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匠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包

     




449 仙凡之间
    “还是有点不对啊,这里路也不是很宽,车肯定是走不了的,石料这么重,怎么运啊”

    许问正在思索,孙四在旁边摸了摸脑袋,纳闷地问道。

    “你说得对。”许问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举着火把四周看了一圈,又后退两步沉吟了片刻,摇头道,“再走走看吧。”

    许问和孙四继续向下走,不知道走了多久,火把的光芒有点黯淡了,但许问却眨了眨眼睛,抬头向前看。

    “前面有光了”孙四同时也发现了,惊喜地问道。

    在黑暗里走了这么久,连时间和空间都感觉有点模糊了,看见有光的确会很让人兴奋。

    两人加快脚步,没过多久,光与风一起迎面而来,他们意外地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处石台上。

    放眼望去,这片石台面积不小,约有二十多平方米,向外延伸出一部分,看上去像个观景平台一样。

    平台上残留了一些石块砖瓦,因为时间太久出现了明显的风化,但石不比木,总之是比较耐久,石块除了边缘变得比较圆润,砖瓦上的雕刻变得更加模糊以外,该保留的基本上都保留下来了。

    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一个料场,很多材料堆放在这里,准备着输送到其他地方去。现在这里只留下当初的残骸,但还是看得出一些东西。

    许问在平台上走了一圈,停在了靠外伸出的一端,扶着栏杆向下看。

    “没路了啊,这是怎么回事”孙四以为走到这里就会搞清楚吴可铭上哪里去了,结果还是一头雾水。他上看下看,只看见一些脚踩出来的小路,完全没有预想中运货的大路。

    他转到许问身边,“怎么回事看不懂了,这些砖瓦石头是怎么被运到这里来的啊”

    “你看那里。”许问靠在栏杆上往下指,孙四好奇地凑过去看,一看就叫了起来:“那里怎么有个人”马上他就认了出来,“是吴大师!”

    果然,沿着山壁,从山下晃晃悠悠吊上来一个人,不是吴可铭是谁

    山风仍然很大,吹得许问和孙四的头发和衣服都在呼啦啦地响。

    吴可铭就这样悬在半空中,坐在一个竹篮里,摇摇晃晃,徐徐上升,硬是看得人心惊胆战,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中间风势突然变得剧烈,还陡然换了一个方向,竹篮也跟着转了一个圈,砸在石壁上。

    吴可铭仿佛被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抓紧竹篮上方的扣索。

    比他吓得更厉害的是孙四,他一把抓住许问的胳膊,几乎连呼吸都要停住了。

    “这也太危险了吧这么大风,他究竟在干什么”他哽了下口水,不可理解地问道。

    许问也很紧张,但是比孙四还是要好一点。

    吴可铭所坐的吊篮与钩索是一个绝佳的指示,他开始顺着这个指示观察周围的情况。

    “我知道了……”片刻后,他喃喃道。

    “你知道什么了真没想到,吴大师竟然建了个这个东西把自己吊上来。方便是挺方便的,但也太危险了吧”孙四直到这时候才发现自己似乎有点恐高,他完全没听许问在说什么,只是盯着吴可铭那边不停地说着话,觉得脚下有点发软,不撑着许问根本站不住。

    “这不是他建的,是之前就留下来的,他就是找到了,然后把其中一部分利用起来了而已。”许问说。

    “其中一部分”孙四勉强回头看他,强行把注意力转移开,抓住了其中关键。

    “对。你看那里,还有一些遗迹。”许问指向吴可铭所处位置下方的某处。

    孙四往那边看,结果头一停下去又是一阵眩晕。

    这点距离就怕成这样,也太怂了,回头被那些狗东西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被嘲笑呢……

    孙四一想到这个,马上镇定了一点,让自己不要看吴可铭,而是专注于许问所指



450 不可能的
    木牛流马,相传是三国时期,由诸葛亮设计制造,用来运输粮草的一种工具。

    它分为木牛和流马两种,能够进行长途奔驰,为十万大军提供粮食,进行大型运输。

    一个传奇的年代,一个传奇的人物,使得这种运输工具的名字也流传了下来,同样成为了传奇。

    直到许问所在的时代,这两种运输工具具体是什么样的也还是没完全弄清楚,只根据传闻有了一些模糊的推断与设计。

    但眼前,在这个幽暗的山洞里,看着两个不大不小的包袱从眼前消失——其实并不能完全看清楚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许问却突然联想到了这个词,下意识地叫了出来。

    “木牛流马你是说诸葛丞相设计的那个你觉得是这个”吴可铭摸了摸下巴,沉吟道。

    许问没了解过这个世界的历史,但现在看来,至少这方面是一样的。

    “我也不知道,只是突然想到了而已。”许问冷静下来,摇了摇头。

    吴可铭也没有追问为什么,他从旁边洞里掏出一根火把,将其点燃,领着他们往里走,一边走一边介绍道:“我也是无意中发现这里的。如你们所见,那座平台并没有道路相通,无论山上还是山下都很难发现。我先知有石壁居,然后一时兴起想要将其修复,起意时就在发愁,道路不便,如何运输材料。”

    他的火把好像是特制的,光线比许问他们手中的更强,能够照亮的范围更广。

    他将其伸向左侧,许问的目光随着火把的示意方向看了过去。

    先前实在太暗了,他们只能看路,没时间看清更多的细节,直到这时他才发现,周围的石壁进行过很多处理,留下了很多机关的痕迹。

    同时,一些石砖上嵌有铜环,铜环有锈蚀,上面还有一些黑色的痕迹,好像曾经栓有什么东西,后来时间太久烂在了上面一样。

    而现在正在运转的,正是其中比较完好的一部分。

    可以看出的是,它曾经是整个体系里的一部分,幸而保存了下来,后来经过修复,才得已独立出来运转。

    “后来我无意之中发现,石壁居里竟然隐藏着这样一条路,这条路里竟然有这样的机关,于是我知道了当初建筑石壁居的那位先人拥有着怎样神妙的手段。可惜我摸索良久,才与友人一起复原了其中比较简单的一小部分,可以用来运输一些比较小、比较轻的货物。不过万斤巨石随心而动,估计只有将其全部复原才能得以实现。”吴可铭语气悠然,面露向往。

    其实对于他来说,建筑石壁居的那个人也不过是个工匠,是相对比较低的阶层。

    但吴可铭自然而然地称其为先人,语气非常景仰。

    “万斤巨石随心而动……”许问重复了一遍这句话,想象着那种情景,不知不觉也感觉有些激动。“下面那个吊篮,也是这机关的一部分”

    “对,那个也是吾友修复出来的,不过他说以他的实力,只能做到这里为止,非常可惜。”吴可铭说。

    他们不断向前走,机关不断发出卡哒卡哒的声音,算是冲散了不少这里的阴暗气氛。

    许问一边走,一边听吴可铭说话,一边留心观察着四周。

    他先前之所以会做出那样的联想,不是没有原因的。

    眼前这个机械是铜木混合的制品,外形很方正,倒是不像牛也不像马,但大小差不多。

    它腹部下方有轮子,轮子形状很特殊,看上去有点像在另一个世界见过的可以爬楼的小推车。

    因此它在前进的时候,轮子是翻滚着向前转的。

    这让这个机械向前移动的时候看上去有点呆萌可爱,但是遇到一些并非平地的坎坷时可以轻易地越过去,非常实用。

    当然,也是因为它的这个特点,让许问想到了传说中的木牛流马。

    他曾经好奇地看过一些相关资料,对于木牛流马,虽然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描述,但在相关的推测里,它能自动行走、能迈越梯级陡坡等普通车辆不易通过的地方,这一点跟眼前的机械是一致的。

    不过仔细观察之后,许问发现了它与传说的一个巨大差别。

    眼前这个机械的轮子下面是有轨道的,沿着固定的轨道前进。

    而传说中的木牛流马行走千里,输送百万粮草,肯定是不可能有轨道的。

    &nbs



451 半步天工
    在这里的人除了许问,都是听着天工的传说长大的,听到吴可铭的话,所有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一起沉默了下来。

    许问稍微还镇定一点。

    要说的话他其实也知道天工是什么,对于他来说,天工的实力倒在其次,传说中最有趣的一点是,天工临世时,在世所有工匠会同时有所感应,知道这件事。

    到现在为止,他在这个世界上没看到过什么特殊能力,总地来说,这里仿佛就是一个正常的古代,虽然跟他所知的历史不太一样,但除此以外也没有别的什么太过特殊的地方,没人能移山填海,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他们的双手去完成。

    唯一让人不可思议的,应该就是这个天工了。

    而这个传说好像还是真的。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世存半步天工,正是因为七年多前,很多人莫明其妙感应到了这件事的缘故。

    据说当时的感应半途中止,后来应有的异象也没有出现,所以很多人都猜测他晋升失败了,最后不知所踪。

    许问很难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因此也对这位半步天工感到了无比的好奇。

    现在听说他是吴可铭的朋友,立刻看了过去,问道:“这位大师现在在哪里我们能有幸请教一下他吗”

    江望枫等其他人也期盼地看着吴可铭,又是兴奋又是激动。

    没有工匠不想见“那个人”的,吴可铭并不意外,摇头道:“上次见他还是十年前的事情,我们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不久就失去了消息,至今我也不知他身在何处。”

    “八年前啊……”大家都很失望,许问则留意到了,“十年前,那时候他还不是还没有晋升吗”

    “对。”吴可铭点头,“但那时的他,已经神技在身,不是亲眼得见,我亦难以想象世间竟有如此奇技。”

    吴可铭说得很含糊,但大家一瞬间又露出了向往的表情。

    “能举个例子吗”江望枫连忙问。

    吴可铭思考片刻,点点头,从怀里摸出了一个巴掌大的小方匣子。

    他打开匣子,从里面取出一个圆筒,又拿出一个布袋。

    无论圆筒还是布袋都看得出有一些年岁了,也看得出随身携带的痕迹,但都保存得非常完好。

    可以看出,吴可铭对它几乎是呵护的。

    他打开圆筒,从里面取出一个纸卷,展开来递给江望枫。许问在旁边看得清楚,这是一幅没有装裱过的小画,画纸有点粗糙,不是什么好纸,墨色也有点淡,不是什么好墨,甚至画风也有点随意,仿佛谈笑之间随手而就的一般。

    但就是这样的纸墨笔法,却让许问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师。

    随手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家三口在树下相依而伴的情景。

    做丈夫的轻扶树干,怜爱地看着正在不远处玩耍的孩童,那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做什么东西,看上去像是在用小刀刻一艘木船。

    树下坐着他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她正用一只手轻挽自己的头发。她的长发正被风吹得飘扬了起来,遮住了她的面庞,因此看不清她的容貌,只能看出她的视线没有停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而是看向了远方。

    这幅画画得很随意,三个人都没有仔细勾勒容貌,但那种轻松而愉悦的氛围,却勾勒得淋漓尽致,让人看了就忍不住面露笑容。

    “画得真好!”江望枫鉴赏能力不弱,马上就夸起来了,“这就是那位半步天工的作品真没想到,他书画也这么绝!”

    “……这是我画的。”吴可铭沉默了一会儿,幽幽地道。

    尴尬的沉默。

    “画得真好!真不愧是吴大师!”江望枫硬生生地把话拗了回来。

    “八年前,我也就是个无名之辈。”吴可铭自嘲地笑道,“那时候我的画卖都卖不出去,遑论卖出价格。吴可铭,是真正的无可名。”

    他一边说,一边解开了那个布袋,把里面的东西也拿了出来。

    那东西只有核桃那么大,许问第一时间还没看出它是什么。

    直到它落到江望枫手上,他才看清,那是一个木雕,雕刻的正是画上的情景!

    吴可铭这画有点写意,画风简约,传神多过绘形。

    &nb



452 麟儿
    “画画的卖不出去画,自然穷困潦倒。”

    吴可铭随便往旁边的石头上一坐,讲起了他的故事,年轻人们好奇地围在旁边。

    “那时我正在绿林,想找个法子挣钱,正好听说有人想上天云山看石壁居,想找个向导。我去过天云山,听说山上有石壁居,但是从没去过,也不知道在哪里。但他们的银钱给得太丰厚了,我就心想,娘的,管他那么多,先把钱挣了再说。带他们去天云山转一圈,能不能找到石壁居随缘,索性留心着不让他们出事就行。”

    吴可铭眯着眼睛似笑非笑,怎么看都有点得意的样子。

    明明不知道地方还假装知道,这不是骗人是什么,也太不要脸了

    好歹知道留心不让人家出事,还不算不要脸过头。

    “找到石壁居了吗”江望枫迫不及待地问。

    “你忘了天云石居了肯定找到了。”方觉明说。

    说到这里,吴可铭却笑了,表情仿佛有些微妙。他张开嘴,正要说话,许问先一步意识到了什么。

    “……你带错了路,没直接到石壁居,结果误打误撞,找到了山下的机关”许问问道。

    “你怎么知道!”吴可铭是真的震惊了,一句话冲口而出。
1...162163164165166...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