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徐世杨无奈的问道:
“坐上那个位子,父亲手上也不过一省之地。只是青州节度使,现在齐省您也是一言九鼎,这之间真有那么大区别,值得让父亲执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称帝有称帝的好处。”
徐睦河认真的回答:
“只有称帝,各地英雄豪杰才会认可我们,我们也才可以开科举,储备我们自己的人才!”
“还有齐省各地的官员,是皇帝任命的和节度使任命的,其实差的很远。”
理由找的挺好,但不足以说服徐世杨。
开科举徐世杨根本就不想要科举人才。
官员的心态别逗了,只要是当官,给谁当不是当啊。
“父亲,你忘记我们的计划了吗”
徐世杨问道: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这才几年”
“计划不如变化。”
“这算什么变化我们的物资储备无力支撑一个国家,仍然需要从江南输入!何况,江南还有世柳和世松……呃……。”
徐世杨突然想到一个可能,于是脸色奇怪的问道:
“父亲,我问一下,你急着登基,是不是因为那几位小妈”
拦截和亲船队之后,徐睦河从公主的亲随中留下了很多宫女,公主一回江南,他就收用了好几个,给徐世杨一口气找了7、8个“小妈”。
而且其中几个已经怀孕了,用不了多久,徐世
第291章 葬礼
听了孔家代表的话,徐睦河脸色很不以为然的摇摇头。
天下读书人的支持现别说有没有,就算有,又有什么用
他徐睦河自己,还有徐睦江,都是标准的读书人——走科举正途的进士出身。
可这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蜷缩在莒州那种旮旯角里,当个名声不显的土财主
现在青州如此局面,完全是徐世杨带兵打出来的。
十几年的战乱,再傻的人也能明白过来,乱世中,还是大兵更重要一点。
何况徐睦河并不傻,他绝对不会跟牢牢掌握着兵权的儿子作对。
因为他是徐世杨的亲生父亲,不论徐世杨将来能达到什么高度,徐睦河都稳稳高他一圈。
只要他活着,哪怕徐世杨坐拥天下,也只能当个太宗。
太祖自然是他徐睦河。
哪怕只坐一天皇位,立刻传位给徐世杨,他也是太上皇,享受一切应该享受的待遇。
给儿子找麻烦,必徐世杨做不忍言之事,那才真是傻瓜。
所以,如果今天徐世杨同意他登基,那自然一切都好。
既然徐世杨明言十年之后再考虑帝位问题,那他就打算真的等十年再说。
“节度使大人真的不再考虑一下”那位被称为孔先生的中年人皱着眉头说道:“不称帝,就无法开科举,也就无法收天下士子才俊之心。”
“这就需要先生助我了。”
徐睦河不在乎眼前这人,但十分重视他所代表的那个家族,因此对这个中年人也是十分礼貌:
“本帅……,本都督不是不称帝,只是现在不称帝而已。”
“本都督可与先生盟誓,约以十年之期,十年之后,自然有先生一展拳脚的机会!”
“但现在,还请先生与吾共起于青萍之末。”
那孔先生一拱手道:“敢不从命!”
但他心里,其实是很失望的。
还要再共苦十年啊……。
孔先生觉得,之前十年至圣先师府已经够苦了。
十几年前,至圣先师府给大金的皇帝上过劝进表,但大金没能在中原站稳脚,很快就退出关去,应对蒙兀人和生女真的压力去了。
后来至圣先师府又给蒙兀人上过劝进表,结果那些鞑子连齐省都没来过,就算入关,也不过是在山陕晃悠。
要不就是南下尝试过江。
不论是女真还是蒙兀,倒是都没有为难他们家,但至圣先师府在大周南迁这十几年中,迅速从儒教圣地转变成一个大号坞堡主家族……。
先师府目前控制着十几个坞堡,因为鞑子从不攻击他们家,因此他们手上有超过一万壮丁,数万妇孺老弱,算是实力非常强的地方豪强。
但再强的地方豪强,始终也不过是土豪而已,先师府最想要的,还是那种天下士子心中圣地的地位,那种皇帝都要对自家恭敬的感觉。
因此,发觉青州徐睦河有机会之后,孔先生又赶紧出发,给他上了一份劝进表。
结果,徐睦河确实被说动了,但他的儿子,那个掌握军权的徐世杨,居然不同意!
这真是让人失望透顶。
……
原莒州徐家十五屯附近的青州军烈士公墓。
自从第一次打败鞑子一个谋克,把当时牺牲的民兵都安葬在这里后,这座公墓已经先后安眠了三千多位参加青州扩张战争而牺牲的烈士。
而今天,是这座公墓一次性安眠的人数最多的一次——徐世杨在这里,给刚刚为抵抗鞑子入侵而阵亡的五千五百九十三名青州新军和民兵,举办集体葬礼。
今天的天气倒也算是配合,阴沉沉的,还下着小
第292章 胜利2
给死人办的葬礼都是给活人看的。
享受到特殊的哀荣后,新军在青州体系中的地位又一次得到提升。
当然,这还不够。
为了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也是为了宣传青州军强大的战斗力,建兴十四年八月十五,徐世杨在被定位为齐省首府的泉城举办庆祝胜利大会。
大会要求青州辖下所有坞堡主、坞堡民代表,泉城附近所有愿意来参加的人,以及当初那十万男女民工一起参加。
为此,徐世杨在泉城平整出一片空地作为广场——得亏这个时候连泉城这种前省城都萧条的厉害,徐世杨平整这个能容纳十几万人的大广场并不需要搞拆迁工作。
广场的西侧专门搭建了一座主席台,以供节帅府方面的高层使用,但这个主席台是临时的,只是用木骨架夯上一些土,用完之后估计要重新拆掉。
为了掩盖主席台的简陋,徐世杨特批了一批红布,当做地毯把整个主席台盖了起来。
节度使,嗯,即将升任大都督的徐睦河挺胸叠肚的带领一帮身份较为尊贵的齐省豪强代表和幕僚站在主席台上,静静等待着大会的开始。
其实,徐睦河不太明白举办这个所谓大会的意义。
宣扬胜利向那些小民有那个必要吗
不过,他倒是知道儿子最重视民心——是那种真正的底层民心,而不是地方士绅豪族代表的“民心”。
既然徐世杨认为这件事有益处,那就配合他一下吧。
不过,真的亲临现场后,徐睦河却发现这个什么“庆祝胜利大会”确实有点意思。
他的脚下人山人海,泉城附近的坞堡民和来自整个齐省的民工,再加上维持秩序的民兵,合计男男女女足有十二、三万人,全都用热切的目光看向主席台。
‘这都是我的子民!’
这种感觉极大的满足的徐睦河的虚荣心,他不由得偷偷打开徐世杨给他的演讲稿,仔细看了一遍。
这份稿件完全是大白话,没有任何引经据典,真要说出来可能会让自己这个进士成为文坛的笑话,因此之前他对儿子的稿件是十分抗拒的。
但看现在这个场景,嗯,面对这么多平头百姓,说话若是文绉绉的,估计下面大多数人也根本听不懂。
主席台下面,徐世杨穿着纺织厂刚刚给他量身定做的将军礼服,骑着白马进入广场,他在主席台前停下,对上面的齐省核心人物敬了个pla式的现代军礼,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吼道:
“节度使大人,新军集结完毕,请指示!”
无论是用词还是动作,完全剽窃自他的上一世。
按照流程,徐睦河在一排架在木架上的喇叭前大声回应:“阅兵开始!”
“是!”
与前世的庆典流程有些不同,领导讲话被徐世杨安排在后面,为的是让军队和胜利展示先给民众留下一个好印象,之后节度使的话才会更加深入人心。
其实,徐睦河作为政治领袖,让徐世杨可以把主要精力用在军事和产业布局上,父子两人配合的还算不错。
这可能也是滋生徐睦河政治野心的催化剂——若是能说服掌握军权的儿子,为什么不试一试
当然,徐世杨坚定反对,徐睦河也就暂时打消了那个过于激进的想法,但相应的,徐世杨也需要在别处做出些补偿。
比如说在这么多人面前强调徐睦河的政治地位,免得有人误以为青州节度使父子之间争权不合,恐发生不忍言之事。
&
第293章 胜利3
正当民众对这支奇怪的队伍赶到疑惑的时候,站在主席台前的解说员们对着喇叭大声解释道:
“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中,我英勇无畏的青州军歼灭鞑虏勃极烈完颜斜也以下十万之众!缴获谋克级以上军旗一百三十三面!现在,有请我们的勇士,把这些记录鞑子罪恶的旗帜献给我们最尊敬的节度使大人!”
这当然不是真的,不过就像鞑子出兵时有十万人却对外宣称三十万一样,青州军消灭鞑子五万,宣称歼灭十万也不会有人不信。
特别是这边确确实实还有一大票军旗作证的情况下。
青州军士兵走到主席台前,把三十一面猛安以上级别军旗扔在徐睦河脚下,随后,这些士兵高举右臂,对徐睦河大呼三声:“节度使大人万岁!新军万岁!!人民万岁!!!”
“万岁!”一瞬间,群众的热情被点燃了,十多万人同声欢呼:
“节度使大人万岁!”
“新军万岁!”
“人民万岁!”
现场一片沸腾,无数双手臂在徐睦河眼前挥舞,欢呼的声音如同闷雷一般传遍整个泉城,仿佛这座刚刚复生的城市也在欢呼一般。
徐睦河激动的微微颤抖,他尽可能矜持的微微点头,轻轻挥动右臂对陷入狂热的民众表示回应,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人生巅峰!
这一刻,他甚至觉得只做一个节度使也蛮好的。
但同时,他又觉得,有如此民心支持,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能坐拥天下呢
从阅兵场上下来的徐世杨就站在徐睦河侧后方,用冷静的目光看向人群。
现场所有人,他恐怕是最冷静的那一个。
甚至可能是唯一冷静的人,毕竟这个场景本身就是他一手设计的,而且他在前世网络上曾经见过比这场面更大,更装逼的胜利大阅兵。
剽窃而已,在他眼里,做的再好也不可能超过原版。
何况这里面问题多的让人难以吐槽。
比如那三十一位献旗战士所喊的口号。
节度使万岁是为了补偿徐睦河添加上的,新军万岁本应该放在最前面,人民万岁没什么问题但在这个时代难免会让一些自认为高人一等的豪绅不以为然。
本来应该在口号中的青州万岁被徐世杨拿下了,因为现在节度使控制的远远不止一个青州,若是只喊青州万岁,难免会让其他同样在节度使麾下的地方产生一些隔阂。
从这一点上来看,徐睦河登基的想法虽然不可取,但他们确实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对外名称,来覆盖越来越大的控制范围了。
献旗队伍过去,今日阅兵的最后一个队伍,是一支极为杂乱不堪的大队,总人数在一千人上下,全都穿着破衣烂衫,神情萎靡不振,有些人甚至还拄着拐棍,踉踉跄跄向前走着。
队伍两边,是数十位新军骑兵,持枪带刀押送他们前进。
这是俘虏队伍。
以真女真和生女真俘虏为主,因为凑不够一千之数,其中还掺杂着不少蒙兀、渤海和契丹。
当然,他们的衣着依稀能看出在鞑子那里时的特色,周围普通民众是看不出这些鞑子之间有什么区别的。
所有人都光着脑袋,保留着他们那可笑的金钱鼠尾发行,非常明确的昭示这这些人的身份。
因此,不用解说了,现场那些刚刚在山呼万岁的民众一眼就看出这些人的身份。
欢呼声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沉寂了。
一千精疲力竭,瘦弱不堪的鞑子俘虏(为了暗示鞑子的虚弱,徐世杨故意把他们狠狠饿了一段时间,甚至还饿死了不少人)艰难的走到主席台前。
立刻有一群早已做好准备的强壮妇女拿着大剪子上前,把这些鞑子一个个按的面朝主席台跪倒在地,然后挥动剪刀粗暴的把他们的小辫剪下来,仍在主席台前。
一千条小辫很快堆成一座小小的发辫山,完成任务的壮妇们凶恶的拳打脚踢,催促这些鞑子重新站起来,继续向前走。
这些妇女的动作也是一种暗示,暗示原本不可一世的鞑子在这里,只不过是一群连女人都打不过的弱鸡,这十分有利于清除齐省人民对鞑子的恐惧心理
第294章 忠臣1
建兴十四年八月十五。
猜你喜欢