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翻身做主小媳妇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馨小玥
二妹妈将老棉袄的棉花拆出来,再拼上一些新棉花填上,拆下来的旧布料做里子,新布料做面子,俩母女就一针一线地给全家每一个人缝制出一件新棉衣来。
新棉花是生产队一年到头按每户人头分的,一个人头一两新棉花。
新棉衣做出来既好看又暖和,全生产队的人都夸贾家母女会想办法、心灵手巧,都纷纷来拜师求艺,贾二妹也毫不吝啬地都教给她们怎么做。
腊月初初十八,向国强就请了探亲假回来了,这一次他是回来带自己的未婚妻回家见父母的。
&
第77章马足井,我又回来了
一样都不能吧
这一展平的田地再多又有何用都是生产地的!大家伙每天出工挣工分能挣几个钱一年到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而且平坝头的生产队和工作组的管理貌似更严格,大家伙还在统一吃食堂饭,只有家里有客来的才允许自己在家生火做饭。
而在她们山上现在只是中午上工的人才在生产队食堂吃饭,早上和晚上都可以在自己家里生火了。
当然,不得不承认山区地方的山坡多土地少,粮食没有平坝头的产出多,所以不得已才这样做。
但是山上有无尽的宝藏啊,山民可以想法子去山上搞吃的啊,所以贾二妹还是喜欢爬坡上坎。
真心说,贾二妹没对这个平坝头产生多大的兴趣,对母亲口中所谓的“福地”二字也是丝毫也不能苟同,既然是福地,那贾二妹的前世怎么就落得过悲惨自杀的地步呢
当然,母亲是不能预知后来的,况且母亲当初也是反对这门亲事的,是贾二妹太天真,一头热地向往这个幸福的天堂,结果后来果真去了天堂。
这不能怪母亲,天下哪个母亲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推啊没有的。
这一世,贾二妹可得好好见识见识逼死她前世的这一家人的丑恶面目了!
这一世的贾二妹来了,必定见鬼杀鬼、遇恶人打恶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让你跪倒地上唱——“就这样被人征服!”
马足井,我又回来了!
lu讯先生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重生的贾二妹说:来吧,残酷的命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马足井,就是贾二妹婆家所在地公社的名字。
这名字是不是挺有意思
是挺有意思的,关于这个名字在当地人口中还有个响当当的传说,传
第78章前世生命中的资深恶人
她自杀的悲剧不就是由这一家人直接造成的吗
是啊,熬过了三年饿死人的自然灾害,熬过了流氓的围追堵截和散播的流言蜚语,最终却没熬过这家人“善良人”的无情对待,她是得有多绝望才抛下一对幼子走向绝路的啊!
贾二妹早就想见识见识这一家里的三个凶手了。
向母,人长相还不错,有点和张秀芝挂着点像,眼珠子很黑,这点向国强遗传了他妈的特征;不过从身材上来看,向母就没有张秀芝那么有身段了,长得比较粗壮,而且个子还比较高,目测应该有一米六五左右,这样身高的女性在这个空间的川西农村还是很少的,这点向国强也绝对遗传到他妈的身高了。
向父,身高普通,看起来跟他老婆的身高差不多,皮肤黝黑,看着很敦实,也不爱说话,典型的农村中年汉子。
农村人结婚生娃早,向国强的父母也不过就四十左右年纪,这在二十一世纪的话好多城市里男女还是单身狗呢。
向国强父母一共生了九个儿女,但养活的不多,成年的就他的一个哥哥,三个姐姐,而且他的大哥因为生病刚刚去世两年,丢下他大嫂和三个侄子。向国强是他父母唯一的儿子,自然是家里的一个宝。
为了不让大媳妇改嫁,为了能留住大媳妇替他们向家抚养三个后代,向家父母十分维护这个大儿媳妇,这是后话。
公婆本来就瞧不上贾二妹这个媳妇,觉得她身子骨不强壮,不是他们理想中的儿媳妇,但因为儿子一心一意喜欢,他们也没法,只能勉强接受。
大嫂!
这里侧重说一下向国强的大嫂。
此女个子不高,短小精悍,皮肤黝黑,刀子脸,尖下巴,一副精明像。因为一口气生了三个男孩,就成了向家屋里的大功臣。平日里
第79章这条狗狗叫小灰?
“死狗,不许咬人!哪个把狗放出来的!”向国强呵斥了一声,赶紧将贾二妹和二妹妈护着。
“是啊,这该死的狗子,咋个把绳子挣脱的喃……”向父小跑着上来抓狗。
可是这只平时见人上门来就扑着咆哮着的狗却丝毫也没有想咬贾二妹的意思,还只想凑到她脚边来嗅,一根尾巴摇得那个欢快啊。
向国强就有些诧异了,“吔,小灰你硬是认得到人呢,知道这是你未来的女主人哇”
转头他就高兴地对贾二妹说:“二妹,你看狗都知道你是它的未来主人,还亲自跑出来迎接你来了。”
“……”贾二妹有些懵了。
那狗子像是听懂了人话似的,抬起脸瞅着贾二妹,硬是将嘴咧成了一个笑脸来,尾巴不停地摇啊摇啊。
贾二妹的脑袋一个劲儿地刷新——
哦,这条狗狗叫小灰,是贾二妹前世嫁入向家时某天在路边捡到的一条小狗,然后她把它抱回家养大了……
哦,不对啊,时间上不对啊!这条狗狗是她前世嫁进来才捡到的小奶狗养大的,怎么……
而且,前世贾二妹在喝农药自杀之后,这条狗狗后来绝食死掉了。
记忆刷新,刷新,刷新……
是真的,那是个冬天的早晨,贾二妹去河边提水来煮猪草,当时河坎路上一只走路栽栽歪歪的小奶狗朝着她走过来,边走还“秋秋秋”地望着她叫唤,那可怜的小眼神里全是祈求她收养的眸光。
这只小狗一看就是才生下来没好久,主人家不想养丢弃在外面的小奶狗。
这大冬天的,看它那瑟瑟发抖的样子,如果没人收留的话最多一天就会冻死。
贾二妹很可怜它,但想着自己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每天做不完的家务事,婆婆、大嫂、小姑子不但不帮忙还百般刁难她,生活处境也是相当的难过,再
第80章漂亮能当饭吃吗?
此刻的贾二妹就诧异了——这条狗居然和小灰长得一模一样,而且连起的名字都是一样的,还见到她的面就摇尾巴,莫非……这条狗也重生了
她伸手去摸了摸狗子的头,狗子竟然温顺地让她摸,还伸出舌头来舔她的手。
对了,就是小灰!
贾二妹心里惊喜不已——既然人都可以重生,狗狗为什么不能重生一定是它了!
哇,悲喜交加哇!
向国强见小灰不咬贾二妹,而且还和她亲热互动,也是觉得奇怪了,就对她爸说不要将狗栓起来了,“就让它和自己未来的女主人培养培养感情吧。”
向家的人都诧异极了,但又都不得不在心里叹服:真是狗眼识主啊!看来眼前这个斯文秀气的女子真是向家的人了!
“爸、妈,这是贾二芳,我在信里给你们说过的,我的对象。”向国强喜滋滋地向父母介绍着,“这是二妹妈。”
第一次见面,向家父母倒也热情,很懂礼节,招呼着大儿媳妇赶紧去煮糖水鸡蛋,虽然他们第一眼就瞧不上贾二妹这个媳妇,觉得她身子骨不强壮,长得文邹邹的样子,不是他们理想中的儿媳妇,但因为儿子一心一意喜欢,且又已经定了婚,他们也就没法了,只能勉强接受。
纵然是心里没瞧上这个小儿媳妇,但摆在面子上的客套和礼节也是要做到了,这就是平坝里的人较文明的一面,都挺爱面子的。
大嫂端着煮好的糖水鸡蛋出来了,也是满脸带笑,客气得不要不要的,先是端给二妹妈,一口一声“亲家母”地叫,叫得那个亲热啊。
对贾二妹也是这样,听到向国强叫贾二妹为“二妹”,她也一口一声“二妹”地叫——
“二妹,你这身材好哇,这么苗条,不像我生了三个儿后这肚子就像气球一样鼓了起来。”
“二妹,你这脸也长得好看哇,正配得上我们家国强,一个高大英俊,一个斯文秀气,郎才女貌呢!”
等等……
第81章向家姊妹
今天,向国强那三个已经嫁了人的姐姐和妹妹也回来了,弟弟领着弟媳妇回来了,她们岂有不回来捧场的道理!
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嫁得都不远,大姐嫁到了邻近的三大队,二姐嫁到了隔河相望的五大队,小妹就嫁在本生产队的,都是跑一趟子和跑两趟子的距离。
这年代不实行计划生育的,每家每户都敞开生,老百姓都信奉一句话——多生儿子多享福。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这个时代物质生活生平太低,家穷,生得多才经得起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大家都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生一窝崽崽出来,总有强者活下来。
向家就是这样,向父向母一共生了九个孩子,夭折了四个(一个生下来几天夭折,一个五岁时掉河里淹死,一个得脑炎死了,还有一个被人抱走了)养活了五个,两儿三女,只遗憾的是大儿子成年后生病去了,去世时刚刚三十岁。
如今就剩下四个,三女一儿。
大姐向国群今年二十八,二姐向国英二十六,向国强二十三,小妹向国红二十岁不到。
农村女娃子说对象说得早,一般十五六岁媒人就登门了,十六七岁就嫁人了,这里的嫁人是指举办婚礼,并不是到法定年龄领取结婚证。
一般乡俗乡规就是举办了婚礼酒席就是结婚了,很多人都是生了孩子才去办理结婚证的,更多的人连结婚证都没去办,事实婚姻了。
可不,贾二妹也刚刚十六岁,正是农村女孩谈婚论嫁的年龄。
而且农村孩子很多都是在本大队这个范围内找对象,你家的女儿嫁给我家的儿子,我家的另一个儿子再娶你家的另一个女儿,就这样自产自销的婚配方式,与换亲差不多的形式,所以农村男人打光棍的倒也很少。
向国强家也是这样,向国强的大姐嫁的男人是向国强的大嫂家的亲兄弟,向国强的小妹嫁的夫家是向国强大嫂家的表叔家,绕来绕去都成了亲家。
向国强领着贾二妹,向他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分别做着介绍——
“这是大姐,大姐夫。”
第82章她们的奇装异服
向母常说这小女生下来就饿肚子,是造孽(可怜)长大的,所以对她很是偏爱,嫁人也是嫁在本队,平常家里有个什么好吃好用的都会偷偷拿给她。
当然,向国强对这个小妹也是特别关照一些,每次探亲回来都会额外给她一些部队上带回来的好东西,比如生活用品啊衣服啊什么的,有时候也会给她一些钱。
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小妹向国红在看着贾二妹笑的时候就有些假笑的意思,还把她身上穿的上上下下看了一遍,然后说到:“二嫂,你这身衣服真好看哇,肯定是我二哥给你买的哇”
这话里既暗藏鄙夷,又饱含着嫉妒之意啊!
的确,在这个流行列宁装和军装、工人装的时代,贾二妹和二妹妈的这一身真的显得有些“土气”,向国红已经偷偷和大嫂咬过耳根了——
“穿得这么花里胡哨的,丑死了!”
“嘻嘻,山婆子到坝上来了,理解理解!”
……
贾二妹母女这一身真的丑吗
布料是贾二妹用扯来的白布染成的青花布,就是青蓝色中带着团团暗红,再由二妹妈亲手缝制成的袄子。
裤子布料也是扯来的白布染的,只不过是染成了黑灰色,里面也镶了一层薄薄的棉花的,然后缝制成了滚边的裤子,穿在身上既保暖又好看。
这些可都是出自二妹妈灵巧的双手呢。
二妹妈出身于旧时的大户人家,针线刺绣那是没得说的,衣服上的包边、花式盘扣,一针一线都甄显出二妹妈的心灵手巧和优雅的审美情趣,做出来的衣服样式虽说不合当代潮流,但这些带着点怀旧风格的样式贾二妹却非常喜欢。
这样的手工缝制衣服,若放在二十一世纪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第83章嫉妒成瘾的女人
事实就是她和二妹妈身上穿的衣服就是很好看,很有女人味,以至于向国强看她的眼光时都是直的,眼珠子都快掉到她身上去了。
向国红这话只能说明她吃不着葡萄反说葡萄酸。
贾二妹当然是听出了向国红的弦外之音的,不过她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揭穿,而是顺着她的意思去,笑着说:“嗯,你二哥就是喜欢给我买衣服,他的欣赏水平高哇,给我买的什么衣服穿在我身上都好看……”
这里说的“衣服”其实就是“布”,因为这个年代几乎没有成衣卖的,更没有什么服装店。
城里人都是用单位上分配的每年1丈3尺6寸布票去供销社购买布料,然后去供销社的缝纫社找自己认可的裁缝师傅度身订造衣服。
农村人就是用自己的粮食去换的布票了,但基本都是自己缝衣服,有讲究一点的人家才去找裁缝做,但定做衣服至少也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取货,如果需要加快必须多付工钱,所以每年春节前的1至2个月,是缝纫社的裁缝师傅最忙碌的时候。
这个时代的裁缝师傅的工作是一种手艺,讲求质量和声誉,工作要求认真细致,所以做工耗时比较长。
而农村人哪里舍得这笔工钱去做衣服呢
向国强是给贾二妹了一些布票,但贾二妹要拿这些布票来现做一身衣服显然是来不及的了,所以贾二妹身上的这一身衣服还是出自她和母亲之手。
向国强在一旁听了贾二妹赞他心里就像灌了蜜一样,马上说到:“小妹,你二嫂这一身可是缝纫社师傅都做不出来哦,从染制布料到缝制衣服可全都是出自你二嫂娘俩之手哦,你二嫂是不是很能干”
“嗯嗯,能干,很能干。”向国红假笑着说,心理的酸味只有她自己心里能体味了。
从前二哥一回来都是给她买布料做新衣服呢,现在有了二嫂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