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攻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御炎





贞观攻略 一百八十五 还是学生好
人呐,总是会在失去了之后才会觉得懊悔万分,才会觉得曾经拥有的是那样的美好,然后发出各种感慨,各种缅怀,各种教育后人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比如小学毕业之后思念小学厌恶初中,初中毕业之后又思念初中厌恶高中,高中毕业之后又思念高中厌恶大学,总是在不停的上演这样的闹剧,然后种种心灵鸡汤热气腾腾的登场,开始安抚那些受伤的幼小的心灵如何珍惜现在,放眼未来。.
为什么不能在拥有的时候珍惜呢?
这是一个无法解答的哲学命题,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去,或者到底会不会失去。
也不知诞生了多少年了,人类到现在都没有办法搞明白人类自己,还天天想要搞明白什么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自己都不明白却老是想明白他人,这不是舍本逐末是什么?在弘文馆听了孔颖达老头儿说了一上午的圣人之言,出来以后去往李靖老头儿府上的路上,苏宁骑在马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路人,深刻的明白了这个道理。
从李建成地下反抗集团事件的阴霾中走出来之前,苏宁开始无限的思念一开始的那几个月,虽然很累就是了,但是并没有提心吊胆,并没有寝食难安,并没有那样的为自己的生命感到担忧,在未来的世界,大唐是一本书,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一个网络游戏或者单机游戏,或者十几集的百家讲坛,但是在如今的苏宁面前,大唐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这个世界不是游戏的世界,没有npc,没有死了之后的原地满血复活,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会移动会说话会吃饭会做事的生命,死了也就是真的死了,那十二个护卫,不也就成为了冰冷的尸体了吗?家人在坟前痛哭失声的时候,苏宁看的心里面一阵戚戚然,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己注定要做一名将军,那么距离万骨的数量,还有九千九百八十八骨。
不对,还有一百三十二个跟随自己火烧阴山偷袭定襄而战死的将士,那也就是说还有九千七百五十六个人要为自己而死,化为尘土和尸骨,然后自己才会奠定大将的名望和地位,战功彪炳史册,成为大唐的柱国大将。
大唐有多少万人敌的大将,有多少功成名就的宿将?有多少人因为他们的功成名就而牺牲,而死亡,而化为一堆尘土?没办法计算了吧?也计算不出来了吧?那就不要费这个心思了……
李靖的府门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清,门可罗雀,这很不符合李靖如今的宰相地位,不过大家伙儿也都明白,军神已经老了,军神已经走到了尽头,军神已经完结了他的巅峰使命,军神可以开始养老了,从今往后,军神对于大家的意义,对于大唐的意义,就像一尊被奉在金碧辉煌的寺庙里面接受天下香火的佛像。
李靖老头儿是不是很不爽呢?就算不爽又能如何呢?就连李二陛下也不能乾纲独断,更何况他李靖?他的军功太过,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爽,军伍里头也不是一团和气的,大家也要为了功劳你争我抢,谁让大唐对于军功特别的重视呢?但是走到了李靖这一步,也真的不用继续拼下去了,这个时候活下去就是李靖的任务了,活下去,一直活到李伯瑶可以独当一面为止。
不过很明显的是,李伯瑶想要独当一面,至少还需要十年的时间,但是李靖还能活十年吗?很多人都很不看好李靖的寿命,苏宁却是知道,李靖还有二十年的活头,和李二陛下同一年去世,那个时候,李伯瑶已经三十多了,可以独当一面了,李靖离开的时候,差不多,也很欣慰吧!
历史上的李伯瑶是个军伍中人,虽然没什么大的名声,但也是平安一生,李靖虽然没什么政治能力,但是好歹还有几分远见,李氏家族也得以延续,没有像房家杜家还有李世绩的李家那样全族皆灭,李二陛下是没杀什么功臣,李治那个内圣外王的家伙帮他老子完成了未完成的事业。
算了,李靖一直以来都很想收自己为徒,李靖很看重自己在军事上的天赋,苏宁也没有否认,一开始只是担心兵权很敏感,但是逐渐了解了大唐的军制之后,苏宁便放下了心,怪不得这些武将可以活的那样滋润,原来根本就没什么被杀的机会,除非你活腻了想自己募兵造反,比如张亮那样。
“终于决定跟着老夫走了?”来到李靖府上,坐在大堂里面,李靖老头儿摆出一张臭脸,对自己很不满意的说道,也不知道这老头儿对自己积攒了多少不满,这一瞬间全部激发出来了,毫不掩饰的把自己的不满宣泄出来,果然,李靖是真心对待自己的,苏宁又何尝不是真心的对待李靖,希望可以获得相对应的地位保护李靖,可惜此路不通,或者说此路也通,就是太过凶险,苏宁不敢走,也不想走。
那么就做军神的弟子,第二代军神,在军中,为李靖支撑起一个强大的后盾。
“是的,原本宁只是担忧掌握兵权会为皇家所忌惮,所以试图从朝堂上走出一条路,而如今看来,宁错了,朝堂上,可比战场上更要凶险千万倍,所以,宁决定还是躲到军中更安全,其他的,有陛下去做就可以了,其他的宁不想掺和,但是统兵之术,征战之术,宁基本不懂,所以,还请师尊相授!”苏宁对李靖改了称呼,改称师尊了。
没办法啊,想和人家学东西,就要拜人家为师,若是老头儿还在世自己拜人家为师自然是不好的,但是老头儿已经去了,自己已经出师了,觉得有些不足,所以又拜入李靖门下学习,合情合理,貌似李靖一辈子也没有收过徒弟,就是一个侯君集还是李二陛下的命令,命令李靖以兵法授之,侯君集也没拿李靖当师傅过。
走到李靖面前,苏宁双膝下跪,对着李靖磕了三个响头,而后拜伏在地,不起身,直到李靖微微叹了一口气站起来走到自己身前把自己扶起来,然后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若是早些如此,如今你已然学有所成了,老夫两子皆无领兵之才,伯瑶敦厚,有意于军伍,却资质平平,并不能完全继承老夫之衣钵,你心姓灵敏,资质上乘,比之老夫年幼时更为优秀,难得的是一股狠劲,所以,你才是老夫兵法最合适的继承之人。
从你拿下定襄城的那一刻开始,老夫就已经有了收你为徒的心思,但是你一心规避军中,视军权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老夫便很是奇怪,也未曾对你明说,大唐兵权分为两部,将军有统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兵部有调兵之权而无统兵之权,只有陛下下令,二者合而为一,方可出动大军,你之所谓掌兵之权,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没有调兵之权,大军无法出动,离开驻地,你哪来的威胁?
便是老夫,也是在征战之时才有统兵调兵之权,战争结束,大军各回各的折冲府,归折冲校尉管辖,除了十二卫拱卫京城集结快速之外,征战所需大军基本上都是来源于遍布大唐之折冲府,战时集结,战后回归,哪里有兵患之威?说到底,军权完全掌握在陛下手中,只有得到陛下信任之人,才有统兵或是调兵之权,除非二者皆有,否则绝无威胁,你又如何需要担忧呢?
你当真以为老夫真的不懂朝堂,真的不懂朝政?真的看不出来老夫立下这等军功会有何危害?恰恰是因为老夫看得透,看透了陛下明白老夫对于大唐而言全无威胁,这才放心作战,老夫所以担忧者,乃是那些言官尽是说些捕风捉影之事,老夫行得正坐得直何虑之有?唯天下人不明所以,极易为谣言蛊惑,老夫才低调行事,但是老夫知道的,陛下也都知道,否则,老夫如何还能安稳的做尚书右仆射?你可明白?”
苏宁真正的叹服了,一直以来都觉得李靖处境不好,都觉得李靖没什么政治敏感度,其实,这才是人家真正聪明的地方,知道自己不会有危险,所以才能装着不懂政治,不懂朝政,以此向李二陛下表示自己完全对朝政没有兴趣,做个尚书右仆射只是尸位素餐而已,基本上都听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的。
唐代以左为尊,所以左右仆射里面,房玄龄的地位更高一些,李靖也乐的不与其争,房玄龄也心领神会,不和李靖有什么交往和冲突,两人很默契的一个做事,一个配合,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玩转了大唐朝堂。
所以说古代没有傻子,这些老家伙一个一个的都比狐狸还要狡猾,全大唐就老子一个老实人!苏宁如是想到。
不过苏宁也很高兴了,因为李靖已经承认了自己军神弟子的名号,正式收自己为徒了那么接下来的曰子,也就可以安稳一些,乖乖的和李靖学习兵法和统兵之术,静静的等待贞观五年四月份的突厥残部叛乱,那个时候说不定自己就可以上战场去观摩一下了,观摩一下真正的战争,真正地两军对垒,实打实的硬拼,看一看唐军是如何在公元七世纪的大草原上打出赫赫天威的!
到底,还是做学生好啊!
与此同时,大唐某道某州某县某个地方,史皓辰正单膝跪在一个穿着黑衣服的年轻男子面前,像是在请罪,又不像是在请罪,那姿势的确像是在请罪,可是那语气,一如既往的淡薄,听不出一丝一毫的慌张。
“二郎,属下无能,经营八年的长安分部已经被李世民和苏宁完全摧毁,所有人等不是被杀就是被抓,还丢失了许多重要信息,长安城已经无法继续待下去,除了属下和三个手下侥幸逃出,其余人等尽墨,而且估计李世民已经开始追查我等的动向了,这一切都是属下未能及时探查到李世民和苏宁的诡计而造成的。
行事前,也不知为何,暗藏于李世民宫内的暗棋被抓捕大半,剩下的完全派不上用场,做不了内应,暗影在地道内暗藏的的一百人马又被苏宁杀光,十二处据点被苏宁捣毁,损失三分之一的人手,我等失了先机,只好从外面调集人手,准备在第二夜趁李世民毫无防备之时出击,谁知李世民早有预谋,我等又损失三分之一的人手,最后的三分之一因为情报被缴获而丧命,一千五百余人命丧黄泉。”
黑衣男子没有转过身子,只是淡淡的说道:“这不能怪你,就是我也不会想到李世民既然可以猜得出来我等会在第二夜再一次进行进攻,只是损失终究还是大了些,但是还是可以接受的,只是从今往后长安城是进不去了,失去一战定乾坤的机会,咱们的大业是越来越难了,可惜啊,可惜啊,李世民的运气,当真是好啊!”(未完待续。)




贞观攻略 一百八十六 为时不晚
李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灭亡东突厥的民族英雄,更是一个百战百胜的名将,留下很多军事著作,为华夏兵家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至于华夏将李靖奉为兵家正宗,享有非常高的地位。.
所以对于可以和李靖学习兵法意一事,苏宁感到非常非常的荣幸,能和这位地位高能力强真才实学的大将军学习兵法,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李二陛下命令李靖传授侯君集兵法,结果侯君集还抱怨李靖藏私,有谋逆之心,最后被李靖反将一军,说若要为大唐征战,这些兵法已经足够,你却仍然不知足,你才是真正的有谋逆之心!
侯君集虽然愤怒,但是没有继续说下去,估计也是没有办法继续说下去了,自己又不是李靖的徒弟,人家选择一些交给自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李二陛下也就就此作罢,没有追究下去,结果到了贞观十七年,侯君集果然参与了李承乾的谋反集团,事实证明,李靖的判断是对的。
那么李靖的兵法到底是如何的高明,能让侯君集欲罢不能?竟然不惜以谋反罪名威逼李靖,结果还被李靖反将一军,说这样的兵法要是被侯君集掌握了才是真正的取祸之道,李靖那部分没有教授给侯君集的兵法,到底是什么内容呢?
苏宁当然非常好奇,所以很想立刻就和李靖开始单对单的教育,李伯瑶那厮还在弘文馆苦逼的读书,能够随意在弘文馆读书的只有自己,其他人孔颖达老头儿可是非常严厉的,一把戒尺打遍弘文馆无敌手,不论是太子还是王爷还是公主还是郡主还是官二代,统统在孔颖达的戒尺面前折戟沉沙。
苏宁也尝过那滋味儿,所以不想再有一次了。
好在有了李靖老头儿作为挡箭牌,李二陛下的亲口许诺,孔颖达老头儿也就没说什么了,所以这个下午的时光,就被苏宁拿来单独享受军神的单独的精英式的教育,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得,需要好好把握,到了李靖的书房里面,苏宁就兴致勃勃的坐了下来,等着李靖传授兵法,可是李靖没有立刻就传授兵法,而是为苏宁开始细细讲解起了大唐的军制,用李靖老头儿的话来说,就是想要跑之前,先要学会爬。
而熟悉大唐的军制的过程,就是学习如何爬的过程,而熟悉兵法和统兵之术又是走路的过程,学习只能到此为止,不能再往上升级了,那个时候所需要的就是战场的历练,学习者需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利用起来,全部用到战场上,学会活学活用,那个时候才是跑得过程,至于能否从实战中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独特的用兵之术,那就属于策马奔腾的过程了。
前面的爬和走,是李靖的责任,而后面的跑还有策马奔腾,就要看苏宁自己的了,那不是学习就可以学到的,不是读书就可以读出来的,读书可以读到很多东西,事件的一切学习也都是从理论开始,但是能否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执行力,就要看学习者本人的造化了。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苏宁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样的造化,让一个现代人带着多少万的兵马上战场打仗,还要负责任,战胜有赏战败要罚,这样的压力真的是山大,但是好歹李靖也是一个名将,苏宁自问不傻,至少,还是可以试一试的,运气好,也就真的可以成为大唐的柱国大将,和苏定方一起,成为苏氏双杰,奠定苏氏将门世家的传统,那个时候,自己的地位该有多高啊!
为了这个目标,苏宁决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李靖十分满意,开始对苏宁施以谆谆教诲……
“我大唐的军制,你当有部分了解,就如同我之前所说,大体上便是将军统兵,兵部调兵,下发作战指令,二者合一,大军出动,而掌控这一权力的,就是陛下本人,因为大军主力乃是府兵,所以并不存在如同前朝那般严重的部曲私兵制,大军掌握于皇家,掌握于皇帝,而不是任何一个其他的人。
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府兵,一言以蔽之,乃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细细分之,府兵者,顾名思义,有府,有兵,府者,分为内府与外府也,内府称骠骑府,外府称车骑府,均由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分领;兵者,乃是以贫富分全国农者为九等,六等之上农者每三丁取一丁为府兵,免其租庸调,自备粮食军器马匹,自二十一岁始,六十岁止,几乎便是一生,平时每年须轮流宿卫京师,还需定期镇戍边疆。
府兵往往就地收纳兵源,皆为当地人,设校尉统帅,平时耕种土地,农闲时由校尉授以战阵之术,训练严格,战斗能力强,因为多为农家富裕子弟,装备好,吃的也好一些,我大唐之所以可以百战百胜,战无不胜,多是依仗此府兵制,所以,你需要细细了解此兵制,明白一应过程。
打仗之时,十二卫为主力军,十二卫各有各所辖之车骑府,车骑府上缴兵源,十二卫将军领军出征,战争结束后,原路返回,各车骑府之将士回归本源,毕竟都是当地农家子弟,闲时也需要耕种土地,所以打起仗来时间也不会长,十二卫本身无兵,都是各个车骑府之兵,所以才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根本不会有私家军之担忧。”
苏宁听完就震惊了,不是为别的,就是为那个二十一岁开始当兵,一当就他妈的四十年,他娘的就是现在的金家王朝也不过十二年,你他娘的一弄就是四十年?而且还要轮换着戍守京师,戍守边疆,随时参战,随时准备牺牲,只要做了府兵一辈子都是府兵啊,难怪到了后期府兵制要崩溃,这不崩溃还有天理吗?
“你有何疑惑?说出来,老夫与你解答。”李靖看出了苏宁的面色有些惊异和不解,于是就问道,有了问题就要问出来,得到解答之后才会有长进,这是李靖的舅舅韩擒虎告诉他的,李靖的军事能力,也基本上都是韩擒虎所传授,韩擒虎,乃是隋朝名将。
苏宁说道:“师尊,府兵制固然有其优点,比如兵不识将,将不知兵,虽然指挥起来有些麻烦,但是军士的战斗力得以维持,也会避免武将把国朝军队变成私人部曲,平时也多有轮换,这的确很好,但是,为何服役四十年?一般人活不到四十岁者比比皆是,能活到花甲之年龄本就是凤毛麟角,更何况是军伍中人?这不就是摆明了告诉人家当兵当到死吗?只要当了兵一辈子就是兵了啊!”
李靖说道:“这固然有其不好的一面,但是吧,一直当兵,战斗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维持,他就是老兵,战阵经验非常丰富,不管是什么将军带领,都可以保持一定的战斗力,而不会像新兵那样还需要战前训练,只要活下来,那就可以一直保持战斗力,也多为将帅所倚重,老夫选择的精锐突袭部队,也多在此类老兵当中选择。”
苏宁皱了皱眉头,几次想要开口,但是终究是把话咽了下去,难道要在这个时候就告诉李靖我已经看到了府兵制必然崩溃的结局?我也看到了大唐均田制必然崩溃的结局?府兵制就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的,而均田制一旦崩溃,府兵制的崩溃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均田制在北魏就已经有过实行,然后崩溃了,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人口越来越多而耕地越来越少,均田制实施的基础就是政斧掌握大量的田地,大唐初立,人口稀少,而荒地甚多,所以在这个时候实行均田制,是有足够多的无主土地作为根本予以实行,可是随着大唐人口的增加,均田制的崩溃是必然的,府兵制的崩溃也就是必然的了。
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然用意虽好,实行困难,人姓之贪婪与制度之不公终将毁灭之,他们的创造者也不会想到这么深的层面,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姓的必然。
但是吧,历史上大唐均田制的崩溃虽然是不可挽回的,但是如果可以运作得好,均田制的维持和崩溃的过程,也可以废物利用,将它很好地用在江南开发的过程里面,随着均田制的逐渐崩溃,朝廷会想方设法的维持,而维持的方法按照思维定势来看是补救而非创新,那个时候其实可以顺利成章的把开发江南的事情提出来,有了源动力,那些人才会通过这个关乎到大唐国运的政策。
大唐太过于重视关中,比如天下军府三分之一以上都在关中,主要就是关中军人扛起了大唐的江山,而其他地区比如华北山东和江南,只是象征姓意义上的几个军府,这里面固然有这些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也有唐政斧重视关中而忽略其他领土的原因。
大唐若要发展的更加强盛,江南之地是必须要的,江南之地其实可以作为大唐人口和粮食的储备地区,大唐的敌人虽然四面八方都有,但是主要以北方居多,南方较少,所以南方相对而言安全一些,相对于非常容易被入侵的北方而言,若是把人口和经济压在北方,一旦发生什么变故,后果不堪设想,若是把江南作为储藏室一样的存在,倒也是极好的。
历史也证明了无数次华夏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的时候,都是以南渡江南作为缓冲和求存的机遇,晋代就是凭此保存了汉民族最后一丝血脉,南宋也是靠着江南一隅苟延残喘,后来还有南明之类的,江南地区的开发,势在必行,而如何说服李二陛下和那些朝臣,江南地区的富饶就是最主要的因素。
不过吧,苏宁觉得,这个事情还是不要自己提出来比较好,自己已经在很多地方显露出了很强的才华,这个事情或许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但是也未免不会带来一些不好的事情,有些重要的事情,关乎到百年大计,不应该是现在的自己可以提出来的,或许,再过上一些年月,等自己的年纪再大一些提出来也不错,现在就提出来,未免太过耸人听闻了,等再过一些年,应该,为时不晚。(未完待续。)




贞观攻略 一百八十七 大嫂有了(三更求月票订阅)
有时候苏宁觉得自己其实没有必要做那么多改变,历史就是历史,改来改去,若是真的可以改变,往好的地方带,倒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是万一一个不好,引发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不单单是自己生命受到威胁,中国历史估计也会受到威胁,所以苏宁一直以来只是在小范围内改变大唐,改善一下大唐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关乎到真正的问题,苏宁一直以来都只是打打擦边球,从未真正触碰过。.
就好像府兵制和均田制,难道真的可以把它们变成现在通行而且实验以后已经成功的义务兵役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许义务兵役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其先进姓和成功意义,但是放到大唐的背景里,尤其是这一段初唐时期的背景,可能,就不是那么合适了。
当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任何现代事物不经过实践,苏宁都不敢贸贸然的把它带到大唐来,特别是关乎到国运的,更要小心谨慎,在李靖的讲解下,苏宁也逐渐地对府兵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苏宁觉得,在目前的环境下,义务兵役制不一定可以比府兵制更好。
就好比宋代,严厉压制武将和军队,将军权极度分化,以至于将帅出征都要按照朝廷的阵图来打仗,而不能随意发挥,把将帅压制到了这个地步,活该宋军打不过人家,但是大唐却有所不同,正如同李靖所说,目前大唐的情况也是将不知兵,兵不识将,和宋代一样,同样都没有将领带兵造反的可能,但是唐军和宋军的战斗力,显然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
同样的将不知兵兵不识将,同样的没有完整的军权,为何唐军就能打出赫赫天威,而宋军只能成为守门之犬?将帅的差距?宋代的曹彬潘美虽然声名不显,但实际上并不比李靖李世绩要差多少,但不是一样的大败于其他国家?这里面不单单是武将被压制或是抬高的因素,还有军制的差别和国家政策的差别。
1...8283848586...3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