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何况帕尔斯人刚刚残酷劫掠了沙洲,现在用帕尔斯的人头替当地人报仇,你说当地人会不会感激华夏人

    更美妙的是,帕尔斯人主要劫掠了当地富户(他们也知道时间不多,因此捡最富的抢),直接替华军当了一次白手套,把当地上层清理一遍,这样华军就不用脏自己的手了。

    他们抢到的东西,包括金银财帛女子,因为时间短暂,还来不及运走或藏起来,这对左鹤林来说也是不小的收入——帕尔斯商人自己也算富户,这又是一笔横财。

    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那为什么不做呢

    “带你们的人去,把所有沙洲的帕尔斯人全部逮捕。”

    左鹤林对身边最早跟随的吐蕃军官说道

    “按照草原上的规矩,高过车轮的男子全部处决,女子妇孺为奴。”

    “遵命!”

    外蕃军官们都兴奋起来。

    通常来说,这种抄富户家的工作,执行人都能赚到一些额外的好处,左鹤林把这工作交给他们,也算是一种让利行为。

    “请大人放心,小的没私下里会给您额外准备一份。”

    “不,按规矩来,你们自己拿三成,给你们的部落两成,其他都是帝国的。”

    “哈哈,大人,规矩小的们都懂,咱说的是那些朝廷看不上的小东西。”

    从莒州附近的徐家十五屯开始,军方就允许各自保留一些小件的战利品,主要是敌人尸体上的衣服和随身的物资——早期主要是少量干粮、盐、小刀叉子(没错,东方的餐具里面也有刀叉,且并不比西方出现的晚)和零碎钱币之类。

    到了现在,甚至连遗失在战场上的铠甲和防身武器(如腰刀之类)都可以归个人了。

    华夏帝国毕竟不是tg,做不到p那种一切缴获全部归公的水平,能保证大部分战利品归入公库在这个时代就已经算是军纪严苛了。

    因为利益相关,这些从青海湖一路跟随到这里的外蕃士兵对此也有了解,他们甚至大致摸索出华军军法官对必须缴公和可以私人留下的战利品之间的模糊界限。

    那些可以私人保留的战利品对一个国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个人来说就有些可观了,何况帕尔斯的商人们都蛮有钱的,一些随身携带的小物件加起来,也是蛮值钱的。

    更美的是,这些玩意帝国不收税!

    左鹤林笑了笑,无所谓的说“那些东西啊,这样吧,你们留一半,剩下的一半归我的人。”

    他并不是个死板的人,既然帝国没有强制规定那些小东西也要归公,分就分了吧。

    “遵命!”一众外蕃军官都显得十分高兴。

    如今汉人势大,他们的规矩大家都得遵守,这也是生存的规则,那么规则之外可以分到的东西,自然就是可以拿的。

    只是拿这些东西之前,最强者要带头先拿一份,这也算是明面上的潜规则了。

    “分东西之前,把正事先做了。”

    左鹤林提醒道

    “把该杀的人杀了,他们的东西才是你们的。”

    “放心吧大人,杀几个人还不简单。”

    “拖到城中公开杀,让全城的人都看到。”左鹤林冷冷的说“杀之前,告诉城中的人,是这些帕尔斯人劫掠了他们,咱们是给他们报仇的。”

    这有些强词夺理了,毕竟是华军歼灭了本地驻军之后,才给了帕尔斯的商队武装可乘之机。

    不过人们是不会在乎这一点的,他们只知道抢劫侮辱杀戮他们的是帕尔斯人,而华军帮他们报仇了。

    这就足够了。

    ……

    因为需要审判(尽管很简陋)并处决城中所有帕尔斯男丁,左鹤林所部干脆在沙洲多呆了一段时间,直到后续援军到来的时候,他都没有发动新的进攻。

    毕竟相对其他地方,沙洲本地人对华军的观感要好不少,于是左鹤林干脆决定就在沙洲过年。

    本地人当然大多不过春节,不过今后这里就是帝国的领土了,该有的移风易俗还是必须的,就算是强迫,左鹤林也得让本地人接受华夏的风俗,这本来就是他的任务之一。

    1792年的春节,左鹤林在沙洲宴请周边所有部族领袖,并且十分罕见的在这座城市建立了临时官府——他在别的占领区是不会专门管这些事的。

    当然,新的沙洲官府还是按照华夏的传统,专门强调汉人的特殊地位。

    本地目前的管理者是华军军方,在左鹤林继续进攻的时候,他会再留下一些野战军士兵作为核心统治力量,然后城市的基层交给有汉人血统的部族管理,知道帝国的触手真的延伸到这里为止。

    。




第614章 兴灵1
    自前朝最后的守卫者被吐蕃人打败后,沙洲的汉人已经差不多有两百年没有过过春节了。

    在这里,没有一个有汉人血统的人会写春联,但他们总算还记得应该着这个时候给他们那些忠贞的先祖们磕个头,上柱香。

    这就足够了,文化遗失了可以寻回,也可以重建,只要他们还记得他们自己是谁就足够了。

    这一年的春节,左鹤林在沙洲下令全城欢庆,为了强调汉文化的优势,他甚至还把从帕尔斯人那里缴获的大量财物拿出一部分,赏赐附近的部族,还强迫帕尔斯商人的妻女们跳舞助兴,生生在这战火中营造出一个欢庆的氛围。

    1793年元月16,节日差不多该结束了。

    左鹤林想要的东西也已经等到——包括援军,包括本地部族派出的仆从军,也包括畜力和粮食补给。

    元月17日,左鹤林再度出兵,依旧以一人双马的骑兵为主,总兵力达到七千人(但汉人依旧只有八百)。

    元月二十,左鹤林战斗群抵达玉门关。

    时隔三百年,汉人政权的军旗重新插在玉门关城头。

    ……

    兴灵一线。

    李井槐主力部队也是在过完年后发动继续进攻,不过进攻重新开始后,他突然发现,前方党项人的各个小型要塞里的守军不见了。

    华军检查了空无一人的要塞,发现敌人应该是在华军准备过节的时间撤退的,可能是怕华军察觉,撤退的敌人并未放火,但所有建筑物屋顶都捅了几个窟窿,以防止华军直接使用。

    李井槐最重视的粮仓自然是一点没剩,水井也已经堵塞。

    不过,可能同样是为了避免华军察觉,党项人并未在沿途撤离村庄,实施彻底的焦土政策。

    实际上,党项人的撤退是各部族部族长为了本部族利益私自实行的,而非战略上要实施焦土政策——夏军就没打算实行焦土政策。

    不过他们的这种做法,给谨慎的李井槐造成很大疑虑,他不明白敌人为何会撤出士兵却不撤出民众。

    要知道,华军的攻击路线基本都在党项的核心地区(只是暂时还没有进入最核心的范围),这些地区的村庄都是人口繁盛,存粮牲畜较多的好村子。

    若是党项鞑子打算确实打算使用焦土战术,那么这些村子里的人口和粮草都应该迅速撤出才是。

    可现在这种情况……。

    不仅仅是李井槐,连前敌参谋部都没意识到党项人现在的做法有何深意。

    不过,不了解敌人的想法,战争也得打下去,只不过接下来的行动必须更谨慎一点。

    比如说,李井槐下令,清扫附近所有伪夏的村庄。

    华军立刻四散出击,进攻每一个党项人的村庄,他们抓走所有男女老少,抢走所有粮食牲口,然后在村庄放一把火,把党项人的村子付之一炬。

    灵州川和黄河东岸之间肥沃的平原上响彻党项人凄惨的哭嚎声,但他们毫无办法,大部分村庄里的男丁都已经加入军队前往兴灵,此时村子里只剩下少数看家的丁壮和妇孺老弱,面对全副武装的华军,他们毫无抵抗之力。

    更要命的是,他们甚至还没有逃走的机会——因为现在仍然是冬天,外面飘着大雪,老弱妇孺就算能躲到山里,基本也只能冻饿而死。

    没有国家军队庇护的平民,在敌人正规军的压制下就是如此无奈。

    伪夏军队前往兴灵的时候,倒是已经征用了村庄里的大部分存粮,但这毕竟是他们自己的家乡,他们不可能做的太狠,大部分村庄——特别是党项和羌的村庄,至少还留有过冬的口粮,来年的种子和等待来年长大的牲畜。

    这些东西和剩余的人口全都成了华军的战利品,李井槐冷酷的下令把所有党项俘虏全都押回关内,以防止他们与伪夏军队里应外合——虽然大多是妇孺,但无法想象到敌人策略的情况下,任何可能的危险都要消除。

    从1793年元月16开始,华军不断押解被掠的伪夏平民入关,但是为了防止军粮出现问题,他们过冬的粮草全都被华军扣留。

    在冰天雪地中行军,体弱的妇孺所面对的下场,自然十分凄惨。

    从辉德城到环洲,三百多里的距离上,到处铺满了体力耗尽倒毙的尸体。

    道路边,白雪下,无数僵硬的党项和羌人层层叠叠,在雪堆中深处一根根枯树杈一样的手臂……。

    到二月初二,华军缓缓抵达西平府(灵州)城下时,李井槐和他的军团已经把南方所有党项人的村庄一扫而空,伪夏失去了大约二十万人口,其中一半已经埋在沿途的冰雪之下。

    实际上,战争打到这里,伪夏这次就算能够把华军驱逐出去,以他们国力的下降程度,实际上也就等于已经输了。

    ……

    兴庆府(兴州)

    “你们这群混蛋!”

    大夏国大德皇帝李乾顺对着他的臣子们大发雷霆

    “你们居然没有朕的旨意就敢撤军!你们这是临阵脱逃!”

    部落长们低着头,每人回应,但也没有人请罪——只要手中有兵,在大白高国,皇帝也没法那他们怎么样。

    至于南方那些村庄的损失……。

    谁会在乎他们本来就撤不出来,何况这一带的村庄大多属于嵬名家,损失再惨管仁多、没藏、叶孛什么事

    “陛下,小的们已经尽力了。”

    任由皇帝发了半天邪火之后,叶孛麻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我们在南方那些堡子损失了数万兵,这都是家里最好的勇士,却白白浪费了。”

    “那是因为你们都是懦夫!你们连拖延汉狗一会都做不到!”李乾顺还在发火“只要再拖延一会,蒙兀人和周人就会来夹击华夏的汉狗!我们就能轻易获得胜利!”

    “他们现在还不来,就不会来了。”仁多楚清“我们不能把希望压在那些外人身上。”

    “就在在兴灵决战吧。”没藏讹庞仰首说道“让汉狗看看我们大白高国勇士的厉害!我们要一战打得他们不敢再敢奢想兴灵!”

    “你们!这群!混蛋!”

    李乾顺低声怒吼着,双眼满是冰冷的杀意。

    。



第615章 兴灵2
    共和1793年三月初五,过于谨慎的李井槐终于挪到灵州城下。

    此时,第一战斗群和第二战斗群已经赶过来与他回师,华军一线兵力一下子膨胀到快十万人,野战炮和攻城炮超过三百门!

    如此兵力火力聚集在同一个战场上,这在华军历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

    而且,李井槐通过洗劫沿途所有伪夏村庄的存粮、牲口、种子,以及华军从国内通过一系列小要塞转运过来的粮草弹药,让他拥有充足的补给。

    按照目前的补给存量,就算今后一点都不会再运上来,也足够全军使用十天以上。

    三百门大炮,十万大军,十天时间若是还轰不开灵州的城墙,那炮兵还是都去自裁好了。

    如果党项人之前的撤军是焦土战术的话,那么现在这个战术已经失败了。

    还有什么隐患呢

    嗯,还有黄河水患。

    灵州就在黄河边上,党项人绝对做得出在上游锁水,然后等华军攻城的时候毁坝防水,以水代兵淹没华军的事。

    虽然现在是冬天,黄河水量不足,而且水面上到处是浮冰,想要锁水,以党项人的工程能力来说实在太困难,但有威胁就是有威胁,前敌参谋部的存在就是要尽量找到这些威胁,然后想办法消弭。

    抵达灵州城下后,李井槐派出大量骑兵,沿着黄河岸向上游机动。

    果然,党项人试图在上游的几个水坝蓄水,只是在冬天做这种工作并不顺利。

    华军轻易驱散了这些上游水坝的党项士兵,并且把水坝控制在自己手里。

    不过,隐患还是存在,因为下游还有很多水坝在兴庆府附近,黄河的特色就是,即使下游的水坝决堤,洪水也有可能向两岸而非更下游蔓延。

    “所以我们不能拖十天。”李井槐对全军命令道“两天之内必须攻克灵州城,然后主力住进城里去!”

    城市有城墙庇护,面对洪水总是比在野外强得多的。

    ……

    实际上,党项人没有以水代兵的计划。

    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冬天做这事的工程量对党项人来说实在太大。

    第二是因为,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现在兴灵一带不仅仅是大夏国的核心领土,也是嵬名家的核心领土,他们若是把灵州附近全淹没了,明年一半嵬名家的附属部落就要吃草了。

    除非绝望一击,到了可以完全不考虑未来的时候,否则只在洪水淹没自己领土的政权就不能算是正常的政权。

    党项人好歹建国快百年了,不至于这点下限都没有。

    他们在上游储水,也不过是想要牵制部分华军,并且威胁华军尽早强攻灵州,以便创造可以获胜的机会。
1...189190191192193...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