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话句话说,嗯,徐世杨现在的个人武力,如果穿越到水浒传世界,大概能算是地煞前十名的级别吧

    这样的身体水平,让徐世杨每天早晨例行跑步锻炼变得非常轻松。

    他穿着劲装,腰间左右对称别着两把燧发枪,挂着虎切,手腕脚腕都绑着自制的沙袋,全部负重在5公斤左右,每天小跑个3到5公里,已经不算什么难事了。

    甚至,像今天这样因时间充裕而故意放慢脚步的时候,徐世杨还有余暇边跑边想些别的事情:

    ‘近期内,有文家和李家的支持,粮食和物资问题算是解决了。’

    ‘只是这样一来,人口又显得少了不少。徐家现在一共只有3万壮丁和半丁,加上他们自己耕种的收获,那么多粮食反而没人去吃,只能暂时储存起来。’

    ‘所以得想办法增加人口,而且必须是核心汉人人口,蒲鲁浑那样的外族奴隶不好抓,也不好用,还不值得信赖。’

    ‘而且我还缺工匠,缺能读书识字的人,缺军官,缺基层管理人员……,简直什么人才都缺!’

    ‘所以如果有可能,我得在这江南招募些人才……,不,不只是人才,只要是愿意去江北找活干的人就行!’

    不得不承认,江南的经济条件比百废待兴的江北强出很多,但要说人人富足,那绝对是吹牛。

    至少具徐世杨一路行来所见,那些没有大户人家居住的小社区巷道中,就蜷缩着很多流民和乞丐。

    5月的江南气温已经回升,大概是冻不死人的,但若是没有食物,身体太过虚弱,肯定也撑不了多久。

    所以流民们其实也没有睡懒觉的权利,他们只能早早起来,身体还算健康的壮男壮女,游荡在在几家店铺门口,寻找一个工作的机会。

    身体素质不行,无法依靠短工糊口的,就只能跪倒在路边,期待路过的好心人施舍一餐剩饭。

    徐世杨多少听说过一些,大体上这种居无定所的人,以江北流民为主。

    他们因为鞑子和盗匪劫掠而失去了家园,费劲千辛万苦,耗光几代人的积蓄,才有可能获得一个渡江来到江南的机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江南就能过上稳定的生活——那本来就是真正的大户人家或者缙绅才有的机会,普通老百姓来到江南,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被缙绅世家掌握的店铺或农庄吸收,成为廉价劳力。

    运气差的……。

    徐世杨通过一个陌生的小巷,眼前是一条小河,河岸两边布满精致奢华的小院落。

    与其他那些富裕阶级经常往来的地方总是难得见到流民不同,这条小河周围的空地上,跪着一排排衣衫褴褛的孩子。

    徐世杨好奇的停住脚步,缓步走着,一个个看过去。

    片刻之后,他搞清楚了。

    这个地方是临安府风月区,河两边那些脂粉气浓厚的院落,无一例外都是姬院。

     




第172章 困难
    乱世人命贱。

    在江北,很多时候一条人命甚至不值一个窝头。

    江南现在尚可称作粗安,但受到江北流民的冲击,依旧也没贵到哪去。

    可能眼前这些预计会卖给姬院的孩子,就是价格最高的一批人了吧

    那些有资格被当做瘦马买走的例外。

    不过,徐世杨并未真的购买这些孩子,主要是因为他并未随身携带太多钱财,另外买这么多孩子,让他们住哪也是个问题。

    徐世杨打算回去后,找机会跟文仲等主战派商议一下如何招抚江南的流民。

    于是,徐世杨问了一大堆问题,得到答案后,没有掏一文钱,留下几个一脸纠结的人伢,心满意足的走了。

    “大哥,这小子是谁”一个打手凑到人伢身边,小声问道:“他问东问西,最后一个子都没给,未免太……”

    “生面孔,不过咱们肯定惹不起。”那人伢回道:“告诉兄弟们,以后见到也不要犯傻招惹他。”

    人伢自认为看人很准。

    刚才那家伙体型高大健壮,下盘稳健,说话时牙齿洁白整齐,显然从小不愁吃喝,而且是个练家子。

    腰间没有镶金佩玉,也没有江南公子哥最喜欢的香薰折扇,却是配了两截不知道是什么用途的铁管和一把装饰华丽的倭刀。

    再配上那视人命为蝼蚁的眼神,人伢觉得,刚才那人应该是他最怕的那种人——豪侠,或者海盗。

    缙绅大户,虽然也是惹不起,但明面上他们还是要些脸面,只要不去主动找死,一般人家也懒得理他们这些青皮癞子。

    但豪侠或海盗就不同了,对他们来说,杀个把人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

    而且,双方业务偶尔会有些重叠,因此别说主动惹事,作为青皮癞子,就算是完全不招惹他们,也得先确认对方是不是主动过来招惹自己的。

    还好,刚才那小哥并不是来找麻烦的,自己刚才有问必答,表现也没失了礼数。

    人伢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一次嘱咐身边几个打手道:“我总觉得最近市面上要出大问题。前几日鞑子进城,就有好汉吓得鞑子差点从马上跌下来!”

    “对对对!俺也听说了!”

    “你高兴个p!”人伢低声骂了一句:“你当我们这是什么好营生那种好汉看到我们,会手下留情”

    “最近看到生面孔,千万不要惹事!”

    ……

    从那个风月街出来,徐世杨直接回文府,这一趟下来,他估算自己跑了差不多有5公里多一点。

    文相公府邸这么近的地方就有如此规模的如此规模的人易,这还真是让人觉得大周气数已尽。

    回到自己住的小院,徐世杨得知文相公已经亲自带着徐世柳前往文家开的书院,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徐世柳将在那里渡过了。

    文仲也已经去上朝,他要开始配合徐世杨截断大运河,抢劫岁币船队的计划,把岁币船队出发的日期尽可能拖延到9月中旬。

    还有文仲的几个弟弟,也都跟着文相公去了书院。

    此时,留在文府内的男主人,徐世杨是一个都不认识,作为客人,他自然不能满园乱跑,这样太容易冲撞文家女眷。

    因此,他回到自己屋内,继续思考执行下一阶段计划的具体措施。

    作为半个秘书,赵琳负责做笔记,徐世杨在屋内来回走动,边走边说:

    “可以开个善堂,找文家和其他主战派官员的家族一起合作,这样能用更低的成本把更多流民征集起来。”

    “嗯,也许李家也会想插一手,一个好名声对他们家的招安计划很有帮助。但必须保证不能让他们截留,也得避免他们掺沙子。”

    “问题在于,那些刚从江北耗尽家



第173章 紧迫
    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赵琳建议徐世杨,趁现在有钱,也有文相公这种文坛大豪支持,不如在江南聘请一些落第秀才到齐省开私塾,以此解决教育问题。

    然而徐世杨对这些旧文人有很深的戒备——他本人早晚要造大周的反,到时候他的学校教出来的人才若是一个个满脑子“报效大周”,那乐子就大了!

    何况私塾这种形式也不能满足徐世杨的需要,他想办学校的功利心很重,不可能让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学习儒家经典上。

    只是,形势比人强,现阶段徐世杨能聘的读书人就是以落第秀才为主,可以肯定,将来很长时间内,这些人将会成为教师力量的中间。

    “算了,我可以想办法聘请一些落第秀才,但他们必须严格按照我的要求教学!”

    红朝太祖在不得已的时候,都得运用赤脚医生满足农村医疗需求,徐世杨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利用旧文人满足自己的教学需求呢

    只是,教育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严格规范这些人的行为,并尽快培养一批更适合的教师来替代他们。

    所谓百废待兴就是这样,一切都是有价值的,一切都得尽可能利用起来。

    接下来的事情还有很多,包括医疗体系的建设,也包括下一阶段军队的建设、武器的发展以及切断大运河后与女真军队的决战问题。

    实际上,只有顶住鞑子之后的反扑,徐世杨才算真正切断大运河。

    否则,女真主力一来,大运河就畅通无阻,那徐世杨的功绩未免太水了。

    综合蒲鲁浑的供述和之前拷打海林保得到的情报,徐世杨估计目前为止,金军大概有4万真女真丁壮,大约2万新加盟金国不久的生女真丁壮,10多万契丹、渤海、高丽、鞑靼丁口,以及10多万汉人丁口。

    所有这些都可以当做士兵使用,但除了6万真女真和生女真,其他民族的奴隶士兵战斗力根本不值得期待。

    倒是燕云地区的汉人勃极烈可以出动4到5万战斗力不错的汉奸兵。

    金国能动用的力量在30万上下,是联盟全部力量的十倍,但他们肯定不能把全部力量都投入到齐省战场。

    一个是养不起,之前两年女真人连续南下劫掠,燕冀地区已经不可能为南下的女真人提供任何补给。

    若是女真人今年出击,那么一切粮草都得从他们的本土运输,先不说没有岁币的情况下女真人能否掏出这么多物资,就是到齐省来这一路上的沿途消耗都够鞑子喝一壶的。

    何况还有别处的威胁——主要是草原上的鞑靼人,此外未迁入金国的生女真若有机会,也不会介意抢他们的真女真亲戚一把。

    徐世杨估计,若是防守的话,凭借新式武器,齐省的坞堡主联盟未必做不到彻底切断运河。

    只是很多事,必须现在就开始做准备。

    想到这里,徐世杨立刻给家乡的老爹和新军主要军官写信。

    一个是要求老爹对青州府范围内所有坞堡主发出动员令,要求他们加入以徐家为首的坞堡主联盟。

    为了做到名正言顺,徐世杨甚至暗示徐睦河提前编造一个官身,哪怕先自封节度使。

    反正徐家有江南大笔粮食和物资支持,这些可以给徐睦河的身份作背书,让坞堡主们无从怀疑。

    另外一个是要求新军和民兵都要加紧军事训练,既然现在有粮,那么农业生产应该放在次要位置,并尽可能转交给妇女孩子。

    一旦徐世杨回到齐省,联盟军就要主动出击,消灭青州府范围内所有不服从命令,未加入联盟的坞堡。

    徐世杨估计,自己应该会在下月底前返回莒州,这样他将有不到4个月的时间消化青州,然后主动出击,切断大运河。

    再利用抢来的



第174章 人市
    徐世杨冰冷的眼神上下打量着这个家伙。

    他很瘦,也不算高,提着他脖颈的谢宝稍一用力,他就得垫着脚尖应付,差一点就被提离地面,这小身板,估计徐世杨随便一脚就能要他半条命。

    看他身上穿着浆洗的发白的长衫,头上戴着方巾,似乎是做文士打扮,估计是某个人伢集团的文书之类吧

    跟现在所有自诩有文化的家伙一样,这人嘴硬的很,徐世杨问的几个问题,若是无法回答,他就直接用类似“至少不用吃人”之类的言辞给堵回来。

    “这里有多少人”

    “不下三千!”

    “每天饿死多少人”

    “至少尸首不会被人吃掉!”

    瞧,又来一遍。

    这对话搞得徐世杨十分恼火。

    其实,这人说的也不算错,江南很少(不是没有)出现人吃人的情况,而且流民多少还有个活下去的希望,哪怕这希望其实十分渺茫。

    只是,若什么罪行都能用“至少不用吃人”这最低最低的底线搪塞过去,这社会得病到什么地步了

    “这样吧,我现在杀了你,我也可以保证没人吃你。”徐世杨冷冷的说道:“这样公平吧”

    “哼!强词夺理!”那人嘴硬依旧,但身体很诚实的抖个不停。

    “这位少爷,能不能放开他”又一个声音插进话来。

    徐世杨转头一看,一个穿着绸衫,如同大电影里那种大地主一样圆滚滚的矮子站在几个打手中间,朝他笑道:

    “我家这下人是新来的,不懂规矩,若是惹恼了少爷,在下在这里给您搞个罪只是还望少爷饶他一命。”

    “你家下人这人市是你家开的”

    “不敢不敢……,只是帮朝中的大人照看一下生意,赚点糊口钱而已。”

    “糊口”徐世杨上下打量他球一样的身材,冷冷说道:“你的口可够大的。”

    “少爷来这是想买几个下人”听了这话,胖子也不恼,只是笑眯眯问道:“无论是农庄做工的汉子还是家里扫撒的仆妇,这边都没问题,给口馊饭就行,好养活,买一个只要500文。”

    “要是看不中也没关系,我这里,瘦马坯子也是有的,只是身价方面就要高些,五贯的十贯的都有……”

    那个球滔滔不绝的介绍他的“商品”,却也警惕的不敢靠近徐世杨身边。

    看起来这家伙也本能的感受到危险。

    “这里的人,有跟你签卖身契吗”徐世杨打断他的介绍,直指问题的本质。

    胖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咪咪着一对小眼,语气不善的说道:“有没有卖身契与少爷您又有什么关系呢您要是想买,我双手欢迎,您要是不想买,我送您一个姑娘,您老老实实回家搂着睡一觉,如何”

    “那我就当你没有了。”徐世杨无视了球的威胁,好像自言自语一样说道:“按刚才说的,施粥养活这些人的是临安的大户,不是你。”

    “但他们的卖身钱却是全落在你的手中,而他们自己只能得到一餐馊饭”
1...4647484950...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