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由于靠近蝗灾最大的发源地,投靠蒙兀人的山陕汉军世候的土地,以及蒙兀人自己在草原上撒的那点糜子几近绝收。
草原上各种牧草同样被蝗虫啃得光秃秃的,由此造成大量牛羊牲畜死亡。
在辽东,最近几年越来越江河日下的女真人同样损失惨重,秋收之前,辽东的粮价达到了8贯一石。
秋收之后新粮入库,原本应该回落一些,然而因为蝗灾,再蠢的人也知道今年的收成不可能支撑明年的消耗,因此辽东粮价不降反升,而且越来越快,年底之前就上升到高达15贯一石!
就连大周新开拓的江淮地区,同样也是损失惨重,这些本来就相当于新开拓领土的地区,今年几乎绝收,唯一的好处是蝗灾并未影响到江南,江淮军还能指望来自本土的支援。
整个长江以北,只有齐省顶住了蝗虫的侵袭,而且长达两个多月的灭蝗战争,让整个齐省处在一种近乎狂热的氛围中。
战胜看似不可战胜的天灾,使得最普通的老百姓都产生了战天斗地的豪情。
所有人都确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他们也确实是不可战胜的。
……
王启年往返齐省与草原已经很多次了。
现在他已经差不多成了齐省都督府与蒙兀古尔汗札木合之间贸易的代理人。
他现在通常是每三个月一次,把蒙兀人的羊皮、马匹运到齐省,再把齐省的盐运到草原上。
在这个过程中,王启年积攒了大量财富,也使得上马贼实力开始飞速膨胀。
现在的上马贼,除了原来的几十个老兄弟之外,总兵力已经超过三百人,其中一半是活不下去的蒙兀马贼主动投靠,剩下部分则以汉人为主,党项、女真和索伦(也就是所谓的生女真,鱼皮鞑子)也有一些。
三百骑手,听起来人数并不多,但个个都是精锐。
一人三马不说,骑弓步弓,马刀马槊,皮甲铁甲都成了普遍装备。
如果王启年有心,凭借这三百精锐,他可以迅速拉起一只上万人的附庸力量。
只是王启年不想这么做,他始终维持着精兵政策——因为他不想被大量炮灰拖累,上马贼一向是以机动性见长的。
王启年认为,机动性较高的队伍,选择也会相对多一些。
今天,王启年又一次来到泉城,这一次他一口气为这边带来了600匹马,若是能把食盐顺利运到草原上去,这一来一回,上马贼自己就能挣到相当于100匹马的利润。
当然,除了盐马贸易,若是另外一项任务能够完成,王启年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
“大当家的意思是……”
负责接待王启年的胡兰山胡老头疑惑的问道:
“蒙兀鞑子的大汗想要跟俺们大都督结盟”
“是。”王启年说道:“请胡老伯把此时上报给大都督。”
一直以来,负责接待王启年的一直是转到户部任职的胡兰山,这个老头性格上有点八面玲珑的意思,做生意还算不错,但他无法决定如此大的问题——不论是能力上还是职务上都不行。
“在下这次来之前,蒙兀鞑子的古尔汗希望得到大都督的支持,他现在正在准备跟漠东蒙兀的决战。”
王启年又稍微解释一下:
&nb
第389章 伐高丽1
隆道二年十一月十八,夜色已深。
几艘小舢板凭借黑夜的掩护,缓缓向岸边靠近。
这是齐军前锋的前锋,由十艘小舢板组成,共一百选锋兵,全部都装备着燧发手枪和倭刀,一些对自己的身手十分自信的家伙还带着弓箭、飞斧,甚至狼牙棒或单手斧之类的冷兵器。
公孙胜给这些人的任务是悄悄摸上岸,控制一段海岸线,以便引导后续部队发起攻击。
他的计划可谓十分小心,因为江华岛的位置十分重要,换位思考的话,他一定会尽可能加强这个岛屿的防御力量。
因此公孙胜不太相信李家海盗提供的情报——这种高丽王都的海上大门,怎么可能只有几百个武装人员看守
不过,没过多久,公孙胜就察觉,也许李家海盗的情报确实是正确的。
因为十艘舢板组成的突击队非常顺利的靠岸,一百名精锐选锋悄悄钻入黑暗中,很快,江华岛的夜色似乎重新归于平静。
这个时候,平静对齐军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
这意味着突击队并未被高丽巡逻人员发现,齐军后续部队可以有更多时间,悄悄完成登陆工作。
……
岸上,涂了一脸锅底灰的突击队员们三五成群的悄悄扩大控制范围。
其中两个小组摸到一个似乎是烽火台的建筑物旁边,一个选锋兵支起耳朵听了听建筑物里的声音,片刻后,这个人伸出三根手指,对身边的同伴们轻轻摇了摇:
‘三个高丽兵,都睡着了。’
这个信息迅速在突击队中间传播。
突击小组的组长有些疑惑,有三个人的话,为何不轮流值班呢
当然,敌人懈怠。对我方来说就是好消息。
一个选锋兵蹑手蹑脚的靠近烽火台的木门,用一柄匕首插进门缝,轻轻挑开门闩。
里面果然有三个穿着青色麻布衣裳的男人,其中两个躺在草铺上睡得正香,另外一个抱着一根不算长的长枪,倚在墙边打瞌睡,脑袋一点一点的,连有敌人靠近身边都没反应过来。
组长差点冷哼出声,他一挥手,6个选锋兵猛扑上去,2个人对付一个高丽兵,一个用麻绳捆住高丽兵的嘴,以防止他叫出声来,另外一个直接上前将瘦弱的守军按倒。
那几个高丽兵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露出惊恐的眼神,然而嘴被绑住,根本没法叫喊出声,只能发出无意义的“呜呜”声。
选锋兵麻利的把高丽兵捆成粽子,拖到一边。
“去发信号,通知大部队,我们已经控制了海岸线。”
立刻有几个信号兵点点头,跑到岸边,背对着海岸,用一盏灯笼向着大海发了几个信号。
黑沉沉的大海上,一盏同样的灯笼点起,重复着海岸上发出的信息,随后又是一盏,又是一盏,到最后,十几盏灯笼连成一条虚线,直抵公孙胜的座舰。
“突击行动成功,我们已经控制了海岸线。”
先锋部队指挥官公孙胜站在船舷边上,听着信号兵的报告,露出满意的笑容。
已经控制海岸线的情况下,高丽兵还没有任何反应,这次的行动真的十分顺利。
公孙胜微笑着命令道:“开始登陆。”
“是!”
……
隆道二年十一月十九清晨,齐军士兵踩着薄薄的雾气,突然发起了对毫无战斗准备的江华岛的进攻。
此时此刻,江华岛上实际有大约5000多居民,高丽王国在岛上有500驻军,但因为守将吃空饷的问题,实际上只有200兵。
&
第390章 伐高丽2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高丽陆军比想象中弱了很多,不过公孙胜在江华岛上并未找到高丽水师,这算是一个隐患。
因此,公孙胜下令尽快提审俘虏,希望得到关于高丽水师的情报。
情报得来的并不困难。
实际上,江华岛上有很多高丽人自觉的为齐军提供各种情报,不仅仅是公孙胜最关注的水师,还包括了从江华岛到高丽王都的所有地理及高丽军事部署情况。
情报之详尽,以至于公孙胜一开始都不太敢相信。
不过,海军方面还是想要尝试一下,因为高丽俘虏中有很多人自觉自愿的给齐军带路,有这种情报支持,不尝试一下,未免太可惜了。
齐军攻击目标是距离江华岛不远的临近江与汉江汇合入海口处,与江华郡城隔海相望。
那里有一个小型半岛,半岛上有文殊山遮挡海浪,因此形成了一个小型避风港,高丽水师就在半岛东面的汉江入海口附近驻泊。
不过,根据俘虏供述,齐军十分重视的高丽京畿道水师并不强大,其本身只有五十多艘鲍作船和不超过十艘的板屋船。
京畿道水师平时的主要任务是为高丽官僚往来汉江两岸以及江华岛提供交通工具。
战时主要任务,其实是在敌人攻打到王京城下时,把高丽国王、王后、世子、两班贵族以及他们的家眷运到江华岛上避难,并且尽可能封锁住江华海峡。
至于海战,实际上只有7、8艘板屋船有出动的能力。
也就是说,其实京畿道水师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高丽人面对海上入侵,主要防御力量是汉江入海口那座文殊山上的守军。
根据俘虏提供的情报,文殊山城守军编制有3000人,因为空饷的原因,实际有多少,恐怕只有山城守将自己知道。
京畿道水师编制上有28000人的大军,实际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因为江华岛上曾经坐过水师战舰的高丽官员供述,那些鲍作船通常只有二十几个水手,板屋船多一些,有150多人,大小一共六十多条船,最多不超过3000人。
这个数字差点让公孙胜喷饭,他有些不太明白,28000人的编制,到底是怎样吃空饷才能吃到仅剩3000人的
倒是被俘的高丽人自己见怪不怪,按照俘虏提供的情报:
在编制上,高丽全国仅仅只计算水师就有超过16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也是战前齐省对高丽水师百般提防的主要原因。
然而这只是在册人员数目,实际上高丽实行一兵三保制度,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正兵”,就要有三个只在账册上存在的辅兵支持。
因此高丽水师实际能动用的战斗人员,即使按编制计算,也只有4万人。
而这些所谓的正兵,其实也不是在编人员,水师中占一半数量的浆帆手,是需要时才临时征募上船的苦力,平时只占兵额,实际并不存在。
另外一半正兵,还要分成两个运,每个运还要分成三番,轮流执勤。
也就是说,高丽水师账面上一支500人的部队,实际可能只有不到50人在岗执勤……。
得知这一情况,公孙胜是真的惊到了。
在这大争之世,高丽王国的武备也能废弛到这种地步这到底是心大到什么地步了啊
然而,齐省舰队的运力不足,主力船队必须立刻返回登州,参与徐世杨主力的运输行动,因此公孙胜所部除了四千陆军之外,只剩下少数几艘侦察舰滞留在江华岛。
虽然公孙胜已经完成了参谋部制定的在半岛占据落脚点的目标,但他依旧没有余力收拾高丽京畿道水师这支远没有战前设想中那么强大的对手,只能
第391章 伐高丽3
敌人的大意就是最好的机会。
隆道二年十一月二十六,齐军前锋再次登船出发,这次攻击前锋部队仍然以海军的炮击舰队为主,运输舰队负责帮助陆军跨过狭窄的江华湾,绕过文殊山城登陆,争取直接对文殊山城内的高丽军队主力形成合围态势。
江华湾非常狭窄,宽度只有两里左右,海峡内暗礁密布,潮汐落差较大,并不适合进攻,不过直接从江华岛北部逆流进入汉江就会好很多。
二十六日清晨,安装在齐军旗舰“登瀛洲”号舰桥上安装的新型座钟发出当当当的脆响,7点整,战鼓敲响,齐军开始向汉江入海口进发。
……
金匀带着自己的弓箭站在文殊山城低矮的城墙顶上,向西北方向极目眺望。
在那里,不知何时已经占据江华岛的倭寇正在大举出动,在金匀看来,对方足足有几百条船,其中甚至有很多是大型周船。
他觉得,这些人很可能不是倭寇,而是中原那个国家的舰队,或者属于那个国家的强力海盗。
但金匀没有把这种猜测告诉他的指挥官。
因为金匀是一个官奴婢。
在高丽,人是分为两等的:由王家和两班组成的贵族阶级,以及以自耕农为主的中人。
至于奴婢,不论官奴婢还是私奴婢,都不算是人。
高丽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儒教国家,为了在符合儒家思想的前提下保证奴隶制,高丽甚至特意制定了“从母法”,也就是说,奴隶的政治地位跟随母亲,理由十分直白:“知母不知父,禽兽也”。
禽兽不是人,自然可以拿来随便奴役。
为了保证奴隶的数量,固化阶级,高丽在实践中又执行“公私奴婢从母役,而奴娶良女所生则又为从父”的政策!
也就是说,虽然理论上母亲不是奴隶,那么即使父亲地位低下,孩子也不是奴隶,但实际执行起来,不论父母双方地位如何,只要有一人为奴婢,那么孩子就是奴婢。
完全的唯贱是从!
高丽王国直接从法律上规定了奴婢与牛羊猪马等畜生相等,奴婢只是贵族的财产,仅此而已。
因此,金匀若是把他的疑惑上报给自己的贵族指挥官,那就相当于一只猪或者一头牛给人类提出自己的见解——纯粹的找死之道。
看出敌人不是倭寇,实力十分强大这个可能,对金匀来说,不是帮助自己所属的军队获得胜利,而是提示自己现在就该想想如何逃生了。
金匀对高丽王国没有一点忠诚之心,毕竟他只是京畿道水军节度使一次酒后胡来的副产品(因此他知道自己亲爹是谁,也知道自己应该姓金),给他一半骨血的那个男人并不承认他的身份,而是把他的出生当成一个类似于母牛生下小牛犊一样的事件,这样的“牛犊”自然不会对高丽王国有任何归属感。
从文殊山城的城墙上向下望去,高丽京畿道水师正在汉江口列阵,以8艘板屋大船(本来有9艘,之前被齐军侦查舰干掉一艘)为核心,2艘鲍作船为辅助,组成一个像模像样的梅花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