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请诸位不要再劝了。”
文仲拱手对周围人致敬一圈:
“此时若是不能劝阻圣上,这大周……。”
他苦笑一声改口说道:
“若是此次不能阻止圣上答应鞑子的无理要求,吾辈今后还能以何面目示人”
“我意已决,明日即进言死谏!”
“兄长!”
“文兄!”
“文兄!”
包括文仲的弟弟在内,一众年轻的主战派官员们对文仲纷纷报以崇敬的目光。
就连文相公,也一脸漠然的叹了一口气。
建兴皇帝倒是并不昏聩,登基以后厉行节约,即不近女色,也不兴土木。
但他太过胆怯,换句话说,大周的皇帝已经被金人吓破胆了。
据说现在的行在内部,宫人连金这个字都不敢提及,深怕惊扰圣上。
这使得他过分宠信主和派那些小人佞臣,以至于大周南迁以后,屡屡不败而败,将大量民脂民膏双手奉给金人,甚至还接受了称臣、受册封等屈辱的条件。
若是这次再把数千工匠赠送出去,连忠臣自居的主战派这些人,都不知道这大周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那就去吧,孩子。”
文相公脸上挂着两行热泪,他悲切的说道:
“咱们文家平生的志愿,就是振兴大周,若是无法做到这一点,那就以死明志!为父明日摆酒替你壮行!”
“是!父亲!”
“老爷!!!”
突然!
门外传来一声惨嚎,那尖锐的声音把大厅中肃穆庄严的氛围瞬间扯得粉碎。
文相公高声呵斥道:“何人在此喧哗!”
“不好了老爷!!!”
负责在文家大门口通传的管家人随声到,连滚带爬的窜进大厅内,他也不看路,差点撞进文相公怀里。
“无礼!自己去领二十板子!”
“不好了老爷!”那管家也不管文相公如何惩罚自己,只是跪在地上,大声重复着一个词:
“门外!门外!门外!”
“门外有什么”始终以一副谦谦君子模样示人的文仲小声问道:“别着急,好好说。”
“门外有鞑子呀!!!”
声振屋瓦,连文仲都忍不住皱皱眉头。
“刚才有个鞑子兵敲咱家的大门,小人打开门一看情知不好,只得命人把门抵住,这才赶过来通报老爷!”
管家哭嚎着叫道:
“老爷,大少爷,二少爷,快想想办法吧!”
“胡闹!”文相公被气的浑身发抖。
“小人没有说谎啊老爷!”
“就算外面有鞑子,如何把你吓成这般摸样!”文相公训斥道:“你也是文家的老人了!若老夫身边的人都惧怕鞑子如虎,吾辈所呼吁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滚!”
文相公恨铁不成钢的一脚把管家踹到一边。
然后略微整整衣领,对包括自己两个儿子在内的一众年轻主战派官员说道:
“走,咱们去门口会会那些鞑子,看看他们想对我这致仕的老头子做些什么!”
“敢不从命!”
这些自诩人品高洁的文士一起对文相公拱手行礼,然后昂首挺胸的跟在主战派核心后面,直奔文家大门而去。
片刻后,文家紧闭的大门再度打开。
文相公一马当先,第一个跨过自家门槛。
这白胡子老头环视一周,
第166章 死谏
“啊!原来您就是文相公!”
徐世柳装模作样的惊叫一声,赶忙与徐世杨一起深深拱手行礼:
“学生莒州徐世柳……。”
“晚生莒州徐世杨……。”
两人再次向文相公鞠躬行礼:
“拜见文相公!”
两人这番话略显做作,毕竟都找上门来了,怎么可能不知道这就是文府
只不过被两个如此气宇昂扬的年轻人拜见,文相公心里还是腾起难以抑制的好感。
呃,他不会承认后面那个老实跪拜的鞑子给了他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
“莒州”
文相公本人还在享受被鞑子跪拜的小激动,跟在他身后的文仲却听出一点不同寻常的信息。
他好奇的问道:“是江北齐省的那个莒州”
江北!
一生都在鼓动朝廷北伐的文相公被儿子这句话惊醒,他瞪大牛眼盯住徐世柳,看那样子,若是徐世柳回答稍微晚一点,老头恐怕会亲自上前撬开他的嘴。
“是,学生来自齐省莒州,学生特奉父命,前来江南进学。临行前,家父有修书一封,嘱咐学生奉给文相公。”
说完,徐世柳从身后侍女手中接过一封信,第三次鞠躬同时双手把信奉上。
文相公略微收拾心情,伸手接过信,先看了眼信封,然后就在自家门口打开信件直接看了起来。
期间,文仲还在自己老父亲耳边轻声说了些什么。
文相公一边看信,一边轻轻点头。
片刻后,老头把信折起,顺手转交给文仲收好。
“你爹是庆元九年进士徐睦河”
“正是!”
“老夫对他还有印象。”文相公点头道:“是个好学的,可惜老夫无缘教授他。”
徐世柳立刻恭维道:“家父也一直叹息未能得文相公教诲。”
一老一小接上话题,就以文人的方式攀谈起来,他们很快就搞清楚徐睦河的座师是文相公三弟的蒙师的师弟。
好了,这就算有关系了。
“既是自家人,就不要在门外站着了,进来说话。”
文相公挺胸叠肚的转身进门,文仲却是只转了半个身子,示意徐世柳站在自己身边。
徐世柳楞了一下,不太明白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待遇,不过他也明白这是好事,赶紧快跑两步与文仲一起跟在文相公后面。
其他江南主战派依次以地位高低回到文府门内,徐世杨带着两人的侍女走在最后面,片刻后,文家门口就只剩下一个蒲鲁浑依旧老老实实跪在原地。
大门重新关闭后,文仲小声询问徐世柳:
“徐兄,门外那鞑子是怎么回事”
“学生当不得大人如此称呼!大人可直呼学生名讳。”
不管眼前这人是谁,总归是比他徐世柳年纪大地位高,经学水平估计也是如此,他确实当不起“徐兄”这种称呼。
文仲对懂礼貌的徐世柳印象不错,他笑着再度问道:“哈哈,这样也好,世柳,门外那鞑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家奴而已。”
徐世柳答道:
“去年新抓来的野人,时间短了,不太懂咱们大周的规矩,刚才惊扰了贵府,学生心存不安,只得先罚他跪着,还要等文相公给予惩戒。”
两人说话的声音不大,但也不算小,至少正在向文家里屋走的这伙人都听到了。
走在最前方的文相公头也不回,大声说道:“既是新来的,不可不教而诛,罚他跪一天就行了,晚上就可以让他进府,先给他腾间柴房住着。”
“谨遵教诲。”
徐世柳心中乐开了花,家奴可以住在文府柴房里,那自己这个主人岂不是也能住在文府
拜文相公为师的计划,已经成功一大半。
文仲又问道:“只是,世柳的家奴为何还留着鞑子的发辫”
“啊,那是家兄的主意。”徐世柳回答:“他认为这些抓来的鞑子家奴应该维持原样,我们也给他装备缴获来的鞑子铠甲兵仗,用来与家兵合练,这样我家家兵就
第167章 目标:大运河
大厅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用复杂的眼光看向徐世杨。
实际上,为谏言君王而死,对儒士来说应该算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是家谱或地方志,都可以重重记上一笔的光荣。
何况大家都是主战派,怎么可能允许如此屈辱的条件
哪怕不能阻止,也要已死明志才对!
“还未请教这位大人是”
既然出了头,徐世杨就不能再缩回去了,他上前一步,把手中的黄绢递还给文仲。
“这位是翰林学士文仲文大人,文老相公长子。”
旁边立刻有人代为介绍。
徐世杨微笑着朝那人拱了拱手以示谢意。
“原来是文大人。”
徐世杨继续说道:
“文大人真乃一代豪士,只是在下认为,文大人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上,实在太过可惜。”
“你是徐世杨吧”文仲反问道。
“正是在下。”
“我听说你被称为‘莒州雏虎’”
“都是旁人谬赞。”徐世杨谦虚道:“在下当不起。”
“既有这称呼,也是徐大人睦河的亲子,应该也能明白这个道理吧”文仲皱着眉头说道:“吾辈绝不能屈从鞑子的无理要求!”
“可是,看诸位大人这样子……,圣上已经屈从了吧”
“所以吾才要死谏!”
“佩服!”徐世杨先是恭维一句,然后又问道:“可是文大人,在下有一事不明。”
“文相公,您还有诸位大人,到底是一点都不想屈从鞑子,还是只是不想与鞑子和亲”
说一点都不想屈从鞑子,那是撒谎。
否则去年答应把岁币提高到银绢各30万,犒军钱100万的时候,就该有人以死谏君王了,如何需要等到现在
还有十几年前,屈辱岁月开始的那一刻,大周被迫向金国缴纳岁币的时候,文相公本人可是还在朝堂上呢。
“吾辈……。”
文仲明显犹豫了一下,随后才重新坚定起来:
“说实话,岁币不是不能给,和亲也不是不行,圣上称臣……,反正已经称过一次了,这些事都好解决。”
“但六百侍女仆役、八百僧道、三千工匠,这么多人,若是北迁,必然牵扯甚大!”
“不知多少人要为此家破人亡不说,这么多工匠到了鞑子手中,让鞑子做到甲坚兵利,这大周今后如何自处!”
“原来如此。”
徐世杨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最低限度是不能把工匠送到鞑子手里。”
“最好是干脆没有这件事,工匠们都不出发,也不用征召,大家都留在江南为大周做工,对不对”
虽然觉得这话味道有些不对,不过文仲还是同意道:
“没错!可是圣上肯定会答应。”
“圣上答应就答应吧。”
徐世杨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文大人如今要做的不是什么已死明志,那真不值得。”
“您只需要把队伍北上的时间拖几个月即可。”
“然后,您想办法谏言,先让去年答应鞑子的岁币和犒军钱北上,我带兵在齐省把他们拦下,让鞑子一文钱都得不到。”
“之后文大人就以运河道路不畅为由,合情合理的阻止和亲队伍北上了。”
“到那时,恐怕就连朝堂上的投降派诸公,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让和亲队伍出发吧”
一众人等傻乎乎的眨巴着眼睛看向徐世杨。
一时半会,他们似乎无法消化徐世杨话中的意思。
“世杨,你的意思是,你会在齐省把运河切断”
不愧是主战派精神领袖,文相公比别人更早想通了徐世杨的计划。
“对,我来切断运河,这样大周无
第168章 动容
“仲儿,明日就不必进宫面圣了。”
文相公思索着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