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永不下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阳电

    进而,根本没多少资源,多少joe,能投入到除军事以外的其他部门。

    ne大区,在西历1490年的夏末秋初,通用型人工智能一步步迁入新建的核心控制节点,“全产机”的整合成果,让ne大区的实控算力稳步提升,通用型ai的算力支持已突破1zflos、每秒十亿亿亿次浮点运算。

    继而,在更强大、更细致的运算支持下,大区的能量攫取、消耗总值,也历史性的突破了50ejoe、五千万亿亿焦耳,相当于十七亿吨标准煤。

    在全新的“货币”体系下,每年攫取50ejoe,意味着大区内的可分配joe就有这么多。

    利用比传统货币更简洁、更本质的工具,表征一个大区的经济活动与生产能力,十七亿吨标准煤的能量,如何分配到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这方面方然是没工夫打理,而放手让ai便宜从事。

    ai的分析决策,是将其中的百分之八十三,投入军事及相关领域,其他一切领域的能源消耗只有百分之十七。

    剩余的百分之十七,近七成,是拨给“全产机”与研发机构。

    其余的一小半,才是托马斯安生的生活所需,与大区内的一千万贫民之衣食住行。

    上千万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贫民,对这些人,方然并不缺乏本能般的怜悯,但他允许ai消耗资源供养这一千万人的动机,却谈不上有多崇高,但不管怎样,能耗毕竟是实打实的,民众的生活状态也得以维持在战前水平。

    即便所谓“战前水平”,也不过是劏房蜗居,勉强维持的教育、医疗,和每一天的管吃管饱之“肥皂”。

    但,在贫民营混吃等死,总比在野地里冻死、饿死要好太多。

    与一千万贫民相比,方然的开销、用度,总量对比上一点都不起眼,换算成绝对值,则与前者的人均量差距悬殊。

    按人工智能的计划,未来一年,为维持托马斯安生的日常生活,保障身体健康、精神愉悦与人身安全,预计将消耗10joe、相当于三十四万吨标准煤的能量。

    10joe,与50ejoe相比,占比才不过——千分之零点二。

    与之相比,维持一千万贫民的生活,则需要消耗的能量约25ejoe,是前者的二百五十倍。

    二百五十倍的数字,乍一听来,似乎方然的用度简直就少的不像话,然而换算成人均,掌控ne大区的管理员,个人能耗则相当于贫民的四万倍。

    生而为人,地位的悬殊高下,让一个人的能源消耗相差四万倍。

    是贫民的用度太少,还是ai准备的生活太奢呢,稍加思索,方然并不认为自己眼下的生活,有一点奢靡之相。

    即便如此,1:40000的巨大差距,还是令男人印象深刻。

    哪怕没刻意铺张,在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环视四周,从生化仿真人、到蔬菜与肉食的生活所需,背后,都要由数量惊人的能耗来支撑。

    除此之外,出于绝对的安全角度,自己不能一直停留在ne大区某地,需要频繁机动。

    在北大陆的地下,利用、维持庞大的地道管网,与很多处应急避难、办公地的设计建造,也需要天文数字般的资源。




第四二一章 生活
    与苟活在北大陆的无数贫民不一样,身为ne大区管理员,安全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继而,衡量其所需的joe,便不能简单的把衣食住行等开销折算一遍,而必须计入必要的安保措施之消耗。

    即便如此,每年的10焦耳能耗,还是让他清楚的意识到何为“命运”。

    几十年如一日的卧薪尝胆,潜心准备,从一场天翻地覆的内斗中胜出,继而过上与无数贫民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这收获,对某些纵横联邦的野心家而言,或许便是夙愿,方然却无一丝一毫的欣喜,更没有丝毫懈怠。

    暂时的成功,掌控整个ne大区,距离永不下车的终极目标,依然很远。

    篡夺大区控制权,成为“一人之国”的掌舵人,这至多也不过是背对死神,迈出了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前路漫漫,看不见尽头,眼前的物质享受、优裕生活,又怎会有心思去在乎。

    何况所谓“享受”,所谓“优裕”,终究不过是一种主观上的判断,是意识基于过往人生的经验和见闻,潜移默化塑造出的行为偏好,从这种偏好出发,所做的事,也并不一定真的对自己有利。

    出于这种考虑,有意对抗过往经历的影响,方然的生活要素一如既往,简洁,高效,既没有花样繁复的金银餐具,也没有装饰奢华的卧榻之所。

    所有这一切,曾经令顶层、有产者、统治阶层着迷,却对身心健康并无助益,不要也罢。

    相反,从舒适床铺,到智能马桶的生活设施,前者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后者则有利于预防痔疮,既然有客观上的、切实可证的益处,三十七岁的男人则欣然接受。

    除此之外,另有一些模棱两可的生活要素,譬如食物,原则上“高级食用肥皂”的营养,与珍馐美食并无差异,但出于心情愉悦、至少不那么压抑的角度,方然还是接受了asa的建议,在大局已定后逐步改吃“正常”的饭菜。

    核战之后的北大陆,到处都是辐射,大片农田、牧场与森林都多少受到一些影响。

    传统的农业,在联邦政府土崩瓦解、社会秩序荡然无存的今天,由于自身的天然劣势而几乎绝迹,贫民全赖“肥皂”维生,“一人之国”的领袖,则有条件享用地下暖房、饲养设施产出的蔬菜、粮食、牛奶和鸡肉。

    所有这些食材,在核战之前的联邦,一点都不贵,如今却完全都是天价。

    由于地下种植、饲养过程特殊,生产规模又很小,据asa测算,一片煎蛋的代价约200焦耳,是这鸡蛋所含能量的上千倍。

    至于蔬菜,水果和谷物,种植条件复杂,成本更十分高昂。

    素食与禽蛋尚且如此,肉食的代价会更大,但,在统一ne大区的作战过程中,“天堂军”也陆续取得了相当丰富的食物储备,其中大部分都是罐装肉类,通过检验后,现在则成为廉价的肉食来源。

    吃肉,总归是为了口感,如果只是要满足每日身体所需,只吃“食用肥皂”也可以。

    在“天堂军”控制整个大区后,有条件开展更广泛的农业生产,先是在地下、然后在地面恢复农作物的种植,并在夺占大批设施的基础上,逐渐恢复传统的养殖业与食品加工、烹饪设施,为管理员和一干奴隶饮食。

    不管自己如何选择,供职于上百座研究机构里的科研人员,未必会一直接受“肥皂”,在能力允许的前提下为其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是一种必要的投资。

    即便如此,对所有科研人员,方然与麾下的通用型ai始终保持警惕。

    科研,严肃的自然科学研究,毋庸置疑是聪明人才能从事的一种工作,而但凡聪明人,大抵都不会对自己、周遭环境、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毫无思考,更不见得会在窥见一线未来后,仍然无动于衷。

    文明,究竟向何处去,自己都能眺望到终点,搞科研的天才们更应该预见到。

    事态演变的大方向,是确定的,至于个人如何解读,如何认知自己当前的处境,继而如何采取行动,就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多变的问题。

    正因如此,要确立自身地位的安全,就不能只是扑杀一切高危it研究者。

    管理员,与科学家,在地覆天翻的剧变之后,俨然成为“一人之国”的两类关键角色,彼此间的关系十分怪异。

    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这一关系,方然有很明确的认知和感受。

    持续几十年的it大潮,时至今日,已近乎于将一切人类劳动逐出了生产循环,矗立在北大陆的“全产机”完全无需人类劳动,便可近乎无限种类、数量的产品,然而在科学技术的前沿探索领域,情况则完全两样。

    任凭超级计算机的算力,如何强大,今天的ai,却仍未表现出一丝创造性思维、探索性研究的能力。

    是算力太差,还是算法太糟,方然曾一度位置困惑。

    但现在,藉由计算机,人工智能,科学研究与自我意识觉醒的思考,却让他从这一困局中抽身而出,暂时回避“计算机与ai之自我意识”的棘手难题,而着眼于现实层面的科学技术研究之策略。

    计算机无法完成的,就由人来完成,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想法。

    正因如此,在争夺控制权的战斗中,管理员们才会竞相角逐ne7xx8xx节点的控制权。

    现在的ne大区,上万名科研人员,集中在一百余处科技研发机构中,生活环境与科研条件都十分优越,人身自由受限,言行也受到严密的监视。

    情况,似乎尽在掌控,但面对这一支上万人的科研大军,方然仍旧有些踌躇。

    人,不同于冷冰冰的机器,总归有自己的头脑,自我意识,乃至利益考量,正是这一切让人类社会纷繁芜杂,继而衍生出无数的光怪陆离。

    社会的变迁,正如已经过去的漫长历史,是一条有迹可循的路。

    但,今时不同往日,上万天才的头脑聚在一起,更有可能诞生的,恐怕并非新的科技发现,而是颠覆管理员统治的战术。



第四二二章 聚集
    不论在现实中,还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就会产生社会。

    继而,产生种种复杂之极、难以预料的社会成员之联系。

    一群当今时代最强大计算机、ai都无法模拟的人脑,藉由语言等媒介,会衍生出怎样的思想与互动,曾经存在的人类世界就是一个例证,面对这情形,内向的方然会感觉棘手,是很自然的反应。

    幸好,对ne大区的一万名研究人员而言,要为己所用,并不需要太多的联系。

    科学研究,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所谓“科研”,方然所掌控的上百座研究机构,几乎都是从事理论、乃至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专业分工很细。

    原本一个团队中,从首席科学家到助手,总会有若干人的规模,现在也几乎完全由计算机来取代了后者,如理查德费曼这样的专家,几乎不需要与他人打交道,仅凭简单的指令,就可以通过生化仿真人,调动超级计算机的算力,完成大量的辅助任务。

    换言之,在这样一个时代,科学研究者真正需要的社会互动,仅限于理论探讨的层面。

    基于这种现实,方然的管理策略是“分而治之”,不仅通过上百座彼此联系有限、完全置于asa监控之下的研究机构,将研发人员分散开来,对每一座研究机构中从事不同领域工作的研究者,也近乎于完全隔离。

    典型的研究机构,譬如费曼教授所在的ne729,在编人员共七十九名。

    机构占地近十平方公里,建筑面积则超过1,000,000平方米。

    偌大的建筑集群,一大半都是实验系统的部署地,但其余部分,仍然足以布置几十个“微型研究所”,各自安置至多两、三名科研人员,和适当数量的生化仿真人助手、助理、秘书与陪伴者。

    将研究者彼此隔离,如此一来,便无需仰赖科研人员的内向、木讷与理想主义倾向,而从根本上杜绝“社会”的出现。

    头脑聪颖、威胁较高的研发群体,值得防备,相应的工作耗费甚巨。

    但除此之外,遍布东北太平洋大区的一千多万流民,虽然绝大多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在掌控大局的管理员眼里,仍有可能潜藏威胁。

    这些流民,原本蜗居在联邦的大小城市内,核战爆发后,因为食物短缺、与有活力民间组织的迫害而流离失所,继而在寒冬中伤亡惨重,直到1490年夏秋之交,根据asa的一次详尽普查,ne大区的人口数已跌破12,000,000。

    夏初的粗略估计,人口还有近一千四百万,几个月后却只剩下一千两百万出头。

    惊人的损失率,起初,让方然有点难以置信,然后才意识到这只是前一阶段饥寒交迫、处境艰难的必然反映。

    不管自己怎么认为,现代科技,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类的演化。

    舒适的环境,唾手可得的食物与热源,让人类的身体机能逐渐适应、演变,在寿命上限、新陈代谢等方面获得未可知的收益,而在抵御极端环境所需的身体机能方面有所退化。

    这种退化,很难说是从何时开始,但在文明进入近现代之后则一度加速,直到it浪潮席卷而来的前夜达到,准确地讲,在西历14501460年代出生的人,大概是最难以适应外界条件、尤其是艰苦条件的一代。

    身体适应外界条件的能力,并非百分之百取决于基因、遗传,后天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倘若一个人从小到大,几乎未经历剧烈的温差变化,也几乎没有为各种原因而竭力奔跑,其身体就很难有针对性的做好准备,从循环系统到肌肉的各组织、器官,也很难仅仅通过寻常条件下的锻炼来获得足够的“经验”,更遑论硬件上的准备。

    表面上,在外界环境温和时,这样的人一般都表现良好,却会在极端条件降临时迅速现出原形,甚至出现猝死等极端事件。

    “温室里的花朵”,用来形容社会剧变前夜的一代人,可谓恰如其分。

    这种趋势,多少年前便有人意识到,但在社会变迁、生活条件一路向上的时代背景下,几乎无人关注,更没有引起主流群体的注意。

    说白了,既然冬天有供暖,夏天有空调,身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便无关紧要。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一路下滑、直到爆发大战,普通民众的生活条件一直在恶化,当环境越来越恶劣,身体机能不良者便很难长久的生存下来。

    这种情形,在全面核战爆发后,一度达到生存条件险恶之极的,在核辐射、核冬天与战乱的多重压力之下,从药品到食物都全面短缺,居无定所,危机四伏,大量人口就是在这一期间损失殆尽,幸存者也常常身染重疾,命不久长。

    普遍状态堪忧,但,基于一千多万的庞大基数,其中会不会埋伏管理员、甚至永生追寻者呢。

    这种可能性也不宜轻易排除。

    方然的对策,则是双管齐下,一方面严格管控ne大区、制定规则并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则启动调查程序,借助庞大的监控体系,和asa的信息收集、分析与甄别能力,对ne大区境内的所有人进行背景调查。

    一千万出头的目标人物,逐个排查身份,工作量可想而知会多么惊人。

    以ne大区的现有算力与带宽资源,要彻底完成这件事,需要近十年,自己显然没办法等待这样久。

    故方然给人工智能的指令、或曰策略,是常见的“按威胁等级排序”。

    概括说来,就是依据已掌握的资料、与合理的推测,对ne大区内的每一个人进行威胁等级评估,倘若发现某些疑点、佐证,怀疑其可能是it领域的竞争者、或永生追寻者,再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背景调查。
1...115116117118119...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