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六零:翻身做主小媳妇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馨小玥

    哎,这个处处以红色为光荣的年代,毁




第164章你这个小妹实诚,我喜欢
    原来在二十一世纪时是她是学金融的,且在证劵公司投资上班,公司经常会组织他们参加珠宝字画古玩鉴定的学习,因为很多投资部设计到很多这方面的客户,他们这些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这方面的知识。

    她也在努力学习,准备考一个古玩珠宝类鉴定证书,将来或许可以转行去拍卖行做鉴定师呢

    总之,在二十一世纪,为了不使自己陷入失业的境地,她和很多奋斗在同行的人一样,努力地学习,考各种证,以让自己与时俱进不被淘汰。

    所以在那时候她也经常去各古玩市场和各大拍卖场转悠,了解古玩和珠宝市场的行情变化,差不多也成了这方面半个专家了。

    如果她的鉴定没出错的话,那她这次可是真的淘到宝贝了。

    不过,兴奋归兴奋,她似乎也没有多激动,毕竟在这个年代里祖国大地处处都是宝贝,只要你肯做个有心人,就没有不成为大收藏家的。

    比如那些小人书,比如那些留存到二十一世纪就成为珍品的邮票,还有现在眼前的明清名人字画……等等等。

    这个年代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贫苦,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发现未来财富的眼睛。

    贾二妹将淘出的这些宝贝分别用废报纸包好,放到了她的背篼里,将背篼背上,然后将那张圆凳拎在手上准备搬回家去。

    这时那女人回来了,都没看她背篼里的东西,就见她拎着凳子,于是说了句:“这么旧的凳子你也要啊。”

    “嗯,我搬回幼儿园去,这凳子是圆的,没有棱角,不会碰伤孩子。”贾二妹说,然后从衣兜里掏出了一个折叠着的手绢来,问到:“这些东西都要多少钱呢”

    女人笑了,客气地说:“要啥钱哟,都是些废品。”

    本来这些东西就是以废品价收来的,每件东西就论斤收的,书本字画一斤一分钱,铜铁那些东西稍微贵一



第165章女富豪啊,贾二芳同志
    艰难地穿过街道,走过大桥,一路走走停停地回到了家里,贾二妹连累都觉不会了。

    回到家,她赶紧将这些宝贝搬进了房间里,然后拿出一张干毛巾来将这些东西一件一件仔细地小心翼翼地擦抹了一遍,又将它们一一放进了她的那口外表漆成红色的樟木箱子里。

    这口箱子是她这次春节回娘家去特意带回家来的。

    以前她嫌弃这口箱子俗气,现在她可一点都不觉得它俗了,而是觉得它非常的有用。

    原来樟木箱子可以百年不生蛀虫,而且含有香气的樟木可以保护宣纸啊布匹啊等不变质。

    樟木箱收藏字画的历史由来已久,相传明朝初年,开封的地宫里发现一个樟木箱子,里边装满宋徽宗的名画真迹。那些书画虽然历经数百年,可是作品却保存完好,这完全得益于樟木宝箱的防蛀功能。

    所以她才特意从娘家要来这口箱子的,刚好就可以用这口箱子来保存她的那些连环画小人书和现在淘到的这些字画宝贝。

    收捡好这些宝贝后,贾二妹开始捣鼓起她辛苦搬回来的圆凳了。

    这把出自大明时期的黄花梨圆凳真的做工太好了,被她一阵打理干净简直上上下下散发着一股厚重的内涵感,直叫她越看越爱。

    其实这圆凳就摆在房间里当座位也是蛮好的啊,显得整个房间都有了古朴典雅的味道。

    捣鼓完这些宝贝后她这才将身子往床上一趟,闭上眼养神,非常的心满意足——来到这个时代这个空间真是好哇,这么多绝世宝贝都被自己淘到了,这要全部搬到二十一世纪去,自己的财富会不会买下一条长安街呢

    哈哈哈!

    女富豪啊,雪漫同志!

    美滋滋地想着,她不知不觉地仿佛进入了梦乡,又像是真的一样,总之就介于那种似梦似真的境地。

    就像真的一样,她又走进了自己的漫园,然后她收藏的所有宝贝都被她一一搬进了漫园里,她的藤箱,她的樟木箱,她的青花大罐……

    &nb



第166章幺婶真有文化
    “那你知道小人书里的故事都讲的什么吗”贾二妹又问。

    向山摇了摇头。

    “你坐下,幺婶给你讲这两本小人书里的故事。”

    “嗯,好。”向山爬上了贾二妹刚淘回来的那张明代圆凳上坐了下来,坐得端端正正的,静待着她。

    贾二妹撕开一封姜糕的纸包装,递到了他的手里,“吃吧,边吃边听。”

    向山接了过来,一边小口小口地咬着吃,一边听着她给他一页一页地念着小人书上的故事,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贾二妹翻动小人书页的手。

    没过多久,两本小人书就被贾二妹翻讲完了,坐在她面前的小向山还处于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

    她不由得心中感叹:这孩子可比他的那俩个哥哥有灵气多了。

    “小山,拿着你的小人书。”贾二妹将那两本小人书往他面前递。

    可是小向山却摆着手说:“幺婶,这是我送给你的。”

    “送给我的!”贾二妹很有些惊讶。

    小向山又点头,稚气的声音从他那张一本正经的小表情里透出,“幺婶喜欢,幺婶有文化。”

    贾二妹顿时就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了——真没想到这么小孩子还成了她的知音了!

    “你以后也会成为有文化的人。”贾二妹感动地说。

    “嗯,那幺婶你能教我认字吗”

    “行,只要小山爱学习,幺婶就教你。”贾二妹点头说。

    这年月到处都在斗知识分子,很多小孩子都不爱读书了,这小孩还有这份上进心真是太难得了。

    于是,贾二妹对他说:“小山,你要记住,将来一定是知识的天下,你一定要学好文化,别像那些逃学打架鬼混的娃娃学习,嗯”

    向山又认真地



第167章二妹姐说她想吐
    “没问题啊,只要有空,我当然愿意。”贾二妹说。

    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不是吗

    “就是吃过晚饭后的一两个小时,还有就是平时下雨不能出工的时候,就在幼儿园这里学习。”石小菊说,“队长还说只要你愿意做扫盲老师,队长愿意给你分一个人的口粮。”

    “我当然愿意。”贾二妹说,“口粮不口粮的倒是没什么。”

    其实这个生产队还比较开明,特别是陶队长,在这全国人民都“抗学”的时期他要顶风办扫盲班,真真是个有眼光有作为的队长啊。

    “好,那我现在就去跟队长说,队长还在仓库里呢。”说着,石小菊已经跑着出去了。

    “这个小菊做事情就是这样风风火火的。”李红玉笑着说,“队长也安排我做扫盲工作了,队长就我们三个人,就是教那些文盲写自己的名字,然后能认识一些简单的字和会简单的算术就行了。我知道你男人走后你一个人也孤单不好受,也不能老在屋里面憋着吧,会憋出病的,晚上出来教人认认字也好。对了,你什么时候生娃娃啊,要是你生个娃娃就好了,就有人陪着你了。”

    到底是个年轻姑娘,以为娃娃是说生就能生一个出来的。

    贾二妹一下子就笑了,“不急,我还没想到那去呢……”

    不过,被李红玉这么一提,贾二妹一下就反应过来一件事来,这个月的大姨妈好像还没有来啊啊!

    她应该是每月的月初来例假,可是现在已经十五号了,例假还没来。

    会不会是季节交替的原因,内分泌失调造成的呢

    “红玉,我这段时间只是感觉身体不太舒服,可能是春节把懒病惯出来了,胃也不不舒服,整体都没精神想睡觉的样子……”

    “是不是受了风寒感冒了啊”李红玉问,“要不去大队医疗站看看,包点药来吃”

    “感冒吗



第168章怀孕了吗
    贾二妹和李红玉正在面面相觑之际,石婶已经操着那双大脚从隔壁屋里面飞一般的出来了,“二妹,你哪里不舒服有没有干呕”

    贾二妹和李红玉真是有些惊呆了——果然是俩母女啊,性格都是那么风风火火的。

    “石婶,我胸口闷,胃里就像有什么东西压着一样,有点想吐。”

    “是不是看到油腻就恶心”

    贾二妹点了点头。

    “是不是老想睡觉真躺下又昏昏沉沉的,不一定睡得着”

    “嗯。”贾二妹又点了点头。

    “这个月来血了没有”石婶压低了声音问。

    到底是过来人有经验,一问就问到点子上了。

    “没有。”贾二妹又摇了摇头,脸上一下就染出了一层红色,有点害羞了。

    她也知道石婶这样问的意思了,毕竟是第一次,想到自己可能就那啥了,她还是很害羞的。“没事的,二妹,等忙过中午这阵后我带你去找朱生婆看一下,她一看一个准。”

    朱生婆是大队上的接生婆,年龄五十岁左右,是个非常有经验的接生婆,整个四大队上的两辈人的小孩子基本都是经她手接生来这个世界的。

    据说她这门手艺是祖传的,她奶奶是接生婆,她妈是接生婆,又传到了她手里,她又干了接生大半辈子了,在接生方面就是专家。

    原来乡下女人生孩子都不上医院去的啊,都是在家生孩子的。

    我晕!贾二妹暗暗抽了口冷气——难道我以后也要在家里生孩子吗

    哦,不!我绝不在家里生孩子!

    而且她之前也跟向国强签过协议的,一定要上医院去生孩子的。

    而且,那接生婆叫“朱生婆”,这是不是暗示给母猪接生的啊

    啊啊啊,我不要朱生婆啊!我不要做母猪!

    有那么好几秒贾二妹的内心都是崩溃的。

    “二妹姐这是有娃娃啦!”石小菊这是相当的兴奋,她当然知道朱生婆是干什么的,作为四大队五队的后代,她也是由这位朱生



第169章快去请朱生婆给看看
    饭一吃完,队上的人该回家的回家去休息一会,没回家的就在晒坝里晒太阳拉家常,贾二妹就到李红玉的寝室里去休息。

    石婶并没有带贾二妹去找朱生婆,因为贾二妹说她想睡一会。

    其实她是不想去找那个朱生婆,她心里打量着明天一早去马脚井医院找医生检查。

    贾二妹毕竟是从二十一世纪过来的人,她还是不相信那些乡村接生婆,尽管这接生婆已经被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传颂,但她还是过不了自己心理那一关。

    贾二妹这里不想去见接生婆,但并不等于石婶不热心,石婶想着这二妹娘家离得远,婆家又对她不管不顾,这女娃子孤身一人可怜啊,自己不帮她谁帮啊这女娃子年纪又小,又不懂得这些,万一把怀孕当感冒去医呢,那不就坏事了吗

    前几年那啥家的媳妇不就是因为怀孕了不知道,去捡了了一副草药来吃,结果把肚里的娃娃流掉了吗

    那个造孽哟!

    石婶收拾一边收拾着食堂里的那一摊子,一边对石小菊悄悄说:“你二妹姐她身子不舒服,你就去朱家院子请朱生婆来给你二妹姐看一下吧。”

    “哎,我这就去。”石小菊兴高采烈地就跑出去了。

    然后,石婶赶紧着忙完手头的事之后,又跑到李红玉寝室去看她,说:“我说你怎么这两天也没见着你出门呢,原来是身上有了。”

    说得她好像已经笃定了贾二妹怀上了一样。

    “还不知道有没有呢。”贾二妹不好意思地说,心里有点忐忑,怕只是例假推迟而已,若那样的话就闹笑话了。

    “肯定是有了,错不了。”石婶笑眯眯地打量着她说。

    “你怎么肯定二妹就怀上娃娃了呢”李红玉在一边问。

    “我娃娃都生过好几个了,而且我都是做外婆的人了,还能连这点眼力都没有吗”石婶笑着说。

    “那你说二妹



第170章果真是怀孕了
    要吃得清淡啊,不能吃的太辣、太咸、冰凉的不能吃啊,不能干重活……

    “鸡蛋每天都要吃啊,就算反胃也要吃啊。”

    “牛肉不能吃哦,兔肉不能吃哦,母猪肉不能吃哦……”

    什么连牛肉和兔肉都不能吃

    “牛肉吃了娃娃皮肤不好,粗燥得很。”

    “兔肉吃了娃娃要成兔唇。”

    “母猪肉吃了要扯扯母猪疯。”

    ……

    贾二妹听的满头黑线,黑线,黑线,黑线……

    母猪肉不能吃可以理解,牛肉和兔肉的这种解释真的没有一点科学依据。

    还有,这么多忌讳,贾二妹有点噎到了——怀个孕还真不容易啊!

    不过幸好在这个年代里物质很贫乏,除了粗粮和蔬菜外连糖都很少,全是绿色生态食品,包括空气。

    “来了、来了,朱婆婆来了。”石小菊拽着一个矮小精瘦的中老年女人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进来了。

    “说石女娃子,你别拉拽我好不好我年纪大了,禁不住你这么拽啊!”朱生婆一边走一边抱怨。

    “哎呀朱老师,可把你请来了,快帮我们二妹看看。”石婶赶紧迎了上去。

    “老师”是乡下人对大夫的一种尊称。
1...2223242526...3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