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椒
只有津田和幸身边的二十多人,快速调整了下部署,仍旧牢牢死守着浮桥。
日军战术的巨大变化,很快就让苏军伞兵也感到无比棘手起来。
当苏军小股伞兵,按照之前的经验,试探着向前方日军发起佯攻时,斜刺里往往突然杀出两把刺刀,异常
凶狠的就向着他们直刺了过来。
虽然伞兵们已经尽力用披风护住了冲锋枪,可这种办法只在刚刚打响时管用,一旦冲锋枪在狂沙中射完一个弹匣,换弹动作,会很快让风沙灌进枪膛里。
所以,不到最关键的时刻,伞兵们也不会轻易拿出枪来使用,这就给日军贴身肉搏,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一时间,锋利的工兵铲,砍上了明晃晃的刺刀,苏日双方士兵,在这个并不宽裕的乙号渡口附近,展开了激烈的小股捉对厮杀。
苏军伞兵身强体壮,训练有素,而日军军旗中队,老练狠辣,经验丰富。
一旦双方都认真起来,战场上顿时是刀磕枪碰,金铁交加,血肉横飞,惨烈异常。
常常是一名伞兵刚刚劈倒眼前的小鬼子,就被斜刺里钻出的一把钢枪刺穿,而刺出钢枪的小鬼子往往来不及将刺刀拔出,又背后飙起一团血花,大声惨叫着倒了下来。
双方都是精锐部队,下手都是毫不留情,又快又准,战斗虽然激烈万分,但胜负却很快就见分晓。
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后续梯队的及时跟进,苏军伞兵在付出一定伤亡后,终于冲到了渡口附近。
一个伞兵小心的试探了下,发现渡口四周并没有日军守卫,便大胆快速的直接踏上了浮桥。
“哒哒哒……”
刚刚跨上浮桥,仅仅才冲出十几米的苏军伞兵,突然飙出一片血花,翻滚着摔倒在地。
原来,津田和幸将剩下的三挺机枪,直接架在了浮桥中间,展开了无差别的疯狂盲射。
因为机枪架设在桥面中间近五十米处,伞兵们的手榴弹也无法扔这么远,一时之间,竟被堵在岸边,只能干着急没办法。
一个伞兵勇敢的冲上去,试图趴在地上悄悄接近,也被日军乱射一气的机枪给不幸打中,很快没了声息。
&
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可夫也不淡定了
天还没有彻底亮,朱可夫就被参谋长从行军床上,给大呼小叫的吵了起来。
事实上,他才刚刚睡下不足两小时。
自从日军突然向前线增兵两个师团后,这几天,朱可夫就一直顶着巨大的压力在作战。
本来日军战车第一团调走后,朱可夫已经凭借手中的优势兵力和炮火,逐步从72联队手中收复了两道防线。
可好景不长,等实力强横的日军第七师团一到达,形势立马又是急转直下。
作为关东军对苏作战的头号王牌,第七师团不但兵强马壮,还配有为数不少的各式重型武器,就连坦克都足足带了一个联队近50辆之多。
他们气势汹汹的开上战场后,就架起了新式的105毫米榴弹炮群,跟朱可夫的远程炮兵,打起了激烈异常的炮战。
与此同时,第七师团的75毫米野炮群也没闲着,他们毫不吝啬的将大批炮弹,疯狂的扔向朱可夫精心构筑的防线,发起了洗地式的猛烈射击。
日军密集持续的炮击,让苏军步兵一度怀疑自己失去了听觉,一个小时下来,耳朵里除了嗡嗡作响的爆炸声以外,就似乎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
好不容易熬过了凶猛的炮击,第七师团的步兵又跟在坦克身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全面强攻。
仅仅第一波进攻,第七师团就一口气,豪掷了将近四个大队的兵力。
不得不说,作为关东军重点培养的部队,第七师团的作战素质,的确是没有话说得。
得益于武士道思想的成功洗脑,第七师团日军在作战时极为勇猛顽强,常常被打断一只胳膊,也能不下火线,照样悍不畏死的埋头冲向苏军阵地。
在其严厉的训练体系下,这些小鬼子们又极为精通各种射击和刺杀的作战本领,简直就像是一个专门为了杀人,而开发出的战斗机器一般。
除了单兵素质非常过硬以外,第七师团基层军官的指挥和反应能力也同样杰出,即便在如此规模的进攻下,日军各种支援火力的协同组织,还是非常及时出色的。
除开正面强攻以外,第七师团还非常注重不同角度的侧翼压迫,只要有可能,他们的基层军官,就会主动利用苏军阵地的一些死角,实施积极大胆的小团队纵深突破。
面对如此强悍的日军,作为地方部队的苏军82师,应付的十分吃力,简直是到了手忙脚乱的地步,阵地常常只是被日军突破一点,就很快发展到两翼错乱,最后面临全线崩溃的地步。
为了保全部队的建制和战斗力,朱可夫不得不将刚刚到手的两道防线,又逐步放弃给了日军。
要不是危急关
头,携带二十多门45毫米战防炮的第37反坦克师和拥兵3000人的独立步兵第一团及时赶到,怕是朱可夫苦心经营的第四道防线,也要在日军第七师团的雷霆攻势下,最终不保了。
为了确保阵地的万无一失,朱可夫曾经两次亲临前线,一边为同志们鼓舞士气,一边详细认真的检查了各项防御布置工作。
除了紧盯前线战局,朱可夫还要抽出大量精力,督促解决后勤运输中的种种困难,在他雷厉风行的高压政策下,苏军后勤部门全速运转,又突击向前线运送了一批物资和军队。
可以说,就这短短两天时间,朱可夫就累瘦了整整一圈,几乎就没有吃过一顿热饭,也没有好好睡过一个整觉。
按理来说,朱可夫身为诺门罕前线的苏军最高总指挥,许多事情未必就需要他的亲力亲为。
可问题就在于,这两年苏军正处于全面改革的关键时期,很多行之有效的流程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也非常缺乏有能力的军官坐镇各个部门,面对这种情况,朱可夫只能将很多事情亲自抓起,操劳不停了。
在时刻不停的忙碌中,大概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就是西线有个能干的米哈依尔在,让朱可夫省了不少心吧。
可随着参谋长焦躁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连夜造访,不详的预感,最终还是萦绕上了朱可夫的心头。
&nb
第三百一十七章 目标第七师团
等参谋长将事情发生的经过,详细叙述了一遍后,朱可夫才终于弄明白,周逸龙这几天都在西线做了些什么。
他兴奋的击掌赞叹道:
“漂亮!干得太漂亮了!如此机智灵活的将各种条件利用起来,这才是一个优秀指挥员应该具备的杰出素质。
我果然没有看错,只要假以时日,他必将成为我军中最为闪耀的一颗将星!”
朱可夫的这句话,可谓评价极高,就连参谋长听了,都情不自禁的流露出一副羡慕的表情。
在苏军年轻一代将军中,谁不知道巴甫洛夫和朱可夫并称为军中双杰。
作为一个苏联军人,只要在这两人中,能够得到其中一个的认可,日后在苏军中的发展,就可谓是真正的前途无量了。
一想到那个米哈依尔还如此年轻,又怎么能不让人好好的羡慕一番呢
如果参谋长同志知道,不止是朱可夫,就连巴甫洛夫也早已折服在周逸龙的装甲理论中,准备日后向斯大林总书记大力举荐他,不知心中又会作何感想
这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
不提参谋长在这感叹人生,朱可夫虽然几日没睡好,但此时也像打了兴奋剂一般,一边快速来回踱着步子,一边飞速在心中盘算着手中的兵力和作战计划。
他抬起头,干劲满满的向参谋长大声询问道:
“援军现在抵达了那些”
听到朱可夫的问话,心不在焉的参谋长瞬间惊醒,立刻集中精神汇报道:
“临时车站投入使用后,我们抓紧将装甲第6旅和第8摩托化装甲旅,以及四个补充营及时抢运了过来,装甲第9旅也补充休整完毕,这些部队都可以在今天投入作战。
”
说实话,参谋长之前一直不太明白,为何在东线局势如此危急时,朱可夫也坚持将装甲9旅和摩步36师(缺24团)按在阵地后方休整。
现在想来,朱可夫怕早就有了反击的打算,所以只是将步兵和反坦克兵投入前线,利用坚固阵地跟日军僵持,而所有的机动兵力都被他刻意保存了下来。
如果西线的米哈依尔没有搞出这么一个大手笔,朱可夫可能还需要隐忍很长的一段时间,但现在,他似乎压根就不打算继续忍了。
果然,朱可夫听到这些后还是不够满意,他皱起眉头说道:
“昨天下午我询问时,这些部队就已经到位了,为何一夜时间,都没有新的部队抵达?”
参谋长立即正色答道:
“昨天爆发的沙尘暴,虽然主要集中在西线,但我方铁路投入使用时非常仓促,昨夜行驶时突发脱轨事故,有三节车厢侧翻,导致后续部队没
有跟上,现铁道兵正在组织人手,全力抢修中。
”
“什么脱轨有没有人员伤亡”朱可夫吃了一惊,急忙追问道。
“所幸驾驶员注意力很集中,事发时,反应较为得当,只有二十三名士兵和两名乘务员轻伤,没有重大伤亡。【#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听到没有人员牺牲,朱可夫总算放心下来。
他仔细权衡了一下,如此说来,自己短时间内是无法继续得到强大增援了,但就手头的兵力来讲。
朱可夫此时一共拥有4个步兵团,一个反坦克师,一个摩步师,两个装甲旅,以及一个第8摩托化装甲旅(人数大约两三千,以步兵和装甲汽车为主,捎带少量坦克的苏军战前编制),总共近一万八千名步兵和两百四十多辆各式坦克。
如果再算上周逸龙手中的兵力话,跟日军第七师团步兵几乎相当,苏军仅仅只是在坦克数量上占有优势。
如此实力,要是正面硬推,还真不一定奈何得了强大的日军第7师团,可要是前后夹击,出其不意的话,完全是可以大有一番作为的。
更何况,此时的朱可夫手中,还握有一张王牌。
这张王牌本来是打算留在最后反攻时,才突然给日军一个惊喜的,但现在条件既然已经成熟,胆大果敢的朱可夫当即拍板,对身边的参谋长下令道:
“回电,我们将于凌晨六点发起反击,全力牵制日军第七师团。
让米哈依尔抓紧时间,尽快赶到预订地点!”
“啊”参谋长吃惊的看了看表,已经只剩不到一个小时了,虽说沙尘暴在夜间时就已经开始逐步减小,可这么短时间内就要准备好一场大型反击战,时间是不是太过仓促了
谁知道,仅仅只是看脸色,朱可夫就知道参谋长在顾虑些什么,他大手一挥,用不容质疑的口吻严厉说道:
“机会只有一次,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告诉战士们,如果来不及穿衣服
第三百一十八章 都很开心
天才蒙蒙亮,第七师团长园部和一郎中将,就被苏军的隆隆炮声给吵醒了。
他侧耳倾听了一会儿,随即露出了不屑的笑容,苏军炮兵主要使用的是76毫米加农炮和少量的122毫米火炮,他们一向引以为豪的152毫米重炮,却静悄悄的根本没有发声。
“哼!几天炮战下来,朱可夫也被自己打怕了,都开始知道保存自己的火力了。
”
园部和一郎心中得意的想着,随即不慌不忙的洗了个脸,又细细品味了卫兵特意烧煮的罐头牛奶和鸡蛋,这才换上洗得干净整洁的军服,精心整理妥当后,优哉游哉的走向了临时作战营帐。
大营里,第七师团的主要军官们,早已恭恭敬敬的坐在了会议桌边。
即便是在条件简陋的战场上,所有与会的日军军官们,也都穿戴整洁,一丝不苟的配上了白手套和指挥刀,甚至就连容易起褶子的布制军帽,都被收拾的笔挺刚硬,看起来威武之极。
看到师团长走进来,所有日军军官都干脆利落的挺身而起,孔武有力的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那整齐划一的架势,简直比节日里的阅兵,都要雄壮威武的多。
第七师团身为关东军的样板部队,对军容礼仪要求一向极为严格,园部和一郎身为师团长,更是以身作则的典范,在他的带头作用下,无论事无巨细,都没有任何人敢掉以轻心。
看着大家红光满脸,一副干劲十足的样子,园部和一郎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开始听取参谋长对每日战情的例行汇报。
第七师团长参谋长个子不高,气势却不小,他“嗖”的一下站起身来,昂首挺胸,带着一股故意流露出的威严,拿着笔记本,大声朗诵起来。
他首先回顾了下昨日的战事,每当他说到攻克苏军一条防线,击毙击伤多少苏联士兵时,他都会特意加重语气,并停顿少许时间,留给大家消化体会。
这个时候,所有与会的日军军官们,就会双眼放光,不自觉的挺起了腰板,就像那些即将上场的斗鸡们一样。
但园部和一郎不同,身为高高在上的师团长,他的胃口自然要比普通军官们大出许多,仅仅只是攻克苏军一条防线,已经无法满足他日益膨胀的野心了。
听了一半,他就不耐烦的挥手打断,随即插嘴问道:
“部队都准备好了吗”
参谋长显然对自家师团长的习惯很了解,他“啪”的一声合拢笔记本,双腿一并,迅速回复道:
“部队全部准备完毕,可以立即按计划发起今天的攻势!”
园部和一郎满意的点点头,他欣赏的就是这种,在严格军规下,训练出的高超
效率。
他肯定的“嗯”了一声,随即下令道:
“那就开始吧!让炮兵先教训下对面的苏军,让朱可夫的大炮再老实乖巧一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