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御炎
苏定方点点头,立刻照办,现在的苏定方,可是完完全全认同苏宁的决定了。
苏宁把目光投向了南方,现在就等李靖过来,一切尘埃落定了,这场战争算是打完了,只是苏宁没有想到,李靖阴山破突厥的大功劳竟然被自己拿下了,火烧阴山消灭突厥的大功劳,看来是属于自己的了,这样是好是坏呢?这样是不是有些不给李靖和李世绩面子?人家主力还没有到咱们这儿就把仗打完了?
天还没有亮,大火依旧在熊熊燃烧,苏宁看着跃动的熊熊大火,心中有些明悟了……
贞观攻略 二十七 老将的感叹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苏宁前世就很不幸被一票蛋蛋后拍死在了沙滩上,而这个时候,在大唐的时代里面,苏宁才是真正的后浪,李靖他们才是前浪,所以李靖自从看到了阴山方向的浓烟之后,非常担心他会被苏宁拍死在沙滩上。
“快!快!快!加速!加速!”李靖骑着战马,一马当先冲在全军前面,带着大军疯狂的赶路,自从昨天晚上看见了阴山方向有熊熊大火和浓浓的黑烟,李靖就没有再让士卒们休息了,而是率领着士卒们快速赶路,他的心中很是震惊和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
天刚刚亮,大风就停了,不一会儿,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苍白灰沉的天幕之下,阴山方向的熊熊火光渐渐消失了,但是浓浓黑烟却愈来愈盛了,李靖心中有一个猜想,但是他却固执的不让自己往那个方向去想,那个懒惰的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好吃懒做的小子,真有这样的胆略以五百先锋军和颉利三万大军决一死战?
还有唐俭呢?虽然自己说不在乎唐俭,为了胜利,唐俭之辈没什么可惜的,但是唐俭是李二陛下的心腹之臣,虽然官位不如自己,却是同样的国公级别,深受李二陛下信任,若是他死了,肯定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但是算上大胜和这样的年纪,李二陛下也不会把自己怎么样,大不了自己退居二线就是了,但是现在的这个情况却是超乎了自己的预料。
李靖这样着急,李世绩也是同样的着急,和李靖约好了,李靖率骑兵抵达阴山后趁夜偷袭突厥大营,攻其不备,以期击破突厥,自己则率领步军绕到阴山后山颉利可汗可能逃跑的方向埋伏,以期抓住突厥要员甚至是可汗本人,然后一起分这样的灭国大功劳,但是目前的情况,怎么这样的不对劲呢?阴山大火,到底是谁干的?苏宁那小子不会用五百兵马和颉利可汗交战了吧?
当他们紧赶慢赶感到阴山脚底下唐军驻扎地的时候,看见了悠哉悠哉的躺在靠在马肚子上的苏宁和正在率军警戒的苏定方和长孙冲,他们身后是一片狼藉的阴山,一股子呛人的味道,还有一股肉的糊味;苏宁身边还坐着一个华服老者,正对着苏宁在说什么似的,但是苏宁好像很不爽,时不时抹一下脸。
苏定方发现了大军,也看到了李靖和李世绩,连忙高喊:“大帅来了!将军来了!”而后立刻策马来到李靖和李世绩身边,滚鞍下马单膝下跪:“大帅和将军到来,末将有失远迎,还请大帅、将军恕罪!”
李靖没心思管这个,立刻问道:“这是怎么回事?阴山为何被火烧了?你们做了什么?突厥人呢?”
苏定方还没有回话,一起赶来的唐俭先开口了:“李大帅好大的威风啊!视老夫安危于不顾,若不是苏长史舍命相救,老夫现在恐怕已经成为一捧骨灰了!哼!算你还有几分良心,老夫不与你一般见识!”
李靖一阵疑惑,眼见苏宁对他挤眉弄眼,知道苏宁一定有话要和他说,于是没有开口问下去,只是李世绩不管这些赶忙问道:“突厥人呢?”
李靖一听也立刻开口:“三明,定方,你们到底干了什么?”
苏定方看向了苏宁,长孙冲看向了苏宁,苏宁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定在自己的身上,于是耸耸肩膀:“没什么,把突厥人基本上干掉了。”
李靖和李世绩一愣,身后大军也静默无声,唐俭无奈的叹口气不说话了,苏定方朝后面大喊:“全部带上来!”话音一落,立刻就有一群士兵凶神恶煞的压着一群被捆成一排的突厥人过来了,为首的正是颉利可汗,一千多人的队伍非常庞大,旁边还有牛耿亲自看管的义成公主和萧皇后,义成公主不老实,只能捆起来,萧皇后很老实,于是没有捆起来。
李靖和李世绩震惊了,身后大军哗然一片,这些不正是突厥的贵族们吗?都被抓住了?
苏宁走到颉利可汗身前,看着颉利可汗厉声说道:“看到大帅前来还不下跪?!除了萧后娘娘和公主殿下,全部都跪下!”气势之凶狠一扫方才颓唐的模样,便是唐俭看了也暗暗心惊,好一个小子!对待老夫等就是一个小后生,对待这些突厥人这般凶狠!毫不留情!
颉利可汗看着这么多人,不想下跪,他还是想保存一份可汗的尊严,尤其是在敌人面前,还有自己的部属面前,他想保留一份最后的尊严,苏宁看着这些突厥人都不跪下,都看着颉利,苏宁明白了,突厥人还是有一点点希望的,也罢,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这样的凶名对于胡人而言可是非常好的震慑武器,胡人非人嘛!
苏宁走到颉利可汗的身后,飞起两脚踢在颉利两个腿关节上,硬生生把颉利踢趴下了,一脚踩在颉利的脑袋上,而后一剑斩杀了颉利可汗身边的一个突厥人,鲜血溅了一地:“你们是失败者,没有站着的资格!再有不跪者!就地斩杀!一人不跪!斩杀十人!”
苏宁大声喊道,凶狠的气势一下子爆发出来,把李靖还有李世绩都给惊了一下,李靖和李世绩都没想到一次征战竟然把苏宁打造成了这样一副杀伐果断的模样!
苏宁自己也有些微微的愣神,为何自己这般冲动,一言不合就杀了一个人?不过这样也好,军务中人就该如此,苏宁打算在某些方面学习程咬金,看着淋漓的鲜血,苏宁却意外的觉得很舒服,对待胡人,就该如此。
苏定方和长孙冲很是喜欢这样的做法,跟着喊道:“再有不跪者!就地斩杀!一人不跪!斩杀十人!”
四百多活下来的骑兵一起大声吼道:“再有不跪者!就地斩杀!一人不跪!斩杀十人!”
这场战争以后,这支立下大功的骑兵已经蜕变了,至少对于苏宁的命令他们心悦诚服了,每个人立下的战功都足以让他们策勋数转,更有甚者可以升任军官,
所有被俘获的突厥人顿时面色惶恐的一起跪下了,义成公主别过脸去,泪流满面,萧皇后眼中却是异色连连,没有动弹;突厥人全部跪下了,包括颉利可汗也跪下了,以头触地,以最为谦卑的姿态朝着大唐军队下跪了。
苏宁带着苏定方长孙冲和四百余骑兵一起单膝下跪,而后:“禀告大帅,将军,阴山一役,末将以火攻之,火烧阴山,将突厥营地全部焚毁,突厥军队自颉利可汗以下一共一千一百零九口被将士俘虏,其余人等不是被将士斩杀,就是葬身火海,阴山突厥兵,全歼!五万余突厥部众与十余万牛羊就在阴山周边,末将兵少,不足以全部俘虏,还请大帅立刻遣大军进击!”
虽然已经预料到了战果是这样的,但是亲耳听到苏宁这样说道,还是忍不住一阵心惊,唐俭闭上眼睛,似乎有些不忍,但是过了一会儿又张开了眼睛,看着苏宁的眼神里面多了一丝笑意。
李靖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这种情况,他征战数十年还真是没有遇到过,正准备下令将这些俘虏全部押下去再做处置的时候,义成公主突然开口了:“李靖,你曾经是大隋的将领,也曾经是本公主的臣属,本公主不说别的,如果你还念及一丝丝的君臣之宜,你还有一丝丝良心,那就把本公主杀了,本公主自大隋灭亡后就决定终身不回中土,也不会成为李世民的俘虏,绝不!”
李靖愣住了,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苏宁,原来是她自己要死的,苏宁第一次觉得这个女人,不,义成公主,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她虽然是个失败者,但是在节气上面,她比这里所有的大将都要强,她一生都在为大隋奋斗,即使已经风烛残年了,依旧奋斗不息,比起她来,似乎李靖这些从大隋走来的大将们,都有些落于下风了。
苏宁注意到不少人都有些脸红,那些人应该都是从隋朝走过来的老人了,义成公主这样的话让他们都觉得有些羞愧了,苏宁看着李靖那样的表情,还有大唐士兵们的表情,就知道是时候该自己上场了。
苏宁大声说道:“大帅,义成公主殿下一生都为前隋奉献自己,为保证前隋之安全,不惜以身侍四代突厥可汗,更在前隋炀帝遇险时出手相助,保证国家安全,能有这样之奇女子,实在是我华夏之荣耀,大帅,既然公主殿下一生都在为前隋奋斗,哪怕是一败涂地也不曾改变初衷,那么,我等何不成全公主殿下,保全公主殿下一世名声。
虽然末将不认同这样的狭隘想法,前隋朝廷横征暴敛,杨广不修德政,民心尽失,覆灭是必然,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万民信任大唐,大唐得以立国,前隋自然不能代表华夏,公主殿下,您以前隋为华夏,视大唐为乱臣贼子,那么,请问隋之江山,便不是通过造反所得?隋之前朝遗民,当也视大隋为乱臣贼子,这当如何分说?
古语云,煌煌山河,有德者居之,很显然,杨广,不是有德者,使煌煌河山生灵涂炭,千万生灵惨死,反之,乃是义举,公主殿下此举乃是愚忠,末将不能苟同;但是公主殿下之气节末将万分敬仰,为家国奋斗一生,至死不悔,实为壮举!大帅,还请大帅保全公主殿下一世名声,付诸史册,孰是孰非,留待后人评说。”
静悄悄的,静的连根针落地都能听见,李靖不住的感叹,李世绩不住的点头,唐俭的脸上有了笑意,苏定方觉得很骄傲,义成公主冰霜一样的面庞有些动容,军中将领都看着苏宁,脸上的羞愧渐渐消散了。
这小子很轻松的把前隋将领的担忧抹去了,唐俭如是想到,对内尽心维护,对外铁血无情,此子若是不能做出一番功绩,老夫还真当是瞎了眼了,只是不知这样大的功劳如何封赏?上阵上获也不过策勋五转,这场战斗的战绩可远远超过了想象,不是现有的封赏制度可以提及的,如果硬是要按照制度,那么,柱国?上柱国?他才多大?
陛下会如何做出选择?这个小子又会不会识进退,明白一些事情呢?唐俭不能确定。
义成公主深吸一口气,淡淡说道:“李靖,你痴活一甲子,看事情还不如一黄口小儿看的通透,苏宁,你说本公主愚忠,本公主也认了,本公主是皇室,生是大隋人,死是大隋魂,这辈子认准了大隋,不论他好也罢,坏也罢,都是如此,多说无益,李靖,动手吧!”
一阵风吹过,带动了义成公主苍白的头发,义成公主闭上了眼睛……
李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公主殿下,这小子说得对,你我各为其主,孰对孰错,自有后人评说,既然你执意如此,李靖便成全你!来人,送公主殿下上路!”
贞观攻略 二十八 沸腾的大唐
行刑官手起刀落,一颗白发丛生的头颅落在地上,这颗头颅落地的一瞬间,苏宁就明白了,一个时代结束了,前隋遗留势力对大唐的攻击已经终结了,大唐扫平了所有内部的敌人,一扫隋末被逼向游牧民族称臣的颓势,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向周边的蛮族亮出自己雪亮的刀锋,准备要重回天朝上国的地位,于是乎天可汗的称号落在了好大喜功的李二陛下的头上。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蛮族欲图讨好大唐皇帝而送给李二陛下的荣誉称号,成为大唐在未来的数十年内对他们实施打击的最大依仗,李二陛下虽然不是权力**非常强盛的皇帝,但是是个非常在意自己的名声和脸面的自恋狂,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大家可以相安无事,但是一旦有了事情,李二陛下会用尽一切的手段让荣誉称号变成实际职位,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
大唐贞观盛世,就此拉开序幕。
“三明啊,这个火烧连营之计策真是漂亮啊,五百骑兵就把颉利三万大军给毁掉了,这样的军功,陛下需要召开大朝会,祈天殿要鸣钟九九八十一响,这可是多少人一辈子也想象不来的荣耀,你才十四岁就获得这样的功劳,你要知道,再上一级那是盖世功劳,祈天殿一百零八响,皇帝鞠躬,皇后奉酒,太子下跪,这是人世间最大的荣耀了!”李靖饮下一杯酒,慢慢的说道。
李世绩接过话茬儿,说道:“若不是你一语扫平曾在前隋任职的将官的羞愧,让他们对你产生好感,并且对义成公主的敬重,你现在已然是大军公敌了,哦,除了你所率领的那四百多人之外的大军公敌了,你要知道,原来可以大家一起获得的军功被你们四百多人给占据了,原本大家都能得到好处的事情被你们这帮人夺走了。
不管是不是于国有功,谁的心里都会不痛快,你小子还算是运气好,将官们又看你年纪小,不好意思和一个小孩子争功,虽然这份功劳确实很大,但是你不用担心,首功是你的,至少,大帅是不会和你争夺首功的,是否?”
李靖淡淡一笑:“懋功啊,你说得对,老夫所处地位已经较为尴尬,处境也不是很好,陛下能够容忍老夫已是不易,此番若是老夫再次取下大功,恐怕以后都难以取得出征之机遇了,也会遭到群臣不满,不过这小子无所谓,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子,都是四五十岁的大人,不会和你一般见识,也不会认为你有威胁,最多是天纵之才,还需要历练,路还长。
老夫可不一样,再上去,可就是封王了,那可是人臣之大忌了,自汉代以来,多少年都没有异姓王了,老夫虽然也姓李,但不是皇族中人;王爵,绝对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位,就是帝王家子,成为王爵之后还要小心翼翼,何况是我等臣子?对了,你放才对老夫挤眉弄眼,还有唐俭?”
苏宁很平静地说道:“其实这也是小侄自作主张,看到大风骤起就忍不住了,不愿错失良机,能以五百人取得的胜利何需耗费数万大军来做?那样的话会带来更大的伤亡,而如今不过数十人的伤亡就能够取得完胜,何乐而不为?却是没有想到这一层。
至于莒国公,小侄只是觉得若是莒国公身丧,那么对于此次大胜而言无疑是一个污点,更何况若是莒国公身丧,其家人必以伯伯为仇敌,如何愿意放过伯伯,两相权衡之下,还是觉得救下莒国公更好,当然小侄是说遵照了伯伯的吩咐。
同时小侄以为,首功当属大帅,次功当属将军,大帅统御全军,取得了对突厥作战的优势地位,若是没有大帅威名统御全军,小侄如何能安稳率领五百人夜袭阴山?何况大帅一路征战已取得了很多战果,将军也是一样,这样的名望和功绩是小侄望尘莫及的,小侄能取得这样的功劳还是因为大帅与将军的信任,否则,小侄如何能取得这样的功劳?”
李靖心中便觉得暖暖的,觉得自己没有白费那些心思,于是笑眯眯的说道:“三明啊,老夫其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是你这一来,不仅得到了大功,还免去了祸患,老夫欠你的!懋功,老夫没有说错吧,这小子,滑的很,不用担心那些事情的。”
李世绩点点头笑道:“老夫明白了,三明,这一回你是不用担心的,老夫等人已经把请功奏折上报陛下了,颉利和萧后已经被送回了长安,传国玉玺也被送回,你等的功劳老夫等人绝对不会冒领,老夫等人已经有了很大的荣耀,烈火烹油的道理还是明白的,你不同,你年轻,完全没有根基,陛下很愿意用你这样的年轻人。”
苏宁却露出了苦笑:“小侄倒情愿做个散官,光拿钱不做事就最好了。”
李靖和李世绩双双一愣……
长安城内
一个骑士纵马狂奔,一边狂奔,一边大喊:“阴山大捷!**平灭!阴山大捷!**平灭!阴山大捷!**平灭……”此时正是人多的时候,听到的人自然也多,打了胜仗,自然是个好消息,于是在人群中间带起了一片叫好声……
“阴山大捷?**平灭?好!**?唉,是不是四年前打到了渭水的那个**?”一个百姓先是大喊一声好,随后疑惑的自言自语。
身边的一个老者露出了激动的神色:“哎哟!真的啊!平灭**?**被灭了?”
百姓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入眼的尽是惊讶、难以置信之色,彼此之间只有一个问题:这是真的吗?四年前强大的打到了渭水之畔引起大唐国都震动的**被灭了?那个时候可是全长安城都笼罩在了恐惧的氛围之中,不少人收拾家当准备南逃,这才四年,大唐就把那个强敌给灭了?
“阴山大捷!**平灭!”狂吼声越来越大了,百姓们见到了一个风尘仆仆的骑兵疯狂地纵马奔驰,脸上极度兴奋!
士兵带来的消息,不会有假!**真的被灭了!那个四年前造成了长安,不!造成了全大唐慌乱不已的强大敌人已经被大唐灭了!百姓们相信了!开始大声的呼喊:“大唐万岁!大唐万岁!大唐万岁!”
冲天的呐喊声在长安城内响起,带着无尽的喜悦,直上九重天。
“乒乒乓乓!”爆竿响了起来,今年大唐打大仗的消息百姓们都知道,府兵所多在关中,抽调兵马也多是关中兵马,大多都是这些百姓们的亲人,亲人出征,他们自然担忧,担心打一场大败仗,但是如今他们不担心了!因为大唐打了一场大胜仗!阴山大捷!平灭**!把那个国家给灭了!灭了!
长安城变成了一片喜悦的海洋,这样的氛围宛如过年一般……
两仪殿内,李二陛下正一脸忧愁的担忧着什么,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在一旁,同样似乎在担忧着什么;李二陛下喝了一口茶,皱皱眉头,说道:“我实在是担忧,一万兵马就去和颉利三万精兵对抗,实在是有些勉强了,还有茂约(唐俭字),派他去议和,实在是苦了他了,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我无颜面见其家人啊!”
作为皇帝,李二陛下又不是昏聩之主,对于军国大事,他当然是会掌握在手里面的,李靖等人出兵作战不会不告诉他一声,李二陛下也打算这么做,只是他担忧一万兵马万一败了怎么办,或者是难以取得全胜,万一让颉利跑了依附薛延陀从而获得东山再起的机会,大唐可就有些麻烦了。
长孙无忌自然也担忧,他的长子长孙冲可就在军中,原来的确有让长孙冲历练一下的想法,但是当他得知李二陛下打算让李靖出兵攻击阴山的时候,长孙无忌就有些担忧了,一万击三万,很明显是恶战,李靖也要亲自上阵厮杀,长孙冲也不一定能保证安全啊!
房玄龄开口说道:“陛下,李靖深明兵法,用兵如神,几无败绩,此战虽然兵马悬殊,但是代国公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李二陛下也只能叹口气,继续皱着眉头,不说话了,宫殿里面的气氛十分压抑。
“乒乒乓乓!”长安城内的爆竿声响有些大了,竟然影响到了皇城之内,李二陛下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又不是过年,宫中为何会有爆竿声响?来人!去查查是何人所为!”殿门打开,一个士兵单膝下跪:“陛下,不是宫内人所为!而是长安城内都是爆竿声响!已经有人出去探查了,陛下不必担忧!”
殿中诸臣和李二陛下都很意外,李二陛下大怒道:“长安城内都是爆竿声响?这是要做什么?是要造反吗?”
士兵摇头说道:“启禀陛下,好像不是的,因为不单单有爆竿声响,还有叫喊声,据说是什么阴山大捷。”
“阴山大捷?!”李二陛下惊叫道,诸臣也大为惊讶,而后李二陛下大喊道:“你立刻去宫门外候着,看看是不是有人来禀报战况!快去!要是有的话立刻带来!”士兵点头:“诺!”
“陛下!百姓不会无缘无故放爆竿,莫不是李靖真的在阴山打了一场大胜仗?”房玄龄面带喜色的说道;魏征也点头:“极有可能,否则百姓们不会如此大声喊叫,以至于宫城内都能听到这样的喊声。”
长孙无忌更加不平静了,一颗心脏砰砰直跳,要是大军战胜而长孙冲却战死了……长孙无忌不敢再往下面想了……
然而很快就传来的一阵呼喊让长孙无忌也暂时忘却了担忧长孙冲的安全和处境;一个风尘仆仆的士兵手执一张很大的纸卷大声呼喊着进入了两仪殿,而后双膝猛然跪下:“启禀陛下!阴山大捷!**三万兵马全灭!突厥自可汗颉利以下一千余要员及五余万口众、十万余牛羊全部被俘!**平灭!”
贞观攻略 二十九 李二陛下的决定(上)
士兵手里拿的是宣纸,宣纸的价格在这个时候的大唐堪比黄金,比黄金还要珍贵,算得上是为数不多可以好好书写的纸,一张宣纸从开始制作到制作完成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制作成本如此高昂,售价也就可想而知了,除非要事,一般不会使用宣纸这样的奢侈品,李二陛下也极少使用这样的奢侈品,其实绫子都没有宣纸贵。
但是这张纸是宣纸,李二陛下的心砰砰直跳,听到了那样的消息,他不由的感到惊喜万分,但是这样巨大的胜利让李二陛下有些不相信,说起来还是有些不自信,四年前的耻辱让他难以忘怀,他可不希望自己成为刘邦那个小人,要等到重孙子才能帮自己雪耻,雪耻之事,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
但是大唐羸弱的国力真的可以办到吗?人口不足千万,钱粮匮乏,经过蝗灾旱灾的打击,发动十万余军队作战已是目前大唐的极限,这次也是打着破釜沉舟的心思和**决一死战,谁曾想这次还就真的成功了?而且还是灭国大胜!灭了**啊!擒住了颉利可汗!
李二陛下颤抖的手展开了宣纸,先找寻落款,落款最重要!落款是……李靖!李靖!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李二陛下闭上了眼睛,脸上的笑意却闭不住,他竭力想要在臣子面前保持威严,但是发自灵魂的喜悦让他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和面部表情,良久,他睁开眼睛,看着一脸激动地诸臣,深吸一口气,说道:“药师不负重望,诸卿,我们,胜了。”
说完最后一个字,李二陛下顿时感到浑身轻松,吊着的一颗心放下来了,殿中群臣大喜过望,纷纷向李二陛下贺喜,趁机大拍马屁:“陛下洪福齐天!大唐万世永存!臣等为陛下贺!为大唐贺!”这样好的机会不拍马屁什么时候再拍?皇帝的通病,人的通病,谁不喜欢听好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