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吏在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智静
小舍道:“是要看看三帖是否见效。”
张辅指着小舍道:“我这个本家也来啦,你给我留下好一摊事,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金忠道:“有什么事,他上次随夏元吉来,也已满三年多,有事也过了。”
“你问他,有没有收下人家彩球”
小舍脸一大发烫了,急忙辩解道:“这怪不得小舍,是阮红玉抛给我的,不关我事。”
张辅对金忠讪笑道:“你看你这个手下招了吧,阮红玉,名字都有。”
白梅帮衬道:“不知者无罪,也许小舍真不懂这里的风俗。”
张辅道:“这
第二百五十一集 郑和回国
暗箭带着响声朝授奖台中的金忠射来,小舍也来不及做任何多余的动作,直接用左肩把金忠挤开,金忠倒下了,箭射在小舍的右肩。
站在金忠身后的白梅大叫一声:“抓刺客”便跃上台,一个筋头跳到弹胡芒琴的二男子跟前。
那两男子正把箭上了弦准备再射。
白梅双脚已到,把两人一蹬弹出了数丈远。混在人群中的锦衣卫李千户几个扑了上去,死死的摁住。
小舍肩头血开始迸了出来,金忠扶着他,大声的呼喊着:“医官,医官快来!”
这次随行人员中,医官是不少的,一会儿拥上了七八个。
箭伤不像普通的刀剑伤那么厉害,但它有倒刺不能急着拔出,否则极易把大动脉挑穿。
那个太医院的判官,相当于后世的卫生部司长,四十多岁的男子,见多了这箭伤,他也不拔箭,不慌不忙的用药粉洒在伤口止血,然后掏出随身带的牡丹与白蔹和的酒灌到小舍嘴里。
小舍的血止住了,喝了药酒疼好多了。人被抬到了衙内的住宿里。
白梅替他换下了血污的衣裳,用温水把身体擦拭的干净,小舍喝了药酒,呼吸时轻时重,箭在身上不住的抖动,判官用剪刀将留在身边的箭剪了,然后用纱布把它固定住,他对白梅道:“你时刻看着,别让伤者多活动,服几天药酒,直到它自已退出来。”
白梅带着哭声,心疼的道:“那要多久啊”
判官道:“三到七天不等,不会超过十天。”
金忠和张辅处置了刺客回来了。
张辅道:“小本家,这下你逃不走了,我要不要把阮氏姐妹找来。”
金忠道:“算了,他为救我吃了一箭,已经够难受的了,你就少埋汰他了。”
白梅也道:“是啊,你看还有血在渗透出来。”
张辅拿出两个大银锭递给白梅道:“那你这姐姐,还不去买些好吃的给他”
小舍不好意思要这个赏金,让白梅还他。
你道金忠怎么说:“皇上赐他的,你拿着也应该。”
张辅道:“你不要,我是真的会不开心的,我们五百年前就是自已人了。”
白梅跪着行了个礼,替小舍收下。
小舍道:“两个刺客呢”
金忠道:“这事交李春了,你就安心养病,争取回京时,箭自己脱落出来。”
小舍不用去隔离区了,传染的机遇也没了,白梅天天陪着他,整天形影不离的,给他挑好吃的。小舍恢复的很快,他便想问病人药后的效果,白梅道:“我问了判官,说这药有用,不少人开始退烧了。王太医坐着水运的船也来了,带来几船的药和种子。”
小舍道:“见我张辅将军了吗”
“张将军那天就走了,担心陈际扩在这里被人劫了,毕竟是安南的所谓国王,有一定的势力。”
金忠来了,从门口就喊着:“张郎中,好些了么”
小舍急忙坐起来,腰部一使力,这箭头就在伤口下摇晃,白梅轻轻一提就出来了。血从裹着的白纱渗了出来。
白梅叫来判官,判官笑道:“张郎中身体强壮,这箭头出来的这般快。”
判官替他清洗好伤口敷上点药重新包扎好。
金忠道:“这就好,省得明天回去的路上多吃苦头。”
小舍道:“这里没事了吗”
金忠道:“疫情稳定了,黄福和沐晟的医官也知道如何对付了,我们留着几百号人,交趾布政司的开销也大。”
小舍和白梅随钦差大臣回到京城
第二百五十二集 福州很美
金忠道:”怎么回事,这个国王去年皇上北伐时来过南京,想赖着不走,皇太子遵皇上旨意请他回去。”
候显道:”我们回国途中,他发兵五万想劫我们船只。结果郑公公让我们佯作与他正面交锋,他率2千精兵抄后路,直捣龙门,生擒亚烈苦奈儿和家属。”
蹇义道:”如今这厮人呢”
“还在船上呢!”
小舍道:”犯上作乱判个死罪。”
郑公公双手一摊,笑道:“大臣们全主张杀之,但皇上:“悯其愚无知”,命咱家给他们衣食,释放回国。”
金忠道:“皇上是体现我大明朝的威德,这小小锡兰山国,兵力也就五万,兵器也就刀和棍的土玩意儿,还够不上京城守备的一顿打。”
蹇义夹了一块郑和船队自已做的豆腐干道:“公公在海上就吃这些素食吗”
郑和道:“这怎么行,二万多官兵,来自五湖四海,口味都不一样,天天要干体力活,所以要摄取肉类。”
副使道:“我们船员还是以猪、鸡、鸭为主。船所经过的岛国,除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信佛之外,基本上信ysl教的,不可以吃猪肉,而就鸡、羊。到了占城、那孤儿王、榜葛剌,以及中国人聚居的爪哇、旧港船员们才敢放开肚子吃。在古里我们还吃了鹿肉和兔肉,在祖法儿还吃了骆驼肉。”
郑公公指着候显道:“猴子,我看你嘴巴最馋,有两天没吃荤,就带了下面的人钓鱼吃。”
候显道:“这海上吃海鲜,那可方便,水手一般都会捕钓,吃不完就在船舱中活水养殖。新鲜的蔬菜,淡水和油盐只能上岸去补充。”
夏元吉道:“主食呢,米和面够吗”
郑公公道:“我船队基本上在热带行驶,即使冬季,也要20度以上,带去的食物容易,盐、酱、茶、酒及饮用水,和米麦,豆类存放不起。再加上有些国家不种植水稻和麦子。”
候显道:“爪哇、苏门答腊岛及印度半岛等地就无大小二麦。”
夏元吉道:“要命的,你们吃什么呢”
候显道:“在阿拉伯半岛米麦多我们回来时多储备些,古里、忽鲁谟斯虽有麦出售,但不是本地产的,价格也比较贵。”
郑公公道:“这些地方水果也多啊,也可以充饥,爪哇、马来半岛及印度半岛等地区的椰子、芭蕉、甘蔗、西瓜等,还有山竹、榴莲、芒果。”
如意道:“好多我都没听说过。”
郑公公道:“张太太别急,咱家都替你们女眷准备好了,一会儿就到了。”
如意和金忠的小妾听着开心的拍起手来。
候显道:“阿拉伯半岛都是沙漠,生产的是另一种水果,石榴、苹果、西瓜、甜瓜,椰枣干及葡萄干。”
小舍道:“还挺丰富啊。”
候显道:“不光有水果,还松子、杏仁、核桃等坚果,船上不少女工都喜欢吃,有一回,我去女工船上领袜子,舱内全是敲胡桃的声音,“霹雳啪啦”的。”
蹇义太太也忍不住笑道:“这些女工都让你们养肥了。”
郑公公道:“可不是,这次在太仓上岸时,都求我下次继续带她们去。”
蹇太太道:“她们不怕晕船吗”
“怎么不怕,这次回来时,在福州碰到大风,惊涛骇浪足有几丈高,别说这些娘们,就我们候大人也吐得肠子都快出来了。”
蹇太太道:“那怎么办,不要吐死啊”
“上岸啊,福州城市很美的,和那些岛国不能比,感觉就是不一样,夜晚在三坊七巷走走,尝尝鼎边糊、花生汤、捞化的味道……”
夏元吉太
第二百五十三章 漠北寻碑
皇上终于答应金忠等大臣的请求,决定十一月份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行冠礼于华盖殿。这天退朝后请杨士奇、杨荣、杨博、金幼孜和金忠,吕震,黄俨几个到乾清宫商议,皇上道:“册立皇太子并行冠礼,寡人应该给他个什么礼”
杨士奇道:”按祖训给皇太孙敕字。”
杨博道:“这个好,不仅遵循先皇之祖训又扬我大明之文化。”
皇上道:“你等都是才子,每人给我草拟一条,让寡人甄选。”
这可像考状元一样,而且是即刻的,几个大臣没料到,在殿里徘徊不定挖空心思构思。
结果没有一条令皇上满意,朱棣道:“去年在漠南沙漠,寡人见那石碑上的碑文写得特别好,只是记不清了。”
金幼孜道:“皇上是叫我们去看过,但风沙吹得凶猛,字迹也潦草,个把字没能看太清楚。”
朱棣道:“金幼孜你记得那地方,朕派你再去漠南走一趟,录回那碑文。”
吕震道:“皇上,不用派人,微臣记得。”吕震学问不高,记性十分的好,他当着皇上和众多的大臣面前写出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十个字。
永乐皇抚着长须,一遍又一遍的看着字条道:“像...像......”
金幼孜在小舍面前学着皇上的样子,叙述今年早朝后的一幕。
小舍道:“大人,皇上令大人去北方走一走”
金侍读道:“皇上做事,一贯认真细致,他不确认的事是决不会去干的,吕震一走,皇上便下了圣旨,要微臣立马去漠南找到那块石碑。”
右谕德兼侍讲金幼孜与金纯关系十分要好,他俩在北伐时曾与胡广等一起在山谷中迷路,陷在山谷中。第二天才摸索着回大本营,那个晚上,皇上派出十几名使者去找他们,但都没有找到。他们回来后,皇上非常高兴。
这次皇上派金幼孜回漠北核对碑文的字句,金纯向他推荐了张小舍。
这差使看是轻松,其实是很累人,四千多里,皇上的北伐大军走了近三个月。
金纯对小舍道:“大学士金幼孜是个文人,书呆子,性格比较内向,骑术又不好,上次在漠北深谷里迷路,就是他老从马上掉下来,脱离了队伍造成的。所以你要多出主意。”
因此小舍特地从驿站挑选了两辆马车,以备不测。
横渡了大江,便到了江北,时值初秋,天高气爽,隆隆马蹄声又起,尘土中马队向凤阳进发。叶儿开始黄了,田间麦色一片,全是暖暖的丰收景色。天又那么蓝,凉爽的风从窗户飘进来,没了夏天的闷热。金幼孜诗性勃发,他念道:“万乘统元戎,鸣銮出九重。暖尘生辇路,晴雪照行宫。旗影西山外,笳声落照中。书生怀脱略,须敌万夫雄。”
小舍道:”大人新作的吗?真不错,文笔秀丽,结构严密,颇有杜李之风,闻之如行云流水,如饮甘露,如沐春风,久久不能忘怀。”
金幼孜得意洋洋的道:”哈哈哈,张郎中真会夸人,上次随皇上北伐,写了首《春日随驾北征次清河》,扬荣说愚兄写得太软了,今天改了一下,味道就不同了。”
小舍道:”下官听金纯尚书说过,北伐时銮驾驻扎在清水源,有泉水涌出,金幼孜献上诗,杨荣献上铭,明成祖都以最高等级给予奖励。”
&nbs
第二百五十四章 凤阳城外
金幼孜的马队进了凤阳的驿站,驿丞是个中年汉子,白白净净,一说话小眼睛眯成一条缝儿,他甜甜的道:“咱这小站好久没来朝廷大官了,大学士是江西人,喜欢吃虾,我们这儿多的是,下官再去替你俩弄些龙兴御液酒,如何
金幼孜是个诗人,好李杜之风,听说有酒喝连连赞同,说去街上找酿豆腐的计划也变了。
驿丞道:“凤阳除了狼巷迷谷,龙兴晚钟,浮桥烟锁,九华屏障等八景,如果大学士喜欢,明天下官陪你去。”
金幼孜道:“赶路要紧,明日我们继续往北走,今晚那都不去,就在你这喝喝酒,听你介绍一下就是了。”
驿丞的老婆,一个瘦成麻秆的女人,扭着蛇腰,亲自送上了酒菜,满满的一桌,荤素齐全,金幼孜道:“这是不是超标准了。”
驿亟堆着笑道:“哎呀,你一个特使,超一点有什么关系,签个字就可以了,谁也不会说事。”
金幼孜道:“下面的人你按标准,超多了总是说不清。”
驿丞点了点头,打开酒坛替小舍两人上了酒,他道:“这里可是开国皇帝出生的地方,朱五四原来在灵璧、虹县,后来投靠哥哥朱五一到了这里,没多久就在这生了第三个儿子重八。“
小舍道:“碑文上写是公元月21日。”
驿丞道:“其实先皇祖上是淘金的,在南京句容,按官府规定淘金要交高税。但句容不出产黄金,要到别处买了黄金交税,先皇的祖父没办法只能带着两个孩子朱五一,五四迁到泗州。”
小舍道:“金纯老家啊。”
金幼孜道:“对,那里的泗洪酒不错。”
驿丞道:“我这有,我替你拿去。”
金幼孜想拦已经来不及了,一会儿酒便被他换了。
驿丞道:“大学士难得出来,喝点酒有什么关系你看诗人李白:“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多潇洒”
金幼孜道:“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也带劲,都是他豪饮后的杰作。”
小舍心里暗想:“这驿丞不会是推销酒的啊,这么起劲。”心里留了个心。
金幼孜喝到兴头上了:“驿丞,你们这还有什么好吃的,给我上来,我付现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