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特别白
眼下除了布匹食盐铁锅外,河套这边那些粗陶碗盆是卖得最火的货物,查干巴拉和哈日巴日就是靠着朔方部里那些不限量的货物彻底坐稳了位置,而两人部中那些贵族们在见识过高进的强大和富有后,也都是心甘情愿地和两个新主子一起成了高进的忠犬。
查干巴拉和哈日巴日在地位稳固后,便迫不及待地向四周的小部落动手了,都护大人那里的好东西那么多,他们要造福部众,就得拿出牛羊马匹牲口硝土羊毛去置换,可是部里的积蓄早就掏空了怎么办,那自然是去抢啊
抢了众多小部落后,猛克什力部和沙计部自是迅速地恢复了元气,让原本虎视眈眈的其他几个大部颇为懊悔没有一开始就动手,等他们盘算好想要趁机吞并瓜分猛克什力部和沙计部时,才发现查干巴拉和哈日巴日这两个小狼崽子可比博罗特还有巴尔思那两头老狐狸难对付得多。
众多小部落遭了殃,猛克什力部和沙计部固然劫掠了不少人口,可是更多的人口却是逃亡涌向了朔方部,这也让留守的陈升等人大为头疼。
“二哥来信了。”
朔方城内,充作临时都护府的中军帅帐里,正看着那些伙计们整理的文书的陈升听到杨大眼那大呼小叫声,腾地从马扎上跳了起来。
片刻后,陈升看完了那封信后,苦笑着朝帐中闻讯赶来的众人道,“二哥说了,这来投奔的鞑子多多益善,要咱们做好编户齐民,朔方军也可以适当扩充。”
听到陈升的话,帐里众人都是神情一紧,这过去的夏天里,他们可是忙得每日脚不沾地,如今朔方部好不容易走上正轨,这又是五六千的鞑子哭爹喊娘地求着要加入朔方部,他们怕是又有得忙了。
“二哥说了,他已经让商队采买了大批粮草物资,咱们不需为此发愁,再说眼下朔方部里那些老部众都学全了规矩,到时候老秦你辛苦下,挑些聪明的十户长去带那些新鞑子。”
“升爷放心,我就是累死,也不会误了老爷大事。”
秦忠拍着胸脯道,侯三沙得刁不在,朔方部的民政杂务都落在他身上,大家伙也都是瞧在眼里,如今倒是没人再笑话他胆小怯懦。
高进离去后,陈升变得越发沉稳,吩咐过秦忠后,他自看向张坚他们,“咱们和古北寨之间的河道运输,你们得派人盯紧了,过去这半个月里可是有好几伙马贼想要抢咱们的货。”
“怕不一定是马贼,说不定是鞑子那些大部兵马扮的。”
“二哥不在,你们就别想着打大仗,给我看好货物就是。”
陈升瞟了眼张崇古后道,眼下朔方部人口近两万,虽说粮草物资都不短缺,可要是出动大兵的话,那可就不够了,二哥不在,大家没有主心骨,他更不能放任张崇古他们胡来,这仗万一要是打输了怎么办
看到张崇古吃瘪,张坚自是心中快意,这傻大个自打和沙计部打了仗后,却是有些飘了,莫看他们眼下部众近两万,可是他们一仗都不能输的,否则便会被群起而攻。
古北寨外,车连着车,上面装满了乌黑的蜂窝煤,这些都是要运去朔方部的。
“都麻利点,赶紧给我把东西运到码头去,全部装筏子上。”
李老根大声吆喝着,他最近都是往返于朔方部和古北寨之间转运物资,整个人都黑了圈,不过累归累,可这人却越发精神了起来。
眼下古北寨外的大矿里,那些挖矿的分作了三班,昼夜不停地挖煤,然后就地活泥制成蜂窝煤,送往朔方部和河口堡,他们要赶在入冬前,囤够足够多的蜂窝煤压仓。
潺潺的流水里,一支支大筏子停靠下来后,那些光膀子的力夫们便卯足了劲开始搬运起货物来,成捆成捆的皮货还有羊毛、硝土被搬下来,然后腾出地方装上那些蜂窝煤。
码头上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总算得空喘口气的李老根瞧着也是满心欢喜,靠着朔方部那里的贸易,这古北寨也是得了大好处,作为草原和关墙内货物的中转站,去年曾经来过古北寨的商人们过了长夏后便络绎不绝地到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大批人口。
放在过去,这些人口里多是那些商人们要带去草原上搏命的新招伙计,可如今古北寨这里来自草原的货物堆积如山,哪里还需要这些商人们冒险出塞,于是这些人口便成了古北寨急需的劳力。
不需要去草原上面对马贼和鞑子,只需要卖力气,就能有个温饱,还能攒下工钱,而那些商人们也乐得古北寨接收这些他们已经不需要的新招伙计。
四海货栈的账房先生直接就在码头上搭了桌子和南来的商人们商议价格,交割货物,同时下定各种货物和材料。高进这个夏天在草原上赚取的钱财不下五万两,可是转个手就被他用来购买粮草物资和各种物料。
而这全是实打实的交易,没有官员漂没的采买,莫看只是区区五万两的物料采买,可是却足以叫那些来古北寨的小商户们赚到好处,乐意在古北寨做买卖,顺便为四海货栈扬名。
“不想这古北寨居然繁华至此,要是再过几年”
那临时搭建起来的码头边上,两个穿着羊皮袄,看着像是寻常山西老抠的中年汉子在那里窃窃私语,他们是张家口范家手下的掌柜,原本是在大同那里收货,后来高进抬举了刁麻子寇安这些小门小户的行商后,他们能收到的货物便比往常少了许多。
收不到货物,便要被东家责难,他们自是要寻根究底,可是刁麻子和寇安都是老江湖,在大同那边的行商里也都各自有些名声在,他们打听了许久才知道刁麻子二人靠上了延绥镇的贵人,那贵人按着市价收货,那他们还像往常那般压价收货便自然行不通。
范家的势力主要在张家口,在大同官面上也有关系,可是哪里奈何得了延绥镇这么远,范家眼下也不过是刚刚靠着和辽东那里的违禁买卖,成了晋地豪商,要是真动手杀了刁麻子寇安那伙人,这名声可就坏了,谁还愿意给范家做事。
于是两人自和东家范永斗报了信,结果便被派来打探消息,恰好刁麻子寇安他们因为赚得盆满钵满而大肆招兵买马,两人才得以扮做行商混了进来,到了这古北寨后,他们亲眼瞧见那一眼望不到头的木筏排子还有码头上堆积如山的货物,这才信了在关墙内听到的传言。
这两人自以为交谈隐秘,却不曾想他们早就被古北寨里的探子给盯上了。
穿着身黑袍的单英看着也像是来古北寨做生意的外地商人,可实际上他如今是高家军的密探头子,锦衣卫炮制出来的秦王谋逆大案里,单英连个小虾米都不算,再加上他有幡然悔悟的立功表现,最后自是从神木堡的大牢里给放了出来,当然他那百户官职自然也保不住。
出狱后,单英便直奔河口堡,当时高进已经带兵出塞,不过好在木兰知道有他这么一号人物,再加上高进也提过对单英的安排,木兰自叫单英在河口堡里挑选人手训练密探。
已然洗心革面,发誓效忠高进的单英当即便在河口堡里细细挑选了二十人,而他也是在训练这些手下时在河口堡里抓了好些个混进来打听消息的探子,高进在朔方部的时候从沙得刁口中知道单英的表现后,便派人传信叫他来了这古北寨。
单英是个狠人,也是个干练之才,古北寨这边入了秋,往来的商旅众多,鱼龙混杂,正是单英的用武之地,这也是高进把单英放到古北寨的缘故,实在是他手底下适合干这种事情的只有单英和鲁达二人,但鲁达是夜不收出身,更适合军中。
“给我盯紧了这两个贼厮鸟,他们和谁见过面,去过哪里,都给我记住了,要是有谁误了事,哼”
看着交头接耳后分开离去的两人,单英朝着身边两个手下冷声道,这段时间他可是在古北寨抓了不少探子,里面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就连锦衣卫的番子都有,虽说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可是也不由得他不慎重。
草原上老爷立了朔方部这档子事,单英早从李老根那里打听了个清楚,猜到老爷的雄图大志后,单英便更加警惕起来,被他抓到的那些探子里,有些被送去挖煤,有些则是被他变成了自己人,便好比那些锦衣卫的番子,如今反倒是成了单英的眼线,他们送回去的都是单英编出来的消息。
“大人放心,咱们一定盯紧了他们。”
两个探子紧紧盯上了各自的目标,很快便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而单英则是压了压头上的斗笠,自往李老根身边去了,这老家伙虽说做事情麻利,可他那张嘴就是个漏勺,什么消息都敢往外说,他需得给他好生提个醒。
第三百四十一章 磨蹭
秋高气爽,高进在河口堡逗留了大半个月,直到木兰平安生产后,他又陪着对双胞胎儿子在家待了三天,才和范秀安一到前往骆驼城。
这些时日,回到朔方部的侯三自派人递了消息回来,那素囊部果然如高进所料那般,对朔方部是谁所立并不关心,只要河套依然群龙无首,各部奉他为主就是。
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范秀安瞧着河口堡治下丰收的农田,到处都是在收割的农人,忍不住羡慕起来,“也就是高兄治下才有这般太平丰收的景象,没有税吏家丁催收,百姓安居乐业。”
有着回龙湾的水坝调节蓄水,再加上各种堆肥,河口堡治下开垦的荒田俱是成了良田,那亩产比之神木县内其他农田都要高出些来。
高进让人在河口堡修了大仓,眼下河口堡的田地,有七成都在他名下,那些从邻近堡寨过来落户的军户还有摩天岭的难民,俱是他的佃户。
要不是高进不愿收那些投献的田地,只怕河口堡里剩下那三成田地都要到他名下,这年头自耕农的负担太重,各地投献田地成风,只为了躲避朝廷征收税粮银钱。
像高进这般大方的主,全陕西都找不到第二个,所以哪怕高进觉得治下百姓需得有自己的恒产方能有恒心,可是架不住这世道如此,他要是把田地分发下去,反倒是会叫人心乱了,他也只能暂时继续当这个大地主,等日后时机成熟,再行军功爵授田的制度。
“今年还算风调雨顺,今后也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
高进叹了口气,眼下是万历四十五年秋,陕西这边接下来怕是马上就要迎来天灾不断的日子,到时候怕是大半个陕西都要遭殃,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囤积粮食以备灾荒。
范秀安闻言亦是沉默下来,陕西这边雨水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像是榆林神木府谷这边还算是好的,其他地方据说都是粮食歉收。
“范兄,接下来还得麻烦你多去几趟南方,为我收购粮食。”
“高兄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范秀安心中振奋,本朝太祖皇帝那“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事迹他也是清楚的,虽说眼下还没到天下大乱的地步,可是也能瞧出些端倪来,他自是会为高进广积粮。
人言道,秋高马肥,胡虏南下当是时。
放在以往,河套诸部总是会有人挑头勾连各部,往边墙掠夺,像是猛克什力部、沙计部都是其中佼佼者。
可如今这两部成了高进忠犬,自没胆子纠结各部犯边,反倒是在河套上吞并那些小部落,到了最后更是和摆言太、吉能、切尽那几个大部对峙上了。
朔方部的立部,就像是原本的小池塘里多了条大鳄,那些小鱼小虾都没了活路,毕竟其他王八要自保,便只能多吃些鱼虾壮大体量,免得被大鳄给一口吞了。
鲜红的血液浸润在泥土里,那半人高的牧草也被染得血红一片,这原本有百余人的小部落,如今彻底化作了废墟,切尽部的骑兵们四散捉着那些逃人。
一根根套索在马上的骑士手中甩出去,将那些奔逃的牧民们套住拽了回来,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数骑跑向了远处,本有骑兵打算上前追击,却被那带兵的台吉喊住了,“不过几个侥幸漏网的,且让他们去,咱们去下一处地方。”
脱里勒转马头,看着麾下勇士将那些捉来的牧民捆好用绳子牵上后,却是朝着下一处小部落的驻牧地而去,眼下临着河套的草原上已经乱得一塌糊涂,就是当年库图克台彻辰鸿台吉死后,套部鄂尔多斯部四分五裂,也没现在这般乱过。
脱里想到父王的吩咐,心里有些沉重,当年套部分裂成四十二部,大家奉土默特为主,没想到土默特内讧,如今那位顺义王卜失兔和素囊大台吉还在归化城和大板升城互相对峙,眼下河套这么乱,那位素囊大台吉也不发话,显然也是有了别的心思。
河套诸部里,过去真正能称得上雄长的便是切尽部,只因他们乃是库图克台彻辰鸿台吉的本部,只是这几年猛克什力和火落赤还有沙计三部联合,才压下了切尽部。
“查干巴拉和哈日巴日这两个懦夫,简直丢尽了咱们黄金家族的脸面。”
想到率先掀起战乱的猛克什力部和沙计部,脱里忍不住骂出了声,要不是他们疯狂地吞并小部,掠夺人口,又从那朔方部换取各种货物,只短短两个月,这两部不但恢复元气,而且人口还大涨不少,又怎么会叫父王也下令吞并四周小部。
明明大家都是蒙古人,这秋高马肥,本该引弓南下的好时节,却偏偏自己人杀成一团,只怕来年的牧草都要肥美不少。
除了脱里外,河套诸部里和他一般想法的人还不少,只是如今大家都杀红了眼,想要自保就得壮大自家部落,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眼下猛克什力加上沙计和朔方三部,部众就超过四万众,成了河套诸部里最大的势力,可偏生那朔方部始终没有动兵,切尽、摆言太、吉能这三个大部就算想联合起来对付猛克什力部和沙计部,都始终有所顾虑,便只能先吞并四周小部,增加部众再说。
“眼下,咱们朔方兵马已有两千众,是不是该动一动”
连着在草原上练兵练了几个月,人晒黑得跟个瘦猴似的张坚瞧着河套大乱,却是再也忍不住,找到了陈升,“升爷,不是我贪功,只是如今河套打得一塌糊涂,那些来咱们朔方投奔的逃难牧民都是有血仇的,而且眼下军中士气可用,切尽、吉能、摆言太不足为惧。”
“是啊,扫平了这三部,这河套就是高爷的了”
中军帅帐里,张崇古也忍不住附和道,查干巴拉和哈日巴日这对带孝子,这段时间可是东征西讨,部众都翻了番,要不是古北寨那边运往大营的货物源源不绝,只怕都快要跟不上这两个家伙抢掠的速度了。
陈升没有说话,前不久二哥还让人带信给他,要他务必沉稳,河套再乱也与他们无关,只要好生经营朔方部就是,可是陈升眼瞅着河套打成那般鸟样,而且查干巴拉和哈日巴日还可着劲地挑衅切尽三部,他怕迟早是要打起来的。
“侯先生,你怎么看”
陈升暂掌都护事,他不能轻易表态,至于自己那帮兄弟,他不用问也清楚他们都是盼着能打上一场的,所以侯三这位管着朔方部民政诸事的长史便极为关键了。
在大家心里面,有着举人功名的侯三便类似谋士之流,他说的话,大家还是愿意听的。
“河套诸部本有四十二部,连年厮杀吞并,再到如今怕就只剩下那些大部了。”
侯三缓缓开了口,自说了一套道理出来,那些大部吞并小部,将这河套的人口集中起来,岂不是有利于他们日后吞并,至于眼下既然鞑子们还有得打,他们何需凑这个热闹。
“我见过那位素囊大台吉,他是个有野心的,咱们不动,他自不会管套部打生打死,咱们要是动了,除非能毕其功于一役,将切尽、吉能、摆言太这三个大部一举吞并,他必定会出兵,到时候咱们便要陷入各部围攻,所以大家都有些耐心,等老爷回来再说。”
侯三的话,直接说得张坚张崇古没了声音,他们虽然求战心切,可到底还是知道什么是大局,于是只能加倍地操练手下兵马,可是朔方部里那股求战的心气并没有被压下去,反倒是越发炽热起来,不管是老部众还是新部众,都是盼着高进这位都护大人回来,踏平各部,征服河套。
骆驼城里,赶到总兵府的高进自不晓得草原上形势大变,那河套诸部如今已经隐隐形成切尽和朔方两个大势力对峙起来,哪怕他不想操之过急地拿下整个河套,可是河套诸部里除去被他打服的猛克什力和沙计外,剩下的大部都已经下了决心,等吞并完那些小部,整顿完兵马,便要和他决一死战,哪怕杀得河套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