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六零:翻身做主小媳妇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馨小玥

    尼玛,敢情吐的是一口血!

    她心里一紧,赶紧端起煤油灯往镜子前咧嘴一照——怂了尼玛的先人板板,门牙都飞了一颗!

    这一下,她心都凉了。

    这才三十岁呢,门牙就缺了一颗,以后还怎么见人

    然后她端着煤油灯往刚才吐了一口血的地上照,终于找到了她的那颗碰掉的门牙,从裤兜里掏出擦鼻涕的手绢来将它包了。

    ……

    第二天一早,向父向母、向国强、贾二妹和二妹妈和三个娃崽子坐在桌上吃早饭,向父向二妹妈提起了向国强和贾二妹的婚事,按照昨晚同向国强的商量结果提出明年中秋节就办结婚酒。

    二妹妈也没有什么异议,只问了一些他们婚后该如何安排生活的事,这时向母突然问了一句:“军军,你妈呢怎么没见出来吃饭”

    这时大家才发现大嫂没有出来吃早饭。

     




第92章二妹嫁人了
    饭后贾二妹主动说陪大嫂去大队医疗站,大嫂心里有鬼忙说不用了,用一张毛巾包了鼻子以下的半张脸,往马足井街上去了,因为她的门牙大队医疗站也处理不了。

    再后来大嫂的门牙里含了三天的棉花团,三天后去镶了颗亮晶晶的铁皮牙——就是将她磕掉了的那颗破碎门牙用铁皮包了,再给她塞回原位。

    虽然显得很突兀,但总算堵了缺口,说话能关住风了。

    ……

    中秋节前夕,向国强又请假回来了,他请的是婚假,回来迎娶贾二妹的。

    十六岁,贾二妹要出嫁了,她要嫁到了c西坝上去了,而且嫁的还是军官,贾家湾的人都跑来祝福了,临嫁前队上还办了群群宴,全队的人都来参加了。

    贾家湾现在就是比外面的某些地人性化,队上的食堂话吃饭也还是存在的,但自从上头的当官的和工作组换了一批后,规章制度就宽泛多了。各家各户除了节假日和特定的日子外,家里有条件的都可以在自己家里生火做饭了。

    队上的人若有个婚丧嫁娶等,队上还是给举办的,队上出大部财力,自家出一部分,然后全队人都来参加,帮忙的帮忙,打杂的打杂……杀猪的、洗碗洗菜的、各路吆喝的,倒也搞得热热闹闹,就跟过年似的。

    贾二妹在娘家这边的婚礼也是队上组办的,由队长亲自操办,因为对方不但是军人,还是部队上的干部,队长自然是要格外卖力些,一切都是按照贾家湾的传统来办的。

    贾二妹坐在自己的闺房里,床上铺摆着母亲为她亲手缝制的红色嫁衣,等着新郎来接她,脸上画着漂漂亮亮的妆。

    肌肤似雪,双眸含春,如玫瑰花瓣般的双唇轻轻地含着一片鲜红的胭脂纸,她用双唇狠狠地在上面抿了又抿。

    穿上了新娘嫁衣的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在房间里的那面二



第93章一对绣花枕套
    “二妹,从今天开始,踏出娘家门的那一刻,你将不再是娘家的人了……”

    二妹妈的泪已尽包在眼眶中。

    “没事,妈,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现在有火车,很快的。”贾二妹安慰着母亲说。

    二妹妈一边帮她整理着衣服,又一边再次叮嘱她:“去了别人家,就要把在自己家的那些淘气和任性都统统丢掉,没有人再护着你了,除非你自己的丈夫。所以你要记住,丈夫就是你的天,你要学会讨好他,尊敬他;还要学会讨好公公和婆婆,毕竟,再也不是在娘家了……女娃子家,就是菜籽命,撒到哪,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好命还是歹命,都由不得自己了……”

    又来了,又来了!贾二妹的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妈,现在不是旧社会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哪里还有“丈夫是天”的说法我知道怎么做的,你就放心好了,等我日子过安稳了我就把你接来跟我一起住。”贾二妹笑着说。

    二妹妈破涕而笑,“瓜女子,净说瓜话,我跟着你去住,你这三个弟弟咋办难道也都跟着跑你婆家去你婆家大哥那三个娃……”

    一说到向家大哥留下的那三个娃,二妹妈就为女儿感到心疼和担心:虽说向国强提干了是个军官,但也就只有那点军贴,大哥那三个娃已经明说了是要他来抚养的,二妹这一嫁过去大抵也不会过得好轻松。

    “没事的,妈,那三个娃又不是我的,他们有妈有爷爷奶奶,我帮他们是情分,不帮他们是本分,我会拿捏分寸的。”贾二妹说。

    嘿嘿!贾二妹心里在冷笑——他们向家真打量我是前世那个傻瓜一样的贾二妹吗向国强那三个侄子从小就被他们的那个妈教得自私自利,特别是那个大娃,个性还有缺陷,根本就是喂不家的白眼狼。

    算了,这里就不剧透前世的人生了,生活要一步一步的走,故事要一个一个地讲。

    二妹妈唠叨着走开了,去自己那口枣红



第94章母亲的嫁妆
    二妹妈点头,说:“嗯,给你的。这是我当年出嫁时我奶奶送给我的,因为觉得上面的刺绣太精致了,所以我一直舍不得拿出来用,就想着将来你和大姐出嫁没有什么陪嫁给你们,就权且拿这当你们的陪嫁吧,然后就一直放在柜子底了。一共有两副枕套,一套给你,一套留着给你大姐出嫁。哎,妈也就只有这点留存了……”

    啊,这是母亲当年的嫁妆啊!

    贾二妹猛地伸出手臂抱着母亲的脖子又笑又跳:“谢谢妈,谢谢,我好喜欢好喜欢这副枕套!我也不会舍得拿来套枕头的!妈,想不到你还珍藏着这么好的东西!”

    是啊,母亲说过她以前嫁到贾家湾时从娘家带来过很多陪嫁的,什么青花瓷的瓷瓶,牡丹花的花瓶,戴在身上的首饰和插在头上的发簪,无疑都是宝贝了,只可惜后来为了给爸爸治病全都拿去贱卖换药了,还包括箱笼柜子四角上镶嵌的那些银片片。

    在那么艰难的时刻,母亲都还能为她和大姐珍藏着这副珍贵的枕套,真是太难为母亲了。

    贾二妹真的好感动,伸出手指轻轻抚过那光滑的缎面,感叹地说:“妈的奶奶刺绣手艺真是太好了,太精湛了!

    “哈,呵,”二妹妈慈爱地笑着说:“这可不是我奶奶秀的,我奶奶也没有这么好的绣工的,你好好看看,双面绣呢,多复杂的秀法,活灵活现就像真的似的,一般人谁有这手艺告诉你吧,这是我家祖上留下来的,曾经专门上恭给宫廷里的绣品,非常上乘呢!哈哈,没见识过吧!”

    是了,母亲的娘家可是个很有名望的大家族,母亲也是那个时候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呢,说实话,母亲嫁给贾家纯粹是下嫁了。贾家那时候虽然是有钱,但也只是个土财主而已,从家庭文化内涵上来说已经差了一大截。

    据说母亲莲香和父亲有财之间还有一段很浪漫的爱情故事呢——

    我这里要不要讲一讲母亲莲香的浪漫爱情故事呢有点纠结……

    …………

    “没见识过,没见识过!简直长见识了!”贾二妹欣喜不已,



第95章再见了,母亲
    母亲亲手为她盖上了红色的盖头,对着她的耳边轻声地说:“二妹,出嫁了!”

    然后母亲背过了脸去,两行热泪从她清瘦的脸颊上悄悄滚了下来。

    ……

    在一阵欢快的唢呐声中,贾二妹坐上了停在门口的大红花轿上,然后被吹着抬着往队部去了。

    这时代的山里人还是沿用着传统的嫁娶仪式,贾二妹很喜欢这样的迎亲方式,这种穿着红嫁衣坐着大红花轿出嫁的形式,在二十一世纪她只在电视里看过,现在亲身体验了,真是不一般的兴奋。

    还有向国强的那一身新郎官穿着打扮……

    脱去一身军装的他,穿上这一身长袍马褂,甭说还真的就多了一丝斯文气息了。

    贾二妹躲在大红花轿里偷眼看着向国强,看着他以一种军人般的步伐走着新郎官步子时,她忍不住捂嘴直笑。

    当所有的繁文缛节都进行完,队上的人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了一天之后,随着夜幕降临,所有的宾客都散去,这场热闹的婚礼才宣告谢幕。

    第二天一大早向国强就带着贾二妹走了,走的时候贾二妹就只带走了母亲给她准备的那口藤编的箱子。

    箱子做工很精致,外面是藤编漆成红色的,还有个提手,藤编里面贴着一层描着兰花花的质量很好的水油纸。

    本来母亲说给她做口木头箱子的,说是这口箱子年代比较久了,不合潮流,但她就是坚持要这口藤编箱子。

    这口藤编箱子可是古董啊,当年母亲出嫁时由母亲的奶奶连同那两副枕套一起送给她的,那工艺水平不是现代人能模仿的,母亲和家里人不稀罕,她可稀罕得很呢。

    贾二妹将母亲送给她的那副“鱼戏莲叶间”的枕套和着几套衣服一起装进了箱里,再将两床崭新的棉花被捆绑包好,这就是她的全部嫁妆了。

    棉花被贾二妹本来不准备拿走的,因为路太远,要坐火车赶路,不方便,但二妹



第96章吃九斗碗了
    因为已经在娘家这边举行了婚礼,这次向国强带着贾二妹走的时候二妹妈就没再去了,一来路远,二来她晕车,火车上闷得很,她受不了。

    主要是车票贵,这一来一去的得话费不少钱,她舍不得,要为二妹省着。

    再说,这送来送去的,难免伤感。

    张秀芝这个媒人也没有跟贾二妹和侄子一道回娘家去,因为她那个笨男人喂牛的时候被牛角打了,伤了肋骨下不了床,她离不了啊。她要是离了家她男人怎么办三个娃怎么办

    再说,她娘家人本来就不喜欢她,当年她的逃婚在娘家影响太大了,闹的名声也非常不好,所以她也没什脸回去。

    她对贾二妹和侄子说:“我这家里摊上这事我就不跟你们回去了,横竖你们也是在这里举办了婚礼的,我也算是尽到责任了。”

    贾二妹是和大姐一起出门的,大姐这次是专门请假回来参加二妹的婚礼的,但假期只有一周,她也没法去向国强家,只是跟他们一路坐火车到c都,然后贾二妹和向国强从c都火车站下车再转车,大姐继续南下。

    同路便是相送了,大姐送二妹出嫁,二妹送大姐远行。

    到了c都站,贾二妹和大姐依依惜别,尽在不言中,从此山高水远,各自珍重。

    没办法啊,这个年代为了生存不惜背井离乡也许也是一条最好的出路,跟远嫁是一回事,都是一种赌博,赌的是命运。

    当然,二妹知道大姐是个有后福的人,前半辈子她是吃了很多苦,但后半辈子苦尽甘来享福了。

    不剧透不剧透,嘻嘻。

    贾二妹和向国强风尘仆仆地赶回了马足井已经是下午五点过了。

    “新娘子到了!”

    “新娘子到了!”

    贾二妹和向国强是在一群小孩大人的嬉闹吆喝中被迎向向家龙门(院门)的,龙门上涂着大红喜和大红对联,还只在门前,“啪啪啪”一道鞭炮便炸响了,贾二妹便是从这一道鞭炮声中被迎进了院门。

     



第97章新娘家折了多少嫁妆钱啊
    对啊,这是为什么呢中国人不是一直都喜欢双数吗,比如四、六、八。

    原来有两个原因:一是,九通酒,寓意喝酒的意思。

    二是,民间向来把“九”字认为是吉祥数,比如“九九归一”寓意圆满;“九子登科”寓意出息;“天长地久(九)”寓意永恒等。

    还有一个民间的说法——

    c西坝子上,喂猪的猪槽一般都是用石头做的,叫住食槽,这个食通“十”,你把桌子上摆上十碗,不就是骂别人是猪吗只有猪才吃食“十”槽啊。

    而桌上的菜也不能摆八碗,因为开席的时候一般会有叫花子(乞丐)会前来贺喜或哭丧。他们往往还打着莲花闹,走到哪唱到哪,见到什么唱什么。由于不管是红喜还是白喜,主人家都信奉“客走旺家门”的道理,对于前来捧场的乞丐,都要热情招待。只不过他们吃的不是其它客人的几样菜,而是一人一碗盖浇饭。这样一来,一张八仙桌,一面坐两人,刚好是八碗饭,所以c西民间就把放八碗饭的称做“叫花子席”。

    因此,八与十这两个数,是办席必须忌讳的。

    因为明天就是结婚的正日子,所以当贾二妹他们赶回向家的时候,院子里已经摆上了好几张四方大桌子了,这些桌子都是左右四邻从自己家里扛来的,还要将自己家所有的碗筷盘子等带上,并做好标记,不然一家人哪来这么桌子碗筷,又不是开饭馆的。

    还有一些人家的桌子凳子正在扛来的路上,团结就是力量嘛,基本到了晚上,这一院子都会坐满宾客,除了主人家的亲戚朋友外,就全部是一个生产队的人了。

    c西坝子的农村办酒席就是这样,过礼这天起,全队的人就要过来帮忙了,男人们杀猪杀鸡杀鸭搭灶,女人就洗碗洗菜烧火等,这声势



第98章哈哈新郎官自己动手铺床了
    我娘家有没有折钱、折了多少钱与你们何干我又不嫁是嫁给你家,又不吃你家的饭。

    向国强也懒得理睬这帮子咸吃萝卜淡操心里人,只是一手拎着两床被子,一手拎着贾二妹的那口藤编箱子,领着贾二妹迈进了他们的新房。

    所谓的新房,也就是把旧屋内的墙面用泥巴抹平了,在离地六七十公分的四周糊上一层纸和画报。纸上画着一些喜庆的图案,画报上也是一些当代比较流行的画面。

    房顶也是用新麦秆重新整盖过,屋顶的亮瓦也清理得格外亮堂也用纸糊起来,画上图案。

    还有就是房间里为新人准备的床和家具都是用木头新打制的,样式简单粗糙,但好在是新的,而且都涂了鲜艳的红漆,还请人在上面画一些牡丹、梅兰竹菊等图案,看着很是喜庆。

    向国强将两床新被子外面的包裹打开,抱到床上放下,这时便有跟进来凑热闹的嚷嚷:“大嫂呢这大嫂跑哪去了呢怎么不来帮新媳妇铺床呢”

    为什么要大嫂来帮忙铺床呢

    原来这里还有一个风俗,那就是帮新媳妇铺床这事一定要找个德高望重的老年妇人,或者是找一个会生儿子的女人来帮忙。

    向大嫂马秀英一连生了三个儿,当然是个铺床的合适人选了。

    没法,z国人,特别是z国农村人,向来都是喜欢儿子的。

    不过,这人才嚷嚷了一声,马上就被其他人用眼神制止了,紧接着那人就被人扯出去了,接受着低声的斥责:“瓜婆娘,你咋说这样的话呢马秀英她能帮新媳妇铺床吗一个死了男人的寡妇!”
1...1213141516...3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