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椒

    身处苏军后方,跟周逸龙站在一起的维克多,纳闷的问道。

    周逸龙皱眉看了一会儿,也不明所以,但为了防止日军步兵近身,他还是及时下达了命令:

    “让我们的坦克后撤到安全距离,先用战车炮扫荡下日军,看看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遵命!”维克多答应一声,开始向部队传达首长的指示。

    在电台和红旗的指挥下,苏军前沿三十多辆bt—5战车,




第二百一十一章 坦克大战(一)
    一瞬间,几十辆日军战车纷纷破开浓雾,将致命的武器,锁定在了对面的苏军战车身上。

    “砰砰砰……”

    刺耳的密集发射声连续响起,即便是带着战车帽护耳,也照样震得日军坦克手们个个头皮发麻,那火光掀起的巨大气浪,将附近浓密的烟雾,都吹得翻滚着四散开来。

    几十道带着炙热温度的日军穿甲弹,发出阵阵恐怖尖锐的厉啸声,闪电般的冲向了对面的苏军坦克群。

    即便隔着600米远的距离,又没有经过准确的校准调试,仅仅凭借着数量上的巨大优势,日军战车就一举命中了4辆苏军坦克。

    苏军bt—5坦克的正面装甲只有薄薄的13毫米厚度,仅能抵挡住机枪子弹的射击,如何承受得住日军火炮的凶猛摧残呢

    那四辆倒霉的bt—5坦克,正好位于苏军战线的最前方,可谓是目标明显,让人一目了然。

    日军战车刚一出现,就大多将炮火集中在了它们身上,一轮打击下来,每辆苏军战车身上都至少被命中了两发以上的日军穿甲弹,其中有三辆瞬间冒起了浓烟,发出“咔嚓”“咔嚓”的一阵怪响后,便彻底停了下来。

    另外一辆最惨,弹药架被两发穿甲弹连续命中,赤红的弹片引燃了弹药架上堆积的备用炮弹,又发生了惨烈的二次殉爆,巨大的火焰从内部喷射而出,汹涌无情的将战车内所有苏军乘员都吞噬一空,又咆哮着将整个坦克烧成了一个熊熊冒火的大火球。

    见到己方坦克的惨状,所有的苏军坦克兵都义愤填膺的调转了炮口,将准心锁定了对面的日军战车。

    然而,对面的日军战车群表现不俗,似乎有高手带队一般,第一波出现的三十多辆日军战车,在迅速射击完自己的炮弹后,又立马发动了引擎,高速向前机动冲锋起来。

    想要准确命中移动中的目标,对于二战时的坦克来说是很困难的,更不要说,日军的这一波坦克,还全部都是由速度出众的95式轻战组成。

    这些小巧灵活的日军战车,一旦全速机动起来,想要瞄准它们就更为困难了。

    不出意料之外,尽管苏军坦克群的第一轮射击,就打出了二十多发穿甲弹,但仅仅只有两辆日军95式轻战遭受了打击。

    第一辆日军战车是车身侧面中弹的,苏军炮弹几乎是擦着日军装甲高速飞过,钢铁与钢铁的剧烈摩擦,产生出了一串闪亮的火花,但除了发出一阵让人头皮发麻的尖锐摩擦声以外,基本就没有造成任何致命的打击了。

    第二辆日军战车就要悲剧得多,冲在最前方的它,被三发苏军穿甲弹连续命中,炮塔都被彻底打变了型,扭曲着向内部凹陷下去,仅仅只有一名日军战车手,满脸

    鲜血的缓缓爬了出来,里面的情形多半是让人惨不忍睹了。

    双方的第一轮互射,苏军损失了四辆坦克,而日军仅仅只有一辆战车丧失了战斗力。

    说时慢,其实快,日军战车训练有素,苏军坦克也历经大战,双方行动都非常迅捷有力。

    这一切都几乎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快得让在后方观战的维克多,都只顾着张大嘴巴观望了,只有周逸龙快速反应过来,他大声叫醒了维克多,迅速下令道:

    “马上命令前线撤退,立即撤往我方预备阵地,快!!!”

    维克多一跃而起,灵活的像只猴子一样,飞速钻入坦克中传达命令去了。

    然而这个时候,日军的攻击才刚刚开始,让所有苏军前线坦克手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他们刚刚发射完自己的二十多发炮弹后,从对面日军那浓密的烟雾中,又凶猛的钻出了四十多辆日军战车。

    它们刚一出现,就稳稳当当的停了下来,将邪恶嗜血的炮口,转向了正在努力装填弹药的苏军坦克群。

    亲眼看到这一切的所有苏军坦克手们,都情不自禁的冒出了一身冷



第二百一十二章 坦克大战(二)
    大内孜说得没错,从浓雾中冲出的,正是从东线战场赶来增援的日军战车第1团。

    他们在德军埃伦上校的提议下,先使用大量烟雾弹,有效遮盖了日军战车团的隐秘行动,然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乎苏军意料之外的突然从浓雾中杀出,打了对面正在执行侦察袭扰任务的苏军坦克们,一个措手不及。

    第一波出击的三十多辆95式轻战,正是战车第1团所属的第三战车联队。它们的任务是,除了突袭苏军坦克以外,还要负责吸引对方的火力,并迅速向苏军逼近,以期创造全歼对手的机会。

    而第二波出现的四十多辆战车,则是由埃伦上校亲自跟随作战的第四战车联队。它们的任务是提供精确火力支援打击,并对苏军坦克群展开侧翼包抄,从两面夹击对手,试图将苏军坦克打得左右不能兼顾,最终乱成一锅粥,只能任人宰割。

    第三战车联队在进攻朱可夫的第四道防线时损失较大,因此坦克较少。

    而整个战车第1团又被安冈正臣留下了十几辆战车执行迷惑东岸苏军的任务,所以,此时的日军战车团一共只有70多辆战车抵达西线战场,跟苏军装甲11旅剩余的坦克数量非常接近。

    虽然那执行完迷惑任务的十几辆日军战车,还正在赶来的路上,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在安冈正臣和埃伦上校的眼中,仅仅凭借手中的这七十多辆战车,就已经完全足够击败对面的苏军装甲11旅了。

    事实也的确在朝他们预想的方向发展,此时此刻,在日军战车咄咄逼人的优势进攻下,苏军前线仅剩的二十多辆坦克被打得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尽管勇敢的苏军坦克手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可大势所趋下,他们的努力依然杯水车薪,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怒火攻心下,一位苏军车长,干脆命令自己的坦克彻底停下来,就伫立在原地,持续向日军战车瞄准射击着。

    他的英勇行为,让他抓住机会,一连射出了三发炮弹,一举打爆了一辆正走入直线运动的日军95式轻战,可全体苏军车组才刚刚欢呼了两声,五发日军穿甲弹就密集的报复了过来。

    惨烈的bt-5坦克被瞬间破开了五个大洞,火红炙热的弹片在坦克内四散飞散,将几位勇敢的苏军坦克手,打得个个耳鼻流血的卧倒在自己的驾驶位上。

    另一位苏军车长机智的冲到了队伍最前方,他想通过自己的高速移动,来吸引日军战车火力,给自己的队友创造一线战机。

    可遗憾的是,日军战车实在是太多了,这辆高速行驶的苏军坦克在一连避开了五辆日军战车的攻击后,终于被第六辆日军战车发射的穿甲弹击中了行走装置,它呼

    啸着向一侧猛的打起滑,飞快的转起了圈。

    因为巨大的惯性,这辆bt-5坦克一连转了好几个圈,才彻底停了下来,一路扬起了巨大的尘土。

    但在密集交火的战场上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十几辆日军战车对着尘土中若隐若现的苏军坦克,发起了两轮密集的射击。

    一连串闪动着巨大火光的炮口,将一发发炙热通红的穿甲弹,高速送入了那尚未落地的漫天尘埃中。

    等到硝烟和尘土全部散去,那辆钢铁铸造的坚硬苏军坦克,已经被彻底打变了型,它扭曲着身姿,像一个不屈的巨人一般,遍体鳞伤的卧倒在地,永远的失去了生机。

    就这样,一辆又一辆苏军坦克,接连被残暴的日军战车打爆,而苏军的奋力还击,只是造成了几辆日军战车的轻微损失。

    一切都似乎在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难道在经历了之前的渡口失败后,苏军先遣集团又要遭遇一次更大更惨烈的失败吗,维克多满头大汗的惊呆在原地,似乎还未从之前的阴霾中彻底走出来。

    猛然间,他忽然想起,今时不同于往日,自己身边不是还有着一位象征着胜利的传奇首长吗,怎能如此轻易的重蹈覆辙呢

    维克多飞速扭头看向了身旁的周逸龙,只见首长一脸沉着冷静的向炮兵下达了发射烟雾弹,掩护己方坦克撤退的命令,随即又一把扭过头,淡定的继续观察着前方的战事。

    维克多只觉得浑身急躁的不行,他情不自禁的将身子靠向周逸龙的方向,急切的问道:



第二百一十三章 坦克大战(三)国庆加更,求收藏求鲜花
    如果说,跟这些苏军的bt—5战车正面交锋时,游走在日军战车最后方的埃伦上校,还体会不到什么特别的地方,可一旦苏军坦克调转车头全速撤退时,那高达55公里的恐怖越野速度,就狠狠的震惊了一把,坐在九七式中型战车里埃伦上校。

    他本以为日军轻型战车就足够优秀了,可没想到苏军的bt坦克更是战车中的佼佼者,坦克中的轻骑兵。

    当日军第三战车联队的95式轻战,以40公里的最高时速,全力冲破苏军发射的烟雾弹时,那十三辆bt—5坦克已经跟日军战车逐步拉开了距离,正高速向后方撤离中。

    眼见越追越远,第三战车联队长吉丸清武大佐,下令自己的三十多辆战车立即停车静止,向着快速逃走的苏军战车又发射了两轮穿甲弹。

    这一次,即便日军进行了仔细的瞄准,但因为双方距离实在太过遥远,再加上苏军战车又处于高速移动中,日军发射的六七十发穿甲弹,仅仅只是命中击毁了苏军的3辆坦克。

    如此战果,显然无法满足吉丸大佐的要求,他满脸失望的用力敲打了下,自己的车长观瞄镜,又不甘心就这么白白放苏军坦克跑掉,到底是追还是不追呢

    如果放在平时,这个结果还真不好说,但现在整个日军渡口部队都肩负着营救23师团的紧迫任务,就算无法全歼对面的苏军坦克,至少也要逼迫他们撤离战场,为己方步兵打开一条求生的通道。

    因此,吉丸大佐并没有犹豫多久,就干脆利落的下达了追击命令。

    一时间,第三战车联队的三十多辆战车,重新发动引擎,向着苏军坦克撤离的方向,又全速追击而去。

    此时日军的正面,是地形较为平坦的草原,而在草原的右侧,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沙丘,沙丘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杂草,看起来就给人一种荒芜寂静的感觉。

    诺门罕的地形虽然总体上是以草原结构为主,但因为盐碱湖和沙漠化的原因,总有部分地带,是属于半沙土的荒芜地质。

    所以,在见到右前方出现的这个小小沙丘时,所有日军包括埃伦上校在内,都是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毫不停顿的继续向前猛追着。

    跟第三战车联队从正面直接进攻不同,第四战车联队的攻击方向是从右翼绕向那个小小的沙丘。

    在埃伦上校看来,坦克作战时,应该尽力避免过于集中在一个面上。

    因为这会使得对方更容易抵挡攻击,同时还由于队形的密集,而导致后方的很多战车根本无法有效的发挥出火力,所以,只有使用侧翼包夹战术,才更容易发挥出战车的优秀机动性和强大火力来。

    就当日军分成两支攻击箭头,向苏军纵深处,横

    冲直撞而去时,在第三战车联队长吉丸大佐的观瞄镜中,苏军那仅剩的十辆坦克,却突然平白无故的消失在了远方的地平线上。

    吉丸大佐满脸震惊的抬起了头,使劲眨了眨眼睛,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然而,等他重新将双眼对准观瞄镜时,远方的草原上,依然没有出现那些苏军坦克的身影。

    这是什么情况,难道说,那些苏军坦克已经跑出了肉眼可见的视野范围以外还是说地平线的弧形结构,遮挡住了他们

    吉丸大佐满脸疑惑的催促部队继续向前冲去。

    这点距离,说远其实根本就不远,仅仅向前冲出了一两公里,第三战车联队就快速挺进到了苏军坦克消失的地方。

    可一头雾水的吉丸大佐还是一无所获,一直到他驾驶着战车,又继续向前开出了一百多米,一切才豁然开朗起来。

    原来,人眼的探测范围其实是非常受限的,比如当人行走在一个巨大的平面上时,如果前方恰好存在一个低矮的台阶,那么人眼就会因为平面边缘的遮挡,而无法看清台阶的存在,只有当你走到平面边缘时,才会猛然发现,前方竟然还有一个低矮的台阶。

    而吉丸大佐的第三战车联队,就正好面对的是这么一个巨大的“台阶”,只见前方一百多米处,地势突然向下陡然降落了有十几米高,这种巨大的地形落差,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沙坡,而刚刚那些消失不见的苏军坦克,正是通过这道沙坡滑落到了更低的平面上。

    至于吉丸大佐在远方看到的那个小小沙丘,其真实面目,也要巨大的多,只是它的大半个身子,都被隐藏在地势更低的水平面上罢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坦克大战(四)国庆加更,求收藏求鲜花
    用高射炮打坦克,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周逸龙上辈子第一次在书本中看到时,还是讲述德军隆美尔将军,在北非战役中首次使用到。

    当时英军装备了装甲厚重的马蒂尔达坦克,德军坦克上的50毫米火炮和75毫米短管炮,都无法有效击穿对手。

    马蒂尔达那夸张的75毫米装甲,简直让德军坦克望而生畏,毫无办法。

    在紧急情况下,一代名将隆美尔不拘一格的,将德军装备的88毫米高射炮放平,使用穿甲弹来攻击英军坦克。

    88毫米高射炮那威力巨大的炮弹,瞬间撕裂了马蒂尔达那看似坚不可摧的装甲,局势急转直下,本来稳操胜券的英军,最后功亏一篑的失去了胜利。

    而周逸龙今天面对的,却是装甲更为薄弱的日军战车,根本就用不上威力强大的重型防空炮,更何况他此时手中也没有,那4门苏式85毫米高射炮,还被他丢在了苏军合成集团哪里。

    这里出现的4门37毫米高射炮,还是装甲11旅的自带防空配置。

    周逸龙之所以要将它们安置在这里,只是希望借助这里的地形,遮挡住日军可能进行的直瞄打击,尽力保存住己方的防空火力罢了。

    谁能想到,日军战车团竟然会横空杀出,一路追击到了这里,正好给了这几门防空炮,大显身手的机会。

    37毫米高炮为了对付敌方的重型轰炸机,本身是配备有穿甲弹的,这种穿甲弹在几百米远的距离上,用来对付装甲只有十几毫米厚度的日军战车,简直就是一代神器,绰绰有余。

    足够的穿透力,加上轻型高炮那变态的射速,4门37毫米高炮立马化身为“日军战车终结者”,将刚刚还想跟苏军坦克一教高下的日军第三战车联队,打得是落花流水,火光冲天。

    一辆又一辆日军战车,还未来得及将炮管调准到位,就被苏军那连绵不绝的高炮火力给打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1...6768697071...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