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以至于第二天,就有数千高丽守军打开大门向齐军投降。
然而齐军并未抓住这个看起来千载难逢的机会,除了收编降军,然后派出数百主动投降的高丽人对着王京射了一阵片箭之外,这一天齐军并未对王京发动任何进攻。
直到傍晚时分,一位名叫金珍的高丽将领,率领几百私兵重新关闭城门,齐军也同时施施然打道回府,结束了这一天的战斗。
现在,即使是最傻的人也能看出来,齐军故意对王京围而不打,就是为了等待高丽各道勤王部队主动送上门来。
第396章 降服2
双方远程火力都无法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因此海战很快进入这个时代海战最传统最重要的环节——接舷战。
海战中的接舷战,胜负基本来自双方船只的大小和载员多少。
船只性能方面,李家军有优势,他们的中号福船都比板屋船船舷高一米以上,更不用说更加高大的大号福船。
一旦接舷,李家军对高丽军就是居高临下,优势很大。
但在人员方面,李家军人数略少。
因为他的船上承载大量俘虏和掠夺来的财物,每艘船都只保留最基本的水手和战斗人员,有备而来的高丽军自然有些优势。
双方的主力——中大号福船与板屋船侧舷对侧舷靠在一起,水手们按部就班的扔出带着绳索的抓钩,勾住对方船舷,然后一起用力,最后船只接舷。
接舷的一瞬间,双方弓箭手同时从护板后面伸出头来,对敌人的甲板倾泻箭雨。
李家军居高临下,可以用重箭攻击敌军,而高丽人属于仰攻,重箭无法发挥威力,好在他们最喜欢的片箭也能轻松抛射上去,双方都没有铠甲,轻型箭头也能造成有效杀伤。
李家军占据高度优势的好处是,他们手中的标枪、飞斧之类的武器同样也能发挥战斗力。
还有那些数量稀少的火枪和火炮。
接舷战中,居高临下射击的火枪和火炮几乎不可能射偏,特别是那些霰弹炮,对准敌人甲板发射一轮碎石子,每一轮都能取得令人炫目的战果。
首先与李家战船接舷的高丽人都被如雨的霰弹扫的站不住脚,板屋船上血肉横飞,高丽人居然没能在第一时间搭上跳板。
这让李家海盗又拖延了片刻,直到高丽水兵趁着枪炮射击一轮后不得不重新装弹的间歇重新搭上跳板,海盗们的地理优势才算被中和。
跳板搭好的瞬间,福船上一声呼哨,几个身强力壮的海盗挥舞倭刀首先跳上跳板,修长的倭刀划出优美但致命的弧线,径直切向高丽水兵的脖颈。
几颗人头带着难以置信的错愕表情飞上半空。
高丽环刀在这种近身战中劣势尽显,人数较少的李家海盗不退反进,更多海盗挥舞倭刀和腰刀,跟随在少数勇士后面对板屋船发动反击。
此时,高丽小船也靠了上来,从板屋船的另一边登船加入战场,高丽人的兵力优势渐渐显现出来,他们有91艘满载兵员的舰船,而此时李家军只有5艘。
而且海盗毕竟不是鞑子甲兵或新军选锋,近身战完全凭借一时悍勇,既然无法瞬间压倒敌人,他们自己的士气也无可避免的下降了。
高丽人渐渐反击,登上板屋船的海盗又被压回到福船上。
趁此机会,高丽人第一次登上李家军的舰船,虽然那个高丽勇士很快就被标枪击中,但战斗已经开始逐渐转移到李家的船上。
只是,高丽人把战斗拖得太久了,海天线上显现出更多李家军的舰影——得知运输队被拦截后,李飞凤立刻亲帅舰队前来增援。
看到援军的身影,海盗士气齐声欢呼,现在,只要他们再坚持一小会,就有机会获取最后的胜利。
而高丽人的士气无可避免的开始下滑,毕竟即使他们获得胜利,也不过吃掉少数入侵者的舰船而已,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对战局并无多大助益。
高丽水军统帅李意祺站在一艘板屋船中部的塔楼上,一脸愁容的望向西方。
按照原本的编制,三道水师应该有7万多人,可实际上,三道能够出动的所有人和船都在这里了,全军上下能战之兵不过
第397章 降服3
三路高丽勤王军总兵力高达5万6千人(原本超过6万,但水师已经被摧毁了)。
其中北路勤王军战斗力最强,这支部队中包含了高丽北方两道常年直面女真重压的边军,装备上已经渐渐趋同与女真人,队伍中甚至还一支数量为五百人的甲骑具装。
缺陷是这样的精锐人数很少,在北路军中所占比例也是低的可怜。
南路勤王军兵力最多,高丽全罗道巡察使李洸把所有能编入部队的男丁都搜罗来了,这其中有大量正兵、僧兵、义军、替代役和官私奴婢。
部队混杂程度十分复杂,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空有人数,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
东路勤王军则是什么都没有,部队没有战斗力,也没有数量,看起来就像是一支来凑数的拉拉队。
然而这已经是高丽人连番大败后仅剩的机动力量了,加上王京内现有的几千老弱病残,这就是李倧还敢于把战争继续下去的希望所在。
……
另一方面,齐军也在准备即将到来的最后决战。
毕竟对方是兵力接近6万的大军,再瞧不起对方的战斗力,该有的压力还是要有。
散出去劫掠的部队纷纷返回王京附近。
部队重新集结后,徐世杨只留下一个野战旅(平远),1千登陆作战的李家海盗和1千新投靠的高丽仆从军,总计4千部队,在公孙胜的指挥下继续对高丽王京实施包围。
他自己率领5个野战旅、中军卫队、陷阵兵部队、蓝军旅、龙骑兵以及刚刚组建不久,尚未投入过战斗的胸甲骑兵部队,合计1万6千人组成的机动兵团,准备迎战各路高丽勤王军。
……
大战一触即发,整个高丽战争的局面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隆道三年正月十五,也许是察觉到高丽边军主力已经离开,在凤凰城拥兵自立的完颜银术可突然率领5千兵马越过鸭绿江,进入高丽平安道。
留在平安道的守军无力抗衡饿红了眼的女真人,两天后银术可占领平安东道首府宁边,仅仅五天之后,他又占领了平安西道道首府平让,平安道全境沦陷。
得到消息后,已经逼近到临津江附近的高丽北路勤王军军心浮动。
大部分北路军兵将的家属亲人都在平安道以及受到银术可威胁,随时有可能陷落的咸镜道,因此很多军官提议返回平安道,先想办法驱逐威胁自己家人的完颜银术可。
然而,以北路勤王军统帅申硈为首的另一部分将领坚持忠于王事,主张先打败齐军,然后再回过头去驱逐女真人。
争执中,北路勤王军诡异的在临津江北岸停住了脚步。
原本高丽国王所期盼的三路大军齐至,应战齐军的计划,还未开打就已经破产。
南路勤王军并不知道北路军的情况,李洸按战前计划,率领三道勤王军4万余人于正月二十二越过已经被齐军劫掠一空的水原,逐渐向王京靠拢。
此时,鱼龙混杂的南路勤王军情况十分混乱,因为水原已经是一座空城,高丽军在城内没有找到任何补给,而勤王军带出来的军粮并不足以支撑数万大军的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高丽将领们只能尽可能补给优先提供给正兵和将领们的私兵(相当于家丁),至于义兵、僧兵、服替代役的代立军,那就只好自求多福了。
还有人数最多,但也最穷的官奴婢,自然只能每到一地,就四处散开找
第398章 降服4
高丽兵在各级军官的拼命催促下,用射程极远的片箭对盾车阵发动徒劳的反击,这些轻箭自然被盾车全部挡住,只有几个不小心把身体露出盾车缝隙的高丽降兵被片箭命中。
高丽军已经对齐军轻骑射出多轮片箭,现在有仓皇对盾车射击,慌乱中,几轮过后,高丽弓箭手的体力就彻底耗尽,连这点反击力量都变得稀稀拉拉起来。
本来,按照战术,齐军步兵应该在盾车的掩护下继续上前,逼近到70步左右的距离上,用火枪对敌军射击几轮,彻底击溃敌人后,再由骑兵追杀。
不过,现在看起来用不着这么麻烦了。
高丽军正在崩溃,让步兵继续前进只是浪费时间。
于是徐世杨改变主意,打算用更简单直接的方式结束高丽兵的痛苦。
齐军大阵响起一阵刺耳的军号声,这是徐世杨剽窃自另一个世界p的冲锋号,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个号声将会成为所有与华夏为敌的民族挥之不去的噩梦。
而现在,这个号声还是第一次在华夏传统领地之外的地方响起,不过高丽人已经开始觉得着号声像是索命无常的催魂铃了。
伴随着冲锋号声,盾车阵纷纷停下,中间位置的盾车向两侧让开,十个胸甲骑兵连从这通道和盾车阵两翼涌出,在距离敌军只有150步的位置上开始从容列阵。
新组建的胸甲骑兵是齐军此时唯一一支完全以冲阵而存在的重骑兵,部队里所有骑兵奢侈的达到了一人双马的配置,机动性十分强大。
而且所有人都是内锁子甲,外胸甲的双铁甲,马匹也都披着鱼鳞马甲,行动起来就像是一群铁人,仿佛任何武器都无法击穿的铁甲反射着阳光,不用开打,就能给任何敌人带来巨大压力。
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甲骑具装的威力也确实配得上他们的名声,因为即使是鞑子的重箭近距离平射,如果不是击中少数几个没有铠甲遮挡的部位,也无法给这些铁人造成什么伤害。
甲骑具装的缺点就是装备价格实在太过昂贵,而且对攻击地形要求也太高。
但若是给他们找到机会,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步兵能够抵御这种装甲骑兵的冲击。
徐世杨刚刚亮出足足十个骑兵连,一千甲骑,其强大的气势就彻底压垮了大部分高丽军的士气。
徐世杨听到高丽军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潮水般的呼声,无数高丽士兵扔下手中的武器,慌不择路的四处逃窜。
高丽军崩溃了。
四万大军如同被开水灌了窝的蚂蚁,一边发出惊天动机的惨叫一边亡命奔逃,只剩下大约数千人的正兵精锐和战争经验较为丰富的替代役士兵还在原地固守。
徐世杨怀疑他们不逃,是因为他们知道现在大军星散,若是被齐军骑兵追杀,步兵的两条腿想跑都跑不掉,还不如团起来坚持一下,等敌军骑兵去追溃兵,他们再走也还来得及。
想法是不错的,不过相对士气全无的溃兵,徐世杨更想消灭这些在溃败中还能咬牙坚持的老兵精锐。
在徐世杨眼里,这些人才是高丽军的脊梁骨,只要消灭他们,其他人再多都没用。
因此徐世杨只派出火枪骑兵和休息了一阵的各旅侦察连追杀溃兵,其他人都留在原地,参与对高丽老兵的围攻。
胸甲骑兵连按原计划缓缓加速,目标直直留在原地的高丽兵,这些老兵肩并肩,前排长枪手半蹲着向上斜举长枪,形成一个圆形枪阵,后排一些刀盾兵举起圆盾保护长枪手的头顶,再向后是弓箭手
第399章 海盗的想法
战争中,能够为大家带来胜利的统帅就会得到拥护,这是走到哪里都适用的真理。
李飞凤虽然是海盗,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既然李家人自己都知道他们在陆地上战斗力不强,那么听强者的话去争取胜利不是很正常的吗
至于战利品分配问题……
“我实话说吧。”
李飞凤说道:
“若不是咱们好歹击溃了高丽水军,取得了些战功,这次我都打算给徐世杨白打工了。”
“啊掌柜的,这……”
“这什么这。”李飞凤解释道:“我看,这徐家有问鼎天下的实力。就算做不了天下,割据一方是毫无问题的。”
“现在他们还能看得上咱们,再过几年,你就是想给他白打工,他们都不一定肯用咱们!现在这么好的机会,留下个好人缘比那点财物重要得多。”
实际上,李家本可以不用这么辛苦维持双方关系的,可谁让前几年李飞龙利欲熏心,在跟徐世杨达成了协议的情况下又去转投秦会之了呢
结果就是之前的关系彻底鸡飞蛋打,还给徐世杨留下一个己方不信守承诺,见利忘义的印象。
要扭转这种不利影响,在财富方面做出些牺牲是必然的。
现在只不过是有可能少分些战利品而已,算得什么大不了的
何况,徐世杨早已言明会按出兵比例和李家的战功分配战利品,只是他不允许李家人私自抢劫而已。
这就更不算什么了。
“我知道你们想杀人,想抢几个小娘回去。”李飞凤警告道:“我告诉你,现在都给老子忍着!若是有人挨了齐军镇抚兵的刀子,可别指望老子给他出头!”
“是。”中柜有些不情不愿的答应一下。
“告诉兄弟们,忍住这一时,别给老子捅娄子,回去之后老子另外给一份赏。”
“是!”这一次答应的就痛快多了。
李飞凤之所以愿意自己掏钱劳军,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这次给齐军助拳已经算是赚了。
徐世杨答应分给他的战利品有多少先不提,对李飞凤来说,能跟徐家这有大好前途的势力搞好关系就已经稳赚不赔了。
何况李飞凤还在江华岛海战中学到了些新的东西。
比如说,李飞凤发现,抬枪这种武器在海战中的表现十分亮眼——在关键时刻击杀了高丽水军统帅,彻底奠定了胜局。
这玩意射程比火枪远,准确度比火炮高,威力足以击穿板屋船最厚的船板,对海盗们来说实在是一种十分适中且合用的海战利器。
而且,制造抬枪的技术条件并不高,李家自己的铁匠就能制造,问题在于制造数量,以及火药供应上面。
现在李家自己也会生产一些火药,但这次出来跟齐军一起打仗,李飞凤发现自家生产的火药药效比齐省造差了许多。
还是以抬枪举例,用李家自产的火药时,一挺大抬杆发射一次需要一两二钱火药,但用齐药,只需一半就能达成同样的效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