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攻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御炎
李芮涵还是不想让苏宁去:“夫君,这不是快不快的问题,岭南那儿那么远,都是蛮荒之地,咱们中原这儿都是犯了罪的人才会被配过去,那里的人,我听父亲说都是野蛮人,都好勇斗狠,夫君过去,很危险的!”
李芮涵做为正妻这样一说,其余三个女人各自紧紧抓住苏宁的手和衣袖,生怕她们一松手苏宁就会消失了一样,苏宁觉得有些好笑,但是也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亲了亲李芮涵的脸蛋儿,挨个摸了摸三个小女人的脸蛋儿,笑道:“又不是生离死别,也不是去打仗,怕什么?夫君我的能耐你们又不是不清楚,再说了,那里还有李大亮将军三万海军驻扎,我是很安全的。
我是钦差大臣啊,走到哪儿哪儿的官员都要给我三分面子,沿途都会有人照顾的,我只是过去和一些人商量一些事情,文官的事情,安全得很,不要那么担心,你们担心我我还担心你们呢,在家里面要听母亲的话,我不在的时候家里面是兄长做主,兄长还留在长安,安全得很,你们都要乖乖的哦!”
好说歹说,才给她们说的松了手,安抚了好一阵子,苏宁觉得这还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说动,以前是李芮涵一个人,现在是四个人,这并不是四倍的难度,苏宁觉得这是四次方的难度,都快赶上指数爆炸了……
苏宁决定和家里面最理智的男人,当然也是除了自己以外唯一的可以交流的男丁苏定方说些话,找到了正在教育小庆云的苏定方,苏宁不由得笑着看着这对父子的亲密互动,小庆云已经可以奶声奶气的喊父亲喊母亲喊二叔,一个孩子的成长就是那么奇特,时间也是那么的奇特,根本察觉不到他的流逝,但是他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能让一个孩子在某个你不经意的时间点上做出某些代表成长的事情,比如说,开口喊父亲。
“二郎,你怎么来了?哈哈哈,庆云,快喊二叔!”苏定方笑眯眯的抱着小庆云站了起来,小跑来到苏宁旁边,小庆云奶声奶气的说了一句:“二叔。”苏宁顿时就眉开眼笑了,从苏定方的怀里面接过了小庆云,蹭蹭他的小脸蛋儿,可爱极了。
“兄长,我要去一趟岭南,时间可能会长一点儿,家里面你要多多照看着了。”苏宁慢慢的说道。
苏定方疑惑道:“岭南?那么远?出了什么事情吗?我听说陛下认命了你部下的一个人做了钦差,叫什么张无悔的,他不是过去了吗?闹出什么事情来了?还要你亲自去补救?那也太远了吧?”
苏宁一边拿手指点点小庆云的脸蛋儿一边笑着说道:“事情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我要是不去的话估计就是大事情了,到时候兄长估计也要率军南下平叛了,我是去谈判的,要和一些人商量一些事情,订立一些规矩,订立一些我们都能接受的规矩,然后以后的事情,就可以按照这个规矩继续下去,至于他什么时候会改变,那我估计是看不到了。”
苏定方坐了下来,说道:“二郎。你要做什么事情,为兄不清楚,为兄脑子笨,不知道什么大道理,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但是,你要注意安全,没有你的话,为兄一个人可扛不住这偌大的苏家啊!”
苏宁抱着小庆云坐了下来笑道:“兄长,从您把家主的位置让给我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已经为苏家规划好了未来。如何展,如何维持,这有什么难的?我是不是安全只会影响我们这一家子,对于整个苏氏而言。影响不大。兄长。你也是大将军了,你的地位也很高,只要你我兄弟二人还有一人活着。谁敢对我们苏家说三道四?”
苏定方摇摇头说道:“不是说这些,你不要现在整天就想着后事好不好?年纪轻轻的,为兄都四十多了尚不认老,你才二十岁,想这些做什么?不要想这些了,既然是公务,你就放心的去吧,家里面,我自然会照看着,不过,你要尽快回来,我听到些风声,如果出了什么意外的话,我估计要到西域去一趟。”
苏宁询问道:“郭孝恪当不了大任?”
苏定方摆摆手:“倒不是这个,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只是有言官弹劾他生活奢侈,作风不好锦衣玉食的,还喜欢金银器物,而且性格上有些草率,西域诸国似乎对他有所不满,陛下很生气,已经下令斥责他了,要是情况继续恶化的话,估计为兄又要回去当一段时间的安西都护了。”
苏宁点点头,说道:“咱们兄弟二人都不是安稳的人啊,都过不了安稳的日子,兄长放心吧,我会尽快处理好这些事情的,现在就是觉得孩子们长得太慢了,要是快一点,快快地长大,就能分担我们的压力了,兄长,您觉得以后庆云和庆节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子承父业?”
苏定方用温柔的眼神看着小庆云,笑道:“要是可以子承父业就是最好不过了,庆云是我长子,定然要继承我的爵位,估计,也是逃不了了,到时候往军校里面一扔,出来以后又是一个苏烈,至于庆节,庆节的年龄还太小,不过是我二子,不能继承爵位,那么可以做的事情也会多一些,到时候,军事大学和政法大学,随他选吧!二郎你呢?庆仁你打算让他做些什么?”
苏宁苦笑着说道:“哪里还有我什么事儿啊,我倒是想让庆仁做些他喜欢做的事情,无论是当官还是当别的什么,当学问家,都也可以啊!不过,芮涵她们……”
苏宁的话没有说完,苏定方正色道:“不可,庆仁乃是二郎嫡长子,继承爵位者,当然要学些纵横术和兵法,还有二郎的治国之术,到时候也好继承二郎的衣钵啊!不对,也要丢到军事大学里面,锤炼一下子,否则算不得好男儿!”
苏宁苦着一张脸,说道:“兄长都这样说了,芮涵她们和母亲她们……庆仁的未来哪还有我说话的份儿?子承父业,子承父业,算了,算了,这样也好……”
苏定方意识到苏宁的意思,略微有些尴尬:“二郎,你也不要想太多,这种事情,哈哈,从古以来不都是这样吗?你的才华大家都看到,那你的后代没有理由是个痴儿啊,再者说了,庆仁很活泼的不是吗?
这样的孩子就应该进军事大学里面,不管他以后是进军队还是进参谋总部或者是纵横部,不管怎么说,都要在军事大学历练三年,否则啊,真没有资格继承二郎的爵位,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不是吗?到时候陛下也会这样认为的,再者说了,二郎,你会眼睁睁地看着庆仁无所作为?一辈子平庸?”
苏宁摇摇头道:“我不指望他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我想,我对他的要求仅仅就是不要做一个庸人,虽然是我嫡长子,但是也会继承我的事业,不仅仅要管家,更要对国家做出些贡献,我可不想未来的史书中对于庆仁只是一笔带过而已,他应该脱离我,可以独自立传才是。”
苏定方很赞同的点点头道:“二郎言之有理,应当可以脱离父辈,在史书中独自立传才是,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我武邑苏氏还有何希望?正因为如此啊,天下如此之大,参军立功才是最好的道路,不是吗?我苏家是将门世家,这一点无可动摇,二郎,无论是你,还是为兄,后代中一定要有可以在军中立足之人。”
苏宁对此自然也赞同:“那是一定的,只是除此之外,我希望,我苏氏的后代里面,可以出一些特殊的人物,可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多少大家族显赫一时,却难逃覆灭之命运,兄长,武邑苏氏,不需要成为什么显赫的大家族,而应该成为一个延续千年万年都不会断绝传承的家族。”(未完待续……)
:"..",。,谢谢!





贞观攻略 七百一十三 冯盎来访
李二陛下任命苏宁为新的钦差大臣南下岭南解决岭南问题的命令传达到岭南大地上的时候,张无悔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终于没有死在这里,要知道,这里的人呐,就是和关中不一样,动起手来一个比一个狠,那些奴仆只是狐假虎威,但是真的老虎还在后面,而且还不少,张无悔杀了狐狸,打了老虎的脸,老虎怎么能不愤怒呢?
老虎愤怒了,就要咬人,就要吃人,张无悔就是最好的下手对象,一进广州城就大开杀戒,这个人并没有遵守大家都在遵守的规则,肆意的破坏这种规则,大家都很不满意,尤其他还是一个外来官员,岭南之地从来都是排外的。
于是针对张无悔这样行为的反弹行为也就展开了,并没有询问冯家,并没有经过冯盎的同意——他也犯了错,该让他知道知道咱们可不是任他揉捏的软柿子。
直接杀了张无悔?不不不,不会这样做,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他们虽然排外,但是并不愚蠢,他们的实力和北边那位皇帝的实力之间的对比是很可笑的,这种对比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只要他不想着灭掉我们,我们就不会和他对着干,想和那位帝王对着干?你确定你不是脑子坏了?
但是呢,让张无悔通过一系列巧合事件尝试过了大家都想让他尝试的痛苦,然后意外死去,这种反抗的方式应该不会引那位皇帝的反弹,正是如此,张无悔让我们吃了一个哑巴亏,现在,也该他尝试一下哑巴亏了,然后再丢掉性命,皇帝不得不和大家妥协,即使皇帝知道谁是幕后黑手,除非皇帝下定决心血洗岭南,那么,就再也没有退路了。
几百年前有过南越国,现在,还可以有。
张无悔有幸尝试到了这种哑巴亏,很难受很难受,的确很难受,张无悔明白,强龙压不了地头蛇,这块土地上有太多太多的未知,一个异乡人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他们有一千种方法可以快地将自己整死,张无悔很明白,但是他们却没有这样做,那么理由只有一个,他们还没有玩够。
这是自己唯一可以尝试着活下去的机遇,虽然是很危险很辛苦很难受,但是同时,也给了自己一线生机。
终于,侯爷来了,苏宁带着皇帝的任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专门来到岭南处理海运贸易的事情,而现在,这个事情已经生了异变,海运表面上还在有条不紊的按照自己的意思进行着,但是,却完全不在自己和手下官员的管辖范围之内,简单地说……被软禁了。
一觉醒来,整个审计司和市舶司官府里面的印章和文件都消失不见了,门外莫名其妙的多了许许多多的不认识的人,个个手持钢刀,凶神恶煞,只许进不许出,饭菜食物都从外面送进来,官府里面的厨房瘫痪了,原因是厨子不见了。
血滴子和血花的势力很轻松的就可以帮助张无悔离开这里,但是,张无悔觉得自己有必要示弱一下,为自己争取活命的机会,否则,自己不想死,却不得不“自杀”,这种被死亡的感觉,很不好啊!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侯爷来了,侯爷要来的消息传来了,张无悔相信自己知道的时候,那些人都还不知道,但是一觉起来之后,还是同样的情况下,官府里面却多了一个人——冯盎。
五十多快六十的人了,在大唐只有李靖的资历堪堪比他高,更别提这位还是南天王,封疆大吏,地位更是崇高,他到长安面君的时候,李二陛下都不得不亲自迎候,然后执手进入会客宫殿,把苏宁的大厨拉过来给冯盎,讨冯盎的欢心,李二陛下尚且如此,当时的苏宁尚且一句话不敢说,张无悔就知道冯盎的厉害。
不过,现在这个情况下,其实,冯盎是非常不安的,张无悔的眼睛在看人心的方面似乎有了某种异变,似乎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表面看到他的内心当中最真实的想要表达的意思,张无悔就看到冯盎手中不停转动的两个玉球,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动作,但是,起码,张无悔有了和冯盎说话的底气。
“来了?坐吧!”坐在主位上的冯盎微微睁开了眼睛,毫不避讳的将这座官府原先的主人张无悔安置在了客人的位置上,反客为主,掌握了主动权,不过,如果是一般人,也就这样了,可是作为看透了冯盎内心不安的张无悔先生,面对这种情况,其实是觉得有些好笑的,而且张无悔对表情控制的一直不是很好,一个不好,就笑了出来。
冯盎皱了皱眉头,冷声道:“笑什么?老夫有什么值得你笑的地方?”
张无悔忍住了笑,正色道:“没什么,只是觉得做的官太大,地位太高,年龄太老,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这地位的确是高,高到了下官不得不仰视,但是,下官至少可以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而冯公却不可以了,明明心中担忧不已,坐卧不安,但是,在下官面前,却还是要保持礼仪,看来做大官的确不是什么好事啊!”
冯盎冷冷的看着张无悔,继而冷笑道:“小小年纪,嘴却利索的很,却是不知有几分真才实学,能够担当此大任?上任第一天就把岭南诸多豪门士族得罪了个遍,以至于如今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这样的人,却也可以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张无悔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道:“不敢得罪人的人,才是最好得罪的人。”
冯盎一愣,手中不停转动的玉球停顿了一下,节日接着转动起来:“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只不过,你把三把火变成了三把刀,也就难免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了,你可知道你之所以可以存活到今天,还是老夫一力担保,派人保护,否则,你一旦出去了,可就回不来了。”
张无悔朝着冯盎行了一礼:“多谢冯公救命之恩,作为回报,待苏侯爷来过之后,下官会竭尽全力劝诫侯爷不要对岭南大开杀戒,也会竭尽全力的阻止朝廷平叛大军南下岭南,血流万里。”
冯盎双目圆瞪,左手一拍桌子,张无悔从长安城带来的办公桌就四分五裂了:“竖子!你是在威胁老夫吗!”
张无悔可惜的看着四分五裂回天乏术的桌子,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这是下官最喜欢的一张桌子啊……冯公何须动怒?下官只不过在说实话而已,下官是朝廷的第一趟代表,苏侯爷是第二趟,第三趟,可就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了,而是,一支军队。”
冯盎瞪着张无悔说不出话来,张无悔却丝毫不在意冯盎杀人的眼光和磅礴的杀气:“冯公,其实你我心中都清楚,我杀了那些人,只不过是给他们提个醒儿,而他们现在的做法,如果传到了陛下的耳朵里面,陛下会如何想?四年前,陛下还不会怎样,但是如今,冯公,沧海桑田啊,真是沧海桑田啊,秦军五十万才能平定岭南,而大唐,只要十万。
冯公是冼夫人之后,冼夫人乃巾帼英雄,万人敬仰,冯公一族世代忠良,保境安民,是我神州大地不至于四分五裂,冯公功莫大焉!但是……冯公,现在是大唐的天下,这块土地是大唐的土地,这里的人都是大唐子民,关中生的事情,在这里一样可以生,山东生的事情,在这里也可以生,冯公希望岭南成为第二个关中还是第二个山东?
下官以为,天下不会再有人比冯公更希望岭南的安定,维持现状是最好不过了,甚至冯公希望岭南一直停留在四年前的状态,那是最好不过了,大唐最好也这样,不是吗?但是,冯公,变了,一切都变了,都变了,岭南已经回不去了,什么都回不去了,我们都回不去了,冯公,您明白吗?我们都回不去了!”
张无悔毫无畏惧的直面和冯盎对撞,冯盎的面色越来越狰狞,额头青筋暴露,但是张无悔依旧没有停嘴:“冯公应该多少对苏侯爷有所了解,东西突厥毁于一旦,大半功劳都是来自于苏侯爷,大唐生了如今这样大的变化,大半功劳属于苏侯爷,吐蕃灭亡,一般的功劳属于苏侯爷,大航海,几乎所有的功劳都属于苏侯爷。
下官从未见过苏侯爷那样惊才绝艳的人物,即使他如今只有二十岁,年纪甚至比下官还要小,但是却不妨碍下官追随苏侯爷的脚步,侯爷年仅十四岁就被外界传闻为少年宰相,而如今二十岁的年纪就是从三品高官,纵横部左侍郎,多么重要的职位?多高的职权?
此次侯爷南下,冯公,您也应该明白,侯爷五百人可以生擒颉利可汗,二千人可以颠覆西突厥,一万人可以扫平蜀中二十万僚人,侯爷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下官之所以来此,也是侯爷的命令,下官的做法,大多来自于侯爷的授意,并且也有一些是自己觉得学有所成而姑且一试,不顾效果似乎不是很好,侯爷就打算亲自过来继续教育教育下官了。
冯公,侯爷此来,可是作为钦差大臣来的,换言之,整个岭南,侯爷可以调动的人手也不在少数,陛下是什么意思,冯公应该也明白,不需要下官多说什么,冯公一向深明大义,即使在如今,也不忘记保护好下官和一众臣属,待得侯爷过来,下官一定会为冯公表功,上报陛下,请陛下封赏!”
冯盎死死地盯着张无悔,张无悔毫不畏惧的和冯盎对视,似乎对于这位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元老级人物并没有什么应该有的正常情绪,冯盎现自己看不透这个人,看不透这个面对软禁状况束手就擒的年轻人,他应该怎么做?他为什么这么做?冯盎也活了几十年了,他觉得自己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可是,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年轻人。
到底,这个人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冯盎到底没有做出些什么事情来,冷冷的哼了一声,冯盎离开了这里,走之前丢下一句话:“等苏宁来了,让他到我府上去,我有话要和他单独说。”
冯盎走了,张无悔面带微笑的目送他离去,一直到再也看不到冯盎的身影,张无悔突然双腿一软,跌倒在了地上,面色变得极为奇怪,久久没有站起……r1152
:"..",。,谢谢!




贞观攻略 七百一十四 蛮荒之地
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在华夏文明的草创时期,黄河是一条非常温柔的河流,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华夏的先祖们,将他们抚养成人,并且看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面,一直到唐朝后期为止,母亲河黄河还是一条很温柔的河流,基本上没有过大的泛滥事件。
但是伴随着母亲的更年期,还有孩子的叛逆期,母子之间的冲突加剧了,母亲河不再温柔,而是变得暴躁易怒,也因为孩子的过度任性,把母亲折腾的疲累不堪,加上孩子自己的一些原因,无可奈何之下,另外一条不输于母亲河的河流,大概是母亲的妹妹,也就是俗称的小姨妈——长江,逐渐成为了孩子的避风港。
自从东晋时代开始,长江就扮演了保护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角色,晋代的衣冠南渡,宋代的王室南迁,两次华夏族的亡族之危中,小姨妈长江都在保护着脆弱而调皮的华夏文明,使之免遭灭族之祸。
也就是说呢,在宋代之前,江南之地就是蛮荒之地的代表,以至于在北宋中前期,著名的宰相寇准还非常不喜欢南方人,科举考试里面北方录取人数多他就高兴,南方录取人数多他就不高兴,对于南方人的歧视映射着当时人们对于江南之地的歧视,对于非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歧视。
唐代也是如此,的的确确是这样,在现代,江南就是富庶温暖的代名词,苏杭熟天下足,江淮风情,天府之国四川,东方之珠上海,一夜崛起之城深圳,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奇迹无一不是最先发生在江南,一九零零年庚子之乱,也是东南诸省联省自保,把江南的洋务运动成果保住了不少。
从南宋之后,北方的经济就被江南赶超了,江南成为了国家的经济重心,各项政策向江南倾斜,对于江南的重视程度也逐步增加,虽然最后小姨妈没能保护住岌岌可危的南明政权,神州陆沉数百年。
但是在唐代,这一切都不存在,不论江南的土地多么肥沃,江南的空闲土地有多少,荒无人烟之地都是良田千里,但是唐代的人们当真是宁争关中一亩地,不取江南万里田,大有当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架势,情况及其严重,江南简直可以用荒芜人烟来表示。
苏宁南下江南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他虽然去过四川,但是从来没有去过大唐时代的江南,四川乃天府之国,从来就没有王朝会忽视四川,四川的发展和江南其他地区是略有不同的,不过大体也差不了多少,只是蜀中人口颇多而已,江南之地广大,但是人口真的是太少了。
离开襄阳继续往南走之后,苏宁就很少看到人烟了,偶尔看到了一个小村庄,里面的人口也只有寥寥数户,数十户,少得可怜,那么一大片土地,大多数都被荒废掉了,杂草比粮食多,野兽比人类多,真的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了,除了那些州县的首府还有些样子,得益于三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在江南的诸多战争,一些历史名城还是有不少人居住的,不少都是随着晋朝皇室南渡的那些士族的后代或者是他们的部曲的后代。
可是离开城池,就根本看不到离开长安城之后长安城周围密集的村庄和人口了,也看不到万里金色的麦浪,对于在自己的庄子上享受了很多次金色麦浪的苏宁而言,相当的不习惯,苏宁如今对于土地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六年前,看遍了粮食不足而造成的饿殍遍野的情况之后,苏宁对于土地的重视程度飙升。
不仅仅是对土地的拥有,还有对土地的利用和如何利用,这是苏宁对地方自治的理念确立之后第一次感受到民智未开的困难之处,空有肥沃土壤而没有人耕种,有人耕种地方却几乎还维持着刀耕火种的状态,苏宁真的不知道东晋和宋齐梁陈四朝是如何管制江南之地的,看来是把所有功夫都放在和北朝征战的方面了,以至于根本没有心思建设农业,发展自身。
衣冠南渡,两汉四百年的科技也应该都带过来了啊,怎么,到现在为止还是这样的情况呢?除了那些著名的历史名城及其周边之地,越往西部越感受不到汉文明的存在,长沙地区算个例外,历代为了防备南方诸部落,都在长沙驻军镇守,江东猛虎孙坚和著名的医圣张仲景也做过长沙太守。
江南之地,历史名城的文明程度已经接近了关中甚至超越之,但是在经济方面,全线落后,远远落后,根本不值得一提,要不是江南崛起计划的实施,苏宁还真的怕整个江南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政治经济成绩。
难怪另一个时空里面魏征提出开发江南的时候会遭到那样激烈的反对,开发一块土地和占据一块已经被开发的土地,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两个概念,开发一块土地,尤其是在古代开发一块土地,那都是何其的困难,哪怕是近现代也是如此,所以诸如英国法国德国这些国家在打败了满清之后,并没有提出什么领土要求,而是提出了政治经济要求。
1...318319320321322...3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