有还没出嫁的女儿故此拒绝了。”

    汪秘书说道。

    德川家现在其实已经是第三代将军了。
1...303304305306307...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