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灯塔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懵懂的猪
对于这个问题,鲍里斯想不出答案来,难道是因为自己有幸运光环加持?
实际上,鲍里斯永远都想不到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德米特里少将之所以待他不错,就是因为这位少将同志缺少朋友,而在莫斯科这个陌生的地方,他真正认识并且能打上交道的人,也只有鲍里斯一个。
对于小心谨慎的德米特里来说,鲍里斯无疑是个做朋友的好选择,这个年轻人胆子小,多多少少有些怯懦。同时呢,两人之间有一份前缘摆在那,更重要的是,鲍里斯的职位太低了,他的存在对德米特里基本构不成威胁。
坐车回到住所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鲍里斯在楼前下车,目送司机开着车走远,这才转身上楼。
顺着楼梯上楼,才拐过一楼的拐角,迎面就撞上正抱着一个小包裹下楼的奥古斯特,这家伙先是楞了一下,紧接着便抱怨道:“哎呀,鲍连卡,你到哪去了?今天一天都没看到你。”
说着话,他上前拉住鲍里斯的胳膊,一边转身往回走一边说道:“你来的正好,我哪有一份军事演习的规则说明要交给你,你跟我去拿。”
“军事演习?”鲍里斯愕然道。
“没错,是咱们那位新来的教官安排的。”奥古斯特嘟囔着抱怨道,“说是要检验一下咱们的指挥水平,看看咱们是否能胜任自己的指挥官职位。该死的,咱们是否胜任,难道仅仅凭着一场演习就能判断出来吗?”
原来是列昂纳多?彼得罗夫斯基安排的检验性课程,鲍里斯心里想到,这倒是不让人感觉意外。





灯塔 0019 演习
所谓的军事演习可以分为很多种,并不是每一种都需要大场面,都需要真正的军队参与其中,像奥古斯特所说的,这次由学院安排的军事演习,实际上就是一种考核性质的室内演戏,类似一种兵棋推演。
鲍里斯看了奥古斯特替他拿来的演习说明,才知道这次的演习实际上是在两个指挥员培训班之间展开的,是一种对抗性的演习,两个班的学员各分为10个组,每个组都由3名学员组成,各自捉对抗衡。至于说演习的规模,则被设定为战术性演习,各自可以调动的部队都是一个理论上的加强团,配有各自的炮兵和装甲部队。
自从巴甫洛夫宣扬的战术思想得到推广以来,苏军成建制的装甲部队以及炮兵部队,就被作为协从军中打散到了各个步兵队伍里,而此次的战术演习,各个组所指挥的概念上的军队,也就是这样一个诸兵种合成的小部队。
为了检验出每个小组指挥员的真实能力,演习的背景存在着不确定性,需要通过抽签来决定,也就是说,现在谁都不知道自己将指挥着那个概念中的加强团在什么地形条件下作战,究竟是山地还是海滩,亦或是森林、沼泽什么的。另外,能够对战场起到一定影响作用的天气条件也不清楚,这些都要抽签结束之后才能明确。
“我向教官提了要求,”在鲍里斯的住所,奥古斯特拿着鲍里斯的杯子喝着咖啡,说道,“咱们两个结组,恩,还有一个则是教官按抽签决定的,是来自乌兰巴托的别立克,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别立克,你记得这个人吧?就是坐在第一排最右侧的那个小个子。”
鲍里斯茫然的摇摇头,对班上的学员,他认识的并不是很多,此前也没有专门的做过这方面的工作。
“哦,这个家伙很不错的,”奥古斯特倒是长于交际,他说道,“出身装甲兵,来学院之前驻扎在乌兰巴托,听说之前还参加过诺门罕战役,是一支装甲营的营长,应该算是咱们班上实职最高的一名学员了。他参加过实战,不像咱们班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刚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兵。正好,你也参加过实战,我也参加过.哦,我那也应该算是实战吧?总之,咱们这一组都是参加过实战的指挥员,实力应该是最强的,我考虑着,这一次怎么也能排的上一个名次吧?”
别看奥古斯特平素像是浑浑噩噩般的一个人,其实他同样也有着一份很强的上进心。作为学院的一名学员,谁都清楚,类似这样的对抗性军事演习,往往都是评估学生成绩的重头戏,如果能够在项目中拿到高分,将来说不定就会成为晋升的筹码。
正是为了拿一个高分,奥古斯特才主动与鲍里斯结组,一方面是因为两人关系很不错,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鲍里斯参加过实战,而且是苏芬战争那样的大规模实战。别小瞧这一份资历,要知道,在整个学院这一期的培训班内,真正参加过实战的指挥员并不多,而真正经历过恶战的指挥员更是几乎没有。
像此前挺进西白俄罗斯的战役(进攻波兰的战争)也好,诺门罕战役也罢,在大部分苏联指挥员看来,都算不上恶战,唯有在芬兰进行的战争是真正的恶战,而整个学院里,目前之后鲍里斯是从那边过来的。
奥古斯特原本只是以为同鲍里斯一组就有些把握了,谁能想到,自己的运气竟然出奇的好,结组抽签的时候,竟然又抽到了从乌兰巴托过来的别立克,这无疑令他的信心更足了。
鲍里斯可是看不出奥古斯特的小心思,他只是觉得别立克的名字隐约有些耳熟,只是一时间又想不起在哪看到过了——重生就是有这样一种麻烦,很多记忆总是会搞混了,分不清就是来自前世还是来自今生。
其实也怪不得鲍里斯一时想不起来,毕竟没人能够那么轻易的将一个大尉同一个大将的身份联系到一起,如果鲍里斯的记性更好的一点的话,那么他就能想起别立克的另一个身份了——60年代的苏联大将,外贝加尔军区司令员,就是这个家伙指挥的装甲部队,在中苏交恶的时期,逼得北京暗中做出了迁都武汉的决定。
“刚才你没回来,我正准备去别立克那儿呢,”奥古斯特将杯中的咖啡一饮而尽,走到鲍里斯身边说道,“他住在十月农庄那边,离这里不是很远。”
“演习什么时候开始?”鲍里斯点点头,将心里无关的念头都驱赶出去,问道。
“这次算是突击检验,”奥古斯特摊摊手,一脸无奈的说道,“所以从明天就开始了。对抗顺序由抽签决定,按计划是上午两场,下午两场,一共十组,就要进行五天,也就是,未来一周就要干这个了,如果运气好的话,咱们还能多准备一些时间,如果运气不好,抽中了前几号,那就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了,完全要靠临场发挥。”
鲍里斯皱皱眉,这样仓促的安排有点扯淡了,哪怕是真正的战场,总也会有一些准备时间的,遭遇战的话,哪还有什么战术可言?大家纯粹就是拼火力了,那也值不得拿来演戏啊。
不错,既然是学院的安排,就没什么道理可言了,如今也只能像奥古斯特说的那样,期盼着手气好一点,选到的号码能靠后一些了。
“你晚上没什么安排了吧?”奥古斯特继续问道,“要是没有安排的话,咱们就一起去别立克那儿,一晚上的时间,总能做一些准备的。”
鲍里斯点点头,从沙发上站起身来。都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即便是明天手气不好,抽到了靠前的号码,那今晚按照各种战场环境的不同,准备出几套可资采用的战术方案,总也是有些帮助的。说到底,哪怕是准备不出方案,作为同组的成员,大家随便聊聊,也能做一些磨合,等到军演的时候,彼此间的配合才能更加默契。
既然决定要去别立克那,自然是宜早不宜迟,鲍里斯简单的换了一身衣服,便与奥古斯特一同出门,直奔十月农庄。
如今苏联军队中的指挥员,尤其是基层指挥员还是分为两大类别,其一是实战派,也就是在战斗中因功得到升迁的,其二则是所谓的学院派,也就是从军校毕业直接走上指挥员岗位的。像鲍里斯,他虽然也是从军校毕业的,但因为军校的级别比较低,因此算不上学院派,而应该算是在实战中蹿升起来的,属于实战派。而别立克也差不多,他虽然毕业于基辅步兵学校,又在莫斯科装甲坦克指挥员进修班进修过,但也算不上什么学院派的指挥员,他的指挥员身份同样也是在战场上获取的。
苏联军中学院派与实战派的划分,虽然并不像当初根正苗红的工农指挥员与旧沙俄军指挥员的分化那么明显,但同等出身的指挥员之间,认同感总是更多一些的。也正是基于此,尽管此前彼此都不熟悉,但别立克对鲍里斯的到来还是表现的很热情。
三个人在十月农场别立克的住所聚到一起,经过简短的寒暄,彼此介绍了自己之后,就开始投入到军演方案研究的工作里。
总体来说,军事演习,尤其是室内军事演习,是一个很复杂的操演过程,双方的胜负需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来决出。打个比方,在针对一个高地的争夺战中,双方都投入了一个连,那么最终的胜负,就要看双方的综合战斗力指数了。这个综合战斗力指数包括很多方面,诸如:火力、双方投入的弹药量、战术等级、进攻准备时间或是防御准备时间,双方是处于战术进攻还是处于战术防御等等等等。最后的评估,就是要将这些要素综合在一起,再经过一个系数加成,就可以判定双方是谁胜利、谁失败,胜利一方战损多少,失败一方战损多少。
因为军演涉及到的战场环境还不清楚,因此鲍里斯三人也没办法就演习的细节问题作出规划,他们能只能讨论出一个大概的方向,并就可能接触到的各种战场环境,做一个模糊的规划。
别立克是装甲兵出身,来学院之前指挥着一支坦克连,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属于标准的装甲兵兵种指挥员,而鲍里斯和奥古斯特都是步兵指挥员出身,因为级别的关系,两人都没有指挥装甲兵作战的经验。因此,三人在装甲兵与步兵协同作战方面,倒是能够形成一定的互补。而三人组合中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都没有指挥炮兵作战的经验,对于炮兵的运用,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对于这一个短板,三人都有很清晰的认知,因此,在这方面形成的争议也最大。
(第一次来这个站,很多地方都不适应,前天发的章节没过申,也没注意,结果还以为发出去了,最后却是断更了,对不住了。。。。。。吐槽一下,审核没过,总字数却变了,啥道理?)




灯塔 0020 观摩
军队其实也是一个社会,不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是社会就有族群划分,就有你差我别的不同。就军中而言,学院派瞧不起实战派,认为这些人都是大老粗,没文化,而实战派同样瞧不起学院派,认为这些学生兵都是娘娘腔,纸上谈兵的本事有,可真要论到战场上的能耐,却是一样都提不起来。
作为实战派指挥员,别立克便是如此,他在诺门罕战役中指挥自己的坦克联队,有着出色的作战表现,直接参与了对日军第7师团以及第23师团的合围歼灭战,并因此荣立军功。尽管那一场作战中,他没有资格参与战略方面的作战计划制定,但在战场细则的战术安排上,却是有个人优异表现的。类似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把一群没上过战场的学院学生兵放在眼里?
而鲍里斯呢?他也是实战派出身的指挥员,尽管曾经指挥的连队在进攻奥卢的战役中被芬兰军全歼,他仅以身免,但那场战役被围歼的并不是他那一个连队,而是整整两个师,因此,战役失败的责任应该归咎到军指挥部身上,与他没有什么关系。恰恰相反,正因为那场战役打的相当艰苦,苏军损失惨重,所以,他能够活着回来就已经十分光荣了,更何况他还有一定的收获。从心理上,别立克对鲍里斯有一份认同感,觉得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是处在一个水平段上的指挥员,双方的相处自然也比较融洽。
一晚上,三个人就在商议军事演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作战环境,以及相应作战环境下应当采取的主要策略,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效果,三个人甚至还就某些个案进行了预演性的对抗演习。
整晚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便过去了,当最后一场以夺取高地为目的的演习结束,充当裁判的奥古斯特最终判定鲍里斯所执的蓝军获胜之后,三个人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这一晚的“火并”。
别说,通过这一晚的实验性演习,鲍里斯的确是获益良多,尽管只是一种纸上谈兵般的游戏,可他仍旧从这种游戏中找到了别样的乐趣,同样也是重生以来的第一次,他对“指挥”这种技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个人简单的洗漱一把,鲍里斯和奥古斯特也没有再回自己的住处,而是约好别立克一同去了学院,就在学院食堂用了早餐,掐着点去了教官定好的演习教室。
按照平时上课的正常时间,两个指挥班的学员全数集合,旧车间改造成的教室里挤满了人,平素熟悉的、不熟悉的学员们拥挤其中,等待着抽签的开始。
瘦骨嶙峋的列昂纳多?彼得罗夫斯基上校是这次演习的考核教官,他让助手在教室的北侧墙壁上悬挂了四面大木板改成的操演展示牌,这会儿,四块展示牌上都罩着白布,看不到上面的东西。
看得出来,学院应该是对这次的演习比较重视,前来担当裁判的教官有八个,剩下的还有两名师级政委充当监督。
讲台上一左一右摆放了两个抽签用的箱子,参加演习的各组学员需要派一个代表过去抽签,抽到红色签的就是“红军”,抽到蓝色签的则是“蓝军”,红、蓝颜色相反,但号码相同的则为一组竞争对手。至于竞赛的顺序,则是按照号码来的,1号到4号为第一批上场演习的小组。
鲍里斯一组负责上去抽签的是奥古斯特,这家伙的手气比较臭,抽了个蓝色的6号,换句话说,他们将成为第二批参加演习的小组,而对手则是红方的6号。
现场的教官很严厉,不仅禁止大声喧哗,甚至连交头接耳都会接到警告,每个学员只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安静的观看别人演习。
整个抽签的过程持续了不到20分钟,之后就是最先上场的四个组进行演习。
展示板上的白布被揭开,四种不同地形的战场态势图显现出来。第一块展示板明显是被定义为攻防战,战场地形为高地,蓝军占据着优势地位,高地的三块阵地由蓝军控制。红军的作战任务是突破蓝军的高地防线,夺取三块阵地中的任何一块都算胜出。
第二块展示板上则是一个突出部作战态势图,同样也是蓝军处于防守态势,红军的作战任务是突破蓝军突出部的任何一个方位,夺取其不可移动的军旗便算胜出。
第三块展示板上则是突围作战的态势图,战场环境为红军一部被蓝军包围,红军的作战任务为外围部队实施向心突击,解救被围困的友军,而蓝军的任务则是在歼灭被围红军的同时,有效打击红军外围部队。红军被围部队冲出重围、或是歼灭蓝军三分之二的有生力量即获胜。
第四块展示板上却是突击作战的态势图,红蓝双方各有阵地,双方需要不择手段的突破对方防线,同时,防止己方的防线被对方突破。
结合展示板上给出的各种战斗地形,咋一看,显然是第四块展示板,也就是突击作战的演习最为简单,因为那完全就是硬碰硬,是拼消耗的一场战斗。但在鲍里斯看来,这一场战斗演习却是最复杂、最难以掌握的,当然,也是最难出彩的。
展示板全部揭开,第一批参加演习的8个组上场,按照各自的号码选择展板,然后进行战术讨论,教官给出的讨论时间是20分钟,同时,观看的各个学员也可以以各自的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咱们是6号,是不是应该选择第二个展板?”奥古斯特见教官们允许各自讨论了,便迫不及待的说道。如果这个顺序没错的话,那么他们就可以多出一个小时的规划时间了。
“那可不一定,”别立克看着第一块展板,头也不回的说道,“教官们会更改顺序的,说不定连展板都会换掉。”
这可是谁都说不准的事,而且可能性很高。
“鲍连卡,你对第一组的态势有什么看法?”盯着展板看了一会儿,别立克才扭过头来,看着鲍里斯说道。说实话,昨天晚上鲍里斯体现出来的综合指挥才能并不怎么高明,甚至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不过,在别立克看来,他偶尔闪现出来的奇思妙想,总是能够令人感觉惊艳。
鲍里斯摇摇头,啥也没说,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想露怯。如果真让他来说的话,站在蓝军角度,这就是一场阵地防御战,而阵地防御战要想打好,无非四个要素:第一,多层线式防御配合支撑点;第二,要有足够的预备队;第三,火力必须足够强大;第四,对侧翼的保护是重中之重。
不过在这场演习中,红蓝双方的兵力以及火力配备都是差不多的,而蓝军在高地上仅有三道防线,防御纵深严重不足,再加上地形的关系,侧翼的防御也非常薄弱。因此,这一仗蓝军要想打得漂亮,其主要着眼点就不能仅仅局限在阵地的防御上,而应体现在外围,也就是是否能抓住有利战机,打红军一个反突击。
鲍里斯不开口,别立克倒是也没有继续追问,三个人之间没有继续讨论,而是开始观看第一批学员的较量。
20分钟的小组磋商时间很快过去,随着教官的一声令下,真正的演习开始了。
因为有别立克的提问在前,鲍里斯在最初阶段的主要注意力就集中在第一块展板上。
参演的两个小组都拿出了战斗最初的规划安排,由主持的教官将双方的兵力调拨状况展示在展板上。
在这一步上,其实很多问题就已经能够看出来了。双方的炮兵安排在什么地方,装甲部队计划如何使用这一类的,都差不多能揣摩出其所准备采用的作战方法。
就蓝军来看,他们的炮兵安置在了阵地大后方,很明显,这是准备为高地上的阵地防守提供火力支持的,同时,其主力部队被安置在了三道防线上,而装甲部队则被置于后方做机动,目的应该是为了掩护阵地侧翼。除此之外,蓝军还保留了一支预备队怎么说呢,这是很正规的战法,严防死守啊,虽然正规但也不容易出彩。
而红军一方同样也是如此,他们的战法更加的“苏联化”,其主要兵力都投入到了正面战场上,装甲部队协同步兵作战,炮兵的作用就是提供攻击前的火力准备。最令人失望的是,针对蓝军的布置,红军一方没有做任何的战术调整,他们甚至都没有安排一支小规模的部队,对敌人的阵地侧翼实施袭扰。
这样的作战令人感觉乏味,这一点就连鲍里斯都深有感触。不过话说回来,这貌似也很正常,目前,苏军指挥官的素质低下,技战术刻板僵硬是很普遍的现象,毕竟大部分富有经验的指挥员已经被清洗掉了,而现在占据着指挥岗位的,绝大多数都是刚刚提拔上来的年轻人。
第一组的战斗很快进入拼消耗的局面,没有任何看点可言,鲍里斯转移注意力,开始关注第二组的情况。




灯塔 0021 剽窃
战略讲究布局,战术讲究随机应变,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可是在如今的苏联,无论是高层的指挥官,还是中低层的指挥员,军事素质过硬乃至达标的都严重匮乏,而情况最为严重的地方还是在于中低层,鲍里斯对此有极为深刻的认识。
就像当初在对芬兰作战的战场,绝大部分的中低层指挥员在技战术方面都过于呆滞僵硬,只懂得严格遵守上级指挥部门的命令,根本不懂的按照战场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更有甚者,在指挥上完全依靠简单粗暴、不计损失的拼消耗手段,只懂得要求士兵“冲冲冲”,完全不考虑具体的实际情况。
当然,这些都与时下苏联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息息相关,不能单纯的责怪某一位指挥员。
当鲍里斯将注意力转移到第二块展示板的时候,第二组进行对抗的两组学员,已经开始了正式较量。双方的对抗完全没有任何花哨,也没有任何的技巧,进攻的红方在进攻方向上不做任何试探,也不做欺骗性的佯攻,直接选定一个方向就开始投入兵力强攻。而在进攻的方式上,也是采取很传统的打法,炮兵有效火力的炮火准备,然后由装甲部队配合步兵进攻敌军阵地。蓝方则是一味被动的防守,与红军完全是在玩添油,拼消耗。
这样的战术指挥既不具备技术性,更不具备观赏性,不管是哪方输赢,可以说都没有任何的意思。
在第三块展板上,对抗的双方同样打的很枯燥,当鲍里斯把注意力投过去的时候,红方现在计划由被围部队打一场声东击西的突围战。按道理说,这样的战术不能说多么巧妙,但还是具备一定可操作性的,可问题在于,红方的三名学员执行战术计划的态度很不坚决。既然决定将外围的突击部队作为佯攻,那么就应该将内部被围部队的主攻方向定在相反,至少是不同的方向上。而红军却是在指挥上犹犹豫豫,既想搞这个声东击西的骗局,却又不能指挥被围部队向反方向做全力突击。最终的结果,就是战斗打的乱七八糟,弄了个四不像出来,不仅延误了战机,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相比起前三个展板上进行的演习,第四组的两队学员就更糟糕了,针锋相对的突击作战打成了彻头彻尾的阵地战,双方在一个面山背河的狭长地带上展开了肉搏,当鲍里斯的注意力转过去的时候,演习双方都准备把预备队投进去了。
这不是战斗,是纯粹的杀人,鲍里斯看得有点无语,他原本在指挥上缺乏自信,可是看了今天的演习,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本事显然还不是最糟糕的,至少自己的脑子没有僵化成一块石头。
难怪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会出现那么令人惊讶的大溃败,不要说什么敌众我寡,也不要说什么被意外偷袭,更别提什么装备落后,那些或许是失败的原因,但这些原因的存在并不能掩盖指挥员素质差劲的现实。
再仔细想想,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德双方的伤亡率也相差悬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与指挥员指挥素质的落后难道没有关系吗?
1...678910...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