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第721章 大帝国5
从村级到内阁级,保持这么庞大的公务人员群体,自然也需要令人瞠目的俸禄和办公经费。
在前周时代,每年8千万贯的国家收入中,接近8成的6千万贯用来支付军费,剩下的部分中接近8成的1千5百万贯用来支付官员俸禄,再剩下的部分用来支付给女真鞑子的岁币和皇室的花销。
然后就没了,这样紧绷的财政,实际上一点冗余都没有,一旦什么地方遇到点天灾**,需要赈灾救济或者有别的额外支出的时候,大周朝廷的经济就得出现赤字。
大周所有有点本事的宰相,大都进行过一定的财政改革,裁掉冗兵、冗官,尽可能开源节流。
但是,如果让他们知道帝国的财政支出数字,估计所有大周贤相都会撂挑子不干了——这数字大的足以让他们绝望。
以共和1796年为例,帝**费支出一项就是1亿8千万新币两,官员俸禄和办公经费9千万新币两,仅仅这两样加起来,就是2亿7千万两!
除此之外,帝国还有稳定移民生活的财政支出8百万两;退伍、伤残军人安置费1千2百万两;工业企业投资1千5百万两;偿还国债利息3千万两;国内赈灾和灾区恢复性支出4千万两;水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4千5百万两;医疗卫生财政补助4千8百万两;包含科技创新奖励、科学院、工程院在内的教育和科学经费7千5百万两。
所有支出合计高达5亿4千3百万两!
帝国的新币两购买力其实比大周的制钱贯还高一点,统一之后,内阁下令进行货币兑换,大周制钱(铜钱)按1050文(1.4贯)兑换1新币两。
也就是说,帝国去年的财政支出折合7.6亿贯!
这是前周9年半的财政收入总和!
也就是帝国没有皇室和宗室费用(这是内府财政负责的),否则这个数字将更加惊人。
即使这样,这个数字也已经不是前周的官僚们能够想象的了,接近十倍收入的支出,你让谁来能够填平这个窟窿?
当然,帝国既然敢花这么多钱,自然就能挣出更多的钱来。
现在的帝国是世界唯一一个接近工业G命的国家,生产力碾压全世界,同时拥有整个东亚、中亚、北亚、东南亚所有原材料产地和市场,另外还可以通过海上贸易路线向天竺、帕尔斯以及更西方的世界出售各种产品以赚取利润。
另外,帝国拥有更为先进的税收体系,可以通过海关和更加合理的税收政策获取更多财政收入。
共和1796年,包含增值税、进出口税、印花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内的财政税收就有4亿5千7百万两,此外还有国有企业(含工业企业、银行和农牧场)上缴利润1亿1钱2百万两,发行国债5千万两。
财政总收入6亿1千9百万两。
财政剩余7千6百万两。
这个数字只计算上缴内阁财政的部分,地方地税留用的部分,国有企业的自留利润,以及属于皇室的内府企业利润(内府企业缴税,但利润上交给皇室而不是内阁)。
按照1796年会议季,各部门的预算报告,估计1797年帝国财政支出会上升到6亿3千万左右,但财政收入妥妥的超过7亿!
每年可以保证7到8千万的财政剩余,这种财政健康程度其实不如只有江北时期,因为江南进入帝国的时间太晚,产业优势暂时并未发挥出来。
等到更有优势的江南经济提升上来,帝国的财政盈余肯定会更加丰富。
有钱的情况下,帝国内阁做什么都显得十分豪迈,他们敢一口气向赣省灾区运进390万石粮食,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而且,当你的资本足够雄厚,且敢于投资到底的时候,你反而不会亏损。
连向赣省灾区运送救济都是一样,等到士绅不得不亏本销售囤积的粮食时,帝国反而能倒赚1百万两。
……
帝国现在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作为掌舵人的徐世杨花起钱来也显得有些大手大脚。
离开燕京,开始巡游全国之前,徐世杨通过宣传部门,高调提出一个悬赏:若是谁能发明出一台能够正常运行超过24个小时的蒸汽机,皇太子将以个人的名义给予其3百万两的直接经济奖励和伯爵爵位!
如果有谁能把蒸汽机装在船上并且使船只平稳运行超过24个小时,那么他将得到5百万两奖励和侯爵爵位!
如果能把蒸汽机装在车上,那就能得到8百万两现金,以及公爵爵位!
为了让世人明晓蒸汽机到底是什么东西,徐世杨甚至发布基础科普,介绍了蒸汽机的原理,和热胀冷缩等基础知识。
这是徐世杨又一次不顾一切的试图强行拔高帝国的科技水平。
当然,他也不是不明白,相对与某项重要发明,其实一些基础研究更加重要。
所以徐世杨设立了帝国皇家科学进步奖,每年评选一次,分别奖励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的新发现。
这些奖项将偏重于数字、公式一类,看似“无用”的基础研究,而且奖励同样十分丰厚。
每个学科每年前三名的奖励将是50万、30万、10万两,只要能够正式其验算和数据的正确性,奖励可以并列获得。
金奖拥有者可以直接获得贵族身份。
华夏帝国的皇家科学进步奖将很快成长为世界上最高规格的科学奖项,并且将会持续到很久很久以后。
……
相对徐世杨花钱催生科技提高。
皇帝就特别喜欢花钱盖宫殿。
金陵的长乐宫投资已经超过3百万两,而且还没修好,估计今后每年还会再投入2百万两左右,一直投资十年才有可能完全竣工,之后估计还要立刻进行旧殿改造工程,每年1百万的维护费都不算多。
这还没算宫内各种皇家器物和女官、宫女、太监等工作人员的花销。
而且,只是长乐宫而已,泉城还有个美泉宫,燕京还有紫禁城,甚至将来还有可能在长安修大明宫……。
如果放在前面任意一个朝代,这都是帝王奢侈无度的亡国之兆。
然而在华夏,这些费用都是属于皇室的内府自行出资,跟帝国财政没有半毛钱干系。
不,还是有些关系的——这种消费需要交奢侈税。
第722章 皇家财源
作为帝国的宗室,莒州徐毫无疑问是目前世界上最富裕的家族。
而且这种富裕不是以往那种把天下都算作私产的富裕,而是通过实业,扎扎实实成为帝国第一资本家家族的那种豪富。
从当初莒州一个小小的坞堡主发展到帝国皇帝,除了领土和政治地位的扩大,徐家的产业也在同步扩张。
目前,徐家拥有扶桑、台岛、辽东、安南等地大约五千万亩耕地,和差不多两倍于此的牧场、林场。
大约100万奴隶和50万雇工(以庶民为主)在上面劳作,缴纳税赋,支付薪酬和奴隶口粮之后,每年还可以为皇室提供800万石各种谷物。
皇室的农场、牧场里,有大约3万匹马,5万头牛,3万只驴,1万匹骡子和9千封骆驼。
肉食用的猪、羊、鸡、鸭、鹅数量更是惊人。
皇室的林场里还有桑树、柞树、桃树、李树、杏树等经济树种,农场里还大规模种植棉花、亚麻、甘蔗等经济作物。
牧场里出产的羊毛、各种牛羊匹,还会提供给内府自己的纺织厂和皮革厂。
这种循环给帝国皇室带来了惊人的财富。
这其实还不是最大的收入,由于徐世杨的存在,帝国皇室在经济投资上一直占有先手,处在某种程度上的引导者地位。
帝国畅销世界的新兴工业品,比如:糖、食用油料、棉布、毛布、搪瓷、玻璃、香水等行业,以及限制出口的钢铁、军工、造船、机器制造等等,内府都有规模不小的企业涉足其中。
如果不是徐世杨下令把矿产和盐业收归国有,皇室本来应该在工业生产中摄取更加惊人的利润。
工厂之外,内府还有一支200艘大帆船组成的远洋船队,可以直抵天竺,甚至帕尔斯进行国际贸易。
内府也有属于自己的私有银行。
拥有庞大流动自己的内府,自然也会投资一些别的行业,或者直接购买国债,赚取一些收入。
如此庞大的产业,每年给内府带来的直接收入就在一亿两以上!
有这么多私人收益,宗室自然懒得花内阁的经费,省的听内阁整天唠叨什么“奢侈无度”之类的烦人话。
啊,皇室也并非完全没有涉及公家的有争议收入。
这里面最大的一笔,是每年各属国和外蕃给皇帝和太子殿下的朝贡品。
对帝国朝贡,与以前的朝代完全不同,以往外蕃国家(不管使节是真是假)给中原王朝朝贡,收取贡品之后,朝廷还要给予价值至少相等,很多时候甚至是溢价的回赐。
但华夏帝国不玩这一套,既然是贡品,那么外蕃就应该老老实实,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而不应该再去奢望什么回赐——否则这不就成了交易吗?
这如何能显示属国对华夏母国的忠诚和尊崇?
若是想贸易,跟帝国的商队贸易,或者按规定每年拿着赦书来帝国境内贸易都行,其他时候,严禁属国商队在帝国国内乱窜。
既然朝贡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朝贡,属国和外蕃每年送来的朝贡物自然成了纯粹的收益。
每个外蕃的朝贡品,说起来都不是算很多,比如外蕃第一的高丽郡王,罪行核定的年贡是:高丽参一千两、貂皮三十件、金五百两、银两千两(非纸币)。
与《江华条约》规定的数额相比,除了金银略有增加,高丽参维持不变外,其余都减免了不少。
但是架不住帝国的外蕃数量太多啊,外蕃索伦、外蕃蒙兀、外蕃西域、外蕃吐蕃,一大帮南洋的朝贡国,还有扶桑岛上几个残种国家,全加起来有接近四千家,每家每年朝贡500新币两的特产,那就是两百万。
这些朝贡物,皇室认为应该归内府使用。
但内阁认为这不是内府企业挣来的,而是凭借帝国威压强迫外蕃送来的,应该归内阁财政支配。
每年年底的朝贡期,内府都要跟内阁不那么激烈地争一争这个问题,倒不是说这两百万很重要,只是两方面都有那么些闲人认为争夺这些代表外蕃的贡物这件事比这两百万重要而已。
徐世杨也没有阻止他们争吵。
爱吵吵就去吵吧,别影响到正常工作进度就好。
而且这也可以吸引内阁的注意力,让他们不再紧盯着皇室真正的小金库。
有时候,徐世杨觉得,内阁比文月她们更像自己老婆——尽管帝国宗室已经不再花内阁一分钱了,甚至连官员应有的工资薪俸都没有,但内阁还是暗戳戳想掌管皇家的私房钱。
……
共和1797年9月。
得到了内府支持的楚王终于凑齐了他出征进行海外开拓所必须的部队。
楚军的基本核心来自前周军,而且大多是徐世松自己曾经带过的兵——这些人对徐世松本人的忠诚度还是有保障的。
除此之外就是其他志愿参与海外开拓的帝国国民了。
这部分人中,势力最大的,是帝国宗室,但没有任何爵位,甚至连公民都不是的徐睦海。
这几年,这位被剥夺了全部头衔的宗室一直希望能够参加海外开拓,以重新赢得自己的王爵,只不过内阁一直没有同意。
这次楚王南征,徐睦海又走了徐世松的路子,得到了楚王的首肯,这才让内阁同意放行。
徐睦海自身没有任何力量,但他毕竟是宗室,愿意支持他的势力还是不小的,比如释家的僧人,为了争夺南洋的信仰(南洋普遍信佛,但这次远征最大的对手满者伯夷是个天竺教国家),也是为了与国内的道家势力对抗,这一次国内释家出了大力。
仅仅嵩山少林一家,就给徐睦海派了三百棍僧,其他国内大寺也纷纷出钱出力,前后凑了两千带枪挎刀的僧兵(所谓棍僧只是个称呼而已,他们当然不会真的只拿棍子上战场)。
统一战争时期,因在泉州拼死抵抗蒲家而受到帝国内阁直接表扬的南少林也出了两百棍僧,这两百人由帝国直接赐予武装——包括铠甲、倭刀、手枪和步枪等一整套装备。
内阁甚至直接赠送了一艘500吨的“南少林”号风帆运输舰。
当然,其他僧兵没有这种殊荣,他们必须自行筹备武器装备。
第723章 又是两场战争
对于一个普通平民来说,准备全套武器并不是件轻松的事。
铠甲很便宜,帝国曾经大规模生产了很多胸甲,也曾经陆陆续续从周边(统一时从临安的武库中一次性带走3万套札甲)缴获过接近二十万套各式铁甲——大周贡献了其中大部分,另外女真、蒙兀、吐蕃、党项各自奉献数万套不等,最近这个运输队还加入了帕尔斯这个新成员。
帝国并不禁止民间藏甲,如今这些铠甲绝大多数已经流传到民间或者属国、蕃国,但武库中仍有数万套铁甲在吃灰。
再说,用水利锻床压几套胸甲也实在不费什么事。
因此,在帝国国内,一套铁甲,根据性能和用料不同,大致价格在5两到15两上下——胸甲最便宜,锁子甲次之,全套的札甲是最昂贵的。
相对盔甲,刀具更便宜。
曾经在前周十分畅销的扶桑刀,随着扶桑的灭亡工匠外流而大量涌入华夏。
现在,一把普通扶桑刀最低价值可以低到1两的地步——除非你想私人定制一把“宝刀”,那个价格视个人要求而定,因为有些人会在刀鞘刀柄上镶嵌宝石,或者用红木刀鞘等彰显个性的贵重物。
不过刀本身的价格,再怎么也不会超过3两。
其它冷兵器中,弓箭现在已经很少有汉人用了,只有少数对自己的射术特别有自信的高手会自行配备。
帝国现在并不生产这种东西,以往的缴获倒是不少,但储存时间太长,状态都不算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