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椒

    战场上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唯一不同的区别就是,苏军战士是斗志昂扬的主动出击,而日军士兵则是鬼哭狼嚎的四散逃命。

    随着战斗的不断持续,眼见大势已去,就连逃生都无望的日军第八联队士兵,开始主动跪地投降。

    而苏军战士只是将日军的武器踢走后,用

    背带将他们捆在一起,就继续端起刺刀,向浮桥冲去。

    开战前,首长曾经特意强调,西线战局逆转的关键,就在于上游苏军是否能够及时攻占日军甲号浮桥。

    为了完成首长交予的任务,无数红军战士,在肆虐的风沙中,仔细摸索着正确的前进方向。

    许多人通过日军阵地的布防结构,准确找到了浮桥,但也有不少红军战士,跟着四处溃散的日军,彻底跑偏了方向。

    最先抵达浮桥附近的苏军步兵,一共只有200人左右,如此弱小的规模,甚至还没有拥挤在浮桥上的日军溃兵多。

    但红军战士们没有丝毫犹豫,他们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照明弹,向着天空发射后,就义无反顾的冲向了浮桥。

    在浑浊的黄沙中,照明弹虽然依旧显眼,但传播范围变得十分有限,只能让距离较近的战友看到,但这已经是苏军战士们能想出的最好办法了。

    两百多苏军战士自发组成一支临时队伍,由军衔最高的一位连长同志率领,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毅然踏上了日军的浮桥。

    当苏军整齐的脚步声,踏得浮桥“咚咚”作响声,拥挤在浮桥上乱哄哄的日军逃兵彻底炸锅了。

    只见黄沙迷漫的浮桥上,一个个排列整齐的红军战士,戴着黑黢黢的骇人面具,举着寒光闪闪的刺刀丛林,就这么威势惊人的杀了过来。

    为了防止在迷雾中掉下浮桥或者出现误伤,苏军战士使用的是密集的,肩并肩队形。

    这种队形犹如钢铁长城一般,给每个回头看到他们的日军士兵,都带来极为强烈恐惧的压迫感。

    能够及时逃到这里的日军,基本都是丢下了所有武器装备的,要不然,也根本逃不了这么快啊

    眼见苏军气势汹汹杀到,日军逃兵顿时急得像油锅上的蚂蚁一样,黑压压的人群翻滚成一片,无数鬼子被挤压下水,更多的人则被同胞们推倒,压




第三百一十三章 扭转乾坤(下)
    泽田茂打破脑袋也没想到,苏联军队竟然真的在一片狂沙肆虐中,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势。

    他实在想不明白,下游苏军明明只有三千左右,而北岸日军在浮桥修复后,又紧急增援到了六千多人。

    可千万别小看这六千人,这些全部都是精锐能战的一线战斗人员。

    而留在南岸的日军,除去战死和负伤外,虽然还剩一万多人,但这一万数字里水分可不少,有超过半数都是炮兵,辎重兵等二线部队。

    可以说,就算周逸龙的三千步兵全部佩戴了防毒面具,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撼动泽田茂中将的六千精锐。

    最好的证明就是,下游苏军从发起进攻后,一直打到现在,也没能迫使日军出现大规模溃散。

    这其中,自幼在山林中长大,精通小规模山地战,又顽强死硬的日军步兵70联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下游阵地暂时尚且稳固,可泽田茂就是放心不下,上游的坂本大悟。

    按照正常逻辑看来,苏军主力尚在上游,坂本大悟在如此恶劣天气下所面临的压力,绝对要比自己大的多。

    可偏偏关键时刻,电台信号差到了极点,坂本大悟到底什么情况,泽田茂怎么也获取不到。

    一想到风沙对电台的影响应该是双方都有的,泽田茂心中又有所安定。

    他估摸着,就算苏军有所图谋,也难以在这种天气下,做到上游、下游协同作战。

    不得不说,泽田茂的猜测,至少有一点是正确的,那就是上游才是苏军预设的主攻方向。

    而在下游,周逸龙仅仅只是派出了1800多名边防军战士,进行牵制性攻击。

    利用狂沙的掩护,边防军也成功切入了日军阵地中,但他们的任务,更多的是制造混乱,而不是强攻日军主力。

    至于那一千多精锐伞兵,作为最后的拳头力量,仍然被周逸龙牢牢抓在手中。

    但有一点,泽田茂却不幸猜错了,而这一点,也将成为左右整个战局的关键。

    当昨天夜里,泽田茂中将玩命的督促工兵修复浮桥时,周逸龙也没闲着,他连夜在苏军上下游之间,一口气安置了五个临时电台营地。

    当沙尘暴来袭时,尽管苏军电台也受到严重干扰,但通过接力传送的方式,周逸龙还是及时收到了上游传来的消息。

    当听到彼得团长成功占领甲号浮桥,并亲自率领近五千大军直奔下游时,就连旁听的巴甫洛夫中将,都高兴得一拳头,将会议桌上的茶杯全部砸翻在地。【#…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可这个时候,无论是周逸龙,还是安德烈又或者科利亚少校,人人都是喜气洋洋,又有谁会去在

    意这点小事情呢

    周逸龙兴致高昂的,拍了拍科利亚的肩头,壮声说道:

    “怎么样你一直叫嚷着没仗打。

    很快,你的伞兵就要担负重任了,部队都做好准备没有”

    科利亚少校兴奋的一跃而起,昂首挺胸的大声回答道:

    “全体伞兵早已准备完毕,就等着首长一声令下了!”

    “哈哈哈……”

    苏军大营中,传出了一众将官们,阵阵爽朗畅快的欢笑声。

    …………

    泽田茂以师团70联队为主力,在下游一直抗击苏军进攻到黄昏。

    眼见边防军的攻势,并不像预料中的那么猛烈,泽田茂中将稍稍心安,他估摸着,苏军未必就是真的发起了总攻,也可能只是混水摸鱼,制造些混乱罢了。

    但一旁的大内孜可不这么想,跟米哈依尔交手多时的他,对胖子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是心有余辜,后怕不已。

    在大内孜的猜想中,既然下游没有大事发生,那上游可就十分危险了。

    在大内孜的一再坚持下,泽田茂中将一口气向上游方向,派出了三支骑兵搜索队。

    亲眼看着骑兵出发后,大内孜心中总算稍稍宽慰,可这次联络行动,却苦了那些骑着高头大马的日军骑兵们。

    在这么大的沙尘暴中骑马急行,跟在大北方的雪地里,骑摩托车裸奔有什么区别

    &nbs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击定鼎(上)
    “八嘎!!!”

    随着日军大队长的一声怒骂,巨大的火光冲天而起,就像在煤油中点上了一把大火,将整个天空都瞬间搅和成赤红一片。

    伴随着猛烈的爆炸响起,五千苏军战士,突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乌拉”声。

    震耳欲聋的大声呐喊,即便是狂暴肆虐的沙尘暴,也无法将他们彻底掩盖下去。

    日军南岸部队,瞬间被这股突如其来的爆炸和呐喊声,给惊得魂飞魄散。

    谁也没想到,苏军大部队竟是说来就来,完全让人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

    看着日军一片惊慌失措,人仰马翻的慌乱模样,彼得少校对首长的安排,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部队出发前,周逸龙曾特别交代:

    在上游进攻时,苏军是以多打少,因此一定要悄悄接近,不要发出任何声响,等靠近日军阵地时,再给坂本支队来上一个狠狠的致命一击。

    而在下游时,苏军必定是以少打多,这个时候,就要大声呐喊,甚至故意制造些猛烈爆炸,让日军在一片狂沙中,根本分辨不出苏军的虚实。

    当然,高声呐喊,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通知北岸苏军,彼得团长已经顺利带兵杀到了。

    果然,日军跟首长预料的一模一样,在彼得大军的突然袭击下,乙号渡口南岸日军简直成了一群惊弓之鸟。

    面对着黄沙中排山倒海般不断冲出的苏军步兵,听着身边接连响起的巨大爆炸,南岸日军在一片昏暗中,根本就无法判断到底来了多少苏军士兵。

    在惊慌失措的部分日军眼里,就连疾风“呜呜”的呼啸声,也成了苏联红军的大声呐喊,吓得他们是两腿颤颤,屎尿齐流。

    根本做不出什么像样的反抗,这支二线部队过半的鬼子大军,就开始不可逆转的,陆续出现溃散了。

    …………

    当南岸突然爆发出巨大的“乌拉”声时,还在北岸继续死撑的泽田茂中将,脸色瞬间变得灰白一片。

    他仿佛在刹那间,苍老了十几岁一样,冷不丁摇晃了两下,就一头栽倒在身后的木椅上。

    就在不久前,大内孜还在跟他反复争论,到底要不要继续向北岸增兵。

    在泽田茂看来,应该趁着风沙的掩护,将北岸部队一举增加到八千人。

    如此一来,乙号渡口两岸都有大量日军存在,等联络上坂本大悟后,无论是攻还是守,第四师团都有足够的本钱周旋。

    可在大内孜看来,坂本支队已经凶多吉少,南岸日军绝对不能继续过河,必须就地组织防御,最好能够将北岸日军一起撤出,全军后退二十里,再重新整顿队伍。

    泽田茂并不傻,他不是判断不出局势的不利。

    只是身为第四师团师团长,泽田茂是当局者迷,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手握一万重兵的坂本大悟,会在短短半天内,就全军覆没了。

    两人因为意见分歧,爆发了激烈的争论,大内孜虽然只是个大佐参谋,但关键时刻,胆量还是非常大的,即便对方挂在中将军衔,他也照样敢大声反驳,据理力争。

    而泽田茂向来以智将自居,对大内孜这种有胆有识的年轻将领,还是非常的欣赏。

    见对方说得有理有据,泽田茂最后还是克制住冲动,没有向北岸继续调动部队。

    现在看来,大内孜才是真正头脑清醒的,可现在才想明白,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见到泽田茂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大内孜上前一把抓起他,大声怒吼道:

    “振作起来!中将阁下!还有上万名皇军官兵,正在浴血奋战呀!”

    泽田茂被大内孜的一声大喝惊醒,猛然恢复了神志。

    想到战败的耻辱,他气得脸色通红,紧紧攥住手中的军刀,一把抽出,将身边的椅子劈了个粉碎。

    发泄出心中愤恨后,泽田茂终于冷静下来,他用凝重的眼神,看向身边的步兵70联队长,津田和幸。

    津田和幸立刻会意,向来寡言少语的他,只是向着泽田茂中将庄严的行了个军礼,最后深深的看了师团长一眼,就转身跑向了北岸阵地。

    泽田茂向大内孜挥了挥手,沉声说道:

    “走吧!让我们去南岸,会会他们!”

    大内孜见泽田茂虽然一时执迷,但很快就能醒悟过来,比小松原不知道强了多少倍,顿时肯定的点了点头,跟随在他身后,快速踏上了浮桥。

    …………

    自从南岸响起苏军的震天“乌拉”声后,北岸的日军70联队,就明显感到了苏联边防军的不同。

    这些极为难缠的对手,开始不再刻意回避艰险的战斗,而是杀气暴涨的勇猛冲出,跟没有防毒面具的日军杀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几乎就是眨眼间,战斗就变得异常激烈起来。

    更为要命的是,漫天黄沙中,竟然陆续出现了精锐的苏军伞兵身影。

    &nb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击定鼎(下)
    津田和幸压根就没想到,苏军伞兵竟然会在如此狂暴的风沙中,还能打出这么连贯密集的子弹,这可是连他的九六式轻机枪,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啊!

    一愣神功夫,等军旗中队的日军开火反击后,刚刚那几个苏军伞兵,已经飞快的消失在了漫天黄沙中。

    伞兵,作为一个天生就要投入敌军后方使用的特殊兵种,早就习惯了身处优势敌军的重重包围下,顽强作战。

    就算在平时的训练中,因为伞兵落地时不可避免的分散性,这种小规模的团体战,也一直是他们重点演练的拿手项目。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美国伞兵101师,就曾经在诺曼底登陆日中,由十二名伞兵自发联系,灵活巧妙的运用战术,全歼了德军的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连。

    而1943年时,苏军伞兵更是创造过在敌后坚持作战50日,并成功背袭德军,为陆军占领渡河登陆场的顽强战例。

    因此,当总攻开始后,除了留下两百名伞兵警戒指挥部,周逸龙就毫不犹豫的将其余部队,统统投入到对日军乙号渡口的争夺战中。

    漫天的黄沙,混乱的战场,敌我犬牙交错的复杂形势,对于苏军伞兵们来说,简直就像回到了家一样的亲切熟悉。

    他们或者三五成群,或者十人为伍,压根不需要刻意联系,就能够彼此心意相通的默契作战。

    日军机枪射手常常对着正面神出鬼没的苏军身影,刚刚打出十几发子弹,侧面呼啸的狂沙中,就突然飞出一枚手榴弹,将机枪连人一起炸上了天。

    通过短暂的交手,津田和幸很快判断出,对方是一支单兵素质非常高的精锐部队。

    如果跟他们交战的,是一支日军普通部队,在这种环境下,几乎毫无悬念的会被很快击溃。

    但日军70联队不同,这些自幼在山中长大的小鬼子,同样熟练小团队作战,甚至很多人在参军前,就是山中组织围猎的高手。

    只见津田和幸突然吹响了挂在胸前的哨子,这种哨子似乎是由特殊方法制成,声音显得极为尖锐,即便是在“呜呜”作响的狂风中,也能透人心扉的传出不短的距离。

    原本趴在渡口附近固守的军旗中队士兵们,听到这种独特的哨音,突然操起步枪,上好刺刀,就自发分散成小股,主动向黄沙中出击了。
1...99100101102103...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