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六零:翻身做主小媳妇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馨小玥

    压进锅里的豆浆加入提前调好的石膏水,一会儿工夫就凝成豆花了。

    二妹妈的豆浆熬得好,石膏水也点得好,豆花显出来细腻而白嫩,表面平坦没有洞眼。

    非常完美!

    晚上再配上红油辣椒葱花蘸料,摆上桌子,那是相当地美味可口啊!想起来就贾二妹就差点口水滴答了。

    豆花推好划好登子,小心翼翼地舀进一个大瓷盆里,往开始炒瓜子花生。

    瓜子花生炒好后又开始煮腊肉香肠、腊鸡、腊猪耳朵等,煮了一锅,鼎锅里也炖着一锅鸡汤,满厨房都弥漫着浓浓的香气。

    不,应该是满院子都弥漫着肉香。

    整个贾家湾都弥漫着肉香,因为家家户户都在煮肉。

    哇,过年的感觉真好啊,比起二十一世纪的过年,这才是真正的年味啊!

    腊肉煮好了,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天快黑的的时候大姐终于赶回来了。

    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当豆花、腊肉、炖鸡、红烧鱼都摆上堂屋那口八仙桌时,二妹妈便带上一家大小开始给祖老先人祭拜了,先点上香,在通灵几句,作上三个揖,说声“请吃”……

    然后就是到院子里放鞭炮,鞭炮一放起,就预示着这家人回来齐了,要开始吃团年饭了。

    “啪啪啪啪——”

    贾二妹家响起,隔壁三叔家也炸响了……

    紧接着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响起了鞭炮声,每家每户就像赶趟儿似的,生怕自己落后了。

    年夜饭正式拉开了序幕,家里一家老小围着桌子大快朵颐起来。

    这时代的山村还没有电灯,二妹妈点了三盏煤油灯,将堂屋照得亮堂堂的。桌子下还用火盆生着火,烤得大家脚底暖暖的。

    年夜饭要慢慢吃,敞开肚皮吃,一边吃一边聊天,向国强讲他在部队里的故事,大姐




第158章求人失败
    烧完纸,大人孩子都跪地叩头,直到纸钱燃尽大家这才端起祭奠的东西起身回屋。

    回到屋里,大家又围着桌子坐下,吃瓜子花生糖果,聊天。

    二妹妈去里屋取出为大弟、二弟、小弟准备的新衣服,(即新做的粗布衣服分发给他们每一个人,这是准备着在新年的第一天里穿戴一新的。

    然后贾二妹代表向国强给三个弟弟发过年红包,一人两毛钱。

    两毛钱的红包在这个年代也是很不错了,对小孩子来说也是一笔巨款了。

    大弟、二弟、小弟得了过年钱非常高兴。二妹妈也给他们一人发了一毛钱。

    然后二妹妈又给贾大姐、贾二妹、向国强发过年钱,但他们三个都没要,说都是大人了还要什么过年钱。

    大年三十的晚上,大人们一般不让外出闲逛,说是守夜。这个年代,家里没有电视之类可娱乐的东西,一家人就围坐桌子旁说话玩笑也是十分幸福的。

    直到十二点过,小弟已经趴在二妹妈怀里睡着了,家人这才意犹未尽地散了,各自回房睡觉。黎明时分,新年的鞭炮声把人们从睡梦中吵醒,只见大人娃娃个个翻身起来了,穿戴一新,美滋滋地取出鞭炮,跑出房门去燃放,迎接新年到来。

    早上的汤圆一吃,各家各户燃放的鞭炮后的现场,便让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们奔忙得就好似脱僵的野马,跑来跑去地抢拾人家未爆响的鞭炮,以备他们剥皮弄出火药当“砸炮”之类听响声、乐呵。

    大年初一,大队又组织一些舞狮子、踩高跷、幺妹灯等活动,在大队部进行表演,表演完毕便一路敲锣打鼓地往公社去了,看热闹的人就跟在后面,拉出一条长龙来,这条长龙一直拉到街上。

    大年初一过后,贾二妹就拉着向国强去拜年了,因为时间有限,他们得在这一天将所有的亲戚走完,然后还要重点去跟队长和大队书记拜年,尽快把把户口的事情给办了。

    于是贾家的亲戚也就走马灯似地去一一走了一遭



第159章你战友中有没找对象的吗
    “行,他们现在不给迁就不给迁吧,等二妹满了年龄我再来找他们。”向国强咬咬牙说。

    因为听贾二妹讲过蔡生金的事,向国强绝不想再去求那个派出所所长了。

    既然回娘家这趟没有办好户口迁移问题,贾二妹俩口子也不能再久待了,因为向国强的假期有限,于是第二天初四他们就告别了家人返回了。

    经历了这件小小的挫折后,回到家里两人的关系更加亲密了,接下来两天,二人的亲密程度简直用如胶似漆来形容都不为过。可是,就在这时又到了向国强离开的日子了。

    今天初七了,初十向国强必须赶回部队,路上得赶两天两夜的路,所以明天初八必须出发了。晚上缠绵过后,贾二妹抱着向国强,久久都不想离开他的胸膛。

    “舍不得我了。”向国强调笑道,用手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安抚着她。

    “是啊,刚刚习惯了有你在一起的生活,就要离开了……”贾二妹有些惆怅地说。

    向国强在家的这几日,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回到自己的小家他对她都是十分体贴和宠爱的,什么事都替她做了,晚上还给她洗脚,洗完脚还用干毛巾将她的脚趾丫丫一个一个地擦干。

    就连二妹妈看到了都要忍不住说:“二妹啊,你也别太累国强了哦。”

    在向父向母面前,向国强更是百般呵护贾二妹,搞得向母想在儿子面前去诉诉苦说点儿媳的坏话的机会都没有了。

    向母于是人前人后都故意长吁短叹:“哎,养儿子有什么好呢去了媳妇忘了娘!”

    其实向国强回来的这几天里,贾二妹都尽量和向父母相处融洽,给向父母孝敬钱、糖票和布票,这些都是出自贾二妹的手。

    她就是刻意做给向国强看的,证明自己是个好媳妇。

    向国强看在眼里,又见自己的父母,特别是自己的母亲对贾二妹特别有偏见,他就越发觉得自己的老婆在家受委屈了,心里就更加迫切地想要给二妹办随军了。

    &



第160章我要是怀孕了怎么办?
    “嗯。”贾二妹点了点头,“我也是山里人,好不好”

    讲真,贾二妹还真喜欢生活在山里,山上有菌子、木耳、山药、药材等,还有山鸡和野兔,不像平坝头,除了庄稼还是庄稼,总觉有些单一和乏味。

    男人亲了亲她,又说:“关键是就目前来看随军的也没几个,都是家里没亲人了或是穷得过不下去的那种,所以我要给你说的是,随军的日子也不好过——部队营房和家属区还隔着一定距离,而且我们很多时候还要下部队农场去,又经常要训练,有的时候还要出任务,可能帮不了家里什么忙,你既要料理家务还得照顾娃娃,肯定很操心的,比不得现在在老家这样,父母和姊妹虽然刁难一点,但好歹能帮你一把的。”

    听到后面贾二妹心里冷嗤:你的父母姊妹才只刁难一点还好歹帮我一把做梦吧!

    “我知道啦,既然咱俩结了婚,就该相濡以沫,同甘苦共患难。而我也不是什么千金大小姐出身,从前吃不饱饭的日子都挨过来了,还有什么日子是不适应的。”贾二妹很理智地说道。

    “乖老婆,那你快快长大,一定要好好生活。”向国强心里非常火热,恨不得这宝贝老婆马上就长到二十岁,然后随了军,他就可以天天抱到婆娘这软乎乎的身体了。

    “你说,我要是怀孕了怎么办”贾二妹突然想起来这几天可是自己的危险期,“如果怀孕了我要不要生下来呢”

    “生!怎么不生呢!”向国强态度坚决地说。

    “可是,我们毕竟还没扯结婚证啊。”贾二妹突然有些沮丧。

    尼玛,这不是非法同居、未婚生子吗

    “咱农村人都是以举行婚礼办了酒席为准的,你可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坐过花轿拜过堂的哟。”

    “我就是想着我那户口不是没迁成功吗,真要是生个娃娃还不知在哪去落户口呢。”贾二妹有些忧心忡忡了。

    “你别管那么多,怀上了就把娃娃生下来,到时候我去想办法。”向国强说



第161章那你这辈子就多积点德吧
    像上次一样,又是隔壁堂哥用二八杠自行车来送他去县城车站,贾二妹想送他去车站都不可能,县城离着这里有十几里地呢,她总不至于跟着自行车一路跑吧

    贾二妹只能将向国强送到几根田坎外的机耕道上,然后就只有挥手道别了。

    “路上记着要吃东西哦!”看着自行车蹬走,贾二妹在后面喊了一句。

    早上给他煮的四个鸡蛋和烙的几个馍馍都给他用油纸包好放在背包里的,怕他坐车忘了吃。

    “嗯好,我晓得!你回去吧!”向国强对着她挥手,“我回去就给你写信,天还早,冷得很,你回去再睡会吧。”

    “好,”贾二妹声音有点哽咽了,不知是离别的忧伤还是早上的空气太冷,她重重地吸了一下鼻子。

    向国强走了后,贾二妹好几天都感觉不太习惯,加之又是春节期间生产队的人都在放假不出工,李红玉也回城去过年去了,她就越发觉得孤单了。

    好在向国强这次回来探亲给向父母和大嫂马秀英送了不少的礼物,贾二妹又拿了一些钱票去孝敬向父母,所以他们一家看在钱财的份上还算比较高兴,偶尔也会喊上她一起去走走亲戚。

    不过,走亲戚也不是白走的,送礼这些贾二妹得出大头的,谁叫她的男人是吃国家饭的呢

    其实,公公婆婆叫上她一路也不过是想让她出钱买礼品而已,就拿向母的话来说:“我儿回来一趟肯定给你带了很多钱回来吧!”

    真真是有些好笑,她以为她的儿是大富翁吗

    本来军贴就不多,还得给父母一些、大嫂一些,三个侄子的礼物,还有回了娘家一趟,这一阵的花费可真是不少。

    “过年花费多……”贾二妹说了一句。

    “我儿在部队里吃的是国家的粮食,穿的是国家的衣服,不抽烟不滥酒的,根本就花不了一分钱,所有的钱都拿回来给婆娘,你这福气硬是好得很啊!”向母酸溜溜地说。

    “是啊



第162章发现了新的淘宝地
    会首搭建高台,聘请地方长老耆宿进行品评,优者为胜,夺标者称为“大师傅”,即刻可扬名西川。

    赛宝之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百姓即开始选购各种春耕生产用的竹木农具、花草树苗,日用器具。

    这些农具、家具都是取材于秋冬,制成在农闲,皆为冬木腊篾,不会生虫腐烂,经久耐用,因此,时间长了这一会社活动就成为了川西一带的盛大民俗节日。这一天的货物之多,人众之广,热闹非凡,为民间自发盛会之罕见。

    上次赶场的时候她去了供销社商店买书,在靠近桥头边一顺老房子的最边上是专卖连环画小人书和各种画报、书本的,书店侧边开了一道后门,堆着很多废品,那些废品貌似也没人要似的,就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娘娘在那守着,回收一些破铜烂铁什么的。

    贾二妹每次去买小人书的时候都要瞄一瞄那个地方,感觉特别的神秘。

    当然,对别人来说那不过是供销社的废品收购站而已,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可是贾二妹却对这一趟地抱有非常的想法。

    之前一直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耽搁着,今天的元宵节她对盛会不感兴趣,就准备去哪里淘淘宝贝。

    她背着一个背篼,背篼里放着一小块从老家带回来的风干野猪肉,春节期间没吃完的,她准备带着这块野猪肉去贿赂一下那个看门人,看能不能淘出一些好东西来。

    穿过拥挤不堪的马脚井大桥,贾二妹来到这处堪称偏僻的地方。

    果然,街上到处都是人,供销社的每个门店前都是排着队打拥堂的人,就只有这一处就如同被整个世界遗忘了似的,悄悄而落寞地伫立着。

    看守的那位老娘娘看得出是心在曹营心在汉的,坐在那扇破旧的小门里眼睛直直盯着外面的热闹场面。

    如果不是因为她今天在上班的话,可能早就跑到河坝头去凑热闹去了。

    “娘娘,新年好哇!”贾二妹上前热情地打招呼,“今天都坚守在岗位



第163章淘到大宝贝了
    女人一见眼睛都笑来眯起了,嘴里虽然小声说着客气话“不要这么见外”,其实手上已经接了过来,并偷偷塞进了柜台下面的抽屉里。

    然后那女人就将贾二妹带到了废物堆边,热心地对她说:“小妹,你尽管在这堆里选,只要是你觉得有用得上去,你就统统拿去便是。”

    反正都是些旧物废物,也没多大用处,供销社收来也是当旧物利用的。

    “谢谢,谢谢。”

    “你慢慢挑选,我去那边柜台看看,你顺便在这帮我看着一下,我去去就来。”女人说。

    “好的,你忙你的去。”贾二妹笑说。

    女人让贾二妹在此扒拉,她也好趁机马上把野猪肉拿回家去,她家就在附近,很近的。

    反正这里也只是废品收购站,也不存在会不会丢东西的问题,这些废品也没人要的。

    女人一离开,贾二妹赶紧往废品堆里扒捡起来。

    哇,废品堆里还真有不少宝贝呢!

    这里面的东西大多是一些铁制的或铜制的玩意,供销社废品收购站收来是准备送到炼钢厂去回炉。

    还有一些旧书本字画什么的,也是回收去造纸厂的。

    一通翻找之后还真让她找到了一些宝贝,虽然这些宝贝在这个时代被人当作是废物,但是收藏起来放到以后却会是真宝贝哦。

    一把老式的烛台,材料不只是是铁的还是银的,表面老痕迹斑斑,一看就是这个年代“除四旧”被人遗弃的产物。

    这样被遗弃的产物还有一个铜座观音菩萨坐像、一面背面雕花铜镜、一个铜盆,上面无一例外都布满了青绿色的铜锈。

    这些都是要送到炼钢厂去回炉的。

    当然也有一些老式家具和门面上的铜环铜扣什么的,真正的铁制东西很少。

    但正因为是铜制的,才让贾二妹心里惊喜连连,这更加证明了这些东西可能是老物件,甚至是老古董。
1...2122232425...3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