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拯救明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任国成




第107章 辽民回归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便到了崇祯四年的春天,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山岭旷野满是绿意。

    过去的这个冬天建奴很消停,也许是去年从大明抢回了无数的物资财富安于消化,并没有在寒冷的冬季对辽西以及辽南展开进攻,这也使得辽南有了充分发展壮大的时间。利用这个冬天,王业泰建成了火铳和火炮作坊。

    当然,大明境内依然不太平,趁着冬季黄河冰封之际,越来越多的陕西义军渡过了黄河到达山西,使得山西境内的义军达到几十支,从河东到太原,山西境内一片大乱,山西官府根本无力平叛,纷纷指着陕西军队以邻为壑,驱赶流贼到山西之举。

    义军们在陕西被洪承畴杀怕了,然而洪承畴只是陕西兵备道,无权越境击贼,崇祯遂任命杨鹤为三边总督,总管陕山两省剿贼事宜。杨鹤为人正直、素有清望,但并不知兵,言说流贼都是大明百姓因生活无早落才铤而走险,上任之后一力主张招抚流民。然招抚需要银子,而大明这一年来先是经历建奴入关抢劫,京畿地区被打成一团糟,然后又是陕西流民之乱,陕西山西两省乱作一团,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太多银子。

    十二月初一日,户部尚书毕自严因度支大绌,上疏十二事,要求增关税,捐公费等。兵部尚书梁廷栋则以兵食不足,上疏言民穷之故,皆因官贪。使官贪风息后,再加派田赋,百姓才会同意。然崇祯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增加田赋以弥补国用,遂定下每亩加三厘,于是新增田赋一百六十五万余两。

    国库空虚,朝廷用度紧张,而辽南的日子也不好过。

    就在春节刚过不久,朝廷回复下来,同意王业泰请奏从山东迁回辽民。然而朝廷没有拨付一两银子的钱财,其中发生的一切费用都有辽南和登莱商量解决。

    王业泰和孙元化商量了,孙元化却大倒苦水,言说去年为了支持辽南为了支持金州筑城,登莱付出了太多太多,实在无力负担十万辽民迁回,最多给迁回的辽民提供数日口粮。

    然而辽民迁回需要的钱财太多,迁回后一穷二白,即便能及时开垦出田地种上粮食,等到秋收也得半年时间,半年生活所需,开荒用的工具耕牛种子,百姓们的房屋住所,等等都需要考虑。

    粗略算下来,要想迁回这十万辽民,没有个五六十万两银子根本不成。而对现在的王业泰来说,别说五六十万两银子,就连五六万两银子他也没有。

    “大帅你想的有些多了,”了解了王业泰的想法后,李彦直笑了,“哪里需要咱们出那么多银子啊,咱们免费给他土地开荒,给他们当兵做工的机会,他们应该感恩戴德才是,什么安家费,一两银子也不用出。”

    “这是怎么说的”王业泰惊问道。

    “那是大帅您根本不知道这些辽民在山东过得有多苦。”李彦直叹道。

    辽民渡海到山东后完全成为了外地人,没有任何根基没有任何门路,大部分人靠着给人帮佣帮工艰难的度日,男的帮着种地或者出海打渔,女的给人当下人,年轻的当窑姐,年老的成群结队的出去讨饭,总之做什么的都有,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山东本就人多地



第108章 大凌河之战的开幕
    但凡做任何事,没有财力支撑是不行的。辽南现在两万多军队十万百姓,能依靠的一是朝廷拨付东江镇的粮饷,再就是晒盐打鱼,收入实在有限。

    当然以前毛文龙时代东江镇仅靠着朝廷微薄的饷银也能勉强维生,主要还是王业泰想要做的事情太多。

    筑城练兵,打造火铳火炮,哪一样都需要花费海量的银子,仅靠目前的收入绝对不行,王业泰已经算过,现在手中的这点资金,也仅能维持到六七月分,若是再没有其他收入仅限,恐怕很多事情都得停下来。

    现在他能仰仗的收入便是海贸了。

    冬天的时候,陈寿阁带人去了江南,收购了五百多担生丝还有上万匹棉布,以及茶叶瓷器若干,花光了商行所有的五万余银子,通过运河漕帮运送到了天津,然后在三月冰封解冻之时以海船运到了旅顺。冬天没到海贸的时候,不管是生丝还是棉布价格都比夏季要低得多。

    到了旅顺后,王业泰调集了手中最大的两艘三桅海船给陈寿阁,都是能过跨越远洋的海船,让他带着货物前往倭国。

    从大明到倭国以从江浙去最为方便,因为季风和黑潮的存在,顺风顺水的话不到十日便能从宁波到达长崎。辽东距离倭国虽然和江浙差不多,但却没有季风和黑潮这种便利。

    但要赚大钱,去倭国贸易是短时间赚大钱最佳途径。这是陈寿阁和王业泰商议后共同确定的。

    要做生意必须注意时间,必须赶在江浙海商之前到达倭国,所以陈寿阁决定在三月份出发,海船沿着朝鲜半岛海岸一路向东南前往倭国,预计到达倭国会在四月,而江浙海商一般会在夏季五六月份东南季风起时才从江浙出发。

    提前两个月把货物卖掉,赶在浙闽海商之前离开倭国,避免和浙闽海商发生冲突。据王业泰所知,郑芝龙刚被招抚,成为了东南最大的海上势力,牢牢控制着往倭国的航线,东江商行根本不是郑家商队对手。

    王业泰亲自把陈寿阁送到了旅顺港口,看着海船驶出海湾,消失在碧海蓝天之间。

    “大帅,回吧。”李彦直心中叹了口气,只有他才知道王业泰心中的压力有多大。

    一年多来,从刚到旅顺的三百人,到完全控制整个东江,军队发展到两万多,接连战胜建奴,这些都是李彦直亲眼所见。可是王业泰依然毫不疲倦,建火铳作坊,造铳造炮,迁回山东的辽民,竭尽所能的扩充着旅顺的实力。

    可是天下间的事情哪能一下子就完成呢

    “彦直兄,海上风浪凶险,咱们也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海贸上,眼下军械司、将士们的粮饷,花钱如同流水一般,必须得扩展其他财源,要不辛苦你再去一趟辽西,拜见孙督师敲定水泥的买卖”王业泰对李彦直道。

    王业泰知道,孙承宗会在今年决定修筑大凌河城,就是不知道具体时间。水泥是筑城最好的材料,这点已经得到了孙承宗认同,就是不知孙承宗最终会不会使用辽南的水泥。

    而且,王业泰需要知道孙承宗筑大凌河的准确时间,才能决定下一步计划,所以才决定派李彦直去拜见孙承宗。

    据王业泰所知,崇祯四年大凌河战役对大明影响很大,在这场战役中,援军被建奴击溃,守城的祖大寿粮尽投降,大明在辽西最精锐军



第109章 锦州
    李彦直摆出苦兮兮的模样,孙承宗十分无奈,只能答应预付一笔水泥的费用,以蓟辽督师府的名义,先拨付给李彦直一万两白银,其他银两等到筑城后根据所用水泥实际数量再行结算。

    孙承宗给的如此痛快,是因为他已经给了解了水泥的价值,以水泥筑城,比夯土筑城速度要快上数倍,而对即将修筑的大凌河城来说,时间便是生命,因为孙承宗知道建奴不会眼睁睁看着大凌河城修好。什么砖石城墙,不存在的,砖石城墙成本太高以辽西的财力根本负担不起,整个辽西数十座城堡,绝大部分都是夯土城墙。

    谈成了生意后,李彦直也没急着离开,而是以辽南使者身份留在了孙承宗身边,他要了解辽西的情形,以及筑城的准确时刻,以帮助王业泰决策。

    据李彦直了解,辽西军现在分两大派系,一派是宁远锦州的祖大寿等人,另一派则是驻守山海关的辽东经略满桂一系。

    拜王业泰所赐,在这个时空满桂活了下来,并在随后的收复永平府的过程中立下了功劳。

    对满桂的勇武,崇祯还是很欣赏的,再加上对临阵而逃的祖大寿等辽西军的不信任,便以满桂为武经略,挂平虏将军衔,驻守在山海关,以制衡辽西军。

    以官职而言,满桂的职位还在东江总兵王业泰之上,毕竟满桂是武经略,在地位上甚至和蓟辽督师孙承宗等同。不过论实力满桂却有些差,手中只有数千大同嫡系,以及山海关万余守军。手中的实力比不上王业泰,连锦州的祖大寿都比不上。

    满桂勇武,却性格暴躁,对临阵而逃的祖大寿十分看不上,幸亏有德高望重的蓟辽督师孙承宗在,满桂和祖大寿的矛盾才没有激化。

    在筑大凌河城将领的人选上,孙承宗在满桂和祖大寿之间左右为难。就本心而言,孙承宗倾向于满桂,毕竟祖大寿有临阵脱逃的先例,而满桂面对建奴时更加英勇。可是驻守锦州的祖大寿占据着地利,手中的兵力也比满桂雄厚。

    就在孙承宗左右为难之时,李彦直建议道:“督师,您在决定人选之前,不妨先想一想,若是派满桂筑城,建奴举兵攻打大凌河城时,在锦州的祖大寿会不会倾力营救”

    李彦直的这番话让孙承宗恍然大悟,是啊,若是派满桂去筑城,被建奴攻打时,祖大寿未必肯倾力解救,因为祖大寿等一帮辽西将领一贯自私。相反,若是祖大寿被围在大凌河城,以满桂忠勇的秉性,根本不会因为私怨而耽误国事。

    “好,就以祖大寿为主将,修筑大凌河城。”孙承宗断然道。

    主将人选确定出来,接下来便是准备工作。大凌河城以前修筑过一次,在建奴的攻击下没有成功,但城墙的墙基还在,在以前的基础上筑城,至少能节省一半以上的工程量,但是任务量依然庞大。

    经过和幕僚们商议后,孙承宗决定以祖大寿部一万三千余辽西兵,再加上两万余民夫,共筑大凌河城,为了筑城,孙承宗从各处调集工具物质无数,当然最重要的是辽南所产水泥,会经过海路及时运到。至于筑城的日期,孙承宗定在了七月。

    知道筑城的准确日期后,李彦直立刻身边敌情司人员快船告知旅顺。王业泰得到报告后,寻思良久,回忆着记忆中另一个时空发生的大凌河之战。

    他不是明史专家,所知历史多是通过网络,所知也是一知半



第110章 皇太极的野望
    就在明军准备重筑大凌河城的时候,沈阳建奴老巢。

    后金汗皇太极正带着贝勒大臣们巡视火炮坊,检阅红衣大炮铸造进度。

    年前远征大明成功,俘获的大量人口财富,使得后金国力大增,也使得皇太极在后金朝野地位升到了极点。

    远征明国之前,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都极力反对这种冒险之举,而冒险的成功证明了皇太极的英明,皇太极便趁机以为兄长分忧的名义,取消了代善参政的权力,而莽古尔泰经历了金州大败,被皇太极取消了大贝勒的身份,并削减了五个牛录。

    八贝勒参政的格局已经彻底消亡,皇太极仿造明朝制度设立六部,六部官员皆有年轻皆由崇拜拥护他的贝勒宗室担任。现在的后金朝中,皇太极一言九鼎,掌控所有的权力,朝野上下已经没人敢公然和他作对。

    权力的变大,也滋生了皇太极的野心,特别是此次入关征明,让他看到了大明的虚弱,四万军队绕着明国都城北京转了一圈,竟如入无人之地,除了辽西关宁军可堪一战外,对大明其他军队,皇太极根本不放在眼里。

    现在的他已经不满足偏安于辽东苦寒之地,有了消灭大明问鼎天下之雄心。

    可要攻灭大明,就不得不面对辽西那数十座城池组成的堡垒群,毕竟从辽西入关是攻取大明最便捷的路径,而从蒙古绕到攻明路途太远,有后路被切断的危险。但是以建州女真的单薄的人力,想攻打坚城实在太难,宁远之战的失败便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必须要掌握攻破城墙的手段,而以红衣大炮攻城是最方便的方法,不需要有多大伤亡便能轰塌城墙。

    可八旗兵打仗在行,可要造大炮完全是门外汉了,根本没有造铳造炮那个智商。于是在攻入大明之后,皇太极一直注意俘虏明国的工匠,特别是会造铳造炮的工匠,终于攻破的数个城池后,被他抓捕到工匠数百人,全部带到了关外。

    皇太极以熟悉汉人的佟养性为汉军旗都统,全面负责造红衣大炮事宜,现在时间过去了半年,到了检阅成果的时候。

    “大汗您请。”佟养性弓腰塌背,一脸谄媚的奴才相,把皇太极以及随行众贝勒引入了火炮坊,亲自介绍铸炮情形。

    “在大汗的英明领导下,奴才殚精竭虑,指挥众工匠日夜工作,终于成功铸造了红衣大炮四十门,每门都经过严格的检验,绝对质量良好性能优越。每门大炮上都烙有造炮工匠名字,哪门大炮除了问题,相应工匠一律问罪,所以质量绝无问题。”

    在佟养性的介绍下,皇太极看着面前一门门摆放整齐的红衣大炮,心中满是兴奋。

    “大汗要不要试放一次”佟养性谄媚道,见皇太极点头答应,便亲自检查了一门红衣大炮后,亲手给大炮装填好火药弹丸,然后把一根头部烧的通红的铁钎递了过去。

    皇太极兴致勃勃的把铁钎捅在红衣大炮火门,顿时“滋滋”的火药点燃声响起。

    “大汗请捂住耳朵!”佟养性连忙提醒。

    皇太极却摆摆手:“朕是大汗,岂能畏惧区区炮声”

    话音未落,“轰”的一声巨响,仿佛雷声在耳边响起,皇太极只觉得耳朵嗡的一下,再也听



第112章 细作(上架第二更)
    大凌河入海口,一艘三桅帆船静静停在波澜起伏的大海中,此船前来接那百十名辽南辅兵,辅兵已经接到,船却未走。

    李彦直静立在甲板上,静静的看向远处的海岸,他在等有关建奴的确切消息。

    没过多久,一条小船从远处大凌河道出现,径直驶入了海中,向着大船驶来。船篷船体上到处都是箭矢,仿佛刺猬一般,一看就是遭到了建奴弓箭手的阻击。

    小船靠近,帆船上水手扔下绳梯,接引小船上哨探登船。

    “拜见先生!”一个哨探抱拳向李彦直行着军礼。

    “快快免礼,说说具体情形。”李彦直连忙道。

    “是!建奴分两路而来,兵力约有五万,领兵的乃是奴酋皇太极,另外德格类、岳乐、阿济格、多尔衮等建奴贝勒旗号都出现在战场上。建奴在大凌河城三里距离四面挖掘壕沟修筑护墙,由诸贝勒分守四面,把大凌河城团团包围。”敌情司哨探把探查的情形详细说了。

    “看来大帅说的对,建奴就是想围城打援啊!”李彦直叹道,“对了,兄弟们伤亡如何。”

    “兄弟们一共二十五人,安全回来的只有十五人,足足十个兄弟死在建奴箭下。”哨探黯然道。

    “大帅会抚恤阵亡兄弟们的,你先下去休息吧,让军大夫给裹裹伤,好好吃顿饭休息休息。”李彦直抚慰道。

    哨探下去,李彦直也下令,拔锚,帆船径直向南而去。

    两日后,帆船到达旅顺口,李彦直立刻入城拜见王业泰。

    “彦直兄,一路辛苦了。”王业泰笑吟吟的对李彦直道。

    “都是属下应该做的。”李彦直道,说着便把辽西以及大凌河情形向王业泰一五一十禀告了,“大帅,您以前判断的对,建奴便是打着围城打援的主意,以大凌河城的祖大寿部为诱饵,目的是想歼灭朝廷派出的援军。”

    王业泰点点头,另一个时空皇太极便是采用的围城打援的主意,围着大凌河城不攻,先后歼灭了朝廷两次派出的援军,以至于最后朝廷再无援军可派,而守了三个多月,凄惨到以人为食的祖大寿部也不得不投降。

    “大帅,咱们辽南要做些什么”李彦直满是期待的问道。

    相处一年多来,李彦直对王业泰很是了解,知道王业泰是个不甘寂寞的人,这个时刻绝对不甘寂寞。想想两个月前自己便被派到辽西,王业泰布局如此深远,李彦直的期待更加的迫切了。

    “咱们啊,”王业泰微微一笑,“先肃清辽南建奴的奸细再说!”

1...2324252627...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