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那秘籍至今很少人知道,甚至就连那些别动队员,也都只是以笔记形式记录一些零星的东西。

    但严禁外传。

    据说连杨都督自己都对这秘籍的威力过于恐惧。

    不过目前要搞,也只是在金衢一带合适,




第五八一章 衢州码头工人大罢工
    拿下徽州的靖难军,正式开启了摧枯拉朽的模式,在留下一个军迅速稳定地方秩序后,浙江方面军都统制李忠在渔梁坝登船,亲自率领着一水浙江人的前锋开始了顺流直下。

    早晨启程下午攻克街口。

    然后还没等到天黑,他们正式攻克浙江境内第一个小镇永平……

    实际上都没打。

    他的前锋里面有好几百淳安人,其中不少就是永平一带的,直接在镇外喊了几嗓子,乡亲们就把还想负隅顽抗的永平巡检给绑了。

    紧接着第二天中午兵临淳安。

    淳安几个头脑不冷静的士绅,还试图带着民团固守,然后三百多号淳安籍士兵列阵城下齐声高喊,被强行驱赶到城墙上的青壮们,看着里面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倒戈。就在城墙上一片混乱的时候,下面涌向城门的乡亲们也打开了城门,紧接着大军浩浩荡荡开入,一个老乡贤气得直接从城墙上跳了下去……

    倒是意外砸伤了一个靖难军士兵。

    紧接着李忠亲自枪决三个当地罪大恶极的乡贤,然后宣布开仓放粮,当了快三年忠勇军总兵的他,对这一套流程无比熟悉,先杀几个罪大恶极的士绅,然后开仓放粮并宣布分田地,当地乡亲们的热情一下子就调动起来。

    很简单的。

    到第三天中午,他的大军就已经兵临锦溪关。

    依旧是兵不血刃。

    一个锦溪关本地的士兵,扛着靖难军大旗,昂然地踏上码头,当地巡检就投降了。

    然后下一站严州府城建德。

    当然,不是现代建德,那是六十年代迁移过去的,这时候的建德城在梅城镇,这座控扼新安江,兰溪,富春江三岔口水运枢纽的古城,在短短两年里迎来了第二次战火……

    衢州。

    水亭门码头。

    “快,都他玛快点,天黑前装不上船统统扣一天工钱!”

    监工的吼声响起。

    码头苦力何福低着头,背着沉重的木箱,艰难地向前挪动脚步,尽管是初春季节,但他额头的汗水仍旧在不断滴落。

    这箱子里应该是从福建运来的硫磺,尽管里面还有油布,他依旧能够闻到那令人作呕的气味,因为北洋水师封锁宁波等沿海港口,所有硫磺都禁止输入,所以浙江那些火药作坊使用的硫磺都是从福建购入。郑芝龙和颜思齐等人的武装船队,将倭国和琉球产的硫磺运输到福州,然后由福州走内河水运北上,再陆路走仙霞关等道路到江山,以小船运输到这里转大船继续向金华等地。

    不只是硫磺。

    这时候浙江所有需要的几乎都是从福建和江西两省运来。

    铜,铁,粮食,甚至从四川运来的硝,从云南运来的锡,总之只要需要外购的,都依靠福建和江西两省的士绅为这边提供,而这些货物无论走水路还是走陆路,最后都在衢州集中,都在水亭门码头装上大船。

    整个衢江岸边每天无数大小船只拥挤等待。

    这里是浙江士绅的生命线。

    这时候严州的激战已经开始。

    只不过前锋攻城受挫之后,李忠已经停下等待后续主力。

    整个浙江无论浙东还是浙西,所有士绅都在全力以赴,准备死守这个堪称浙江的大门,包括衢州,甚至部分江西士绅组织的援军,也已经到达严州和寿昌等地,和沿着新安江而来的靖难军以严州为战场准备决战。

    那里就是浙江士绅的丛山关。

    如果他们能够守住严州,靖难军就无法真正进入浙江。

    毕竟没有水运是不行的。

    过去可以不依赖水运,骑兵骑着马带着冷兵器,以战养战迅速扩张,但这时候打仗离开水运寸步难行,那些大炮不可能走山路辗转几百里运来,同样后方的弹药,也不可能在没有水运的情况下走几百里山路补给。而战争的科技含量进步到目前这种级别,抛开了大炮和火器,哪怕就是靖难军也打不过这时候的浙江团练们……

    呃,南下的靖难军也是过去的大同军或者说现在的团练。

    “你家老三有信了”

    旁边一个苦力低声说的。

    “没有!”

    何福摇了摇头。

    “徐四听说投那边了。”

    那人低声说道。

    “别胡说,让人知道再牵连他家里!”

    何福说道。

    “怕什么,这衢州城出去三千青壮恐怕得两千投了那边,乡贤会敢找谁家的麻烦,逼急了难道不能跟徽州那些学玛的,这日子真没法过,工钱天天扣,粮食越来越贵,乡贤会那帮老东西这是害怕了,他们不想掏了钱最后还一场空,花钱上能抠则抠,就想着让咱们白干活。”

    那人愤愤不平地说道。

    他说的是事实。

    浙江士绅已经心里没底了。

    虽然他们依然在全力以赴,但银子是越来越不想往外拿,毕竟一旦输了就鸡飞蛋打,向外面买原料那是没办法,但内部这些苦力,工人之类就能拖则拖。同样他们控制的粮食价格不断提高,以便从民间尽可能搜刮更多财富,这样把损失转嫁出去,反正他们控制土地控制粮食贸易,粮食价格他们说了算。

    这样到最后就算严州守不住,需要投降了,也能在手中攒出尽可能多的银子,毕竟杨信还得要他们掏助饷的。

    农民还好点。

    毕竟浙江这地方适宜农业,就算四周山林挖野菜也能凑合。

    但这些苦力和工人,就只能在他们压榨中忍受了,最初经济发展带来的短暂红火之后,士绅们越来越原形毕露。

    这都未必赶得上过去啊!

    “唉!”

    何福长叹一声。

    这时候他走上跳板,但因为没吃饱饭,又连续干重体力活,在这晃动的跳板上俩腿一阵发软。

    他惊叫一声。

    紧接着整个人向前倒下。

    不过他还是拼尽全力,让那箱硫磺砸在船上,只可惜没全砸上,只是硬生生砸在边缘,伴随木箱的碎裂声和里面硫磺的撒落,他也坠落在了江水,在冰冷的江水刺激下紧接着清醒,忙从里面爬起来,但爬起瞬间,一个鞭子落在他肩头。

    “废物!”

     



第五八二章 权力的高傲
    周王庙。

    “乡亲们,乡亲们,你们听我说……”

    孔贞运站在庙门前,声嘶力竭地高喊着。

    这里是乡贤会的会场。

    因为这段时间局势变化太快,在大同军归顺朝廷后,新的衢州知府和西安知县都还没到任……

    故意的。

    毕竟谁都明白浙江局势不稳,这时候跑来当官,岂不是自己往火坑里跳,到时候乱起来连命都保不住,话说这些官员还是很聪明的,不久前徽州石知府的惨剧,已经证明了他们的睿智。可怜的石知府被一颗原本不是射向他的子弹,打穿了一叶肺,还在病床上倒气的时候,又被冲进府衙抢掠仓库的刁民给气得直接咽了气。

    不过也有说他的家奴卷了他的钱财逃跑,为了避免后患,所以顺手又戳了伤口一下。

    总之他死因存疑。

    但终究是死了。

    那么在始终没有地方官到任的情况下,此前不肯附逆,始终关着门在府中自娱自乐的五经博士孔贞运就责无旁贷了,在乡贤会的一直恳求下出面主持大局。

    然后……

    他就倒霉了。

    此刻在他和几个乡贤面前的是无数愤怒的工人和码头苦力。

    还有小商贩。

    他们都是要钱的。

    在水亭门码头的事情发生后,所有那些码头苦力,城內那些工厂的工人,甚至纺织作坊的女工,全都发现了不对,这段时间所有士绅都似乎不约而同地,开始以各种理由克扣他们的工钱。

    这倒不是最可怕的。

    毕竟给人家做工,人家肯定要想方设法扣钱,只不过扣的狠了,还说不上让人恐慌,真正引发恐慌的是另一样东西……

    白条。

    各种各样的白条。

    无论原料采买,日常所需,这些士绅最近都喜欢开白条,他们,他们的子女,他们的管家,掌柜,所有人都喜欢开白条,还有的居然连开工钱都是打白条,甚至连卖菜的都发现,自己手里居然还有不少白条。

    这是给大户人家送菜时收的。

    人家就是说管事的不在,先给你开个条子,哪天你再来拿。

    不会骗你们的。

    他们之前也不时询问,但那些打白条的都信誓旦旦地保证,只不过是一时银子没到……

    都是有家有业的。

    都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还能欠你们的钱是怎么着

    有时候实在等米下锅,也能少量领出一些,总之虽然不满,但毕竟这些士绅都是地方上响当当的人物,家大业大的,的确也不用怕赖账,主要也是一种惯性,这些士绅一直控制地方,老百姓很难想别的。但这一次窗户纸一捅开,这些工人也罢苦力也罢还有那些女工小商贩,瞬间慌了神,这哪是资金周转问题,明明是看到靖难军杀过来,知道前途未卜,故意收紧银根好干别的啊!

    万一他们真跑了呢!

    万一他们被抄家呢!

    ……

    各种万一。

    但无论那种万一,最后倒霉的都是这些底层啊!

    “乡亲们,我是圣人之后,我是不会骗你们的!”

    孔贞运高喊着。

    他面前一片鄙视的嘘声。

    “乡亲们,你们不要胡思乱想,那些克扣工钱的,我会去跟他们说,以后不会再克扣了,那些白条,我也会帮你们去找他们兑现的。

    他们不是不给你们钱。

    如今正是国难当头,逆党已经进浙江了,严州正在交战,咱们浙江能否逃过魔爪,就看这一战了,前方正是急需军需之时,你们不要罢工,罢工是不对的,此时我浙江百姓当同心协力,共御外敌,你们一罢工,外面的军需运不过去,枪炮造不出,打了败仗都跟着遭殃……”

    孔博士继续高喊。

    “是你们遭殃,关我们屁事,我们说不定还分田呢!”

    人群中喊声响起。

    “对,我们就要钱!”

    “还钱!”

    ……

    一片混乱的喊声。

    无数手臂举着一张张白条,就像挤兑的银行门前。

    “方青峒还没来”

    孔贞运低头问身旁的一个老乡贤。

    后者摇了摇头。

    “叶寅阳呢”

    孔贞运擦着汗问道。

    “寅阳兄昨日就去了金华。”

    另一个乡贤说道。

    “怎么都不在,平日里都在,怎么就这时候都不在”

    孔贞运爆发一样怒道。

    他的声音大了点,前面最近的几个百姓立刻听到……

    “方老爷跑了!”

    其中一个恍然大悟般喊道。

    “叶老爷也跑了!”

    另一个同样恍然大悟。

    “快,乡亲们,别让他们都跑了,咱们自己去他们家找他们,咱们自己去拿咱们的银子!”

    第一个喊道。

    然后人群一片混乱,所有人惊慌地举着白条涌向各自目标,看着这一幕孔贞运都傻了,然而还没等他清醒过来,他身旁的那两个老乡贤掉头就跑,几乎同时人群中上百人一起扑了过来,他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人把两个老乡贤淹没……

    “徐老爷,这是你家管家买肉的十两,快给银子。”

    “这是昨天令公子刚写的二十两。”

    ……

    一片混乱的喊声。

    孔贞运欲哭无泪地看着这一幕。

    他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虽然他家没这么做,话说对于自己老祖宗的牌位他还是有点自信的,但那些士绅可没有他的圣裔之光护体。接下来无论战局如何,银子留着总是没错,一旦最后打输了,这些银子就是向杨信买命的。虽然这种方式的确很蠢,但问题是那些士绅也没别的办法,只能这样哄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现在算是哄到头了。
1...307308309310311...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