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续南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其实不知不觉,邳州城已经有许多百姓依附杨河生活。
如新安庄需要大量原料,连碎石泥土都要。新安庄需要大量制服。新安庄需要大量吃用之物。现在不单周边附属庄村民,便是很多州民都围绕新安庄需求开展各项事业。
便如杨河需要大量苇屋,很多本地编织户就找到活计。杨河需要大量鱼干,本地的渔夫笑得合不拢嘴。
不过杨河对治安进行紧缩,也是许多人不愿意看到的,暗流,在邳州城内外涌动。
……
也就在这天近午,一只浩浩荡荡船队驶来,他们冒着烈日,部分船只继续往新安庄河段,部分船只则停靠向邳州的大河渡码头。
黄河水浅,行驶的多是载重不超过四百料的浅船,该船队也是如此,不过胜在船多,载运的货物量也大。
各踏板纷纷搭上,一艘猛看不起眼,细看就低调奢华的商船上,一女子缓缓下船,身后还跟了一个亮丽的小丫鬟,一帮管事打扮的人,众多护卫,一副商业女精英的样子。
看她穿了翠蓝的窄袖背子,挽着堕马髻,插了玉簪,妆容淡素,高雅干练。她袅袅娜娜到了岸上,曲线玲珑,波涛汹涌,顾盼间,就带着精明。正是从淮安赶到的王琼娥此女。
她六月初押运商船北上,然黄河一向不好走,风涛浪急,近期又常常下雨,黄河水涨,更增加断缆沉舟的危险。
从府城到邳州近五百里水道,她足足走了十几天才到,路上还发生过事故,几艘商船倾覆了。
此时水运,漂没沉溺是常事,幸好船夫伙计都没事,否则抚恤安抚都是麻烦的事。
“黄叔,立刻安排船夫伙计卸货,转脚那边也准备了,商货一卸下来,就运到南关那边的堆栈去。此次商货甚多,让杨经纪,陶经纪安排些脚行的人。”
王琼娥很干脆利落安排了卸货与运输的事,码头诸多牙人脚头眼巴巴看着,但却无人敢指责王大掌柜不合规矩,“私自搬运商货”的事。
强龙不压地头蛇,地头蛇等闲也不敢招惹强龙,眼前这位女子,可是与州尊都保持良好关系的人,他们可不敢得罪。
不过王琼娥是个玲珑的人,一般自己吃肉,也会让别人喝口汤,让码头诸人不会有很大的怨言。
这不,虽然卸货运输大部是她船夫与商馆的人,但码头的“起卸牙行”与“转脚牙行”也得了大生意,牙行又介绍脚行,几乎每人都分润点油水,皆大欢喜。
王琼娥到了码头,这边也是招呼声不绝,一些自认说得上话的人,如这边一些商铺掌柜,“起卸牙行”的杨洪安经纪,“转脚牙行”陶文现经纪,都满面笑容的过来作揖问候。
王琼娥也是商场老手了,应付这种场面游刃有余,含笑着一一回应。
不过她也敏锐的察觉到,今日码头气氛似乎有所不同,杨经纪、陶经纪等人脸上,也是忧心忡忡的样子。
王琼娥更看到码头要点处在修建设置什么署廨,颇多牙人脚行的人,以复杂的眼神看着那边。
她心想:“难道邳州发生什么事?”
很快卸货运输的事安排完毕,黄叔黄文远留在这边照应,以孙掌柜为代表的本地管事早在码头相迎,还安排了相应舒适的乘坐车马。
王琼娥就上了车,侍女王钿儿持芭蕉扇儿跟上,一些管事,她的护卫队在车的两边后方跟随。
他们一色劲装汉子,人数足有三十,个个骑着健马,弓箭长刀,内一半的人甚至持了犀利的自生火铳,不需要火绳就可以作战。
路上,王琼娥问了孙掌柜,邳州近期发生了什么事?
孙掌柜说了,他说道:“杨大人设立巡捕局,欲对青皮土匪不利,现街上百姓都在议论这事。”
王琼娥惊讶道:“杨相公果是豪杰,只是这是断他人财路之事,恐怕会引起反扑。”
孙掌柜道:“可不,现城中气氛不对,恐有事端发生。士绅们都在观望,看杨大人能否撑得住。依小的看,安靖地方是好事,但杨大人恐怕会有大麻烦。”
王琼娥沉默良久,最终叹道:“是啊,现今这世事,想做点事真的很难。”
马车轱辘,一行很快过羊山,过泗水渡桥,进入邳州城南关厢地界。在下邳驿附近,王琼娥看到这边也在修建设置署廨,众多百姓围着看,什么议论都有。
她还听到邳州城各处招募考核联防队员的消息,她一听就知道这联防队什么作用,心想:“杨相公只要挺过这一关,邳州城就会太平许多。”
王琼娥虽是大商人,但地方乱糟糟,青皮地棍横行,肯定也是不喜的。便如招商引资,地方上的治安环境,那也是投资人非常重要的考量要素之一。
对王琼娥来说,她在邳州几家商铺就被恶丐敲诈过,这些恶丐,捕之无用,死皮赖脸。一不顺意,就撒泼打滚。或干脆半夜提个粪桶过来,泼在你的门上墙上,害不死你也要恶心死你。
再大的商人,对他们都是头痛,为免麻烦,多少给些钱打发了事。
杨河安靖地方,对王琼娥肯定是好事,但想想他会遇到的麻烦,王琼娥内心不免有些担忧。
很快车马从“望淮门”进了城,邳州城依然热闹,商铺屋舍鳞次栉比,今日街上百姓更多,触耳所闻,也皆是“巡捕局,联防队”话语,便若一瓢水泼进了油锅,整个城池都骚动起来。
兴奋议论,喜笑颜开的百姓很多,但似乎也有很多人不满,王琼娥就听街边有人高声道:“……此为恶政,邳州的百姓,以后有得受苦了……”
王琼娥挑起竹帘看了看,看此人在高声喧哗,周边站着几个快班衙役的人,视若无睹,神情冷漠。
王琼娥听孙掌柜说,新巡捕局的设立,职责是缉捕盗贼凶犯,防护治安,就剥夺了快班很大部分权力。
本来快班职责,传唤拘提被告、缉捕盗贼凶犯、管押招解人犯,内中这“缉捕盗贼凶犯”就是他们重要财源之一,人说捕快八大害,大部分就是来源于这条。
余者二条都是捞些小钱,特别这“管押招解人犯”更是苦差事。此时动不动流徒多少里,发配边关充军等等,都需要快班的人押送。他们随犯人跑个几千里,风霜雪雨,期限到达,真是苦不堪言。
现在最大财源没了,特别孙掌柜言,巡捕局只从快班招了寥寥几个人。这邳州城是大城,有快班八班,每班八人,又有大量的白役、挂名衙役等等,总人数好几百人。
现在这几百人都要失去大部财源,岂能不痛恨?
“希望杨相公能挺住。”放下竹帘,王琼娥心里想着。
虽然她很关心此事,但显然这事她搀和不了,按她想法,将与杨相公相商的商货办好了,也是个帮忙。
很快车马进入城东南的米市一条街,这里有王琼娥的产业,本街最大的王记米铺。邳州城王琼娥的下属,接待总号大掌柜的招待歇息之地,就是放在这里。
依王琼娥的安排,一干下属为她接风洗尘后,她会先去拜会苏夫人,看看能不能见见州尊,再马不停蹄赶到练总府署去拜会杨相公。
那苏夫人就是知州苏成性的夫人鲁氏了,也是淮安人,同住山阳县署文渠边。因生意缘故,王琼娥常来邳州,又是老乡,一来二去,自然认识了苏夫人。
通过苏夫人,她又拉扯上苏知州的交情,这也是枕边风的威力。





续南明 第300章 拜会
下午,邳州练总府署。
后堂官邸大厅内。
外间热浪滚滚,这边却是清凉。邸外多花木,绿树浓荫,一派蝉声。
此时杨河坐在椅上,摇着芭蕉扇儿,下首一位前,胡就业站着,旁边几上还放着一碗喝剩的蜜煎酸梅汤。
他向杨河禀报:“……情报所勘查,邳州城颇有豪强不满,似乎有人要闹事。领头的,就是讼棍扈兴业,赌棍萧兆盛等人。还有那姓赵的,人称邳州大善人的赵高堂,好象也跟这些人不干不净。”
上午联防队之事已告一段落,此时杨河坐着,他慢条斯理道:“你继续勘查,哪些是首脑,哪些是主谋,顺藤摸瓜,都摸个清楚,介时将他们一网打尽。”
胡就业应了,这时一护卫从大门处奔来,到台阶处向廊下的陈仇敖禀报几句什么。
陈仇敖有些惊讶,他进屋向杨河禀报:“相公,淮安府的阎夫人求见。”
杨河摇了摇扇子:“阎夫人?王琼娥?”心想这波涛汹涌总算到了。
……
在府署二堂,杨河接见了来访的王琼娥一行人。
大堂太严肃,官邸太私密,二堂刚刚好。
王琼娥一行人数不少,以前见过的黄叔在内,那小丫鬟王钿儿也在,还有大量的长随挑着一担担的礼盒。
看到杨河,王琼娥盈盈拜下,她裣衽万福:“妾身王琼娥见过杨大人。”
杨河笑道:“阎夫人何必见外,我们也是生死交情,仍称我杨相公便可。”
他吩咐邓门子看茶,然后看向下首右边就座的王琼娥此女。
算起来,从去年十月起,他与王琼娥也有大半年未见了,但此时看她,依然精英女性的样子,风韵楚楚,越看越有味道。果然有事业的,成熟的精英女性更有魅力。
看她脸上有些疲倦,但依然风情种种,优雅干练,声音动听。
她不骄情,豪爽的性情也未变,杨河纠正她的称呼,她就笑道:“既如此,妾身就唐突了。”
而杨河看她,王琼娥也偷偷打量他。
眼前这男子,大半年前还颇为落魄,当日在官道相遇,还需要她救济。
但眼下看去,从容不迫,气质深沉,一举一动都有种大权在握的味道,英气兼顾着威仪。
他还是七品的官人,要知道,他今年也就十九岁。
想到这里,她一颗心砰砰跳。
二人对看着,思绪种种,心中都不知什么滋味。
还是黄叔轻咳一声,王琼娥才回醒过来。
她意识到自己失态,以袖掩面,遮住半边脸儿,轻啜了口茶。
放下茶盏,她恢复了从容,笑道:“今日来访,冒昧打扰,妾身略备了薄礼,望杨相公勿要推辞。”
她看向黄叔,黄叔吩咐长随们挑着礼盒上来,随后他恭敬的递给了杨河一份礼单。
杨河有些好奇的看,王琼娥准备的礼物丰富之极,零零总总都有,多是精致实用之物,跟她这人一样,实在的人,不来虚的。从礼单上看,还多是夏天各种类的用度之物。
杨河吩咐陈仇敖将各礼盒打开,一礼盒的都是衣衫,鞋袜鞓带具备,做工用料都精美之极。
一礼盒是洗盥用品,有洗头药浴的木槿花叶,此物乃古时贵族洗盥之物,洗后头发可以变得柔顺,还有消除暗疮,使皮肤变得光滑之用。
又有此时的牙刷,乌木为柄,马尾为刷。还有牙膏,此时的一种洁齿牙粉。乃苦参、茯苓等做料,晒干捣末筛细,以小罐装起,刷牙洁齿之用,比用盐好多了。
还有礼盒装着精美的“竹夫人”,乃是一种用竹蔑编就的消暑用具,夏季时节,可以抱着取凉。
还有“冰鉴”,就是此时的冰箱了,内可使用冰块,实现冷藏的功能。
又有礼盒装着各类折扇,多是金陵产物,扇骨有象牙的、檀香的、粽竹的、沉香的,多达十几把,每扇皆有饰品扇坠,工艺精美之极。
还有金墨毛笔宣纸等等,真是琳琅满目。
陈仇敖看得目瞪口呆,厅中各护卫也是探头探脑,啧啧称羡,这就是大户人家的用度?杨相公真是好福气啊,有这样一个人惦记着,专门送礼送物,还送得这样的有层次。
杨河颇为的满意,这波涛汹涌果然有心了。
最后两个礼盒,皆西洋产物,一装千里镜,黄铜为壳,水晶磨片,杨河看了看,倍数不是很大,但在此时也难得了。
此时有千里镜,多以琉璃磨制,倍数与清晰度都赶不上用水晶。当然就算用水晶,其纯净度、透明度也达不到后世光学玻璃的程度。此时水晶有杂质,内含非常微小的气泡。
另一礼盒装的是西洋座钟,杨河好奇看了看,这是一种很难得见的冕状轮擒纵式小型机械钟。日差可能会在十五到三十分钟,因为此时西方虽发明了重力摆,但还未引入机械钟内,摆钟没有出现。
论精准度,这时西方的机械钟还不一定如东方的日晷与漏壶,但也是难得之物,可以窥探一下西方的机械工业程度。
杨河决定将这钟摆到自己卧室去。
看他满意样子,王琼娥也是欢喜,不枉她耗费心思,精心选购礼品。
……
杨河吩咐将礼物都收下,双方亲密度更担升一层。
接下来是商货之事,王琼娥坐在位上,她摇着罗扇,妙目不时瞟瞟杨河,她身后侍女王钿儿为她摇着芭蕉扇儿,一边好奇看看四边,一边又好奇看看杨河。
黄叔已将此次货单递给杨河观看,杨河细看,他向王琼娥下的订单很多,主要是粮食,铜铅,硫磺,生熟铁等物,还有他很需要的苏钢。
看货单上他需要之物基本都办齐了,杨河很高兴,这波涛汹涌果然是个优良的合作伙伴。
黄叔也向杨河解说,为杨相公商货之事,小姐多方筹措,便如这苏钢,原本苏州商会那边只给二百斤,还是小姐想方设法到处购买,甚至用了高价,才补足了这三百斤的苏钢货品。
这款商货上,他们王家甚至是贴本的。
“哦。”杨河看了王琼娥一眼,看她只是微笑,并不以为功。
杨河点点头,作为商人,王琼娥这点很难得,情愿自己贴本,也要将顾客的商物办好。
但从长远看,王琼娥只是中间商,并不生产货品,她那边一受限,自己也跟着受限。
看来原料不能自给还是麻烦,还是必须自给自足,不能受限于人。
看了货单,杨河就放下了,他当然不可能自己去点货,这是属下的事。
他已派人去招户务堂总管杨大臣,工务堂总管张出恭,让他们带人去点收,货齐了,就把货款给付了。
接下来谈的仍然是商货订单的事,杨河继续向王琼娥下单,特别是粮食,他一万直属庄人口,一千多匹马骡,人马一年粮食消耗就要三万六千石,干草二百八十万公斤。
目前他粮食豆料库存仅二万五千多石,存粮还不够吃的,还要继续购买。
他若开设新的庄子,一乡人口五千,一年就需要粮食一万四千石,他虽自己开荒种地,但很久的未来,恐怕都需要购买粮食吃。
王琼娥作为大粮商,不向她购买,又向谁购买?
二人又商议些海鱼骨,肉瓷罐方面的事,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似乎转眼就不早了。
杨河看看漏壶,笑道:“王大掌柜大驾光临,不如就在府中用个饭。我把下属们都叫来,就当做个东,为你接风洗尘。”
王琼娥看看天色,也惊讶时间过得飞快,似乎与杨河坐在一起,就非常轻松,让她不知不觉时光就过去了。
她笑道:“妾身敢不从命?”
……
杨河吩咐下去,在东花厅设宴,搞个“串盘九个碗九碗九碟十二棋中八八”,也就是九碗九碟和两个汤。
他练总署原为邳州公馆旧址,虽修建为新的练总府署,但很多设备不齐全,东花厅也没多少花厅的味道,杨河打算以后找机会慢慢改造,现在就将就了。
不久,他下属也到了,把总杨大臣、韩官儿、罗显爵、张松涛。炮队队长崔禄、掷弹队队长常如松、哨探队队长曾有遇、辎重队队长盛三堂、医护队队长李家乐,锐兵队队长张出敬。
还有中军官张出恭,骑兵队的钱三娘与李如婉。




续南明 第301章 岠山
似乎钱三娘打扮了一番过来,虽然服饰简单,但自有飒爽的气质,一种与王琼娥不同的风采。
她眼神清冷,如冰似雪,高挑窈窕的身形过来,就带着压迫。
她与王琼娥相见,二女对视,神情都带着复杂,眼神莫名。
钱三娘施礼:“钱鼓瑟见过阎夫人,半年不见,夫人可好?”
王琼娥裣衽回礼,她笑了笑:“钱妹妹何必见外,你我姐妹相称便可。”
李如婉站在钱三娘身后,她仔细看了一阵王琼娥,特别在她胸前瞟了几眼,撇了撇嘴。又看那大胸脯身后有一个小丫鬟,此时瞪眼看着钱三娘,眼神也带着敌视。
很快华灯初上,宴会在东花厅举行,一个个灯笼挂着。
杨河、王琼娥、钱三娘等人安坐,又有杨大臣、韩官儿、罗显爵、张松涛、张出恭、陈仇敖、崔禄、常如松、曾有遇、盛三堂、李家乐、张出敬、李如婉、黄管事诸人列席,满满一大桌。
王琼娥已与他们见过了,这些人中,大部分还曾是官道旧识,那时他们跟杨相公一样,都非常的落魄,就是一群逃难的饥民。
但现在看这些人,个个身着军官服,青色折上巾,青色肩巾,红色罩甲衣,踏着军靴,意气飞扬,就有一种举重若轻的味道,已成了邳州城这一片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让她感慨人生际遇,如此的神奇不同。
宴会上的气氛很轻松,欢声笑语,王琼娥不得不承认,论轻松自在,似乎与杨相公坐在一起为第一,与他麾下坐一起为第二,在娘家第三,在婆家最压抑。
众人对她商号上的事情也很有兴趣,王琼娥天南地北谈了很多,众人也是啧啧称奇,真是长见识了。连李如婉都不得不承认,这大胸脯果然有独到之处,只有钱三娘一直默默吃菜。
最后王琼娥谈起她意图设立总号之事,杨河道:“总号?总号为首脑,只有首脑健全,才不会形制混乱,可以号令一统,如臂使指。选择总号之地必须慎重,依我看,这邳州就很好。”
钱三娘不由看了杨河一眼,又看看王琼娥。
王琼娥笑了笑,邳州虽然不错,漕运重地,人口也有十几万,但显然与淮安府城相比,还是差远了。
当然她虽有计划,却不会因此驳了杨相公的脸面,还是当着众人的面。她只是转移话题,谈起设立总号一些苦恼,便如建制机构,她还在深思熟虑。
杨河当然知道这波涛汹涌属外柔内刚型,心中很有主意的,他只是想在招商引资这方面争取下,不行就算了。
闻听王琼娥之言,他笑了笑:“建立总号,这事也容易,关键是号令一统,所以人事权,财务权,你要先抓在手上,归你直属领导。”
杨河用词很新颖,但王琼娥当然听得懂,同席的杨河各部下也露出注意倾听的神情,杨相公在教授驭人之术?
杨河道:“人事、财务抓到手了,为防弊病,自然需有所监督,监督权你也必须直属。”
王琼娥觉得说到自己心里了,又是点头。
杨河道:“有这三权在手,余下的便自在了,你可设立总号大掌柜,统管各商号事务,有什么事就找他,其实没必要你一个女儿家淮安、邳州跑来跑去。只要大掌柜找对人了,你可以很轻松自在的。”
王琼娥若有所思,杨河看了她一眼,说道:“当然,总号大掌柜若事务太繁重,你可以设立几个副总号,帮他分担一些事务。如商号采购、后勤、安保等等,也是要紧之事。若他们干得不好,不论总号副总号,你一言而决,都可以罢免他们。”
王琼娥心中条目越发清晰,不由自主又是点头,她说道:“其实妾身在细思一事,我意图地方粮米杂货分离,各设分片分号掌柜,管粮就管粮,管盐就管盐。但想想各地商货复杂,若出了事,就需一人居间指挥,似乎又冗了。”
杨河说道:“何必分那么细?各商号皆有掌柜,你再设一个地方掌柜便可。便如邳州,你商号众多,设一个邳州掌柜统管就是。海州那边商务繁多,也设一个海州掌柜管理,然后直属总号大掌柜。”
王琼娥道:“不怕地方坐大么?”
杨河笑道:“眼下这交通不便,动辄来去十天半个月,你不给地方权力,他们如何做事?”
他说道:“至于地方坐大……”
他笑了笑:“知道大唐节度使与大明总督区别在哪么?就是一条:人事任免大权!大唐节度使手握重兵不说,辖区各大小官员也是节度使一手任命。便如安禄山,他一口气撤换任免两千五百多个军官,放在大明试试?总督每任免一个官员,都必须上报朝廷。大唐节度使下属各官皆是家奴,大明总督与下属官员只是同僚。也因此总督虽尊,看起去与节度使没有差别,但其实天差地远!”
王琼娥道就明白了,也明白杨河为什么一开始就交代她,要将总号人事、财务、监督三权抓在手中。
她心中思绪纷纷,杨相公不但军略文治皆知,连商事也这么精通,自己苦心孤诣的事务,他一言就透,这才能岂是天授?
想到这里,她心中又是砰砰跳,什么滋味都有。
杨河各部下倒没什么意外,杨相公种种神异,他们见识多了,就有了免疫力,只各人暗暗高兴,又学了一招。
黄管事看着杨河,佩服之余心下也是激动,杨相公提到总号大掌柜,不知自己有没有这个机会。
最后杨河道:“最后你直属权务中,我建议加上一条:投资与规划。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做什么事,事前都要有规划。你商事要壮大,又岂能没有投资?正好我这边有大买卖,每年至少几万两的大财水,要与你商议。”
他沉吟一会,看向钱三娘与王琼娥:“这样吧,明日我请你们游山玩水,三娘与王大掌柜都一起来。”
1...153154155156157...1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