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阳电
这种泾渭分明,不一定用高墙、铁丝网和武装机器人来分隔,而可以是习惯成自然。
蜗居在联邦城市里的民众,经济窘迫,物质条件极其恶劣,要离开破旧的住处,长途跋涉前往市郊,本来就很困难。
而联邦当局提供的救济,不管怎样菲薄,也只有在市区里才领得到。
缺乏交通手段和物资给养,对这么一群乌合之众而言,进军郊外,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脱离了这过时而无用的庞大人口,联邦的生产体系,则在一大批奴隶的辛劳之下,凭借信息技术的加持而不断膨胀。
顶层的需求,如果只考虑生活层面,规模终究很有限,无法将所有的产品消费掉。
相反,当今时代的联邦产业体系,主要的产出并非食物、服装与家具这些日常消费品,而是电子、机械与生物领域的装备和设备,体现到最终产品的层面,也往往是顶层维系统治、充实暴力机器所需的,从重型机械、电子系统、基础设施到武器装备的一切。
为产出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产品,有产者对生产设备、体系与技术的需求,仍然十分旺盛,才让奴隶们暂时还有工作,和相对优裕的生活。
即便一大批生产线在投产之后,平时都在闲置,消耗的资源和能源仍然巨大。
从煤炭,石油到矿石、木材,联邦的生产体系有如巨兽,每一天都在吞噬大量资源,即便如此,与历史上的一些时期不同,方然并未观察到列强之间为资源而进行的争夺,也没有发现因(各种)资源紧张而诱发盖亚大战的迹象。
资源消耗持续攀升,列强之间,却未因此而剑拔弩张,这是很奇怪的。
回顾近现代的人类历史,一般而言,引发列强间冲突、甚至爆发战争的根源,并不是资源,而是实行资产主义的各国国内矛盾愈发尖锐,倘若不想变革、走上公社主义,就只有对外侵略扩张、输出矛盾这一条路。
但凡走对外扩张的道路,资源,总归是一个争夺激烈的关键领域。
在信息技术催生工业变革的今天,社会总需求萎靡不振,有产者扩充产能、提升规模的热度却持续高涨,联邦的资源与能源消耗屡创新高,催生了采掘、冶炼、远洋运输、发电与重化工产业的发达。
以联邦的广袤国土,仍然无法满足这一切扩张的需要,从海外输入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
联邦情形如此,其他列强的境遇也大致仿佛,但,即便各国都亟需资源和能源,有产者们的做法,却并非像百年前的第一、二次盖亚大战那样,将彼此间的竞争与矛盾激化到开战的地步,而是用谈判、妥协甚至协作的方式,彬彬有礼的瓜分世界。
从彼此倾轧,到互相妥协,这一关键性的转变,根本上源自顶层所面临的态势,与以往相比大不相同。
今天的世界,联邦,乃至于其他列强,国内有产者、工场主的作为,越来越背离其作为资产奴仆的“扩大再生产”之义务,而越来越向满足自身需要、向全产机迈进的方向移动,正因如此,才逐渐形成了新时代的奴隶制。
在这样的局面下,传统资产主义国家的根本矛盾——生产无限扩大与需求严重不足、进而阻断了扩大再生产的矛盾,便从此销声匿迹。
进而,列强及其顶层,也就无需再面对“对内洗牌还是对外扩张”的二选一难题。
新时代的奴隶制,目前看来,是如此的稳定,当彼此倾轧、你死我活的矛盾不再突出,把持各国的顶层就很容易联合起来。
第二九七章 协议
“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曾几何时,是一句多么振奋人心的豪言。
但是在今天,日益联合起来的群体,却是有产者,无数劳动者则被“雇佣or失业”的天堑,分割成了彼此仿佛全不相干的两半,占大多数的那一半,更彻底被逐出了生产循环,进而丧失了一切反抗、甚至生存的条件。
撇开其他要素,一个群体,一个阶层,能否广泛联合起来的关键,是人数。
相比于全世界的几十亿普通民众,数以十亿计的劳动者,有产者的数量,十分稀少,而且还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愈加稀少,遍布人类世界的至多几十万有产者,其中的顶层、核心人物,更仅有寥寥几千人的规模,这样一小撮人要协调利益、彼此勾结,显然比劳动者的联合要容易得多。
当劳动者还茫然无措,甚或明哲保身时,分散在人类世界的有产者们,却已经在联合起来,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有产者的联合,不言而喻,是有利于新时代之奴隶制的稳定。
而方然,跋涉在暗中布局、努力成为“那个人”的路上,仍然很想弄清楚,这新时代的奴隶制,究竟能持续多久,是会(恐怖如斯的)万世长存,还是会像历史上一切奴役与压迫体系那样,报应不爽,被历史的周期律所毁灭。
但是现在,他并没空思考这一切,而要酌量另外一件事。
西历1484年春夏之交,三十一岁的年轻人接到“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总部发来的邮件,邮件里,公司hr部门向他发出了签署终身服务协议的邀请。
终身服务协议,顾名思义,是一种无固定工作期限的长期合同。
但和表面上的意思不同,接到邮件后,托马斯安生表现出一定的纠结,还刻意回避与“恋人”eil商议此事,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公司内网的监控视频里,是对外界展示的某种应有姿态。
实际上的想法又如何呢,方然毫不犹豫,他知道这东西早晚会来。
自己呢,也只有“欣然接受”这一个选择。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所谓终身服务协议,在提供的条件方面,与一般意义上的终身雇佣合同并无多大区别,体现在待遇上,至少也是职级在15及以上的员工才有签署的资格,一旦签署该协议,除非劳动者有违约行为,否则就可以在ib长期供职,薪资水平也承诺不低于同行业水平的前0。
在联邦经济风雨飘摇,大批劳动者但求一个糊口工作而不可得的今天,大公司的终身雇佣合同,显然是很有诱惑力的。
但提前做过调查,方然心如明镜,这份合同的实际性质,绝不简单。
在劳动者数量空前过剩,一切生产流程都在向aps、甚至apos迁移的今天,不消说,像“国际商用机器”这样的it产业巨头,根本就不缺人手,甚至连资历、经验与能力出众的资深专家、学者,也用不着低三下四的去礼聘。
对托马斯安生而言,职级刚调整到14不久,不论从资历、还是从能力方面考量,这样的人才在ib都算不得顶尖。
至少,以方然主动暴露出的部分实力来衡量,情形确乎如此。
对这样的人才,“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当然需要,却不见得会迫切到主动提供终身合同的地步,所以对协议的具体内容,方然能预料到,基本上就是一纸契约书,一旦签署,就必须被绑定到ib的核心利益之上。
换言之,对托马斯安生而言,这就是一纸条件优厚的卖身契。
“卖身契”,封建时代的某种陈迹,在联邦的所谓“golden_old_das”时期经常被人用来调侃、开玩笑,但是在文明形态剧变的今天,这一词汇就再度复活,哪怕表面上一点也不符合联邦法-律,却在社会的阴暗角落里四处泛滥。
不过这里的所谓卖身契,并非真的自愿成为奴仆,而是“自愿接受监管”。
接到签约邀请邮件,一切都在方然的预料之中,这说明,在苦心经营、循规蹈矩的扮演角色多年后,托马斯安生果然进入了ib决策层的视线,准备将其招募到核心管理、控制部门工作。
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放弃一切个人,接受724小时的无死角监管。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这种策略,不问可知,与方然曾设想过的“权限不可转让”定理密切相关。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渗透在加剧,社会一切生产、生活部门,都在无人化、智能化的汹涌浪潮中改头换面,这一切,对习惯于勾心斗角和坑蒙拐骗的联邦顶层而言,是相当陌生而可疑的。
但,it的大势终究无法阻挡,当机器取代了人,代码取代了条例,一切从传统的人治转向基于ai的无人化,顶层的对策,则是动用一切手段监控劳动者。
总之千方百计,不择手段,确保it劳动者忠心耿耿,始终为有产者的利益而服务。
具体到“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几天后接到详细的说明材料,方然匆匆浏览、就确定这些材料自己之前都看过,里面的条件,也都逐一详细的解析、排查,现如今,即便自己签署协议、置身于公司的全天候监控之下,也有办法规避其中的一部分。
不过以托马斯安生的身份,要不要签这协议,一段时间的犹豫、权衡才更自然。
终身服务协议,撇开其中例行公事的条款,核心的部分,其实是让签署者知悉,一旦签署这项协议,则意味着终身为ib工作。
不仅如此,所谓“终身服务”,也包含公司对劳动者做出的一切必要、合理的安排,包括但不限于指定劳动者本人与近亲属的居住地点,设置任意范围的禁止出入区域,不打招呼而对住所、工作场所及个人物品的搜查检验,以及,在无正当理由时,随时配合公司要求进行的测谎、体检等测试。
总而言之,一旦签署这份协议,则意味着劳动者被ib“绑定”,除日常生活的寻常内容外,几乎不再拥有任何自主的权力。
第二九八章 丑行
奴隶,新时代的奴隶,这是方然在查阅此类协议后的第一印象。
但站在有产者的立场上,这些人的恐惧,多疑,方然用脚趾头也能想象到,对这种近似于坐牢的协议,也并不觉得惊讶。
一方面想利用劳动者的智慧,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劳动者有头脑,这可真是够矛盾。
签署终身服务协议,劳动者的代价,近乎恐怖,很难想象一个人长期处于724小时的无死角监控下,心态与言行会有怎样的改变,哪怕坐牢也不至于如此,按照常理,是不会有人愿签署这种东西。
但换个角度,方然一早就看明白,协议中的条款只是原则性的约定、而非一定会实施的手段。
724小时的监控,说来可怕,事实上在今天的联邦早已实现,但凡有必要、有意图,除极少数隐居深山老林、或者身居高位的局外人,联邦的绝大多数民众,都完全可以被置于当局的无死角监控之下。
出于财力、必要性与民众情绪的考量,当局并未对每一个人实施这样的监控。
不做,并不代表没能力去做,只是广袤国土上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实施这种等级监控措施的价值,仅此而已。
身为“国际商用机器”的员工,哪怕不签这样的协议,也未见得能躲开公司的724小时监视措施,区别只在于,不签协议就无法从事关键性的工作,无法接近、甚至进入核心团队。
继而,才会因缺乏被监控的价值,而少受些关注。
这一点,在夏洛特研发中心供职多年,几乎每天在内网斗智斗勇,方然早心知肚明。
当然,要想让劳动者签署协议,不是手枪顶头、而是心甘情愿的放弃一大块和自由,“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开出的条件,也的确十分慷慨。
成为“终身服务者”,或曰,sve_de_ib,单薪资水平就可以上调两级。
在托马斯安生,职级14保持不变、薪水则按照12级来发放,粗略算来每年可以多拿几十万联邦马克,对劳动者而言显然是一笔巨款。
不仅如此,成为自由受限制的员工,事实上,也就是深受公司所有者、决策人信任的,近乎于“奴隶头子”般的存在,这一小撮最接近有产者,利益与有产者高度契合的人士,所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待遇,也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奢靡。
即便这些待遇,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顶层眼里,实属寻常,也还是令窥见这冰山一角的方然惊讶。
ib的终身服务者,只要不影响工作,随时可以提交度假、休闲的申请,前往“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全世界的一百多处分支机构,包括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与专门的休闲度假区,只需支付低廉的成本价,就可以畅享从豪华游艇到私人派对的各项服务。
除此之外,从托马斯安生的角度,暂时回避与eil商议的原因则在于,不必避讳的协议条款里,还包括可想而知的某种“特殊服务”。
只要终身服务者想要,渴望的目标,也在一定(职级与费用)的合理范围内,公司内部职员,旅行中偶然邂逅者,见诸网络的热点人物,乃至从未谋面的梦中人,不分男女,不分年龄,某方面的要求都可以提。
换言之,一旦成为服务者,哪怕再内向木讷的码农,也可以幻想成真,和研发中心前台的接待小姐、或者夏威夷海滩邂逅的美少女深入交流。
条款,年轻人理解无误,就明明白白待在这协议里。
就仿佛这丑行,并不是一种对人类底线的恣意践踏,而是大快朵颐的花色自助。
而且他也不难想象得出,有产者、工场主身边的奴隶,仅仅由于其效劳的忠诚与高效,就可以染指这样的妄行,那些掌控偌大联邦,乃至将整个世界握在手中的顶层,人生中的每一天,又会糜烂到怎样的地步。
用不着再多遐想,这一切,方然并无丝毫的羡慕。
只因在无限长的生命面前,任何其他追求,都是完全、彻底的不值一提。
而他更清楚的知道,不管自己能否达成这漫长的征途,从残酷的竞争中胜出,也许是自己,也许是“同类”中的任何一人,迟早有一天,“那个人”都必将出现。
那个人,会不会是自己,方然自没有任何的把握。
但他完全确信,当今时代的顶层、有产者们,成为“那个人”的概率会无限接近于零。
到那时,这一切肮脏的灵魂,必将彻底灭亡,而绝不会有其他任何前途。
对有产者而言,死亡,曾经不一定是惩戒,反而可能是救赎。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在人类社会流传甚广,其实却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
生而为人,必有一死,从这种简单直白的事实出发,的确容易让人心生幻觉,认为死亡是公平的。
人,不论贫富贵贱都难逃宿命,然则人的一生,却并非完全围绕这必将降临的死亡,帝王将相的一生,也绝不会因最终结局的类同,而可以与贫苦平民的一生划上等号,恰恰相反,对人类历史上无数罪孽滔天、罄竹难书的恶魔,死亡,反而是其逃避制裁,逃避唾骂与鞭笞的后门。
纵观人类历史,多少皇帝,国王,苏丹与可汗,在其短暂而罪恶的一生中,穷奢极欲、恶贯满盈,将死亡与屈辱滥施于人,这些披着人皮的魔鬼,在城破后下令屠杀老幼,在活人身上注入炭疽病毒,煽动愚昧祭祀活剖取心、活焚妇女,将杀死异族男人、凌虐其妻女视为人生最大的快乐。
而所有这些残暴的魔鬼,又有几人,最终接受了正义的制裁呢;
寥寥无几。
顶层,即便犯下滔天罪孽,待到人生最后一刻,即将被狂怒的民众枭首戮尸、碎尸万段时,也往往仍能调动相当的资源,负隅顽抗,甚而时常以自戕来逃脱惩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