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以鲁智深为首,5个陷阵兵排成三角阵型直冲过去,迅速把拥挤过来的流民青壮撞翻一片。
流民怎么可能是鲁智深他们的对手,前面的人倒下后,剩下的立刻向两边散去。
5个选锋兵立刻跟进,用粗木棍追在流民身后劈头盖脸猛打一阵。
流民一早就被人伢们打怕了,现在换上一伙更狠的,自然也不敢还手。
几百个冲在前面的流民青壮被10个选锋陷阵打的四处逃散,期间连一个敢还手的都没有。
“抱头!趴在地上!不准站起来!谁站起来谁挨打!”
徐家军士兵大声吼叫着,强迫流民面部朝下,抱头趴在地上。
过了片刻,那些挤在前面的流民青壮已经全部老老实实趴在地上,没有一个敢于抬头。
他们身后的妇孺犹犹豫豫的也想趴下,免得挨打,倒是那些凶神恶煞的打手(流民眼中徐家军的形象)提醒他们不比这样做。
神机兵站出来,也不具体询问年龄,只凭高矮判断身份,把剩下的青壮年男女和孩子分别编队。
每队凑满一百人后,立刻有人带到前面,按排队顺序领取稀粥。
汉人总是聪明的,他们很快意识到今天只有迅速排队才能更早吃到粥饭,硬挤到前面的结果就是挨一顿棍子,趴在地上,等别人先吃。
等有20多队人有幸先吃到粥之后,为了早一刻得到食物,很多人甚至自觉组队,这大大加快了放粮的速度。
到了天黑,下朝后发现自家四弟和徐家人都没在家,文仲稍微一问,得知徐世杨在人市上杀了人伢,然后正跟着文季一起整顿人市。
怕他们吃亏,文仲、文书两人立刻点起一百家丁,又从自家庄园里凑了一百佃户,一共两百人浩浩荡荡来到城北人市。
到了地方,文仲借着火把的光芒,首先看到高高挑在木杆上的几颗人头。
这位文家大少脸色一黑,赶忙进入人市,却发现这里并非像自己之前想象的那样到处是一片狼藉。
相反,这里的情况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有序。
人市上乌压压的一片流民,已经被分成几十个井然有序的队列,每个队列看起来都要百人上下,一排排盘腿坐在十几口正在分粥的大锅前面,轮到谁谁就去领饭,没轮到的则依旧老老实实待在原地。
喝完稀粥的队伍,会被人带着去领一捆蓬松的干草,按照要求铺在指定位置,然后就可以躺下休息了。
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只有几个陌生人用沙哑的嗓子一遍又一遍大声喊着同样的话:
“排队领饭!排队铺床!排队休息!如果想要方便提前喊报告!去墙那边的茅坑里统一解决!否则每人十棍!”
说话间就有几十个打手模样的家伙和徐家军士兵提着棍子来回巡逻,防止违纪事件发生。
看到这场面,一路上眉头紧皱的文仲突然觉得心情舒畅了许多。
他静悄悄走到徐世杨和文季身边,这两个年轻人根本没看到他,正在就这火把的光亮,与马义一起商量接下来的工作。
嗯,其实只是徐世杨一个人在那发布命令而已。
“编组已经完成,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这边一共有97个半中队,9755位流民和乞丐。”
徐世杨的声音略有些沙哑,但依旧十分清晰,而且中气十足,显示出年轻人朝气蓬勃的力量
第179章 解决问题的方法
啪啪啪。
仔细听了徐世杨的命令,文仲忍不住鼓起掌来。
徐世杨、文季、马义等人转头看过来,只见一身白袍,腰间佩戴玉佩、金丝腰带,显得华贵无比的文仲从黑暗中缓缓走进。
“徐兄弟不愧是能打败鞑子的人,以我愚见,仅凭安排这么多流民能如此井井有条,就足以堪称大周现世第一名将!”
“文兄过奖了,小弟也只是得一时之愚而已。”
徐世杨与文仲兄弟相称,其实是有些占人家便宜,毕竟文仲比他大了整整15岁。
只是徐世柳是文相公亲传的关门弟子,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是同一辈的人而已。
“二哥。”
在别人眼里,喜武厌文的文季多少有点浪荡子的感觉,不过在文仲面前,文季是丝毫不敢放肆,一副乖孩子的小心样子。
文仲对文季点点头,然后转向马义,轻声问道:
“晚辈文仲,敢问这位是”
“原来是文公子!真是久仰大名!”
马义激动的向小他二十多岁的文仲躬身行礼,同时不停地介绍他自己和他身边的人:
“在下马义!这位是在下的孙女马玲,徒弟车天,我们一直十分敬仰文相公和学士您!今日得见,此生已是无憾!”
如果说文季是个小角色,只是因为是文相公的儿子才显得比较特殊的话,文仲则是本人就大名鼎鼎。
他是建兴六年的状元,朝堂上以敢于直谏君王而闻名于世,文学水平也是出类拔萃,再加上文相公亲子的加成,文仲本人在民间的名声,差不多已经是大周青年官员的顶尖人物了。
也难怪马义一听到文仲的名字,会显得如此激动。
毕竟大周重文轻武,而马义实际上连武都不是,他就是个民间侠客而已,黄河大侠那点名声在文家面前啥都不是。
甚至,文仲根本就没听过马义的名字。
所以他对礼节性的回了马义祖孙师徒一礼后,很快就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徐世杨和文季身上。
“徐兄弟,四弟,接下来,你们还打算怎么做”
文仲把话题重新引回难民问题上。
“食物问题现在就算解决了,衣物的话,过几天天竺土布来后可以让流民自己做。”
徐世杨思索着说道:
“接下来是改善居住环境和卫生问题。”
“营地中得尽快挖几个排水沟,江南这边雨水太多,营地中到处都是污水,很容易引起疾病,一些常见的药物也得备好。”
“还有,我需要一些人手和柴火烧开水,我需要所有人尽快杜绝喝生水,还需要让所有人尽快清洗一下身体和以上,他们现在太脏了,一点小病就有可能引发大范围流行,那样死人太多了。”
听到这里,文仲点点头道:
“粮食和布匹,我文家也可以出一些。但柴禾得靠买,江南这边的柴禾一直有问题,供应这么多人恐怕有困难。”
“这边有煤炭吗”徐世杨问道。
“煤炭这倒是有,不过烟味太大,没怎么见人用过。”
“这个时候哪还有挑剔的空间。”徐世杨笑道:“只要有便宜的燃料,能提供大量热水就可以了。”
“那样的话,实际上是有的,而且很便宜。”文仲说道:“我可以代徐兄弟先购买五千斤。”
“不,有多少买多少!”徐世杨立刻更正道:“钱的问题我来解决,实话实说,江北也有很多流民,需要很多廉价燃料,所以煤炭总是越多越好的。”
“徐兄弟是要向江北运煤”文仲惊讶的问道:“有这种必要吗”
当然有。
煤和铁就是未来!
别说徐世杨现在没有条件开采齐省的煤矿,就算将来兖州、泰安一代的煤矿开始大量供应煤炭,徐世杨对江南煤也会来者不拒。
文仲却是没有这个概念,不过有人愿意大量购买以前鲜有人问津的煤炭,在他看来也是能活一路矿工的好事。
&nbs
第180章 青州军
名声是个好东西。
士林清议超好的翰林学士哪怕明摆着指鹿为马,大家也会选择相信文仲,而不是一个人伢。
这一点徐世杨都羡慕不来,只能指望以后徐世柳能达到类似的水平,毕竟在大周,把握舆论导向的是文人,而不是徐世杨这种武夫。
别说徐世杨,就算高俅那种差不多站在大周武将顶端的人物,在文仲面前照样没有什么话语权。
别看大周主和派(徐世杨叫他们投降派)和主战派党争的厉害,但一旦面对武夫,所有文官都会团结起来,先把炸刺的武官打倒再说。
“按您说的办吧,文兄。”
徐世杨不得不承认,在目前的情况下,他在政治上也得依靠文家的大力支持。
这也是他总想着把徐世柳送到江南来的原因——他需要在江南文官圈子里有一个真正的代言人。
“我还没说完。”
文仲笑着说下去:
“今天死掉的人伢全部算病死,他们的家产,必须拿出一半给临安府的各级官吏,那是让他们相信我们的说法的代价。”
“我同意。”徐世杨点头表示认可。
那几千上万贯的财帛,拿出一半来确实挺让人心痛的,但也算是为了避免麻烦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还有,人市归你管的话,今后每年必须拿出五千贯打点,这已经是最少的数字了。”
徐世杨一皱眉,心中极其不悦。
五千贯倒是没什么,他每年可以从李家拿20万贯的支持,五千也不过四十分之一罢了。
但这种每年被一帮垃圾剥削一层的感觉,实在是太过不爽了。
唉,算了,为了人口,钱财上退让几步也不是不能接受。
“文兄,我可以打点上官,但是你要明白,我不愿意做人口生意,纯粹属于替朝廷安抚流民,连带流民的衣食,我每年最少要花掉2万贯,这对我可不是个轻松的活计。”
“徐兄弟想要什么”文仲笑着问道。
“很简单,从今往后,不论是谁,捐给流民的财物,我都不会再给各家大户了。”
徐世杨认真的回答:
“我得把这些钱财全部花在流民自己身上。”
文仲微笑着提醒道:“那样的话,大户们可就不会继续给流民捐赠了。”
“他们的捐赠本来就会还回去。”
“不,不是这个意思。”文仲摇摇头,认真的解释道:“士绅大户是一面旗帜,他们的捐献虽然还会还回去,但他们可以带动别人捐款。”
“如果士绅都不支持你的工作,那么平民老百姓就会对你产生误解,进而也不会为你捐款。”
自从穿越到这个世界上,徐世杨从来没有什么事感觉像是今天这样憋屈。
那一瞬间,徐世杨甚至产生了在临安煽动一场流民暴乱的想法,帮助江南士绅回忆起“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道理。
“文兄,你呢”
徐世杨强忍着怒气问道:
“文家也是士绅,你是否愿意支持我”
“我当然是愿意支持你的。”文仲肯定的回答:“不过只有我们家够吗”
“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徐世杨语气冰冷的说道:
“至于其他人……,他们早晚会知道跟不上我的步伐到底意味着什么。”
……
江北,齐省。
还没有接到徐世杨的信,徐睦河就已经指挥徐家开始一**规模扩张。
而且,相对于保留太多现代思想,总是
第181章 笨拙的战争
所有新建野战营,不管属于哪个家族,一律按照统一标准享受各项待遇和权利。
比如:新军士兵只有籍贯还保留在原处,各家族坞堡应该按标准为新军士兵和其家属提供粮食补贴。
但新军士兵的管辖权完全在新军军方,与原家族完全无关,从他们加入新军的那一刻起,就不再对原家族的坞堡主承担任何义务了。
作为全脱产士兵,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原坞堡主的部分权利,不过如今各营主官大多还是坞堡主出身,因此鲍、丁、张三家都没有对此表示太大异议罢了。
新军中另外一个得到扩张的是靖远营的骑马步兵,因为真正的战马很难得,但质量较差的驮马对徐家来说却比较容易得到补充。
在莒州日照关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靖远营得以扩张到500人。
最终的结果就是,目前的新军共有9个营(含两个骑兵营)共4200人,此外莒州日照两县的坞堡主还可以提供三万民兵。
如果极限动员,徐家可以得到总数八到十万人的大军!
豪强联盟会议的最后阶段,自封青州节度使的徐睦河洋洋得意的把这支武装力量统称问青州军。
至此,徐家一跃成为大周南迁之后,江北最庞大的独立汉人势力,同时也成为第一个拥有十万兵力的汉人武装力量。
当然,这里面水分多的吓人。
第一,至少目前,青州军只能算是搭了个框架,根本没有总动员的能力。
这不是粮食或后勤补给问题(虽然这两个问题同样很严重),而是新加盟的坞堡主对联盟的忠诚度非常可疑,他们是否真心跟徐家站在同一个战壕里都得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新加盟家族那所谓的12000战兵和48000辅兵,其实都是徐睦河自说自话,然后强迫各家族答应而已。
到需要的时候,是否真能凑齐这么多壮丁,现在根本是个没谱的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