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没有,陛下已经下旨不得用刑,许显纯他们自然不敢抗旨,臣可以保证没打过李三才一下,不信的话各位可以自己去诏狱看看,如果李三才身上真有用刑的痕迹,那就当这份供词不存在。不过看归看,为了防止有人别有用心,在诏狱鼓动他翻供,不能靠的太近,让锦衣卫脱了他衣服远远看就行。”

    杨信说道。

    李三才身上绝对没有伤。

    许显纯这段时间没动过他一个指头,最多也就是跟他熬,比如说不让他睡觉之类的,但这些对于李三才这种意志如铁的根本没用。

    “陛下,纵然未曾用刑,臣亦请三司会审以服天下!”

    张问达说道。

    不用刑又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大家都是聪明人,锦衣卫肯定用了特殊手段,否则李三才不可能签字。

    李三才不可能跟闻香教同谋,这一点朝廷这些大员都很清楚,李家和王家有生意往来是真的,偶尔找王家干脏活是真的,可同谋造反就纯属诬陷了。

    “既已招供何须再审




第一六一章 大儒的登场




第一六二章 忠臣义士如是乎?




第一六三章 战斗吧,小皇帝
    杨信就这样制造了一场声讨李家罪行的狂欢……

    检举的人堪称络绎不绝。

    一个几十年积累近五百万两家产的人是白莲花

    简直开玩笑!

    人命案子几十条那是起码的,过百毫不稀罕,走私,贩私盐,偷税漏税,强取豪夺什么都少不了,私通建奴也是必然的,勾结水匪海盗那是很正常。

    这个时代积累起如此财富那就没有真正干净的。

    李家或许没有那些恶贯满盈的士绅一样坏。

    但也不可能奉公守法。

    这东西就是说不说开的问题,不说开大家都会无视,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其他那些士绅同样也在做,杨信算起来还是贩私盐起家的呢!说到底这就不是一个奉公守法积累财富的时代,这种事情就是扒不扒的问题,一扒都是屎,如果没有这些青虫来搞事情,杨信也没兴趣难为一个死人。可现在既然青虫们跑来把李三才美化为忠臣义士,那就别怪杨信给他们把忠臣义士的皮扒了,让原本只是一个谋反罪的李三才再加上无数罪名。

    他对面的鹿正看着恍如狂欢般检举李家罪行的本地百姓,最终还是长叹一声拂袖而去。

    而那些青虫则慌了。

    他们一个个手足无措地看着李家的一桩桩罪行被翻出来,就仿佛在他们前面的牌位上,不断泼上一层层黑色污垢,很快这块牌位就已经散发恶臭了,他们试图反击,可他们想出的李家善行,在汹涌而至的一项项恶行面前瞬间崩溃。

    甚至就连这些善行的本质都被扒皮。

    乡里乡亲,谁还不知道谁啊!

    杨信就这样坐在那里,兴致勃勃地看着这场狂欢,而他身后的李家依然在清点的财产。

    很快清点完成。

    “白银一百一十二万两,黄金四万两。”

    杨信看着清单说道。

    “他真有钱!”

    然后他抬起头对一旁的左佥都御史王德完说道。

    这也是东林党干将。

    国本之争时候挨过廷杖的,泰昌继位重新被启用,但没赶上泰昌,上个月天启继位之后才到,然后被吏部上奏任命为左佥都御史,目前都察院在京的他算二号人物,左都御史张问达主管都察院,但右都,左右副都御史这些都是各地督抚顶着。

    “说的就像杨同知自己家无余财一样,李家世代经商,有些家业何足为奇”

    王德完冷笑道。

    “看来子醇公也是有钱人,一百多万两都何足为奇,不知道要是锦衣卫也抄子醇公家,是不是也能超出个不足为奇的数字,当然,像子醇公这样公忠体国的老臣,怎么会被抄家,杨某也就是开个玩笑而已。”

    杨信说道。

    王德完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然后他身后那些御史们一个个傲然离去……

    至此这场围绕李三才的斗争,算是告一段落了,李家抄出的一百一十二万两银子和四万两黄金,紧接着被杨信运进皇宫。

    至于天启如何处置这笔巨款,这个就不关他的事了。

    然后是李家产业的拍卖。

    这项工作同样迅速完成,到十一月底的时候,杨信已经把一百万两拍卖所得同样送入皇宫,虽然御史跟疯狗一样弹劾拍卖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但天启全都置之不理……

    杨信给他带来银子就行了。

    大明朝此前所有抄家记录,有哪个能像杨信一样抄出几百万

    总之杨信在短短三个月里,给天启增加了三百多万两的收入,这笔巨款尽管不能弥补泰昌撒钱的巨坑,但至少让天启手头自由了很多,或者说不用太过于看文臣的脸色了。同样这也让文臣的忍耐到了极限,毕竟这样的饕餮盛宴中,他们根本没有得到什么,然后文臣们也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这个恃杨行凶的小皇帝的不满……

    “辞职”

    杨信愕然地看着天启面前一堆奏折。

    “这些老东西在威胁朕!”

    天启怒道。

    辞职,准确说是集体辞职。

    兵部尚书黄嘉善,礼部孙如游,户部李汝华,工部王佐一起辞职。

    不过这四个都不是东林党,而且年纪的确都很大了,所以他们不一定是威胁天启,更有可能是吓的,毕竟这战火愈演愈烈,他们这些老家伙完全没有必要被卷入这场战争。一边是雄心勃勃恃杨行凶的小皇帝,一边是掌握天下财富的东林党,他们都一把年纪了何必搀和,用这种方式既可以退出战场,又可以向天下士绅展现自己不与阉党同流合污的决心。

    这样以后还有面子。

    说到底他们也是有家族需要照顾的。

    “李汝华有人可代替,方阁老的门生亓诗教可以代替,这个人理财还是有些本事的,工部尚书倒是好说,实在不行让徐詹事顶上,礼部尚书从侍郎里面提一个就行,就是这个兵部尚书不好办,这个得真有本事才行。”

    杨信说道。

    “熊廷弼如何”

    天启说道。

    这两年熊廷弼的确知名度很高。

    虽然他那些大捷都是杨信打的,但在没有杨信的情况下,他还是整理各军并且通过收缩建立了严密的防御,甚至还有毛文龙活捉佟养正这样的胜利,和建奴平日小规模的战斗也互有胜负,贺世贤等部也各有斩获,至少从目前看辽东局势已经稳定。而他的十五万大军,九万匹马平辽计划,也正在缓慢但稳定地进行当中,尤其是随着浙军和川军到达,再



第一六四章 富贵与兄共之
    来了,来了,终于来了!

    一旁的杨信就像个阴谋得逞的奸臣般,心满意足地在心中发出他那邪恶的欢呼声。

    事实上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仅仅把杨涟和左光斗抓起来,跟把李三才抄家,那性质完全是不一样的,这两人就是小卒而已,汪文言顶多算条狗,但即便这样,原本历史上他们的被捕也搞得天下扰动。天启和九千岁都快惹得天怒人怨,大明一片国将不国,甚至还有形象的描述,他们被捕是如何风云变色电闪雷鸣,就好像老天爷也在为他们喊冤一样。

    但那仅仅是刺激了一下而已。

    现在何止是刺激啊!

    这简直就是公然宣战了,把李三才赐死,把李家抄家,这就是在一次次把东林群贤的脸踩地上摩擦,还高喊着有本事你们反抗啊。

    忍无可忍啊!

    这不是李三才的问题,这意味着这个小皇帝,已经完全无可救药,已经正式迈入昏君的门槛。

    他完全就不往好草赶了。

    刚刚还在为他爹而欢呼的东林群贤,突然被这样一盆冰水浇上,不火冒三丈才怪呢,原本历史上天启好歹还给了他们几年适应期,但现在是连个试应期都没有,可以说直接就如晴天霹雳般,原本东林群贤头顶随着泰昌继位而出现的朗朗乾坤,一下子就变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短短两个月时间,他们眼前先是竖起一幅精美的玻璃画,然后又被天启和他的爪牙,一锤子给他们砸了个粉碎。

    不被气疯

    那才真见鬼了呢!

    大明朝的士绅可没有对皇帝忍耐和畏惧的习惯。

    你敢当昏君我们就敢闹。

    看谁斗过谁。

    反正大明朝两百五十年,除了太祖之外,还真就没有过哪个皇帝敢对南直隶这些世家大族动手的。

    成祖又如何

    还不是最终过的提心吊胆,干脆跑到北方去建都他不就是干不过南直隶这些世家大族选择躲远点难道他真那么喜欢北方的寒冷,不喜欢江南的富庶他就是因为惹不起江南的世家大族,才把政治中心北移,削弱这些南方世家大族的权力。他都不敢撕破脸啊,现在这个十五岁小屁孩对于南直隶世家大族来说,那根本就是个屁,他们才不会害怕呢,不就是仗着有个打手吗你们君臣俩还有本事敌天下是怎么着

    然而……

    “陛下,臣请赴南都处置!”

    杨信说道。

    “准!”

    天启咬着牙说道。

    很显然小皇帝真气坏了。

    他怎么也不明白,自己明明是皇帝是一国之君,为什么这些大臣也罢士绅也罢,就非得一次次对抗他甚至打他的脸从他继位开始,一次次就没停下过,刚继位就被人像囚犯般从乾清宫拖出来,要不是杨信及时赶到他估计早被当傀儡控制了。然后就是矫诏,你们连圣旨都敢替我发,我在乾清宫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就把圣旨写好盖上玉玺,而且还送到六科审核通过又被锦衣卫执行了。

    你们直接就是把我这个皇帝当成一个死人啊!

    然后还敢围堵乾清宫。

    里面御史堵乾清宫,外面士子堵承天门,你们这是上门打脸,把我这个皇帝的颜面踩地上摩擦。

    现在还敢在南都哭庙。

    你们这是公然示威,下一步还敢怎么着堵漕运罢市抗税还是敢公然造反,在南都找个藩王过去然后另立一个朝廷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忍,要是这次忍下来,那也别指望再搞什么改革了只要再动他们的利益,这些人依然会用这种方法示威,而自己只要再退缩那就完全被捆住,然后在他们的一次次示威中不断退缩,直到和神宗皇帝一样,退回宫里连立太子都得听他们的。

    “但他们仅仅是哭庙,咱们以何种理由处置”

    九千岁小心翼翼地说道。

    的确,他们哭庙又没什么错误。

    至于替李三才鸣冤,这个不能算是有罪,至少不能因为这点事情惩处这些士子。

    需要一个充足的理由。

    “这个简单!”

    杨信说道。

    “陛下,由您下旨在南都修建岳庙。

    之前神宗皇帝已经下旨,各地都必须修建关岳庙,而在京城分别立有关庙和岳庙,那么以这个标准南都也不应该合祀,而是分别立关庙和岳庙。此前南都同样立有关庙,也就是说还缺一座岳庙,那么您下旨以臣为钦差,去南都修建这座岳庙。

    但臣只是副手。

    正使由新任衍圣公孔胤植担任。

    另外由臣和衍圣公顺便考察南直隶各地书院,神宗皇帝赐臣监督天下儒生之职责,臣自然要履行神宗皇帝赐予的职责,而衍圣公就不用说了,作为衍圣公他当然有这种权力。这样臣和衍圣公就可以去南方,对东林书院进行考察,若发现有违圣贤之道的,自然就可以将其封禁,同样江南那些书院只要是不老实的统统封禁。

    他们不是讲圣贤之道吗

    那咱们就跟他们好好讲讲这个圣贤之道。”

    他紧接着说道。

    “但只是封禁东林书院,他们大可另建一处,不砍几颗人头终究是震慑不住这些人的。”

    九千岁说道。

    “这个容易。

    咱们这么搞他们必然受不了,尤其臣更是东林党的眼中钉,这次到了他们的地盘上,肯定会想办法除



第一六五章 狗男女




第一六六章 你叫吧,叫破喉咙也没人救你!




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第一六八章 钓鱼执法




第一六九章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第一七一章 掏出东西吓死你




第一七二章 我再给大家吟一首大风歌
    太平府。

    “诸位父老放心,我杨信名声的确不好!”

    府衙的酒宴上,杨信举着酒杯一脸激动地说道。

    “但是,那都是污蔑!”

    紧接着他说道。

    “对,都是污蔑,都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污蔑杨佥事!杨佥事不必在意,杨佥事受陛下信任,必然会遭到小人嫉妒,故意造谣中伤,这也是难免的,但咱们只要忠于陛下,问心无愧就行了,何须在意这些”
1...8283848586...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