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西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季夏武
所以傅晓鞍对于鬼神一说,立场还是比较飘忽的。但对于北宋年间有没有鬼神,傅晓鞍是极为坚定的,那就是没有。倘若是有,那也是异族的神灵,不是护佑汉家的神灵。
因为梦中史书上清楚的记载了,第二次开封府城破,那号称会使“六甲法”破敌的郭京郭神仙,可谓是“功不可没”!
召开一群地痞无赖作为“天兵”,还大开城门冲出去同金兵作战。结果便是开封府破,二帝被掳,百姓如同猪狗被砍杀。而我们这位“郭神仙”却是得以一路南逃。
就在南逃的路上,还不停假幻惑众,招收信徒。最终被襄阳守将张思正抓住,砍了脑袋。如此“神仙事迹”为证,让傅晓鞍怎么可能相信北宋有神灵
不过傅晓鞍并没有轻举妄动,直接下令抓人。他清楚,因为当今官家的原因,整个北宋上下,对于道士说是尊敬也好,不敢招惹也罢,总之是非常重视。
尤其是普通老百姓,很容易就会被一群专业行骗的“道士”忽悠的神魂颠倒,双手奉上家产以求达成所愿。而这阵亡者家属的意愿就特别强烈,想要再见一眼死者,这就使得他们极容易上当受骗。
再加上傅晓鞍给的补偿属实不少,有闻听消息的“道士”前来行骗,也是意料之中。若是所求不多,那骗了也就骗了,让烈士家属有了寄托也是好事。
但根据裴岩的汇报,这几个“道士”所图的,可不仅仅是一点点钱财。他们不是要捞一笔,而是要发展信徒,做长期的买卖。这才是傅晓鞍生气的原因,在他划定的基本盘上搞第二个声音属实是在找死!
因为“郭神仙”一事,傅晓鞍对这等招摇撞骗的假“道士”是深恶痛绝。所以直接在心中为几个假“道士”选好了下场,行骗尚罪不至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琉璃厂有的是重活让他们干。
只是如今阵亡士卒家属对这几人言听计从,抓人之前,要先破掉他们的行骗手段,不然怕是会引起家属围攻,傅晓鞍可不想挨西北婆娘的门闩棍。
&
第七十章 抓捕
听完傅晓鞍的嘱咐,裴岩板着脸出了书房。召来几个都头,分配任务。裴岩虽然没有在乡兵队伍中有职位,但乡兵队伍的一应后勤,都是他在管理。
所以几大都头对于他这个“大总管”,也是恭敬的很。毕竟,都指着他手底下流出点东西,好给底下兄弟发点福利。
裴岩一一嘱咐完毕,几个都头便各回各都,召集人手,准备抓捕行动。本次行动,由傅晓鞍亲自带队,不为别的,怕其他人镇不住场子。
其实最好的人选是傅太公或大伯傅滨,他们两个人才是傅家庄上威望最高的。次一级,就是傅晓鞍的爹傅源和三伯傅沣,这俩人一个从军,一个经商,手底下都跟着一批傅家庄子弟,对于庄上的影响也是足够大的。
傅晓鞍,傅晓闻只能算第三批次,这还是看在傅晓鞍创建乡兵,为剩下的庄户子弟提供了一些福利才赢得的。不然,傅晓鞍的威望,可能还没**高。
至于几个都头,就不用提了。满庄子里都是他们的长辈,见面光喊人都喊不过来,更别提让他们镇住被蒙骗的阵亡者家属了。不然,傅晓鞍也不至于自己硬着头皮冲到前面顶。
领头人便是这么定下来的,而抓捕主力,则是由傅晓闻带领的军中士卒。每一个,都是练过擒拿或类似功夫的好手,此事过后,傅晓鞍便要以这几人为班底,建立督察队。
以前不建,是新兵没训练完毕,而且一直是封闭训练,几个都头配合护院便能管教过来。而如今,已经经历过血战的士卒已经是老兵了,不能再像训练新兵那样将他们继续拘在演武场内。
要拉到野外,去训练各种地形环境下的排兵布阵。这就导致再依靠几个都头监管完全不现实,而护院因为职责所在又不能随军,所以督察队的建立,就很有必要了。
除了这几个擒拿好手担当主攻手以外,其余各都也都抽调出人手,在外围警戒。防止主攻队伍失手,骗子们向外逃窜。届时,就由这群外围人员进行包围抓捕。
再外围,剩余所有乡兵,整装待发。若是真有那运气逆天或者逃跑技术高超的,跑到了庄子外。那他面对的,将是四百多个已经被傅晓鞍奖赏勾起主动欲的壮汉。如此前提下,这个骗子不死也得脱层皮!
一切准备就绪,傅晓鞍也没磨蹭,直接领着人向骗子所在地走去。此刻正是下午,几个骗子正在新的一户人家里行骗,这也给了傅晓鞍一网打尽的机会。
到达目的地,几个骗子果然在这装神弄鬼。一黑袍老“道士”,看着倒是仙风道骨,挺唬人的。此刻正端坐在香案之前,假装死者同家属对话。
而其他几个骗子,则是不停诱导观看者和发展不久的信徒。那激动难耐的神情,那引人入胜的话语,那手舞足蹈的动作,和那后世梦中害人的“传销”人员并无两样。
傅晓鞍盯了一会,确定骗子人员数目正确后,方才对身边的大哥傅晓闻说道:
“哥哥,动手,抓人!”
傅晓闻点了点,大手一挥,领着几个擒拿好手便由院门冲进院中,几人照着分配好的目标直扑而去。而特意调派的弓弩手们,也是翻上院墙,跨坐其上震慑全场。
一众“道士”和观礼的人都被惊到,几个骗子尚未反应过来,便被按倒在地上。尤其是那老“道士”,负责抓他的
第七十二章 叙旧
处理完这起“宗教诈骗”事件,傅晓鞍又重新投入到练兵大业之中。除此之外,又重新拾起了书本学习,为即将到来的大考做准备。
傅晓鞍是无事做了,傅太公却是繁忙起来。被“宗教诈骗”事件唤起回忆的他,不仅回忆起宗教狂信徒的疯狂,也想起了当年一同搏杀的兄弟。
除了那些跟随自己参军又归家的家族子弟,剩下的老兄弟,不少留在了军中不幸战死了。还有的,同样卸甲归田或是染病去世,或是身体随着年龄增长不复强健,压不住年轻时受得暗伤暴毙而亡。
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傅太公这种保养条件的。平民百姓中难出大将,也是因为这先天家庭条件上的不足。
经历过这几种磨难存活下来的老卒,寥寥无几。傅太公怕再不见见当年的老兄弟,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傅太公就写信将傅沣叫了回来,让他利用商会的力量帮自己寻找当年一同厮杀的袍泽对于将西北打造成大本营的商会而言,在这西北四路寻找些西军老卒还是力所能及的。
于是这几日傅家大院就热闹起来,不时便有被商会人员领来的老卒。其中有当年直属傅太公麾下的士卒,有战前被抽调来归傅太公指挥,战后又抽调走的老卒。
不论是哪种,傅太公都一视同仁,大开正门接进府中招待。一堆老卒见到当年率领领自己冲阵斩旗的将军,也是激动不已,纷纷用颤抖但坚定的手重锤胸口,用沙哑但不失杀气的吼声,喊出当年的誓言。
“永兴军效死营刀牌手,周大虎,拜见指挥使!”
“永兴军效死营长矛手,张三河,拜见指挥使!”
“秦凤军弓弩手,刘武,拜见傅将军!”
……
效死营,便是傅太公升任指挥之职时所统领的部队。最初也是无名无姓的普通一营,但在傅太公麾下,这一营人马变成了永兴军中最桀骜不驯,最悍不畏死的一个营头。效死二字,是攻西夏横山时,整个营用四百二十八具尸体,七十二个血人,五座座横山山路上的西夏石堡换来的!
那一战,也是傅太公最不想回忆的一战。因为他在那一战里,失去的太多太多。从小玩到大的兄弟,互相挡过刀子的袍泽,衷心拥戴自己的下属。
这些人,是因为他,才把命都丢在那条山路上。虽然此战过后,傅太公平步青云,手下一营人马不仅被重新补充,还得到“效死”的营名,但傅太公不想要这些。
素质优秀的兵源补充,传遍西军的赫赫威名,连升三级的军中职位,这些都抹不平傅太公心中的伤痛。
比起这些,傅太公宁愿永远做个指挥使,管着自己那一营五百个混蛋的生活,看着他们活蹦乱跳的身影。可惜,回不去了。
战后,傅太公在那四百四十七个坟墓处坐了一夜,有十九个重伤士卒没挺住也跟着去了。自此之后,无论是多惨烈的伤亡,傅太公再没流过一滴泪。
所有老卒都知道,指挥使的眼泪,在哪一夜流干了。这也是效死营老卒喊傅太公指挥使,而其他军跟随过傅太公作战的老卒喊其将军的原因。
指挥使只想做指挥使,不想做将军,因为那声将军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见到这些老卒,傅太公甚是欢喜,在家中连摆了三天酒席,同这些老丘八嘛谈天说地。
一向不喜丈夫饮酒的折老安人这次不仅没阻止,甚至自己收拾了一番,踏出房门向这些老卒敬酒。
从未见过祖母如此英姿飒爽姿态的傅晓鞍,傅晓
第七十三章 叙旧(续)
傅家连开三天宴席,宴请当年的老卒。整个西北,老卒无数,其中跟随过傅太公的大约有百分之一。
便是这百分之一,他们身上的故事也足够精彩。宋朝同西夏互相攻伐已有近百年了,总体而言,西夏虽赢多输少,但从未伤及过大宋国本。
而宋朝在中后期的几次胜利,可是都重创了西夏国力。元丰西征时,河湟军在宦官李宪的带领下,直接杀到西夏皇宫所在,天都山!连人带城,扫荡了个干净。
可惜,因为环庆军主帅高遵裕的贪功,导致中路军西平府一战先胜后败,丧失了一战而灭西夏的机会。
这也让一众老卒不停叹息,若是当时神宗选择了泾原军统领刘昌祚刘将军作为中路二军主帅,可能西夏此刻已经不复存在了!
即便是傅太公也是极为惋惜,当时的他是在种鄂统领的鄜延军中。而鄜延军负责的不是主攻任务,而是占领西夏屏障,横山山脉中的各大堡垒,城池。
鄜延军任务完成的不错,在取得宋夏之间最大规模野战的米脂寨大捷之后,一路攻城拔寨,接连攻下银州,石州,夏州等城池。但最终也因为中路军的惨败,加上天降大雪,王中正的河东军未能抵达等各种原因,不得不将占领的城池再次让出。
好在,是占据住了横山山脉。提及此战,众多永兴军的老卒是眉飞色舞,因为永兴军当年便是跟随鄜延军一同西征的。这鄜延军的丰功伟绩,自然少不了他们永兴军的付出。
一喝的满脸通红的老卒,拍着大腿冲着厅内众多昔日同袍喊道:
“看到洒家这条伤腿了吗这是当年跟随种帅攻打米脂寨的时候,受了箭伤!尚未来得及休养,便得知西贼援军来袭,洒家是抓起块布草草包扎了一下,便又回到队伍当中!嘿,当时是在大雾中一通好杀!累的洒家是气喘吁吁,本以为要交待于此,结果天不亡某,大雾散了!种帅亲自擂鼓,伏兵尽出!咱们打赢了!”
而坐他旁边的另一老卒,也是酒劲上头,扯开衣服拍着胸脯上的伤疤喊道:
“某这胸口的刀伤,也是那时候留下的!当时熬过了大雾,在种帅的指挥下咱们胜了,是沿途追杀数十里,当时是真痛快呀!光是某,就砍了不下三个西贼的狗头!用这一道伤疤换,值!”
而瘸腿的老卒也是不甘示弱,继续拍着瘸腿说道:
“若是能再胜上那么一场,莫说一条瘸了一条腿,就是再搭上一条!洒家也绝无二话!”
“彩!”
众多老卒纷纷喝彩,傅太公带头举起酒碗,大声说道:
“敬死去的袍泽!敬种老帅!敬我大宋!敬西军!”
说完带头饮尽碗中酒,随后酒碗倒扣以示印尽。众多老卒也是纷纷效仿,便是傅晓闻,傅晓鞍几个小的,也是被气氛点燃,学着众多老卒饮尽碗中水。
傅太公似仍未发泄完心中气概,复又倒上一碗酒,再次举起,大声喊道:
“我西军,自太祖开国建朝起,便奉命镇守西北。历经七任官家,自真宗起范老相公经营,我西军蒸蒸日上。种,折,杨,姚,刘等诸多将门涌出,兄死弟继,子承父业,奋战百年,打下了西军赫赫军威!此杯酒,再敬我西军!”
“彩!”
众老卒再次饮下碗中酒,随后傅太公第三次倒入酒水,再次举起酒碗,扯着已经有
第七十四章 大考
三日后,宴席结束,各个老卒带着无限的豪情走了。能在余生中,再次见到当年的袍泽,对于这群厮杀一辈子的老人,足够了。
没有一个老卒提出说自己需要帮助,傅太公也没问。这三日,只是吃酒聊天,累了便睡,睡醒了便继续聊。
傅晓闻,傅晓鞍兄弟俩也是在旁陪了三天。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这群老卒当年将命交在了傅太公手里,跟着傅太公出生入死成就了傅太公的赫赫威名。
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傅家如今的一切。所以傅太公没问,老卒也没提。他们之间不需要这些客套,既然傅太公能将他们找来,自然也就能知晓他们家中的情况。
就在这三天里,只在第一天露了次面的傅滨,傅沣二人便是忙活此事去了。家中经济困难的,便送钱送粮,给予工作。家中无壮年男丁,孤儿寡母,老人体衰导致受人欺负的,是傅滨亲自领着众多学生上门,收其家中子为弟子。
若是有想投军搏个前程的,便会得到书信一封,拿着书信去西军说找傅源,自会有人接收安排。这是老卒们当年舍了命命为儿孙换来的机会,老卒们心安理得。
在傅太公了了这心血来潮的愿望后,傅家最重要的事就变成了傅晓闻,傅晓鞍二人的前途一事,因为过了年便是大考之年。傅晓鞍的第一步能不能走踏实,全寄其中。
傅晓闻是自知学文不精,家人们也无人逼迫他,只期望他能好好发挥便是。只是苦了傅晓鞍,傅太公的督促尚还应付的过来。
但面对自己娘亲及两位婶娘组成的“娘子军”,傅晓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尤其是小妹傅若萱再掺和进来后,更是让傅晓鞍毫无招架之力,只得乖乖待在书房认真温习。
娘子军们也是提前便为傅晓鞍准备各类考试物品,说来也怪。傅太公兄弟六个,之后也是生了傅滨,傅源,傅沣三个儿子,三人的堂兄弟也是有十几个。
可到了傅晓鞍这一辈,皆是独子。大伯傅滨更是只孕育出了一女,便没了动静。这就导致傅晓闻,傅晓鞍兄弟俩地位非凡,而且三兄妹比亲兄妹还亲。
如今大哥傅晓闻于文途上是指望不上了,一家人自然都把希望寄托在傅晓鞍身上。大伯娘发动自身本土居民的优势,将考试时所需要的人手都安排妥当了。
傅晓鞍的娘亲毕素琴,则是亲自为儿子,侄儿二人赶制衣物。三婶娘则是大秀厨艺,为兄弟俩准备耐储存的点心,毕竟从解试开始便是要将考生隔离的。
就官府提供的饭菜,吃了还不如不吃。要说这些文官是真心不做实事,在自己还是书生时,受那隔离之苦是骂声不断,结果做了官员之后,没有一个人说去改变此种情况,为后进学生谋取福利的。
傅晓鞍此时便被堵在书房内,也算是提前感受隔离的感觉了。而乡兵队伍的一应事项,则是放手给各个都头掌控,他们都是傅晓鞍以后准备倚重的将军,正好借此机会再磨练磨练他们。
在这样的环境下,傅晓鞍度过了他人生中最无聊的一个春节以及接下来的数个月,终于是硬挨到秋季解试开始,傅晓鞍才得以从书房中解脱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